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vironmental change inferred from Rb and Sr of lacustrine sediments in Huangqihai Lake,Inner Mongolia 被引量:11
1
作者 CHEN Lei SHEN Hongyuan +4 位作者 JIA Yulian WU Jinglu LI Xusheng WEI Ling WANG Pengli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8年第3期373-384,共12页
Based on the geochemical elements Rb and Sr in sediments with three different grain size fractions from profile H3 on the northern lacustrine bottomland 13 m above the Huangqihai Lake surface in 1986,the paper investi... Based on the geochemical elements Rb and Sr in sediments with three different grain size fractions from profile H3 on the northern lacustrine bottomland 13 m above the Huangqihai Lake surface in 1986,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cord of palaeolake stand stat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al evolution,and winter monsoon change.First,these samples are separated into three different grain size fractions,i.e.,total sediments,77-20μm and〈20μm. Second,the chemical elements-Rb and Sr-of the grain size separation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in this paper.Then the elements compositions of these samples are measured using VP-320 mode fluorescence spectrum instrument,respectively.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these samples is measured using Kappabridge KLY-3 mode instrument made in Czech AGICO Company.The results showed the elements and the ratios varied regularly with the grain size.But the ratio of Rb/Sr in the sediments〈20μm correlates positively with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these samples.Therefore,the ratio of Rb/Sr in the fraction〈20 μm from the lake sediments reflecte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weathering in the deposition sites.It is a good indicator of the summer monsoon-induced weathering and pedogenesis fluctuations and can be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conditions of the paleoclimate and paleo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er Mongolia huangqihai lake HOLOCENE different grain size fractions lake sediment Rb/Sr ratio climatic change
下载PDF
Magnetic Fabric Study of Late Holocene Sediments in Huangqihai Lake,Inner Mongolia and its Sedimentary Significance 被引量:1
2
作者 DONG Jin GAO Rui +4 位作者 WANG Yong ZHANG Shihong YAO Peiyi CHI Zhenqing ZHAO Zhil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86-196,共11页
The detaile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isotropy study on the sediments of two sections, which are located in the lake-center and the lakeshore of the Huangqihai Lake, Inner Mongolia, revealed their hydrodynamics and s... The detaile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isotropy study on the sediments of two sections, which are located in the lake-center and the lakeshore of the Huangqihai Lake, Inner Mongolia, revealed their