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荬菜早熟(Lactuca indica L.)品种选育初报
1
作者 张秀芬 吴渠来 王建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4年第1期114-117,共4页
苦荚菜(Lactuca indica L.)为菊科蒿苣属一年生青刈饲料作物。1977年由河北省引入我区种植,表现高产、品质优良、适口性好。在呼市地区一年可刈制3~4次,亩产鲜草万斤左右。蛋旦质含量与苜蓿相近,脂肪含量却较高,纤维素含量低,是猪、禽... 苦荚菜(Lactuca indica L.)为菊科蒿苣属一年生青刈饲料作物。1977年由河北省引入我区种植,表现高产、品质优良、适口性好。在呼市地区一年可刈制3~4次,亩产鲜草万斤左右。蛋旦质含量与苜蓿相近,脂肪含量却较高,纤维素含量低,是猪、禽优良的青饲料。在呼市地区青饲期从六月下旬开始一直可延续至十月中下旬、所以深受群众欢迎。但是,苦荬菜在开始引入内蒙种植时,不能结实。其主要原因是:与引种地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花结实 初报 农牧学院 内蒙古 品种选育 lactuca indica L 呼和浩特 鲜草产量 生育期 产草量
下载PDF
黔东苦荬菜对平坝灰鹅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戴贵川 彭中友 +5 位作者 李佳艾 叶兴腾 谢彩云 欧德渊 姚红艳 邓庆生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89,96,共6页
为了解黔东苦荬菜对平坝灰鹅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80只45日龄雌性平坝灰鹅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试验A组)、20%(试验B组)的黔东苦荬菜草粉,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为了解黔东苦荬菜对平坝灰鹅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80只45日龄雌性平坝灰鹅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试验A组)、20%(试验B组)的黔东苦荬菜草粉,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共45 d,试验期结束后测定鹅的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各组间的期末体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A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试验B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A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试验B组和对照组(P<0.05)。各组的胸肌肉色、腿肌肉色和腿肌剪切力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B组的胸肌剪切力显著高于试验A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A组的胸肌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B组的腿肌pH值显著高于试验A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A组和试验B组的IgG、IL-1及TNF-α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B组的IgA质量浓度显著高于试验A组和对照组(P<0.05);各组间IgM质量浓度差异显著(P<0.05),IL-2质量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平坝灰鹅日粮中添加10%的黔东苦荬菜草粉能显著降低料重比,提高平均日增重及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苦荬菜 平坝灰鹅 生长性能 肉品质 免疫
下载PDF
超声波萃取苦荬菜叶中β-谷甾醇的工艺优化及其动态积累
3
作者 闫雨婷 郝俊峰 +3 位作者 荣荣 贾玉山 王志军 格根图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7-304,共8页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蒙早苦荬菜(Lactuca indica L.cv. Mengzao)叶中β-谷甾醇的工艺条件,并探究不同生长期叶中β-谷甾醇的含量,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以料液比、超声频率、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以β-谷甾醇提取...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蒙早苦荬菜(Lactuca indica L.cv. Mengzao)叶中β-谷甾醇的工艺条件,并探究不同生长期叶中β-谷甾醇的含量,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以料液比、超声频率、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以β-谷甾醇提取率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Box-Behnken方法优化了β-谷甾醇提取工艺,并测定了不同生育阶段蒙早苦荬菜叶的β-谷甾醇含量。结果表明:蒙早苦荬菜叶中β-谷甾醇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0 min、温度60℃、频率80 KHz、料液比为1∶30 g·mL^(-1)。在此条件下,提取量达到最高,为12.08 mg·g^(-1)。各因素对苦荬菜中β-谷甾醇提取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料液比>时间>频率>温度。对不同生育期(幼嫩期、营养生长期、开花初期、开花中期、开花末期、结实期)蒙早苦荬菜叶片的β-谷甾醇提取量进行分析发现,开花初期为最佳收获期,β-谷甾醇提取量最高,达13.22 mg·g^(-1)。目前,β-谷甾醇多应用于医疗领域,但都处于探索阶段,仍需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早苦荬菜 Β-谷甾醇 超声波提取法 生育期
下载PDF
苦荬菜不同部位多酚类化合物积累动态分析
4
作者 郝俊峰 贾玉山 +1 位作者 王志军 格根图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7,共8页
