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日文化实践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云南澜沧拉祜族九皇会为例
1
作者 贾淑凤 刘劲荣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
民族节日庆典和仪式操演既是民族文化展示的窗口,又是民族文化不断交融、创新和再生产的过程。九皇会最初与道教和佛教文化有关,自明末清初传入云南澜沧赛罕拉祜族地区后,逐渐与拉祜族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祈福祭祀活动和年俗... 民族节日庆典和仪式操演既是民族文化展示的窗口,又是民族文化不断交融、创新和再生产的过程。九皇会最初与道教和佛教文化有关,自明末清初传入云南澜沧赛罕拉祜族地区后,逐渐与拉祜族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祈福祭祀活动和年俗礼仪。随着时代的变迁,九皇会也从单纯的民间祈福祭祀活动演变成了大众化的民俗节日庆典,实现了民族节日文化习俗的共享与文化赓续,成为当下拉祜族、汉族、哈尼族、佤族等民族交流互动的平台。作为跨越村落和族群的多民族共享的传统节日,九皇会及其文化实践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皇会 文化实践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澜沧拉祜族
下载PDF
共同体重建视域下节日文化再生产——以云南镇沅拉祜族苦聪人移民新村为例
2
作者 李瑜 《昆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9-57,共9页
文化再生产是文化主体根据时代变迁,对传统文化进行某种程度的转化、重构与再造,或者植入有利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实现文化内在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易地搬迁作为一种剧烈的社会变迁,在从旧寨到新村易地搬迁过程中,传统节日等民俗文... 文化再生产是文化主体根据时代变迁,对传统文化进行某种程度的转化、重构与再造,或者植入有利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实现文化内在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易地搬迁作为一种剧烈的社会变迁,在从旧寨到新村易地搬迁过程中,传统节日等民俗文化不可避免地遭受不同程度地遗落、遗弃与遗失。云南镇沅拉祜族苦聪人移民新村,充分发挥移民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能动性,通过有效扩大苦聪新村空间,扩界畲皅节以及节日化“过秋”等节日文化再生产实践,从而实现家园的异地重建。苦聪移民新村的节日文化再生产,同时由根基论、情境论基础上的双重文化认同驱动,从而实现在一个全新而陌生环境下苦聪共同体的重构、重置与重建,最终实现苦聪人的现代性转型与现代性发展。这个过程及结果,得益于苦聪人的主动选择,更受益于国家在场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苦聪人 节日再生产 共同体重建 根基论 情境论
下载PDF
基于森林督查的镇沅县森林资源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
3
作者 苏维芳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期115-118,共4页
森林督查是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途径,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域,分析了该县2019-2022年森林督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表明:2019-2022年镇沅县可疑图斑分别为511、934、1075、127个,可疑图斑面积分别为... 森林督查是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途径,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域,分析了该县2019-2022年森林督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表明:2019-2022年镇沅县可疑图斑分别为511、934、1075、127个,可疑图斑面积分别为598.2930、814.3789、542.6538、110.7414 hm^(2);建设项目违规占用林地、违法毁林(湿)开垦、违规林木采伐、违法违规改变林地用途是该县森林督查发现的森林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林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人力短缺和森林督查分类处置任务繁重是该地区森林督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从加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强化管理,扩大宣传及加强人员培养,协调各部门人员调度和建立森林督查监管系统4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镇沅县的森林督查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督查 问题分析 解决措施 森林资源保护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下载PDF
Lahu Women
4
作者 Courtesy of the Nationalities Pictorial 《Women of China》 1997年第8期14-14,共1页
Lahu women wear clothes with long vents. Cloth with geometric designs are inlaid around the collar and the vents.
