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南萨迦拉轨岗日淡色花岗岩特征及与变质核杂岩的关系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金阳 廖群安 +2 位作者 李德威 张雄华 袁晏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95-701,共7页
藏南拉轨岗日带展布着串珠状变质核杂岩,其内出露的淡色花岗岩体构成北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带.岩体既有在变质核杂岩内核中分布的,亦有在滑脱系分布的,岩体均表现出强力主动侵位的特征.淡色花岗岩可分为两期:早期黑云母淡色花岗岩和晚期... 藏南拉轨岗日带展布着串珠状变质核杂岩,其内出露的淡色花岗岩体构成北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带.岩体既有在变质核杂岩内核中分布的,亦有在滑脱系分布的,岩体均表现出强力主动侵位的特征.淡色花岗岩可分为两期:早期黑云母淡色花岗岩和晚期白云母淡色花岗岩.岩石高硅富铝,含白云母±电气石±石榴石特征富铝矿物,为S型花岗岩.北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结晶年龄为17~10Ma,源岩为MCT上部基底副变质岩.当挤压体制与伸展体制转换时,降压作用导致了岩浆的生成,同时,由于压力骤减,年轻造山带更为塑性的下地壳物质与软层隆起导致上地壳伸展,从而形成变质核杂岩,岩浆对内核的上隆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淡色花岗岩 拉轨岗日 西藏萨迦
下载PDF
藏南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核部花岗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25
2
作者 辜平阳 何世平 +5 位作者 李荣社 时超 董增产 査显锋 吴继莲 王轶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56-768,共13页
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花岗质片麻岩高SiO2、K2O,低Fe2O3、MgO、MnO,铝饱和指数A/CNK为1.07~1.19,含白云母、石榴子石等过铝质矿物,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岩石。稀土总量较高,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Eu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 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花岗质片麻岩高SiO2、K2O,低Fe2O3、MgO、MnO,铝饱和指数A/CNK为1.07~1.19,含白云母、石榴子石等过铝质矿物,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岩石。稀土总量较高,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Eu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贫高场强元素Sr、Nb,Hf和Ba亏损,具有壳源S型花岗岩的特征。87Sr/86Sr初始比值ISr变化于0.709~0.7306,εNd(t)值较低,为-7.13~-8.97,且εNd(t)和ISr无明显相关关系,εSr(t)值较高,为80.65~379。(206Pb/204Pb)t=18.1062~18.8085,(207Pb/204Pb)t=15.6713~15.7901,(208Pb/204Pb)t=37.529~38.1815,表现出地壳特征的Sr、Nd、Pb同位素特征。岩浆源区可能是以粘土岩主,砂质岩占次要地位的沉积岩,经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上升侵位形成。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514Ma,是泛非造山事件在北喜马拉雅拉轨岗日一带的地质记录。岩石形成于由碰撞造山的挤压环境向后碰撞造山的伸展环境转化阶段,说明泛非碰撞造山事件在拉雅拉轨岗日一带可能结束,进入后碰撞造山的构造演化阶段。岩浆底侵可能使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在该阶段已经初步隆起,对变质核杂岩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 花岗片麻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泛非造山事件
下载PDF
藏南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带的TM影像特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隋志龙 李德威 +1 位作者 杨巍然 刘德民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80-684,共5页
通过对拉轨岗日地区TM图像进行主成分变换、缨帽变换、比值运算等数字处理,其成果图像进一步印证了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带具有典型三层结构这一野外区调成果.通过对系列成果图像的分析对比,总结了变质核、接触带和盖层的影像特征,分析了... 通过对拉轨岗日地区TM图像进行主成分变换、缨帽变换、比值运算等数字处理,其成果图像进一步印证了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带具有典型三层结构这一野外区调成果.通过对系列成果图像的分析对比,总结了变质核、接触带和盖层的影像特征,分析了拉轨岗日构造带各变质核杂岩之间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TM图像 变质核杂岩 影像特征 拉轨岗日 西藏
下载PDF
西藏拉轨岗日核杂岩盖层变质分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袁晏明 李德威 +2 位作者 张雄华 卢练 李启龙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90-694,共5页
藏南拉轨岗日由一系列链状的热穹隆构成,总体呈东西向延伸,每一个热穹隆是一个变质核杂岩,核部发育大量变质岩,基底与盖层之间发育拆离断层.通过对拉轨岗日变质带及其特征变质矿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温度压力估算,得出拉轨岗日变质带的... 藏南拉轨岗日由一系列链状的热穹隆构成,总体呈东西向延伸,每一个热穹隆是一个变质核杂岩,核部发育大量变质岩,基底与盖层之间发育拆离断层.通过对拉轨岗日变质带及其特征变质矿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温度压力估算,得出拉轨岗日变质带的分带规律及矿物成分、变质温度、压力、深度的变化规律,为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的热活动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分带 化学成分 变质核杂岩 拉轨岗日 西藏
下载PDF
地质灾害控灾因素的遥感地质分析——以藏南拉轨岗日地区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隋志龙 陈国兴 +1 位作者 李德威 杨巍然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1-148,共8页
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在综合分析TM影像所提供的空间及光谱信息之后认为:(1)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带通过其接触带中的断裂体系直接控制相应的地质灾害,通过所形成的构造地貌和特征水系对地质灾害的孕育、规模和强度产生间接影响;(2)拉轨... 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在综合分析TM影像所提供的空间及光谱信息之后认为:(1)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带通过其接触带中的断裂体系直接控制相应的地质灾害,通过所形成的构造地貌和特征水系对地质灾害的孕育、规模和强度产生间接影响;(2)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带各个组成变质核杂岩的接触带及其外延的盖层区域因受构造变动的影响而成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域;(3)研究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带的结构形式及成因模式可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圈绘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变质核杂岩接触带遥感影像藏南拉轨岗日
下载PDF
藏南拉轨岗日隆起带东段哈金桑惹隆起东侧发现夕卡岩型多金属矿化带
6
作者 王克友 赵兴国 +2 位作者 周志广 张祥信 辛洪波 《安徽地质》 2005年第4期256-259,共4页
哈金桑惹隆起上的夕卡岩型多金属矿化带是在开展1:25万江孜县幅区调工作时首次发现的.该矿化带的矿石组合具钙夕卡岩型特征.共发现两个矿化体,Ⅰ号矿化体的有益元素以铜为主,伴生银、铅锌等;11号矿化体有益元素以铅锌为主,伴生银和铜等... 哈金桑惹隆起上的夕卡岩型多金属矿化带是在开展1:25万江孜县幅区调工作时首次发现的.该矿化带的矿石组合具钙夕卡岩型特征.共发现两个矿化体,Ⅰ号矿化体的有益元素以铜为主,伴生银、铅锌等;11号矿化体有益元素以铅锌为主,伴生银和铜等.该矿化带的发现对该地区的找矿和基础地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夕卡岩 多金属矿床 哈金桑惹隆起 藏南拉轨岗日隆起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