hydrodynamics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changes in the recent 2000 yea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diments of two sections both display normal depositional magnetic fabrics, of which the minimum susceptibility axes (K3) are orie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bedding plane and the maximum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xes (K~) lie parallel with the bedding plane. In addition, the iakeshore presents higher magnetic anisotropy degree (P), magnetic foliation (F) and current factor (F~) than the lake-center, showing that the lakeshore has higher flow velocity. For the west Huangqihai Lake (HQW) section in the lake-center, the magnetic matrix grain degree (Q) and the inclination of the minimum susceptibility axes sharply increased and decreased, respectively, at a depth of about 10 cm, 24 cm, 45 cm and 74 cm, which indicate abnormal depositional events with strong kinetic energy.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HQW se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from top to bottom. The upper stage was a stabl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with strong hydrodynamic energy and low water level, which shows relatively higher Fs value and the Q value varies similarly with P and F. The middle stage was a stabl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with high water level and low hydrodynamic energy, intermitted with high-energy abnormal events, which shows relatively lower Fs and the Q valu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 and F. The lower stage was an unstabl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with low hydrodynamic energy and high water level, which shows relatively lower P, F, and F~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fabric HYDRODYNAMICS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huangqihai lake InnerMongolia
下载PDF
Holocene Vegetation and Climate Changes in the Huangqihai Lake Region, Inner Mongolia 被引量:1
3
作者 TIAN Fei WANG Yong +6 位作者 ZHAO Zhili LI Yang DONG Jin LIU Jin LING Yuan YUAN Lupeng YE Mengn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178-1186,共9页
A consensus on Holocene climate variability at the modern northern fringe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EASM) region remains elusive. Here, we present a pollen-based reconstruction of vegetation history and associa... A consensus on Holocene climate variability at the modern northern fringe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EASM) region remains elusive. Here, we present a pollen-based reconstruction of vegetation history and associated climate variations of a sediment core from Huangqihai Lake, central Inner Mongolia. During 10.7 to 8.8 cal kaBP, typical steppe with small patches of forest dominated the lake area, suggesting a moderately wet climate, followed by ameliorating climatic conditions until 8.0 cal