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页岩中纹层状亮晶方解石成因与储集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杜玉山 蒋龙 +4 位作者 倪良田 张云蛟 王冠民 任敏华 程紫燕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共15页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是胜利油田页岩油的主要分布层位,发育富灰型、混积型、富长英质型3种页岩储层类型,其中富灰型页岩最为发育。富灰型页岩中亮晶方解石纹层发育段具有良好的储集性、含油性、渗透性、...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是胜利油田页岩油的主要分布层位,发育富灰型、混积型、富长英质型3种页岩储层类型,其中富灰型页岩最为发育。富灰型页岩中亮晶方解石纹层发育段具有良好的储集性、含油性、渗透性、可压性特征,在牛庄、民丰、利津等洼陷多口水平井获得峰值日产油超百吨的良好效果。利用普通薄片、阴极发光、包裹体分析、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以及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分析了纹层状亮晶方解石的成因机制及其储集意义。结果表明,纹层状亮晶方解石分为重结晶的晶粒方解石纹层和生排烃形成的纹层状亮晶方解石脉。重结晶的晶粒方解石纹层是湖泊自生沉淀的泥晶方解石纹层在早成岩阶段原地重结晶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与浅埋藏期硫酸盐细菌还原作用密切相关,方解石晶体呈粒状,形态不规则,纹层厚度稳定,分布连续;纹层状亮晶方解石脉的形成则与有机质热演化成熟时期的生排烃密切相关,有机酸溶解了页岩中的泥晶方解石形成富碳酸盐流体,这些流体在生烃压力的作用下顺纹层间裂缝运移后再次结晶沉淀形成方解石脉体,纹层相对较厚,呈透镜状,平面上断续分布。2种亮晶方解石纹层中广泛发育层间缝(层理缝)、晶间缝和晶间孔、溶蚀孔,宏孔占比高,连通性好。亮晶方解石纹层与富有机质泥质纹层呈“层偶状”频互层,构成富有机质纹层状亮晶泥质灰页岩、富有机质纹层状亮晶灰质泥页岩2种岩相类型,“源储”一体,页岩品质好,是济阳页岩油富灰型页岩中最为有利的岩相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亮晶方解石 纹层 储集空间 东营凹陷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increased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on orbital subarachnoid space width and intraocular pressure 被引量:2
2
作者 Su-meng Liu Ning-li Wang +4 位作者 Zhen-tao Zuo Wei-wei Chen Di-ya Yang Zhen Li Yi-wen Ca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353-359,共7页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rans-lamina cribrosa pressure difference theory, decreasing the trans-lamina cribrosa pressure difference can re- lieve glaucomatous optic neuropathy.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can also 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rans-lamina cribrosa pressure difference theory, decreasing the trans-lamina cribrosa pressure difference can re- lieve glaucomatous optic neuropathy.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can also reduce optic nerve damage in glaucoma patients, and a safe, effective and noninvasive way to achieve this is by increasing the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serve the changes in orbital subarachnoid space width and intraocular pressure at elevated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An inflatable abdominal belt was tied to each of 15 healthy volunteers, aged 22-30 years (12 females and 3 males), at the navel level, without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abdomen, before they laid in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chine. The baseline orbital subarachnoid space width around the optic nerve was measur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t 1, 3, 9, and 15 mm behind the globe. The abdominal belt was inflated to increase the pressure to 40 mmHg (1 mmHg = 0.133 kPa), then the orbital subarachnoid space width was measured every 10 minutes for 2 hours. After removal of the pressure, the measurement was repeated 10 and 20 minutes later. In a separate trial,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was measured for all the subjects at the same time point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elevated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aseline mean orbital subarachnoid space width was 0.88 + 0.1 mm (range: 0.77-1.05 mm), 0.77 + 0.11 mm (range: 0.60-0.94 mm), 0.70 + 0.08 mm (range: 0.62-0.80 ram), and 0.68 _+ 0.08 mm (range: 0.57-0.77 mm) at 1, 3, 9, and 15 mm behind the globe,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elevated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the