为分析不同生长期蒙早苦荬菜(Lactuca indica L.cv.Mengzao)多酚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和积累动态,采用超声波萃取技术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对蒙早苦荬菜不同部位(茎、叶、花和种子)的总黄酮和总酚进行提取并对其主要组分进行... 为分析不同生长期蒙早苦荬菜(Lactuca indica L.cv.Mengzao)多酚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和积累动态,采用超声波萃取技术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对蒙早苦荬菜不同部位(茎、叶、花和种子)的总黄酮和总酚进行提取并对其主要组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蒙早苦荬菜在营养生长期各部位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大小为:叶>茎,在生殖生长期各部位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大小为:叶>花>茎。总黄酮和总酚主要积累在叶和花中,在开花期含量达到最高,为最适收获期。蒙早苦荬菜不同部位多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有一定的差异,菊苣酸和芦丁为蒙早苦荬菜的主要活性成分。本研究为苦荬菜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早苦荬菜 多酚类 分布特征 积累动态
下载PDF
山莴苣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范明松 叶冠 黄成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46-1148,共3页
目的 :研究山莴苣Lactucaindic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 ,化学及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 13个化合物 ,经理化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 :正二十六醇 (1) ,β 香树脂醇 (2 ) ,对羟甲基苯甲酸 (3) ,β 谷甾醇... 目的 :研究山莴苣Lactucaindic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 ,化学及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 13个化合物 ,经理化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 :正二十六醇 (1) ,β 香树脂醇 (2 ) ,对羟甲基苯甲酸 (3) ,β 谷甾醇 (4) ,木犀草素 (5 ) ,齐墩果酸 (6 ) ,α 香树脂醇 (7) ,芹菜素 (8) ,胡萝卜苷 (9) ,槲皮素 (10 ) ,槲皮素 3 O 葡萄糖苷 (11) ,芹菜素 7 O 葡萄糖醛酸苷 (12 ) ,芹菜素 7 O 葡萄糖苷 (13)。结论 :其中化合物 (1) ,(3) ,(6 ) ,(12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槲皮素 山莴苣 化学成分 硅胶柱色谱 胡萝卜苷 全草 羟甲基 树脂 十六醇
下载PDF
海水胁迫对苦荬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6
作者 李洪燕 郑青松 +1 位作者 刘兆普 李青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8,共6页
抗盐耐海水植物的种植是有效利用和开发滩涂资源的措施之一。采用温室砂培方式,研究了不同稀释配比的海水处理8天对苦荬菜(Lactuca indica)幼苗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含量、离子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荬... 抗盐耐海水植物的种植是有效利用和开发滩涂资源的措施之一。采用温室砂培方式,研究了不同稀释配比的海水处理8天对苦荬菜(Lactuca indica)幼苗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含量、离子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荬菜幼苗地上部受海水胁迫较为显著,而根在海水浓度小于30%时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根冠比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在10%和20%海水浓度处理下,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但随着海水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在10%海水浓度处理下,苦荬菜地上部分及根部的K+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而海水浓度高于10%时,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地上部和根部的K+含量均逐渐降低;海水处理下,苦荬菜体内Na+和Cl-含量逐渐增加;地上部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海水胁迫下,苦荬菜幼苗维持一定的K+选择性吸收是其一定程度上盐适应的重要原因。同时,积累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是苦荬菜幼苗在盐胁迫下的重要渗透调节物质,可作为其抗盐性的生理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收 离子运输 苦荬菜幼苗 渗透调节物质 海水胁迫
下载PDF
太空环境诱变苦荬菜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月学 李成权 +5 位作者 申忠宝 韩微波 唐凤兰 蒿若超 刘杰淋 王长山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9期38-41,共4页
对卫星搭载的2种苦荬菜Lactuca indica种子SP1代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空环境诱变处理后提高了苦荬菜种子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出现了包括微核、染色体桥、染色体断片等在内的多种类型的染色体变异。早熟苦荬菜... 对卫星搭载的2种苦荬菜Lactuca indica种子SP1代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空环境诱变处理后提高了苦荬菜种子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出现了包括微核、染色体桥、染色体断片等在内的多种类型的染色体变异。早熟苦荬菜对太空环境诱变的敏感性大于晚熟苦荬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育种 苦荬菜 诱发突变 细胞学观察