kaBP as deduced by the expansion of forest. Typical steppe recovered the lake area between 8.0 and 7.2 cal kaBP, reflecting a deterioration of climatic conditions;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roxy records in the study region, we noticed that severe aridity was prevailed in the lake area between 8.0 and 7.6 cal kaBP. During 7.2 to 3.2 cal kaBP, abundant tree pollen indicated dominance of forest-steppe around the lake, marking regionally wet conditions. A notable absence of broadleaved trees after 5.2 cal kaBP reveals a slight drying trend, and climate deterioration from 4.5 to 4.1 cal kaBP might be linked to the 4.2 ka event. After 3.2 cal kaBP, a transition to steppe was associated with dry conditions in the region. Based on our pollen record and prior paleoclimatic reconstructions in the Huangqihai Lake region, there was a generally-accepted, stepwise shift to a wet climate during the early Holocene, an overall humid climate from 7.2 to 3.2 cal kaBP, and then severe drought for the rest of the Holocene. Moreover, regional comparisons among pollen records derived from lakes situated in the temperate steppe region suggested a roughly synchronous pattern of vegetation and climate changes during the Holocene and demonstrated an intensified EASM during the middle Holo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LEN PALEOVEGETATION HOLOCEN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huangqihai lake
下载PDF
The bounding-surfaces record of a barrier spit from Huangqihai Lake,North China:implications for coastal barrier boundary hierarchy
4
作者 单新 于兴河 +3 位作者 Peter D.CLIFT 王天意 谭程鹏 金丽娜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097-1105,共9页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and trenching studies of a barrier spit on the north shore of Huangqihai Lake were made,that reveal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coastal washover barrier boundary hierarchy and interpretatio...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and trenching studies of a barrier spit on the north shore of Huangqihai Lake were made,that reveal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coastal washover barrier boundary hierarchy and interpretations of this depositional record.A four-fold hierarchy bounding-surface model,representing different levels of impact and genesis,is defined.Each level of the hierarchy is enclosed by a distinct kind of surface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reflection features,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color,grain size,sorting,rounding and sedimentary structures) and origin.We suggest that this hierarchical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any coastal washover barrier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stal barrier boundary hierarchy washover deposits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bounding surface huangqihai lake