orbital subarachnoid space width increased from the baseline and dilation of the optic nerve sheath was significant at 1, 3 and 9 mm behind the globe. After decompression of the abdominal pressure, the orbital subarachnoid space width normalized and returned to the baseline valu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elevation. These results verified that the increased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widens the orbital subarachnoid space in this acute trial, but does not alter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indicating that intraocular pressure is not affected by rapid increased in- tra-abdominal pressure. This study was registered in the 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 (registration number: ChiCTR-ONRC-14004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intraocular pressure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ntracranial pressure trans-lamina cribrosa pressure difference orbital subarachnoid space widt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ptic nerve sheath GLAUCOMA cerebrospinal fluid pressure subarachnoid space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后路通道下与开放式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翀 覃建朴 +3 位作者 曹广如 陈林 敖俊 廖文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32,共8页
目的 :探讨后路通道下椎管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微创组)与开放式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开放组)治疗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6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共66例,微创组31例,男2... 目的 :探讨后路通道下椎管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微创组)与开放式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开放组)治疗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6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共66例,微创组31例,男23例,女8例;开放组35例,男25例,女10例。整理分析两组病例基础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比、受伤机制、伤椎分布、Denis分型、ASIA分级及术前VAS评分)、术后及各阶段随访的影像学参数(伤椎椎管通畅率、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结果:两组间基础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神经损伤恢复良好,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微创组随访26.58±5.98(14~38)个月,开放组为27.09±6.73(16~44)个月(P>0.05)。两组手术时间、植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中出血(359.68±159.22ml vs 514.86±246.09ml)、自体血回输(7 vs 17例)、止痛药使用(12 vs 23例)、住院时间(9.48±2.72d vs 11.51±3.27d)及术后1周VAS评分(3.77±1.28 vs 4.97±1.44分)微创组均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椎管通畅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Cobb角分别较术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椎管通畅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Cobb角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严重椎管狭窄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病例,微创置钉联合小切口入路椎板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术式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微创术式在减少手术创伤、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椎板间隙 经皮椎弓根螺钉 植骨
下载PDF
腰椎椎板间隙的X线片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朱贵勤 王柏春 +3 位作者 刘信礼 白正武 左金良 张有平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7期504-505,共2页
目的 :探讨腰椎椎板间隙X线正位片测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存档腰椎正位片 1167份 ,按年龄及性别分组 ,分别测量L3 4、L4 5、L5~S1椎板间隙高度及宽度和L3 、L4椎板下缘至同一椎体下缘的垂直距离。结果 :在1167份腰椎正位片 4... 目的 :探讨腰椎椎板间隙X线正位片测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存档腰椎正位片 1167份 ,按年龄及性别分组 ,分别测量L3 4、L4 5、L5~S1椎板间隙高度及宽度和L3 、L4椎板下缘至同一椎体下缘的垂直距离。结果 :在1167份腰椎正位片 4个年龄区组中 ,L3 4、L4 5和L5~S13个椎板间隙均依次增大 ,L4椎板下缘至L4椎体下缘的距离比L3 椎板下缘至L3 椎体下缘的距离明显减小。结论 :腰椎板间隙X线正位片的精确测量对临床实施腰椎间盘切除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板间隙 X线片 临床意义 腰椎间盘切除术 解剖结构
