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俄译本译语特征研究——以复合言语动词“笑道”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淼 《中国俄语教学》 2023年第1期39-49,共11页
《红楼梦》俄译本是汉俄翻译研究的重要对象,其中蕴藏了大量汉俄语言转换的机制和技巧。本文以《红楼梦》对话描写中的复合言语动词为切入点,在自建《红楼梦》汉俄平行语料库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源语“笑道”在俄译本中的... 《红楼梦》俄译本是汉俄翻译研究的重要对象,其中蕴藏了大量汉俄语言转换的机制和技巧。本文以《红楼梦》对话描写中的复合言语动词为切入点,在自建《红楼梦》汉俄平行语料库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源语“笑道”在俄译本中的译语特征进行了描写,对其背后的语义转换机制和译者行为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笑道”的语义在译文中呈现出强烈的多元化趋势,且转换模式丰富,源语和译语之间的语义非对称性特征突出。源语规范和译入语规范是影响译者选择的重要因素,译者始终在努力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俄译本 译语特征 复合言语动词 语料库
下载PDF
从“香菱学诗”的故事看《红楼梦》诸版本之间的关系
2
作者 刘雪青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4-53,共10页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故事在不同版本中出现的语言、内容以及书写习惯等异文,为我们了解蒙府本和戚序本、甲辰本和程甲本、程甲本和程乙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比较重要的信息。由词语简化、内容润色及特殊的书写习惯可见戚序本对蒙...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故事在不同版本中出现的语言、内容以及书写习惯等异文,为我们了解蒙府本和戚序本、甲辰本和程甲本、程甲本和程乙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比较重要的信息。由词语简化、内容润色及特殊的书写习惯可见戚序本对蒙府本的承继,从字词和内容的修改中可见戚序本对蒙府本的改造特征;甲辰本与程甲本在数量词的运用及香菱学诗情状的描述方面极为相似,而程甲本较甲辰本更为注重语言的通俗和内容的精炼;程乙本对程甲本的改造更侧重于口语化、大众化的方面。诸版本的修改有得有失,应辩证地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版本 香菱学诗 语言 内容 书写习惯
下载PDF
子弟书对《红楼梦》语言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嘉伟 丛国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2期167-170,共4页
曾流行于京津、沈阳地区的满族曲艺子弟书继承了《红楼梦》雅俗相谐的语言艺术。雅致之处,妙化诗词,"如乐中琴瑟";同时,俗语、比喻陈字见新、朴语生色,富于生活气息。子弟书满汉合璧,延续了《红楼梦》的艺术生命,可称是对《... 曾流行于京津、沈阳地区的满族曲艺子弟书继承了《红楼梦》雅俗相谐的语言艺术。雅致之处,妙化诗词,"如乐中琴瑟";同时,俗语、比喻陈字见新、朴语生色,富于生活气息。子弟书满汉合璧,延续了《红楼梦》的艺术生命,可称是对《红楼梦》光辉地再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红楼梦》 语言 雅俗
下载PDF
略论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特色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欣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6-49,共4页
《红楼梦》因其本身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要求译者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学力,霍克斯先生的《红楼梦》译本运用归化法来解决语际间的文化差别,运用重组法来弥补译本意义上的不足,运用增译法来烘托原文本中字里行间的意境,运用转换法来... 《红楼梦》因其本身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要求译者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学力,霍克斯先生的《红楼梦》译本运用归化法来解决语际间的文化差别,运用重组法来弥补译本意义上的不足,运用增译法来烘托原文本中字里行间的意境,运用转换法来消除文化梗阻所造成的语意隔阂。《红楼梦》的翻译研究有助于在对比语言学、对比文化学、文艺美学和翻译诗学等方面有所发现,为翻译学的建设和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克斯 《红楼梦》英译本 语言艺术
下载PDF
美学视角下的《红楼梦》及其英译本 被引量:2
5
作者 蒋小燕 易小玲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36-140,共5页
根据翻译美学原理,文章从美学视角分析和阐释《红楼梦》及其英译本,对原作与译作的审美要素进行了比较和研究,从而认识作者与译者的审美情趣,评介译者再现原作丰姿的手法与功力,探索文学翻译中审美再现的规律,试图从《红楼梦》研究的困... 根据翻译美学原理,文章从美学视角分析和阐释《红楼梦》及其英译本,对原作与译作的审美要素进行了比较和研究,从而认识作者与译者的审美情趣,评介译者再现原作丰姿的手法与功力,探索文学翻译中审美再现的规律,试图从《红楼梦》研究的困窘中体现其美学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美学 《红楼梦》 语言绘画美 韵律美
下载PDF
二十年来《红楼梦》语言研究述略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鹏录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81-84,共4页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这十几年来,学者们或从文艺学的角度对《红楼梦》的语言进行欣赏、评析,或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红楼梦》中某类词语、某些具体词语的运用情况和所用的修辞方法做以阐述,或从文化学、社会学等其它角度对《红楼梦》语言...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这十几年来,学者们或从文艺学的角度对《红楼梦》的语言进行欣赏、评析,或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红楼梦》中某类词语、某些具体词语的运用情况和所用的修辞方法做以阐述,或从文化学、社会学等其它角度对《红楼梦》语言做了审视。疏理这一期《红楼梦》语言研究的成就,对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这部旷世伟作是有积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语言研究 综述
下载PDF
《红楼梦》词语札记 被引量:1
7