下载PDF
基于封闭湖泊碎屑沉积粒度异常指数定量重建黄旗海1885~2010年间湖面波动
5
作者 贾玉连 周淑金 +3 位作者 王朋岭 万智巍 凌超豪 申洪源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6,共15页
基于沉积序列重建古气候环境是研究全球变化的基础性工作。优选指标应该是各类指标体系中的敏感参数。但是,各种环境背景变化会模糊其敏感程度,使重建结果失真。我们创建了一个包含17个参数的粒度系统,由此提供的粒度异常指数对位于东... 基于沉积序列重建古气候环境是研究全球变化的基础性工作。优选指标应该是各类指标体系中的敏感参数。但是,各种环境背景变化会模糊其敏感程度,使重建结果失真。我们创建了一个包含17个参数的粒度系统,由此提供的粒度异常指数对位于东亚季风区农牧交错带的封闭湖泊黄旗海百余年湖面波动进行了定量重建。结果表明:异常指数与湖面波动具有非常敏感的相关关系,其敏感程度远高于普通粒度指标。1885~1895年和1950~1985年间为黄旗海高湖面阶段,1895~1950年和1985~2010年间为低湖面阶段。这一结果与沉积相、流域降水记录、遥感及文献记录显示的结果一致。不过,对1990~2010年而言,粒度异常指数与湖面波动并不相关,表明这个阶段的湖面升降原因复杂,明显是受到了人类活动,如拦河筑坝、开采地下水等的干扰。本研究创建了基于沉积物粒度异常指数定量重建封闭湖泊湖面波动历史,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旗海 湖泊沉积 粒度异常指数 湖面波动
下载PDF
黄旗海沉积岩芯烧失量变化曲线:冰后期环境演变的有效代用指标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丽莎 余俊清 +2 位作者 刘子亭 陈良 王春宁 《盐湖研究》 CSCD 2007年第1期12-15,共4页
重建黄旗海水位、水化学和湖泊生物学变化历史可为研究我国夏季风边缘区冰后期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环境记录。对该湖中央HQH4岩芯研究结果显示,末次冰期晚期沉积物中湖泊自生有机质烧失量和自生碳酸盐烧失量的平均值分别仅为全新世沉积物的... 重建黄旗海水位、水化学和湖泊生物学变化历史可为研究我国夏季风边缘区冰后期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环境记录。对该湖中央HQH4岩芯研究结果显示,末次冰期晚期沉积物中湖泊自生有机质烧失量和自生碳酸盐烧失量的平均值分别仅为全新世沉积物的1/13和1/5,造成这种结果的主导因素是夏季气温在全新世初显著升高和黄旗海从此进入稳定的湖泊环境。晚全新世自生碳酸盐烧失量平均值比早、中全新世低14%,其最大值也明显低于早、中全新世,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晚全新世夏季温度略低于早、中全新世所致。自生有机质和碳酸盐烧失量是快速、经济地获取闭流型半咸水湖泊冰后期环境变化的有效代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I 黄旗海 湖泊岩芯 环境演变
下载PDF
黄旗海岩芯烧失量分析与冰后期环境演变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子亭 余俊清 +1 位作者 张保华 张丽莎 《盐湖研究》 CSCD 2008年第4期1-5,共5页
重建闭流型湖泊的水位及环境变化,可以为研究冰后期及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及季风环流演变提供不可或缺的关键信息。对HQH4岩芯烧失量与川蔓藻化石种子的研究结果显示,黄旗海湖区在全新世到来之前的气候寒冷,湖面冰封期较长,夏季温... 重建闭流型湖泊的水位及环境变化,可以为研究冰后期及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及季风环流演变提供不可或缺的关键信息。对HQH4岩芯烧失量与川蔓藻化石种子的研究结果显示,黄旗海湖区在全新世到来之前的气候寒冷,湖面冰封期较长,夏季温度较低,致使湖泊的有机生产率和自生碳酸盐产量比全新世低很多。黄旗海从全新世早期起进入了稳定的湖泊发展阶段后有机生产率显著上升,自生碳酸盐产量同步大幅度增长。在10200—6800aBP期间,烧失量出现显著波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气候发生暖湿-冷干-暖湿-冷湿的变化。在6800~3800aBP期间,烧失量较高而且波动较小,反映了中全新世黄旗海以稳定的温暖湿润气候为主,湖水水位变化不大,有机质和碳酸盐生产力较高。从3800aBP起,气候逐渐变凉,间有多次冷暖干湿的剧烈变化,水位波动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旗海 湖底岩芯 烧失量 川蔓藻 冰后期环境演变
下载PDF
全新世内蒙南缘黄旗海湖面的波动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栓科 王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24-334,共11页
黄旗海是一封闭湖泊,气候是控制其湖面变化的主要因素。地貌、沉积物、地球化学分析及历史考古资料均证实,一万年以来湖面在总体收缩下降过程巾不断地波动着。全新世初期,湖面扩张抬升,9000a B.P.前后湖面达最高(1340m),湖面面积也最大(... 黄旗海是一封闭湖泊,气候是控制其湖面变化的主要因素。地貌、沉积物、地球化学分析及历史考古资料均证实,一万年以来湖面在总体收缩下降过程巾不断地波动着。全新世初期,湖面扩张抬升,9000a B.P.前后湖面达最高(1340m),湖面面积也最大(约560km^2),其后,湖面持续地收缩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湖面波动 黄旗海 湖泊
下载PDF
内蒙古黄旗海不同粒级湖泊沉积物Rb、Sr组成与环境变化 被引量:37
9
作者 申洪源 贾玉连 +3 位作者 李徐生 吴敬禄 魏灵 王朋岭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08-1217,共10页