下载PDF
下腰椎板间隙的影像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海峰 占新华 +2 位作者 傅泽泽 吴建锋 付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应用影像解剖学测量腰椎板间隙参数,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正位片,比较患侧(症状组)与健侧(对照组)椎板间隙形态,根据不同性别分别测量L4/5以及L5/S1节段双侧椎板间隙的高度、宽度和面积;通过腰椎... 目的应用影像解剖学测量腰椎板间隙参数,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正位片,比较患侧(症状组)与健侧(对照组)椎板间隙形态,根据不同性别分别测量L4/5以及L5/S1节段双侧椎板间隙的高度、宽度和面积;通过腰椎三维CT测量腰椎板间隙的有效直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腰椎正位片上健侧L4/5、L5/S1的椎板间隙多呈椭圆形,而患侧的椎板间隙以三角形和扁圆形多见;患侧腰椎板间隙狭窄发生率为68.1%,L4/5节段发生率为65.1%,L5/S1节段71.0%;高度改变的同时伴随宽度的改变;腰椎三维CT测量结果表明,76.5%的患者患侧椎板间隙有效直径小于工作通道直径,其中72.3%位于L4/5节段,80.6%位于L5/S1节段;男性椎板间隙的高度、宽度、面积以及有效直径其均值大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上,L5/S1节段椎板间隙的高度、宽度、面积以及有效直径的均值大于L4/5节段。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椎板间隙的改变存在密切联系,掌握腰椎板间隙的高度、宽度、面积以及有效直径,可指导微创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中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椎板间隙 微创手术 解剖学参数
下载PDF
经椎板间隙术式摘除髓核65例报告 被引量:8
6
作者 蒙树岳 庄小强 +5 位作者 陆生林 胡日换 程军 莫忠贵 莫洪耀 胡进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年第4期266-267,共2页
目的 探讨经椎板解剖间隙摘除L4 ,5、L5S1间盘髓核的可行性 ,以达到术后最大限度地保留腰椎后部结构 ,预防术后腰不稳和疤痕粘连、压迫的目的。方法 随机对 6 5例L4 ,5、L5S1单纯椎间盘突出的病人 ,经椎板解剖间隙行髓核摘除术。结果... 目的 探讨经椎板解剖间隙摘除L4 ,5、L5S1间盘髓核的可行性 ,以达到术后最大限度地保留腰椎后部结构 ,预防术后腰不稳和疤痕粘连、压迫的目的。方法 随机对 6 5例L4 ,5、L5S1单纯椎间盘突出的病人 ,经椎板解剖间隙行髓核摘除术。结果 术中摘除髓核 4~ 10 g ,平均 4 8g ,手术用时 1 5h以内 ,经 3~ 2 4个月的随访 ,优 6 0例 ,良 4例 ,可 1例 ,优良率98 46 %。结论 对单纯L4 ,5、L5S1椎间盘突出 ,经椎板解剖间隙能彻底地摘除髓核 ,椎板间隙作为一自然的间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椎板解剖间隙 髓核摘除术 病例报告 手术方法
下载PDF
经终板入路手术间隙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朱风仪 刘宁 +1 位作者 骆慧 汪华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探讨视交叉后间隙的显微解剖特征,为经终板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15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尸头,在显微镜下对视交叉后间隙相关结构进行详细地显微解剖、测量和统计。结果:视交叉后间隙由视交叉后缘、两侧视束内... 目的:探讨视交叉后间隙的显微解剖特征,为经终板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15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尸头,在显微镜下对视交叉后间隙相关结构进行详细地显微解剖、测量和统计。结果:视交叉后间隙由视交叉后缘、两侧视束内侧缘和终板后缘构成,与其有关的结构有大脑前动脉近段(ACA-A1)、前交通动脉(ACOA)、Heubner回返动脉(RAH)及其各自发出的穿动脉。沿视交叉后间隙打开终板和三脑室底部进入脚间窝,可以显露桥脑、基底动脉(BA)分杈及其发出的丘脑穿支、大脑后动脉(PCA)以及动眼神经。结论:沿视交叉后间隙打开终板可以充分显露位于视交叉后上方的肿瘤,辅以视交叉前间隙和视神经—ICA三角可以有效地分块切除肿瘤。熟悉间隙相关结构的显微解剖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板 视交叉 手术间隙 解剖
下载PDF
腰侧椎管注药入路的解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姚前尹 董炘 +1 位作者 徐杰 汪华侨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目的 为腰侧椎管注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 1 0件脊柱腰髓段尸体标本并制作了此段的硬膜囊神经根塑型。观察测量了 1 0 0张脊柱腰段正、侧位X线片。结果 对经椎板间隔外侧角 (LAIS)入路和经椎板外切迹 (LIVL)入路的定位依据和... 目的 为腰侧椎管注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 1 0件脊柱腰髓段尸体标本并制作了此段的硬膜囊神经根塑型。观察测量了 1 0 0张脊柱腰段正、侧位X线片。结果 对经椎板间隔外侧角 (LAIS)入路和经椎板外切迹 (LIVL)入路的定位依据和局部解剖作了观测和描述。提出了腰侧椎管内一个局部记载———三角窝的组成及其应用意义。结论 经LAIS穿刺是直达腰侧椎管的惟一入路。经LIVI是药物流程最短的间接入路。两入路均穿经黄韧带。穿过后的落空感是穿刺到位的依据。两入路分别命名为 :腰侧椎管注药椎板外切迹入路和腰侧椎管注药椎板间隙外侧角入路 ;对L5椎间盘和S1 神经的注射可取经L5S1 或L4~ 5的LAIS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侧椎管 椎板间隙外侧角 腰椎问盘突出 椎板外切迹 坐骨神经痛 注射入路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疗效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赵星毅 王黎明 +4 位作者 沙卫平 严飞 宋锦程 吴耀刚 张珂伦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下开窗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34例、开放组38例.记录围术期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行影像学检查,记录伤椎椎...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下开窗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34例、开放组38例.