关键词 lahu Women
原文传递
中国拉祜族PP1PK血型频率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海霞 范亮峰 +2 位作者 方成江 向东 吴丹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847-850,共4页
目的 了解中国拉祜族人群中P1PK血型和GLOB血型表现频率,掌握拉祜族人群遗传现状。掌握该类血型表现型频率可为患者临床输血安全提供数据支撑,为孕妇提供妊娠建议及用血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中国拉祜族人群无关个体,进行P1PK、P血型血清... 目的 了解中国拉祜族人群中P1PK血型和GLOB血型表现频率,掌握拉祜族人群遗传现状。掌握该类血型表现型频率可为患者临床输血安全提供数据支撑,为孕妇提供妊娠建议及用血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中国拉祜族人群无关个体,进行P1PK、P血型血清学鉴定及基因测序分析,分析P1PK血型和GLOB血型表现频率。结果 从300名拉祜族人群中检出6例抗-PP1Pk(原抗-Tja,以下均称抗-PP1Pk)反应阴性血型,鉴定为罕见的P1-PK-P-血型(原称Tja-血型或p血型,以下均称为p血型)。拉祜族人群P1PK、GLOB血型系统中p血型表型频率为2.0%(6/300)。结论 拉祜族人群p血型表型频率明显高于欧州(5.8人/每百万人)和中国香港地区(1人/每百万人),存在显蓍的民族特异性和地域种族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P血型 P1PK血型 GLOB血型 抗-PP1Pk P1-PK-P-血型
下载PDF
拉祜族葫芦笙舞曲的时空场域与音乐形态特征——以澜沧拉祜纳葫芦笙舞曲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高雯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拉祜族葫芦笙舞是澜沧拉祜族最重要的民间音乐形式。拉祜族葫芦笙舞目前存在三种场域:民间、舞台、市场。传统的葫芦笙舞曲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用于集体性较强的节庆场合,一类则用于带有较强隐私性的相亲场合。民间场域中的葫芦笙舞曲音乐... 拉祜族葫芦笙舞是澜沧拉祜族最重要的民间音乐形式。拉祜族葫芦笙舞目前存在三种场域:民间、舞台、市场。传统的葫芦笙舞曲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用于集体性较强的节庆场合,一类则用于带有较强隐私性的相亲场合。民间场域中的葫芦笙舞曲音乐,虽篇幅大大增加,但旋律和节奏更多是为了配合舞蹈动作,无论是调性还是织体上,都更接近传统的模式特征;舞台场域中的葫芦笙舞曲则在曲式结构、人员构成、表演程序等方面更加规整,为了追求舞台效果,加入更多戏剧化元素,程式性更强;市场上音像制品中的葫芦笙舞曲则不仅在曲式结构和乐句构成上更加方正,还更多地吸收了跨文化的音乐元素,在发展中不断运用新的科技手段,制造出更符合当代听众审美的旋律和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葫芦笙舞曲 民间场域 舞台场域 市场场域 模式 模式变体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创世史诗中的历史记忆研究——对拉祜族《牡帕密帕》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璐妍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1-29,共9页
综观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普遍流传着一些叙述天地间万物形成、发展的创世史诗,从特定角度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牡帕密帕》作为在拉祜族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的长篇创世史诗多有学者关注,并多聚焦于其作为非遗的传承以及信仰... 综观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普遍流传着一些叙述天地间万物形成、发展的创世史诗,从特定角度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牡帕密帕》作为在拉祜族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的长篇创世史诗多有学者关注,并多聚焦于其作为非遗的传承以及信仰体系的建构,缺乏对其文本内容中英雄祖先建构的内涵分析、民族认同强化的历程阐释以及对反映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相关探讨。对《牡帕密帕》的文本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可以窥见拉祜族原始宗教崇拜、生产生活、社会结构、婚姻家庭等多方面的历史记忆以及所蕴含的民族关系,也能展现创世史诗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牡帕密帕》 创世史诗 历史记忆
下载PDF
灾害文化视野下拉祜族节日建构研究——以云南南美拉祜族乡搭桥节为例
8
作者 徐艳波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7-152,共6页
拉祜族在与自然良性活动以及自然灾害顽强抗争中,不断进行文化调适,并逐渐形成了丰富的灾害文化。拉祜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精髓与结晶,也是民族灾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的拉祜族民众在山高峡谷、地势陡峭... 拉祜族在与自然良性活动以及自然灾害顽强抗争中,不断进行文化调适,并逐渐形成了丰富的灾害文化。拉祜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精髓与结晶,也是民族灾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的拉祜族民众在山高峡谷、地势陡峭、河流纵横的自然生境与灾害横生的双重影响下创造出了对民族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搭桥节。这节日生成与传播过程也映射出拉祜族民族节日建构的一种路径,即拉祜族民众能够将应对灾害的方式从个户行为逐渐演变为集体行动,再从集体行动扩散到邻近的村组形成群体活动,再从群体活动逐渐发展为具有传承作用的地方特色民族节日文化,即将灾害应对的力量逐渐从个体上升为集体,再从集体扩散为群体,最后由群体升华为一种影响后世族群发展的意识形态,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的相融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文化 拉祜族 节日 南美拉祜族乡 搭桥节