内蒙古黄旗海湖泊沉积物剖面层次结构清晰完整,通过对该剖面全样、77!m ̄20"m和小于20#m三个不同粒级Rb、Sr含量和磁化率的系统测定,结果表明,湖泊沉积物中小于20$m粒级成分的Rb、Sr含量和Rb/Sr值变化阶段明显,Rb/Sr值与磁化率分... 内蒙古黄旗海湖泊沉积物剖面层次结构清晰完整,通过对该剖面全样、77!m ̄20"m和小于20#m三个不同粒级Rb、Sr含量和磁化率的系统测定,结果表明,湖泊沉积物中小于20$m粒级成分的Rb、Sr含量和Rb/Sr值变化阶段明显,Rb/Sr值与磁化率分布曲线十分吻合,因此,小于20%m粒级成分的Rb/Sr值与磁化率包含更加真实的古气候环境信息。Rb/Sr值反映了风化的强度,因而可以作为指示夏季风环流强度的代用指标。黄旗海湖泊沉积物的地球化学Rb、Sr元素含量和Rb/Sr值以及磁化率值波动特征具有深刻的环境演变背景,由此揭示的环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新世气候千百年尺度的波动变化,与全球气候波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黄旗海 全新世 不同粒级 湖泊沉积物 Rb/Sr比值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内蒙古黄旗海湖泊沉积物δ^(13)C_(org)记录的环境演变信息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申洪源 张红梅 贾玉连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40,共6页
处于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的内蒙古黄旗海湖泊沉积物δ13Corg的变化反映了气候环境的变化。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造成黄旗海湖泊沉积物δ13Corg偏负段对应暖湿环境,偏正段对应冷干环境。自8.2 kaBP开始,δ13Corg值显著降低,表明本区气候转暖... 处于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的内蒙古黄旗海湖泊沉积物δ13Corg的变化反映了气候环境的变化。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造成黄旗海湖泊沉积物δ13Corg偏负段对应暖湿环境,偏正段对应冷干环境。自8.2 kaBP开始,δ13Corg值显著降低,表明本区气候转暖;8.2~4.0 kaBP是全新世大暖期,这一时期黄旗海为高湖面,在7.8 kaBP左右本区气候最为暖湿。4.0~2.2 kaBP,δ13Corg值明显偏正,指示气候变为冷干,全新世大暖期结束。在研究时段内δ13Corg值相对于-23.5‰均值的正负偏移主要反映了湖泊有机质生产率和保存条件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当时的气候,尤其是湖泊水位的波动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有机碳同位素 环境演变 黄旗海
下载PDF
内蒙古黄旗海全新世湖泊沉积物中Rb、Sr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倩 贾玉连 +2 位作者 申洪源 张静然 余玲玲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4-450,共7页
内蒙古黄旗海H3剖面中发育黄旗海全新世高湖面时形成的湖相粉砂质沉积。对全样、77~20μm粒级、小于20,μm粒级沉积物的Rb、Sr含量,以及小于20,μm粒级样品中碳酸盐矿物种类及含量的测试结果表明,全新世早、中期形成的湖泊沉积物中,自... 内蒙古黄旗海H3剖面中发育黄旗海全新世高湖面时形成的湖相粉砂质沉积。对全样、77~20μm粒级、小于20,μm粒级沉积物的Rb、Sr含量,以及小于20,μm粒级样品中碳酸盐矿物种类及含量的测试结果表明,全新世早、中期形成的湖泊沉积物中,自生富锶文石是Sr在沉积物中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各粒级沉积物中Rb、Sr含量与沉积物粒度组成的关系表明:Sr倾向富集于黏粒(<4,μm)中,可能与湖泊自生碳酸盐以泥晶为主有关,而Rb倾向富集于4~28,μm颗粒粒级中,可能与其硅酸盐矿物碎化过程的特点有关;Sr与Rb存在粒度效应,且二者粒度效应明显不同。Rb/Sr与湖泊、流域的诸多过程及沉积物粒度效应有关,在不同湖泊演化阶段,其具体的环境含义不同,这是湖泊沉积与风化壳的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黄旗海 粒度效应 文石 RB/SR
下载PDF
内蒙古黄旗海全新世湖泊沉积物粒度分析及其沉积学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董进 王永 +2 位作者 张世红 付星梅 姚杜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14-1522,共9页
对内蒙古黄旗海湖心、湖滨2个现代沉积剖面在前期磁组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显示,2个剖面从下到上都表现出粗颗粒含量逐渐增加的趋势,反映水动力逐渐增强。对比之前的磁组构结果发现,靠近湖心的HQW剖面,粒度与磁组... 对内蒙古黄旗海湖心、湖滨2个现代沉积剖面在前期磁组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显示,2个剖面从下到上都表现出粗颗粒含量逐渐增加的趋势,反映水动力逐渐增强。对比之前的磁组构结果发现,靠近湖心的HQW剖面,粒度与磁组构具有较好的对比性。HQW剖面的磁各向异性度等磁组构参数从下到上表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显示矿物定向和水流流速逐渐增强。另外,在20cm、40cm、65cm深度附近,粒度与磁组构参数都发生突然变化,表明存在水动力增大的异常沉积事件。HQE剖面的磁组构未能有效指示异常沉积事件,但其粒度分析中的细砂百分比含量和中值粒径在这些位置附近明显减小。若这是由同一异常沉积事件造成的,则表明异常沉积事件的沉积过程比较复杂,在研究异常沉积事件时不同的沉积部位需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水动力 异常沉积事件 内蒙古黄旗海 磁组构
下载PDF