下载PDF
苦荬菜的药理作用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凤玲 王笃学 +1 位作者 李明 李利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10723-10725,共3页
从11个方面对苦荬菜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论述,分析了苦荬菜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现状,对苦荬菜在应用和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苦荬菜 药理作用 畜牧业 应用
下载PDF
叶蛋白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杨丽娥 胡雪华 +1 位作者 安渊 徐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3年第B12期66-70,82,共6页
以紫花苜蓿、苦荬菜为材料,研究不同pH条件下热提法和乳酸发酵酸法对叶蛋白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液pH为3时,叶蛋白得率最高。紫花苜蓿叶蛋白得率分别为18.99%和18.48%;苦荬菜叶蛋白得率分别为27.16%和27.96%。此外,还研究了苜蓿叶... 以紫花苜蓿、苦荬菜为材料,研究不同pH条件下热提法和乳酸发酵酸法对叶蛋白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液pH为3时,叶蛋白得率最高。紫花苜蓿叶蛋白得率分别为18.99%和18.48%;苦荬菜叶蛋白得率分别为27.16%和27.96%。此外,还研究了苜蓿叶蛋白色泽与提取液温度的关系,为叶蛋白用于食品工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苦荬菜 叶蛋白 热提法 乳酸发酵酸法
下载PDF
不同熟期苦荬菜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长山 徐香玲 +7 位作者 张月学 唐凤兰 张弘强 姜艳喜 韩微波 李道明 刘杰淋 蒿若超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2-35,共4页
苦荬菜Lactuca indica是一种优良的牧草种质资源,熟期是苦荬菜利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研究对2种不同熟期的苦荬菜种子根尖细胞进行冰浴处理,染色体用醋酸洋红染色制片。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早熟苦荬菜和晚熟苦荬菜染色体数... 苦荬菜Lactuca indica是一种优良的牧草种质资源,熟期是苦荬菜利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研究对2种不同熟期的苦荬菜种子根尖细胞进行冰浴处理,染色体用醋酸洋红染色制片。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早熟苦荬菜和晚熟苦荬菜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8,没有差异。早熟苦荬菜核型公式为2n=2x=2m+12sm+4st;晚熟苦荬菜核型公式为2n=2x=16sm+2st,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荬菜 染色体数目 核型分析
下载PDF
空间飞行和^(60)Co-γ射线辐照对苦荬菜种子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丽 唐凤兰 +5 位作者 张月学 韩微波 刘杰淋 蒿若超 徐香玲 李集临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69-472,共4页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苦荬菜(Lactucaindica)干种子,研究比较其与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对苦荬菜根尖细胞的遗传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与地面对照组相比,种子空间飞行可促进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而γ射线则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随着辐照剂...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苦荬菜(Lactucaindica)干种子,研究比较其与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对苦荬菜根尖细胞的遗传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与地面对照组相比,种子空间飞行可促进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而γ射线则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有丝分裂指数逐步下降。二者均可诱发根尖细胞产生微核、染色体断裂、染色体粘连、落后染色体、游离染色体、桥等畸变。但空间飞行诱发畸变的频率明显低于γ射线辐照。在γ射线辐照剂量0~30Gy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单微核、多微核和染色体总畸变频率逐步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行 ^60Co-γ射线 有丝分裂指数 核畸变 染色体畸变 苦荚菜
下载PDF
早熟苦荬菜与晚熟苦荬菜性状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伟光 李红 +2 位作者 毛小涛 黄新育 杨曌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21-2224,共4页
对河南郑州引进的晚熟品种大叶苦荬菜(Luctuca indica)和当地的早熟品种龙牧苦荬菜(L.indica cv.Longmu),进行了发芽情况、物候期、茎叶、生长速度、抗病性、产量以及营养成分测定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品种的种子发芽速度、茎叶性状、... 对河南郑州引进的晚熟品种大叶苦荬菜(Luctuca indica)和当地的早熟品种龙牧苦荬菜(L.indica cv.Longmu),进行了发芽情况、物候期、茎叶、生长速度、抗病性、产量以及营养成分测定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品种的种子发芽速度、茎叶性状、单株鲜质量与鲜草产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大叶苦荬菜生育期较长,在齐齐哈尔地区未能成熟,3年平均单株鲜质量526.39g,鲜草产量达36 196.99kg/hm2;龙牧苦荬菜3年平均单株鲜质量413.38g,鲜草产量44 978.58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荬菜 发芽特性 产量 抗病性 营养成分