下载PDF
中国拉祜族p血型个体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家系分析
9
作者 方成江 范亮峰 +2 位作者 胡海霞 向东 吴丹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4期518-523,共6页
目的了解拉祜族p血型个体及其家系成员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遗传特性。方法采集之前已发现拉祜族6例p血型的家系成员血液样本,用试管法进行ABO、Rh、P1PK血型系统血型血清学鉴定、PCR测序分析A 4GALT基因编码区序列。结果6例p血型来自5... 目的了解拉祜族p血型个体及其家系成员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遗传特性。方法采集之前已发现拉祜族6例p血型的家系成员血液样本,用试管法进行ABO、Rh、P1PK血型系统血型血清学鉴定、PCR测序分析A 4GALT基因编码区序列。结果6例p血型来自5个家庭中共计39例家系成员中检出12例p血型个体(含6例先证者),其中B型7例、O型2例、A型1例、AB型1例、1例未检ABO血型。11例p血型个体血浆中均检出抗-PP1Pk抗体,而1例仅采集指血,未检测意外抗体。对其中23例采集静脉血的家系成员进行A4GALT基因编码区序列测序,11例测序结果显示A4GALT第3外显子c.559G>C纯合突变(含6例已发现先证者),为p血型,5例为c.559G/C突变杂合子,7例测序与参考系列一致。结论A 4GALT基因c.559G>C突变可能是拉祜族人群形成p血型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P血型 家系调查 P1Pk血型 抗-PP1Pk A4GALT 基因
下载PDF
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传承场域探究
10
作者 王丽清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8-45,共8页
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现今依然活态流传于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等拉祜族聚居的村寨,在传统节庆与礼俗活动、旅游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重场域中传承。不同场域形塑了史诗的多样化风貌并引发了史诗《牡帕密帕》传承场域的... 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现今依然活态流传于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等拉祜族聚居的村寨,在传统节庆与礼俗活动、旅游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重场域中传承。不同场域形塑了史诗的多样化风貌并引发了史诗《牡帕密帕》传承场域的现代性反思:传统文化空间的重构、文化自我意识的重建以及传承效率的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 老达保 传承
下载PDF
文化记忆视角下拉祜族文化身份建构探析
11
作者 马行天 刘楚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3期98-102,共5页
拉祜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拉祜族最久远、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拉祜族文化记忆确立和巩固了拉祜族的文化身份。着眼于云南在新时代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拉祜族文化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 拉祜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拉祜族最久远、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拉祜族文化记忆确立和巩固了拉祜族的文化身份。着眼于云南在新时代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拉祜族文化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运用文化记忆理论,以拉祜族的文化空间和记忆形象为切入口,对拉祜族代代相传的集体知识进行分析,系统地解读拉祜族文化身份内涵。在这一过程中,记忆形象成为拉祜族文化身份的建构基础;通过活态传承,拉祜族实现记忆重塑,结合时代条件对民族文化加以继承与发扬,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作为文化记忆的首要组织形式,仪式存储和激活民族记忆,增强主体性,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文化身份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拉祜族 自我认同 主体性 历史语境 民族认同
下载PDF
云南拉祜族的体质特征 被引量:52
12
作者 李明 李跃敏 +1 位作者 余发昌 彭华山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9-44,共6页
本文对 2 32例 (男 12 7人 ,女 10 5人 )健康成年纯血统拉祜族的体质特征调查结果作了报道。分析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 :拉祜族属蒙古人种 ,具有当代古羌族后裔的体质容貌特点 :即在较狭的头宽和面宽的容貌上配合较阔的口宽 ,体轻身矮瘦... 本文对 2 32例 (男 12 7人 ,女 10 5人 )健康成年纯血统拉祜族的体质特征调查结果作了报道。分析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 :拉祜族属蒙古人种 ,具有当代古羌族后裔的体质容貌特点 :即在较狭的头宽和面宽的容貌上配合较阔的口宽 ,体轻身矮瘦体型。其头面部 10项均值聚类分析和 8项主要均值比较结果表明 ,拉祜族与阿昌族和傈僳族最接近 ,与基诺族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观察 活体测量 拉祜族 云南 体质特征