黄旗海介形类及其壳体稳定同位素环境记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军 余俊清 《盐湖研究》 CSCD 2002年第4期13-18,共6页
利用黄旗海冬季坚固的冰封面作为稳固的司钻平台 ,在湖泊中央成功地获取了高质量的湖底连续沉积岩芯。对其中长 1 1m的HQH4岩芯中的介形类化石进行了属种古生态和壳体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 ,在 1 0 2 0 0aB .P .前后黄旗海进入了稳... 利用黄旗海冬季坚固的冰封面作为稳固的司钻平台 ,在湖泊中央成功地获取了高质量的湖底连续沉积岩芯。对其中长 1 1m的HQH4岩芯中的介形类化石进行了属种古生态和壳体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 ,在 1 0 2 0 0aB .P .前后黄旗海进入了稳定的湖泊阶段。在此之前 ,介形类的丰度极低。介形类的最大丰度出现在 1 0 2 0 0 -680 0aB .P .,反映了早全新世期间黄旗海较高的生物生产率。在此期间 ,介壳的δ18O值的变化范围较大 ,反映了黄旗海水体氧同位素组成在全新世早期的变幅较大。从 680 0aB .P .起 ,介形类的丰度突然大幅度降低 ,介壳δ18O值随后降低 ,反映了中全新世黄旗海湖水变深 ,湖底还原性显著增强。从 3 2 0 0aB .P .起 ,湖泊水位显著下降 ,湖底氧化条件明显增强 ,介形类的丰度继续下降 ,直到大约 1 3 0 0aB .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旗海 介形类 古生态 稳定同位素 全新世 环境变化
下载PDF
内蒙古黄旗海湖泊沉积物磁化率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申洪源 贾玉连 郭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157,共7页
黄旗海H3剖面是^14C测年8.0~2.0kaBP高湖面时的粉砂质湖相沉积。对H3剖面的全样、77~20um、〈20um三个粒级的磁化率和Ti、Zr元素含量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作为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磁化率和Ti、Zr元素含量在〈20μm粒级样品中... 黄旗海H3剖面是^14C测年8.0~2.0kaBP高湖面时的粉砂质湖相沉积。对H3剖面的全样、77~20um、〈20um三个粒级的磁化率和Ti、Zr元素含量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作为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磁化率和Ti、Zr元素含量在〈20μm粒级样品中具有相同的指示意义。因此,在利用磁化率和地球化学元素作为气候环境代用指标时应当将样品分成不同粒级测试其含量变化,并从中寻找能够反映气候环境变化的真实信息。磁化率参数可以作为反映环境变化的代用指标,两者间有很好的相关关系,湖泊沉积中,高(低)磁化率指示干燥(湿润)的气候,较低(高)的湖面。黄旗海由磁化率反映的事件可以与北大西洋全新世突发气候事件对比,也可以和若尔盖高原泥炭记录的全新世气候事件对比,可能反映了内蒙古高原中南部、青藏高原和北大西洋地区气候变化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 环境意义 湖泊沉积物 黄旗海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不同粒级组分的元素含量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以内蒙古黄旗海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静然 贾玉连 +3 位作者 申洪源 孙倩 于玲玲 吴敦银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1-387,共7页
黄旗海湖泊柱状沉积物的全样、77~20μm、<20μm粒级的钛(Ti)、锰(Mn)、锶(Sr)、銣(Rb)、钡(Ba)、锆(Zr)等元素含量分析表明,元素在湖泊沉积物各粒级组分的丰度存在较大差异:Ti、Zr倾向于在粗颗粒中富集,Mn、Sr、Rb倾向于在细颗粒... 黄旗海湖泊柱状沉积物的全样、77~20μm、<20μm粒级的钛(Ti)、锰(Mn)、锶(Sr)、銣(Rb)、钡(Ba)、锆(Zr)等元素含量分析表明,元素在湖泊沉积物各粒级组分的丰度存在较大差异:Ti、Zr倾向于在粗颗粒中富集,Mn、Sr、Rb倾向于在细颗粒中富集,Ba的富集粒级不明显。Ti、Zr与Mn、Rb的颗粒粒级富集倾向可能是其硅酸盐矿物颗粒碎化过程的结果,而Sr则与湖泊自生碳酸盐有关。元素比值Zrc/(Rbc+Bac)、Zrc/Rbc与Ti、Zr的粒度效应Tic/Tif、Zrc/Zrf指示了沉积物重、轻矿物的相对比率,是流域侵蚀强度与湖泊涨缩的信息指示;Ba、Rb与Sr在细粒级的含量之比Baf/Srf、Rbf/Srf指示了硅酸盐与碳酸盐矿物的相对含量,是流域风化、侵蚀搬运强度与湖泊过程(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混合信息指示,没有明确的环境指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旗海 湖泊沉积物 元素含量 粒度效应 环境意义
下载PDF
末次冰期间冰阶(40~22kaBP)内蒙古黄旗海古降水量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申洪源 贾玉连 魏灵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3-530,共8页
末次冰期间冰阶(40~22kaBP),黄旗海最高古湖面稳定在1310~1318m之间,比现代湖面约高50m,湖泊面积达到450~515km2(平均为466km2),是现代湖面101km2(1950~1961年平均值)的4.4~5.1倍,湖泊补给系数7.8~9.1。利用逐次逼近法寻找古流域... 末次冰期间冰阶(40~22kaBP),黄旗海最高古湖面稳定在1310~1318m之间,比现代湖面约高50m,湖泊面积达到450~515km2(平均为466km2),是现代湖面101km2(1950~1961年平均值)的4.4~5.1倍,湖泊补给系数7.8~9.1。利用逐次逼近法寻找古流域的现代气候相似区域,从而确定相关参数定量重建古降水量;在此基础上,附加另外两个过程,检验了重建结果的可靠性。重建结果认为:40~22kaBP古湖面稳定存在时,黄旗海流域的古降水量可达479~497mm/a,比现在年平均值(353mm/a)高约126~144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旗海 末次冰期间冰阶 古降水量 逐次逼近法