记录围术期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行影像学检查,记录伤椎椎管通畅率、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分别于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进行ASIA神经功能分级;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自体血回输率、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 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且微创组明显低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7 d、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椎管通畅率、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时间点椎管通畅率、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恢复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两种手术对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均有较好疗效,微创手术可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神经损伤 椎板间隙 经皮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治疗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
10
作者 李超 于海洋 +6 位作者 付青松 李海江 尹稳 王伟 邹欣欣 张伟 刘彬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6-1025,共10页
目的:评价经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矫形治疗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5月~2016年12月对我院15例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患者行经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手... 目的:评价经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矫形治疗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5月~2016年12月对我院15例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患者行经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手术治疗,术前仅1例严重脊柱侧后凸患者行头盆环牵引。男6例,女9例,年龄13~18岁(16.1±1.6岁)。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后凸3例,特发性11例,神经纤维瘤病性1例。术前侧凸Cobb角82°~144°(102.5°±17.6°),侧凸的柔韧性为6.4%~28.5%[(21.56±5.70)%];后凸50°~95°(68.1°±15.3°),冠状位躯干偏移距离(C7中垂线与骶骨中垂线距离)2.0~6.8cm(3.40±1.37cm)。术前四肢肌力及感觉均正常。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椎板楔形截骨5.20±0.56个(4~6个),松解椎间隙5.20±0.56个(4~6个),手术时间6.1~7.9h(7.00±0.51h),术中出血量1050~2500ml(1450.0±521.3ml)。术后侧凸Cobb角18°~40°(28.0°±6.6°),矫正率72.5%;后凸22°~42°(27.8°±6.1°),矫正率58.4%;冠状位躯干偏移距离0~2cm(0.85±0.74cm),矫正率72.8%。随访25~41个月(33.1±5.4个月)。末次随访时侧凸Cobb角19°~43°(30.0°±6.9°),矫正率70.6%;后凸22°~42°(28.6°±6.5°),矫正率57.2%;冠状位躯干偏移距离0.2~2.3cm(1.10±0.72cm),矫正率71.3%。无胸膜破裂,无假关节形成,无内固定断裂及松动,矫正度无显著丢失。1例患者术前骨盆牵引发生钉道感染,经局部换药及抗生素应用,2周后感染控制;1例术后第3天发生十二指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采取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左侧卧位,术后2周痊愈;1例T4左侧椎弓根螺钉侵入椎管压迫神经,术后5h发生左下肢不完全性瘫痪,术后8h去除T4左侧椎弓根螺钉,术后5个月左下肢功能完全恢复。结论:采用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治疗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不需要剥离椎体侧方胸膜,手术解剖层次表浅和创伤小,不仅有助于增加脊柱柔韧性,而且可提供足够的压缩和闭合空间来矫正脊柱侧后凸,能获得良好的脊柱三维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脊柱侧后凸 青少年 凸侧椎板楔形截骨 肋椎关节 胸椎间隙松解
下载PDF
腰椎椎板间隙的放射解剖学测量及分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别业俊 常晓涛 +2 位作者 徐燕笑 武凯 张史飞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3-386,共4页
目的观测腰椎椎板间隙的宽度、高度和面积的差异及其形状特征。方法随机选取常平医院2015年2月到2017年10月拍摄的156例腰椎正位X线片(男67例,女89例)。测量L1~2到L5~S1的椎板间隙高度、宽度及面积。对比不同节段及不同性别腰椎椎板... 目的观测腰椎椎板间隙的宽度、高度和面积的差异及其形状特征。方法随机选取常平医院2015年2月到2017年10月拍摄的156例腰椎正位X线片(男67例,女89例)。测量L1~2到L5~S1的椎板间隙高度、宽度及面积。对比不同节段及不同性别腰椎椎板间隙宽度、高度及面积的差异,并对其形态进行分型。结果 (1)不同节段椎板间隙高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1~2与L2~3节段椎板间隙宽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节段椎板间隙宽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4~5和L5~S1间椎板间隙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节段椎板间隙面积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性别椎板间隙高度之间的差异从L1~2到L5~S1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L2~3到L5~S1椎板间隙宽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L2~3到L4~5椎板间隙面积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板间隙宽度从L3~4到L5~S1呈显著性递增,L5~S1椎板间隙面积显著大于L4~5;不同性别L4~5和L5~S1的宽度有显著性差异;L1~2和L2~3节段椎板间隙为椭圆形,L3~4为扇形,L4~5和L5~S1近似蝶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间隙 形态 宽度 高度 面积