下载PDF
不同诱变处理对苦荬菜M1代农艺性状和品质影响的初报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凤兰 刘丽 +4 位作者 陈积山 张月学 韩微波 刘杰淋 刘风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8-252,共5页
利用空间飞行(aerospace flight,AF)和60Co-γ射线分别处理苦荬菜干种子,比较分析其M1代与对照(CK)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构成因子。结果表明,发芽率、发芽势、株高、产量、粗纤维、粗蛋白存在显著差异(P<0.05),粗脂肪差异不显著... 利用空间飞行(aerospace flight,AF)和60Co-γ射线分别处理苦荬菜干种子,比较分析其M1代与对照(CK)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构成因子。结果表明,发芽率、发芽势、株高、产量、粗纤维、粗蛋白存在显著差异(P<0.05),粗脂肪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发芽率、发芽势、产量三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株高、粗脂肪、粗蛋白存在显著相关(P<0.05);产量与粗脂肪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主成分分析表明,苦荬菜M1代突变群体的变异主要通过产量因子、品质因子2主成分体现出来(累积贡献率达86.446 1%),选用空间飞行和60Co-γ射线20 Gy处理的后代作为育种材料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荬菜 空间飞行 60Co-γ射线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印度梨形孢对莴苣增产提质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亚珍 陈玉子 +2 位作者 董社琴 朱建强 张建民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4-167,共4页
常施用化肥既影响蔬菜品质,又会对土壤造成危害,现以印度梨形孢为试材,以莴苣为研究对象,在莴苣幼苗期加入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菌剂组,以不施加任何肥料为对照(CK),研究了生物菌剂印度梨形孢对莴苣的增产提质作用,以期为... 常施用化肥既影响蔬菜品质,又会对土壤造成危害,现以印度梨形孢为试材,以莴苣为研究对象,在莴苣幼苗期加入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菌剂组,以不施加任何肥料为对照(CK),研究了生物菌剂印度梨形孢对莴苣的增产提质作用,以期为莴苣高产高质栽培以及新型菌肥的开发研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加印度梨形孢的莴苣株高较对照组提高13.7%,叶鲜重较对照提高61.9%,茎粗较对照组提高12.5%,茎鲜重较对照提高53.2%,根鲜重较对照组提高15.1%;品质指标中施加印度梨形孢的莴苣茎和叶中蛋白质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90.0%和15.6%,茎和叶中还原性糖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30.4%和72.9%,茎和叶中维生素C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59.5%和73.6%;建议农民在莴苣种植的苗期施加印度梨形孢菌剂,可显著提高莴苣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梨形孢 莴苣 产量 品质指标
下载PDF
山莴苣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立彦 范成云 +2 位作者 周红英 刘振亮 刘春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 通过对山莴苣 (LactucaindicaL )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首次研究 ,为山莴苣良种选育和植物分类提供细胞学依据。方法 冰冻揭盖片法制片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照相 ,用李懋学、陈瑞阳染色体分类标准进行核型分析 ,用Stebbins方法进... 目的 通过对山莴苣 (LactucaindicaL )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首次研究 ,为山莴苣良种选育和植物分类提供细胞学依据。方法 冰冻揭盖片法制片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照相 ,用李懋学、陈瑞阳染色体分类标准进行核型分析 ,用Stebbins方法进行核型分类。结果 山莴苣染色体数目为 2n =18,核型公式为K(2n) =18=2m +16sm ,核型为“2B”型。结论 山莴苣在进化过程中处于比较进化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莴苣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锦屏苦荬菜品种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彩云 范国华 +2 位作者 莫志萍 左相兵 班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92-95,共4页
为满足生产上对优质苦荬菜新品种的需求,开展苦荬菜地方品种提纯选育,以锦屏地方农家品种为育种材料,以高产、晚熟、叶片宽大、结实性好为主要育种目标,采用混合选择法系统选育而成。锦屏苦荬菜植株直立,抽苔晚,花期均高2.5 m,生育期28... 为满足生产上对优质苦荬菜新品种的需求,开展苦荬菜地方品种提纯选育,以锦屏地方农家品种为育种材料,以高产、晚熟、叶片宽大、结实性好为主要育种目标,采用混合选择法系统选育而成。锦屏苦荬菜植株直立,抽苔晚,花期均高2.5 m,生育期282 d左右(比对照生育期长54~64 d)。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全株生物产量75861.30 kg/hm^、种子产量123.0 kg/hm^2、单株叶片数35.8个/株、茎叶比1.00∶1.32、粗蛋白含量为18.85%、粗脂肪含量为4.65%,均高于龙牧苦荬菜和蒙早苦荬菜。该品种适宜在贵州丘陵山地、中低山地区及我国长江以南、亚热带中低海拔相似气候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荬菜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蚕品种对山莴苣的适应性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波 张桂征 +1 位作者 吴绪东 崔为正 《江苏蚕业》 2007年第4期5-8,共4页