下载PDF
云南澜沧拉祜族HLA-DRB1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贾宗剑 付永贵 +8 位作者 潘德京 刘泽寰 陈为民 林蒋海 陈荣祥 李安素 朱玉芳 周大鸣 徐安龙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136,共6页
采用我们改进的高分辨率基于内含子的PCR -SBT分型方法 ,首次检测云南拉祜族HLA DRB1基因多态性。在 5 5例拉祜族个体中共检出 16种HLA DRB1等位基因 ,最常见的DRB1等位基因是HLA DRB1 12 0 2 1、0 90 12、15 0 11,基因频率分别为 30 .9... 采用我们改进的高分辨率基于内含子的PCR -SBT分型方法 ,首次检测云南拉祜族HLA DRB1基因多态性。在 5 5例拉祜族个体中共检出 16种HLA DRB1等位基因 ,最常见的DRB1等位基因是HLA DRB1 12 0 2 1、0 90 12、15 0 11,基因频率分别为 30 .90 9%、15 .45 5 %、13.6 36 % ,共占拉祜族可检出等位基因的 6 0 % ,其中DRB1 0 413、110 81、1312、1418、15 0 4首次在我国人群中检出 ,并且在世界各地人群中也比较罕见。对拉祜族和世界各地人群的HLA DRB1频率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HLA DRB1等位基因在各人种中的分布特点 ,并用Neighbor -join ing法进行了聚类分析。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拉祜族明显属于中国南方族群 ,未显示出其族源来自北方的痕迹。对此遗传数据和民族学、历史学研究的矛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拉祜族 PCR-SBT 分型 HLA-DRB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云南省佤族、拉祜族与哈尼族成人的体成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雅萱 李珊 +1 位作者 宇克莉 刘长捷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80,共5页
为了解佤族、拉祜族和哈尼族的体成分特征与差异,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对云南省普洱市563例佤族成人(男性239例,女性324例)、412例哈尼族成人(男性148例,女性264例)和478例拉祜族成人(男性239例,女性239例)进行身高、体质量及17项体成分指... 为了解佤族、拉祜族和哈尼族的体成分特征与差异,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对云南省普洱市563例佤族成人(男性239例,女性324例)、412例哈尼族成人(男性148例,女性264例)和478例拉祜族成人(男性239例,女性239例)进行身高、体质量及17项体成分指标的测量.结果显示:①随着年龄增长,3个民族男性和女性的体质量、总肌肉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和躯干肌肉量均呈下降趋势,内脏脂肪等级均呈上升趋势;②身体脂肪方面,3个民族男性群体总体脂率、躯干脂肪率、内脏脂肪率、上肢脂肪率的排序为哈尼族>佤族>拉祜族,女性群体的排序为佤族>哈尼族>拉祜族;③肌肉量方面,不论是躯干还是四肢,佤族的肌肉量总体上都高于拉祜族和哈尼族,拉祜族的肌肉量最低.以BMI为标准判断3个民族的肥胖率,3个民族男性群体肥胖率的排序为哈尼族>佤族>拉祜族,女性群体排序为佤族>哈尼族>拉祜族,这与身体脂肪的排序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 拉祜族 哈尼族 体成分 肥胖率
下载PDF
人类学·田野工作·教育研究——一个教育人类学家的关怀、经验和信念 被引量:24
15
作者 巴战龙 滕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12,共8页
在这篇访谈录中,滕星教授以自己多年来在国内外开展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的亲身经验,特别针对他在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社区女童教育问题开展的田野工作,做了深度的教育人类学报道与阐释,提出了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标准,对进一步推动我国... 在这篇访谈录中,滕星教授以自己多年来在国内外开展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的亲身经验,特别针对他在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社区女童教育问题开展的田野工作,做了深度的教育人类学报道与阐释,提出了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标准,对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学术化和理论化颇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田野工作 教育研究 拉祜族
下载PDF
拉祜族食用花卉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怡涛 龙春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3-210,共8页