下载PDF
椎板间隙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媛慧 《全科护理》 2010年第30期2731-2732,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2月开展椎间孔镜(椎板间隙技术)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32例,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术后病人2d~4d下地行走,平均住院天数6d。[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2月开展椎间孔镜(椎板间隙技术)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32例,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术后病人2d~4d下地行走,平均住院天数6d。[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配合有效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对促进手术后康复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板间隙技术 护理
下载PDF
纹层发育程度对页岩储层的影响——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页岩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窦伟 孙丕臣 +2 位作者 欧阳哲远 张贝希 王海超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8,106,I0002,共17页
为明确纹层发育程度对页岩储层的影响,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低场核磁共振等方法,分析不同岩相页岩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研究页岩纹层发育程度... 为明确纹层发育程度对页岩储层的影响,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低场核磁共振等方法,分析不同岩相页岩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研究页岩纹层发育程度对储集空间及渗流通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页岩油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由孔隙及裂缝组成,其中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粒间微缝、晶间孔和溶蚀孔,裂缝包括层间裂缝、异常压力裂缝和构造裂缝;纹层状页岩的孔隙结构为大孔细喉型,层状页岩的孔隙结构为中孔中喉型;纹层状页岩T_2谱呈“三峰”特征,层状、块状页岩T_2谱主要呈“双峰”特征,纹层状页岩样品孔裂隙发育好于层状、块状页岩样品的;纹层发育程度一方面影响页岩储层的孔隙度,页岩的纹层越发育,孔隙度越高,含油性越好;另一方面页岩纹层改善页岩储层的渗流能力。该结果为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层 页岩油 储集空间 含油性 渗流通道 沙河街组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经椎板间隙小开窗与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覃建朴 王翀 +1 位作者 敖俊 廖文波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0-676,共7页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隙小开窗与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Denis A、B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重建效果和远期稳定性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4年2月,采用椎体内植骨成形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50例Denis A、B型胸腰椎爆裂型...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隙小开窗与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Denis A、B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重建效果和远期稳定性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4年2月,采用椎体内植骨成形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50例Denis A、B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术中采用经伤椎椎板间隙小开窗椎体内植骨(A组),20例采用经伤椎单侧椎弓根椎体内植骨(B组)。两组患者除术前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伤后至手术时间、骨折分型、损伤节段以及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及腰背部疼痛、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A组随访时间16~31个月,平均19.1个月;B组17~25个月,平均20.2个月。两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损伤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前存在神经功能损伤患者,除Frankel A级患者外,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组患者腰背部疼痛均较术前缓解,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复查示,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断钉、退钉、断棒、内固定松动等;伤椎椎体内植骨填充良好,植骨融合。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均恢复良好,A、B组术后1周、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及后凸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各时间点以上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Denis A、B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经椎板间隙小开窗或经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植骨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均能较好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并维持椎体稳定,降低了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可根据患者椎管占位严重程度、椎体塌陷情况及脊髓神经损伤程度,选择合适植骨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椎弓根 椎板间隙 植骨