探讨不同蚕品种用山莴苣Lactuca indica L.饲育的适应性差异,为选育适应性强的蚕品种提供参考。从收蚁开始用山莴苣饲育,调查24h疏毛率、90%个体死亡时间、1~3龄的发育经过和眠蚕体重。供试的20个蚕品种对山莴苣均具有良好的摄食性,疏... 探讨不同蚕品种用山莴苣Lactuca indica L.饲育的适应性差异,为选育适应性强的蚕品种提供参考。从收蚁开始用山莴苣饲育,调查24h疏毛率、90%个体死亡时间、1~3龄的发育经过和眠蚕体重。供试的20个蚕品种对山莴苣均具有良好的摄食性,疏毛率都在99%以上。但不同蚕品种的存活时间、发育经过和眠蚕体重存在很大差异,总体上杂交种的适应性优于原种。结论:不同蚕品种对山莴苣的适应性存在最著差异,90%个体死亡时间和眠蚕体重是衡量适应性的有效指标。通过用山莴苣累代饲养和系统选择,可以提高后代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品种 山莴苣 适应性
下载PDF
空间飞行和^(60)Co-γ射线辐照对苦荬菜种子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18
作者 张月学 刘丽 +5 位作者 唐凤兰 韩微波 刘杰淋 蒿若超 徐香玲 李集临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38-141,共4页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苦荬菜干种子,研究比较其与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对苦荬菜根尖细胞的遗传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与地面对照组相比,种子空间飞行可促进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而γ射线则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有丝分裂...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苦荬菜干种子,研究比较其与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对苦荬菜根尖细胞的遗传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与地面对照组相比,种子空间飞行可促进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而γ射线则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有丝分裂指数逐步下降.二者均可诱发根尖细胞产生微核、染色体断裂、染色体粘连、落后染色体、游离染色体、桥等畸变.但空间飞行诱发畸变的频率明显低于γ射线辐照.在γ射线辐照剂量0-30Gy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单微核、多微核和染色体总畸变频率逐步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行 ^(60)Co-γ射线 有丝分裂指数 核畸变 染色体畸变 苦荬菜
下载PDF
秣食豆、苦荬菜、谷稗发芽试验
19
作者 王晓龙 李红 +3 位作者 杨曌 杨伟光 李莎莎 柴华 《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11期9-10,共2页
本文采用培养皿滤纸和脱脂棉发芽法,比较分析了秣食豆、苦荬菜和谷稗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以及不同发芽床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皿放置脱脂棉和滤纸两种不同发芽方式下,三种饲料作物种子在脱脂棉上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明显... 本文采用培养皿滤纸和脱脂棉发芽法,比较分析了秣食豆、苦荬菜和谷稗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以及不同发芽床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皿放置脱脂棉和滤纸两种不同发芽方式下,三种饲料作物种子在脱脂棉上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明显高于滤纸上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说明脱脂棉发芽床优于滤纸发芽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秣食豆 苦荬菜 谷稗 发芽 试验
下载PDF
苦荬菜制茶杀青工艺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文娟 格根图 贾玉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765-3766,3775,共3页
[目的]确定制备苦荬菜保健茶的最佳杀青工艺。[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炒青和蒸青两种杀青方式下蒙早苦荬菜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的相对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苦荬菜茶适宜采用绿茶加工工艺制取;炮制苦... [目的]确定制备苦荬菜保健茶的最佳杀青工艺。[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炒青和蒸青两种杀青方式下蒙早苦荬菜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的相对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苦荬菜茶适宜采用绿茶加工工艺制取;炮制苦荬菜茶,炒青方法好于蒸青方法;在不影响苦荬菜茶外形和成茶汤色等感官指标的前提下,苦荬菜在180℃条件下炒青2 min,其多酚氧化酶相对活性最低,对茶多酚的降解程度最低。[结论]该研究为苦荬菜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荬菜 制茶 炒青 蒸青 多酚氧化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