作者 洪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89-93,共5页
《红楼梦》中有些词语带有浓厚的方言色彩,较难索解,一些辞书也解释不确。运用现代汉语方言资料及其他典籍文献、参考有关辞书考察其中的9个词语,并探索词义的来源,可知:"抖露"有"揭示"义,"方便"有"... 《红楼梦》中有些词语带有浓厚的方言色彩,较难索解,一些辞书也解释不确。运用现代汉语方言资料及其他典籍文献、参考有关辞书考察其中的9个词语,并探索词义的来源,可知:"抖露"有"揭示"义,"方便"有"设法"义,"拐"有"捎回来、带回来"义,"尽"是表极限的程度副词,有"最"义,"话"有"事"义,"口舌"有"发议论、说闲话"义,"能"有"将就"义,"清楚"有"完毕"义,"歪"有"躺"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语言词典》 方言词 抖露 方便 清楚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的《红楼梦》字词浅探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瑞芳 孙军波 常诗珧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年第1X期753-755,共3页
红学研究已经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已被成功运用到分析研究《红楼梦》当中。利用Java编程语言编制出字、词统计程序,并运用Spss软件作出所统计字、词的线形图,对这些字、词还有线形图进行比较和分析。反映出《红楼梦》作者在前80回和后40... 红学研究已经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已被成功运用到分析研究《红楼梦》当中。利用Java编程语言编制出字、词统计程序,并运用Spss软件作出所统计字、词的线形图,对这些字、词还有线形图进行比较和分析。反映出《红楼梦》作者在前80回和后40回用字、用词习惯的改变,即作者语言风格和写作风格的转变,为红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Va编程语言 SPSS 《红楼梦》 字统计 词统计
下载PDF
妙笔译出百口声——从王熙凤看人物对话语言翻译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伟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11-114,共4页
小说的成功与否在于其人物的塑造,而人物塑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对话语言。《红楼梦》的两个翻译版对王熙凤对话语言的处理,对于探讨如何翻译小说人物语言的标准以及应当侧重的方向起到鲜明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 红楼梦 王熙凤 人物对话 翻译
下载PDF
《红楼梦》中语言暴力的阐释——伦理道德视域下的话语权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维国 刘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70,共9页
《红楼梦》中的语言暴力书写比比皆是,通过不同的表现形态出现在文本中。以《红楼梦》语言暴力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表现形态、人物书写、道德评判三个方面解析语言暴力,探讨伦理道德视阈下的话语权。根据《红楼梦》中语言冲突的表现形态... 《红楼梦》中的语言暴力书写比比皆是,通过不同的表现形态出现在文本中。以《红楼梦》语言暴力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表现形态、人物书写、道德评判三个方面解析语言暴力,探讨伦理道德视阈下的话语权。根据《红楼梦》中语言冲突的表现形态,其语言暴力可概括为禁忌语言、贬损语言、歧视语言、诅咒语言四种类型。在《红楼梦》人物书写中,暴力语言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深刻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暴力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时代的伦理价值观念,反映了复杂的社会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语言暴力 伦理道德
下载PDF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言语交际学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习之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56-58,共3页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次次实现了自己的交际目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她具有极强的言语交际能力:角色定位准确,善于根据交际对象组织、调控话语等等。
关键词 《红楼梦》 刘姥姥 言语交际
下载PDF
论《红楼梦》语言的艺术魅力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立敏 《黑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78-179,共2页
《红楼梦》文字语言优美,特别是修辞运用和小说内容表达的结合,更是将小说文字语言推至高超境界,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红楼梦》中人物生活的情趣和人物的形象,呈现出语言的艺术魅力,并将其推至艺术美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 《红楼梦》 语言 艺术魅力
下载PDF
《红楼梦》去时间化语言艺术的路径选择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孔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8-15,共8页
《红楼梦》对去时间化语言艺术的运用自然、巧妙,完全不着痕迹。这种高超的艺术手法,虽然学界已经有人研究过、论述过,但是从去时间化角度进行论证的成果鲜见。通过去时间化语言艺术内涵与概念的分析,基于《红楼梦》的文本,从年月日时... 《红楼梦》对去时间化语言艺术的运用自然、巧妙,完全不着痕迹。这种高超的艺术手法,虽然学界已经有人研究过、论述过,但是从去时间化角度进行论证的成果鲜见。通过去时间化语言艺术内涵与概念的分析,基于《红楼梦》的文本,从年月日时、生日节日、季节变化、空间化的时间、同时并置、梦境等六个方面,对《红楼梦》的去时间化语言艺术的研究,能够充分展现《红楼梦》去时间化语言艺术的路径选择。这样的路径选择,正是《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秘诀之一。去时间化语言艺术让《红楼梦》具备了历久弥新的时间因素,去时间化语言表达让《红楼梦》具备了恒久悠长的哲学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去时间化 语言艺术 路径选择
下载PDF
《红楼梦》、《歧路灯》、《儒林外史》方言词语比较——以予词前的动词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生汉 刘永华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4-40,共7页