下载PDF
基于M-K检验的黄旗海湖面面积退化成因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付意成 赵进勇 +2 位作者 朱国平 全占军 李春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9-84,共6页
黄旗海具有农牧交错带闭塞湖泊的一般演变规律,20世纪70年代以来湖面面积不断波动,总体上呈萎缩趋势。为寻求黄旗海湖面面积变化与降水量、入湖水量、区域经济社会用水、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的关系,采用M-K检验方法对黄旗海湖面面积1975-... 黄旗海具有农牧交错带闭塞湖泊的一般演变规律,20世纪70年代以来湖面面积不断波动,总体上呈萎缩趋势。为寻求黄旗海湖面面积变化与降水量、入湖水量、区域经济社会用水、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的关系,采用M-K检验方法对黄旗海湖面面积1975-2012年数据系列趋势进行分析,寻求突变点和突变时段,深度剖析湖面面积变化原因。1999年前后的湖面面积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按1975-1999年和1999-2012年两个时段借助相关性分析判定主要影响因子:(1)1975-1999年时段,气候较湿润以及人类活动不剧烈,湖水面积主要受降雨、温度等气候因素变化的控制;(2)1999-2012年时段,气候条件(降水和温度)变化不显著,湖水面积缩小主要受经济社会发展、地下水位变化等一系列人类用水活动控制。M-K检验证实了黄旗海湖面面积退化是多种成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积退化 M-K检验 成因分析 黄旗海
下载PDF
内蒙古黄旗海湖泊沉积物粒度指示的湖面变化过程 被引量:19
18
作者 申洪源 贾玉连 +2 位作者 张红梅 魏灵 王朋岭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7-462,共6页
内蒙古黄旗海是位于东亚夏季风尾间与冬季风腹地的一个封闭流域,其湖泊沉积敏感并反映了区域冬夏季风变化的历史。基于黄旗海北部湖滩上的H3剖面,在高分辨率年代序列的基础上,利用粒度特征,特别是沉积物各粒级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内蒙古黄旗海是位于东亚夏季风尾间与冬季风腹地的一个封闭流域,其湖泊沉积敏感并反映了区域冬夏季风变化的历史。基于黄旗海北部湖滩上的H3剖面,在高分辨率年代序列的基础上,利用粒度特征,特别是沉积物各粒级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探讨了古湖泊水位变化、剖面沉积环境过程与冬季风的风尘记录。研究结果表明,8.0~5.1kaBP,气候暖湿,湖泊水量丰富,为相对稳定的深水一半深水环境,为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降尘微弱;但在6.7~5.5kaBP期间存在两次明显的湖面回落,降沉剧烈的气候恶化事件,揭示了气候适宜期气候也存在短暂的不稳定性。5.1~4.0kaBP,气候逐渐变得冷干,风力作用较强,降尘加剧,湖面波动较大;3.6~2.2kaBP,剖面所在位置演变为浅滩沼泽相。并可能季节性暴露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旗海 粒级含量 湖面变化 风成沉积
下载PDF
黄旗海渔业养殖功能损害程度量化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中小 郝伟罡 +3 位作者 徐晓民 张生 张德勇 任丽娥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年第5期10-12,共3页
以典型干旱区草型湖泊黄旗海为研究区,根据1999年~2001年实测水质资料,运用水污染损失率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对黄旗海渔业养殖使用功能损害程度进行评价表明:黄旗海水作为渔业养殖用水已受到严重威胁(中损害,1999年为重损害)。
关键词 草型湖泊 污染损失率 损害评价 水污染 黄旗海
下载PDF
黄旗海湖泊沉积记录的早中全新世大湖期环境的差异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佳佳 贾玉连 +3 位作者 赖忠平 王彭岭 徐敏 申洪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31-738,共8页
内蒙古黄旗海H6剖面揭示了最近间冰期古湖泊涨缩的一个完整旋回。基于OSL年代、粒度并结合沉积物地球化学等数据,分析了黄旗海在早、中全新世(约(11.4±1.1~6.7±0.7)ka)大湖期指标记录特点与环境意义。研究认为黄旗海全新世... 内蒙古黄旗海H6剖面揭示了最近间冰期古湖泊涨缩的一个完整旋回。基于OSL年代、粒度并结合沉积物地球化学等数据,分析了黄旗海在早、中全新世(约(11.4±1.1~6.7±0.7)ka)大湖期指标记录特点与环境意义。研究认为黄旗海全新世大湖期可分为三个阶段:1)(11.4±1.1~9.3±0.9)ka BP,半深水环境、湖水盐度低、流域存在有利于化学风化的湿润气候条件;2)(9.3±0.9~7.7±0.7)ka BP,湖水变浅、湖泊萎缩、湖泊盐度升高,流域可能存在不利于化学风化的干燥气候;3)(7.7±0.7~6.7±0.7)ka BP,大湖期结束,指标记录存在剧烈波动,揭示气候具有宽幅震荡特征。同时,研究初步认为Mn/Li比值可以作为流域化学风化的指标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旗海 全新世大湖期 醋酸淋溶 Sr/Ca Mn/L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