原文传递
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28
15
作者 邓必权 胡华 +4 位作者 滕宇 黄杰 江红辉 张卫国 蒋林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分析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抽取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2例DLSS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研究组采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 目的分析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抽取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2例DLSS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研究组采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对照组行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腰椎椎间融合优良率、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欧式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年,无失访。研究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1);腰椎椎间融合优良率(90.32%)高于对照组(67.74%,P<0.05)。术后研究组VAS、JOA评分及ODI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采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DLSS效果显著,可减少手术用时及失血量,缓解患者疼痛感及功能障碍情况,改善机体功能与腰椎椎间融合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后路单侧椎板入路 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
原文传递
经钩椎关节及前椎板间隙入路松解交锁关节突联合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交锁性下颈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5
16
作者 饶耀剑 李俊杰 +3 位作者 梁舒涵 杨磊 韩志 朱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探讨经钩椎关节及前椎板间隙入路松解交锁关节突联合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交锁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例交锁性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临床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25~59岁,平均38.... 目的探讨经钩椎关节及前椎板间隙入路松解交锁关节突联合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交锁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例交锁性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临床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25~59岁,平均38.4岁。病程9.6 h~100 d,平均7.3 d。单侧交锁8例,双侧交锁4例;陈旧性4例,新鲜8例。损伤节段:C_(3、4)2例,C_(4、5)5例,C_(5、6)3例,C_(6、7)2例。滑脱程度Meyerding分度为Ⅰ度9例,Ⅱ度3例。神经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C级2例,D级6例,E级4例。采用经钩椎关节及前椎板间隙入路松解交锁关节突联合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手术前后采用ASIA分级评价神经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摄X线片测量融合节段前凸Cobb角;术后6个月评价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8.3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67.30 m L,术后引流量平均58.12 m L。术中、术后未予以输血处理。术中无大血管、食管、气管意外损伤;术后无喉头水肿、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脑脊液漏发生;无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加重发生;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20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患者神经损伤症状及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复查颈椎X线片示,Cage或植骨块无移位、断裂,螺钉无松动、脱离,椎间植骨融合率达100%。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融合节段前凸Cobb角、颈痛VAS评分、改良JOA评分及N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经钩椎关节及前椎板间隙入路松解交锁关节突联合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交锁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临床疗效明确,使损伤节段获得满意复位、即刻稳定和重建、充分减压,可有效防止脊髓二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性下颈椎骨折脱位 钩椎关节 前椎板间隙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