《红楼梦》、《歧路灯》和《儒林外史》三部小说同时创作于18世纪中叶,它们的语言分别代表了当时的北京话、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通过对这些语料的同一语言现象的观察和描写,能发现和揭示当时的通语和方言成份及其演变轨迹。文章通过对... 《红楼梦》、《歧路灯》和《儒林外史》三部小说同时创作于18世纪中叶,它们的语言分别代表了当时的北京话、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通过对这些语料的同一语言现象的观察和描写,能发现和揭示当时的通语和方言成份及其演变轨迹。文章通过对予词的比较,揭示出这种格式中的通语和方言词汇的使用情况及其演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歧路灯》 《儒林外史》 通语 方言
下载PDF
《红楼梦》的易学意蕴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孔生 佟晓彤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7-14,共8页
《红楼梦》不但拥有精彩的文学形式,而且拥有深广的哲学意蕴。这部文学经典的哲学视角是《易经》理论中的太极视角,哲学基石是《易经》思想中的心物一元论,所讨论的哲学问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珍惜生命、为情而生的存在问题,追求的哲学境... 《红楼梦》不但拥有精彩的文学形式,而且拥有深广的哲学意蕴。这部文学经典的哲学视角是《易经》理论中的太极视角,哲学基石是《易经》思想中的心物一元论,所讨论的哲学问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珍惜生命、为情而生的存在问题,追求的哲学境界是一种"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限自由、无限开阔的无极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易经》哲学 太极视角 哲学语言 哲学意蕴
下载PDF
从接受美学理论看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汤道兵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57-61,共5页
文学语言的主要特征在于其模糊性,模糊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和审美功能的主要方面。文章从接受美学角度探讨了文学作品的模糊性翻译的审美再现。模糊语言是文学的精华所在,翻译中不应该消除语言的模糊性,如果硬将其译作精确语言,... 文学语言的主要特征在于其模糊性,模糊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和审美功能的主要方面。文章从接受美学角度探讨了文学作品的模糊性翻译的审美再现。模糊语言是文学的精华所在,翻译中不应该消除语言的模糊性,如果硬将其译作精确语言,原文的艺术神韵将会消失殆尽。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文学的内涵,对于原语中的模糊语言,笔者认为还是以"模糊对模糊"更为妥当。这样的译文才能满足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使译文读者能与原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模糊语言翻译 《红楼梦》
下载PDF
《红楼梦》詈语使用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福根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45-52,共8页
《红楼梦》一书詈语丰富,使用频繁。常用詈语有84个(组),至少有88人在不同的场合共使用了483次。《红楼梦》中詈语使用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身份差异、场合差异和个性差异。
关键词 红楼梦 詈语 詈词
下载PDF
对《红楼梦》中模糊语言翻译的语用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育红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41-44,共4页
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常见现象,亦是文学翻译中的难点之一。本文试从语用模糊角度对《红楼梦》中大量的模糊语言及杨、霍译本的相应译文进行分析,进而探究两种译文在塑造人物形象和展现人物艺术魅力方面与源语的不同。
关键词 模糊语言 语用模糊 翻译 《红楼梦》
下载PDF
《红楼梦》语言的“空白”艺术及其魅力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宁来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86-88,共3页
《红楼梦》在语言的空白艺术方面已经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它通过语义的多元、模糊、悖谬及反常组合,巧借修辞,动作描写的虚实相生,形象刻画的丰富意蕴,环境烘托的潜在信息,标点符号的标识等艺术手法,以实化虚,创置再创造的想象空... 《红楼梦》在语言的空白艺术方面已经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它通过语义的多元、模糊、悖谬及反常组合,巧借修辞,动作描写的虚实相生,形象刻画的丰富意蕴,环境烘托的潜在信息,标点符号的标识等艺术手法,以实化虚,创置再创造的想象空间,在“空白”中寓寄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底蕴,进而增强了作品的召唤性和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语言 “空白”艺术 魅力
下载PDF
语域理论在文本分析中的运用——以分析《红楼梦》语言特色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隋晓蕾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06-109,共4页
Halliday的语域理论模式认为语域是语言的功能变体,语域理论模式的三要素是语场、语旨、语式。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从语场角度出发,写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这是它的基本话题,而它的大环境是一个封建大家... Halliday的语域理论模式认为语域是语言的功能变体,语域理论模式的三要素是语场、语旨、语式。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从语场角度出发,写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这是它的基本话题,而它的大环境是一个封建大家庭逐渐走向哀亡,在这个基本语题和大环境下又衍生出相关分话题及小环境;从语旨角度出发,语旨支配语篇的人际功能,表达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等;从语式角度出发,主要体现在儿化音的运用、音系的韵律特征以及修辞格的运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域理论 《红楼梦》 语言特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