应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对拉祜族的食用花卉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有相当多的花卉种类在一个狭窄的范围被一个单一的民族食用,实属罕见;首次全面报道了拉祜族食用花卉92种,分别属于37个科。其食用过程中的加工方法和烹调技巧都有讲究,食... 应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对拉祜族的食用花卉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有相当多的花卉种类在一个狭窄的范围被一个单一的民族食用,实属罕见;首次全面报道了拉祜族食用花卉92种,分别属于37个科。其食用过程中的加工方法和烹调技巧都有讲究,食花的部位也有所选择。探讨了地域差别与食用花卉的异同,发现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环境或具有一定地理距离时,其选择的食用花种类有很大的不同,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及海拔高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些植物分布区域很广,但不是分布区域内的同一民族都会选择食用它们;有些植物在不同的区域内虽然都被食用,但食用的目的和意义并不如一。还探讨了拉祜族食用花卉的重要性,以及其文化意义及开发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食用花卉 原住民知识 民族植物学
下载PDF
云南拉祜族人发中几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一林 付继军 +2 位作者 简虹 李明 李玉鹏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云南拉祜族人群发中Ca、Mg、Fe、Cu、Zn、Mn等几种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拉祜族人发中Ca、Mg含量均值比纳西族、普米族、白族高,Zn稍低,Cu、Fe、Mn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拉祜族 人发 生物元素 含量
下载PDF
西方低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的本土化阐释——山区拉祜族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 被引量:52
18
作者 滕星 杨红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7,共16页
采用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从人类学田野工作入手 ,对山区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原因进行了现象学分析 ,总结出影响山区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状况的主要原因 ,结合拉祜族山区的实际情况在介绍西方低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的同时对其进行了中... 采用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从人类学田野工作入手 ,对山区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原因进行了现象学分析 ,总结出影响山区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状况的主要原因 ,结合拉祜族山区的实际情况在介绍西方低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的同时对其进行了中国本土化阐释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少数民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学生 低学业成就 归因理论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下载PDF
拉祜族食疗花卉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怡涛 龙春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9-54,共6页
对拉祜族的食疗花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拉祜族有着丰富的食疗花卉知识,其形成有着特殊的医药和文化背景以及朴素的早期传统民族医药特征;拉祜族民间普遍存在的花卉食疗现象,是对其生存空间内现有食物的自然选择结果,是传统知识的积... 对拉祜族的食疗花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拉祜族有着丰富的食疗花卉知识,其形成有着特殊的医药和文化背景以及朴素的早期传统民族医药特征;拉祜族民间普遍存在的花卉食疗现象,是对其生存空间内现有食物的自然选择结果,是传统知识的积累使然,是在与各民族相互学习交流中得到启迪而加以利用的结果,具有原住民文化特征,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拉祜族食疗花卉约有53种,分别隶属于28个科,较有特色的花卉包括杜鹃花(Rhododendronspp.)、姜花(Alpiniaspp.、Am omumspp.、Z ingiberspp.)、山茶花(Cam elliaspp.)、蜜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M axim.)等。此外还探讨了拉祜族传统文化与当地自然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关系,认为今天拉祜族聚居地还保留有丰富的森林植被和物种,与他们对自然资源的管理与合理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原住民知识 食疗花卉 食花文化
下载PDF
拉祜语的元音格局 被引量:6
20
作者 石锋 刘劲荣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8-151,共4页
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一种独立语言,其中所具有的元音格局是拉祜语元音系统性的表现,语音格局的分析是把语音学方面和音系学方面联系在一起,元音格局包括的内容可以有元音的定位特征,内部变化的表现,整个的分布关系等等。... 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一种独立语言,其中所具有的元音格局是拉祜语元音系统性的表现,语音格局的分析是把语音学方面和音系学方面联系在一起,元音格局包括的内容可以有元音的定位特征,内部变化的表现,整个的分布关系等等。这种元音格局的分析,对于认识拉祜语元音中所表现的元音规律以及它们各自的个性特征都是极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语 元音格局 声学分析 声学元音图 元音层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