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家及老子思想研究(上) 被引量:5
1
作者 徐小跃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17年第3期5-13,共9页
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读懂老子的《道德经》一定要说清楚"道""无""自然""无为"等范畴。"道"有多义。"无"虽亦有多义,但主要是哲学义。哲学概... 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读懂老子的《道德经》一定要说清楚"道""无""自然""无为"等范畴。"道"有多义。"无"虽亦有多义,但主要是哲学义。哲学概念框架下的"无",不但不是"没有""不存在"的意思,而是表示的是"有""多"的意思,从而体现着"无"的无限性和无规定性。"无"是道的存在方式。道是无,道是一,道是体;德是有,德是多,德是用。所以,老子的《道德经》又可称做《无有经》《一多经》《体用经》。而这一有着特殊义旨的"道德"又通过"自然""无为"范畴得到强化。当然,只有在多个层面上去理解"自然"和"无为",才能揭示出它们的丰富内涵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老子 自然 无为
下载PDF
论黄老思想与刘邦的治国实践 被引量:6
2
作者 宁国良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9-112,共4页
无为而治是黄老思想最根本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一特点,它在西汉初年走到了历史的前台。刘邦作为汉代的第一任皇帝,也是汉代黄老之学的首推者。黄老思想在其治国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地运用,并对此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刘邦 黄老思想 治国实践
下载PDF
《老子》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翻译的“留白”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文滢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79-582,共4页
《老子》语言的模糊性表现在词汇、句子和篇章三个层面。这种模糊性是与中国哲学和美学思想不可分割的。因而在翻译时,可采取"留白"这一方式。
关键词 《老子》 模糊语言 道家学说 翻译 留自
下载PDF
帛书《老子》假借字考 被引量:3
4
作者 姚一斌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94-98,共5页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是研究古文字的活化石 ,文中大量使用的假借字 ,为我们从断代史角度研究秦汉之际汉字使用情况 ,研究汉字的形成和发展 ,提供了丰富的实证 ,本文通过对帛书《老子》甲乙本中所使用的假借字进行收...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是研究古文字的活化石 ,文中大量使用的假借字 ,为我们从断代史角度研究秦汉之际汉字使用情况 ,研究汉字的形成和发展 ,提供了丰富的实证 ,本文通过对帛书《老子》甲乙本中所使用的假借字进行收集、分类和考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 《老子》 假借字 考证 叠韵 形声字 使用特点
下载PDF
作为经典的老子文本与隐喻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何玉国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98-102,共5页
历来研究老子文本(指《道德经》)微言大义和版本歧变者众,但研究老子文本书写机制者罕见。以通行本为例,老子既要"言道",又坚持认为"道不可言",如此"两难境地",老子文本选择以隐喻为核心的话语机制,借它... 历来研究老子文本(指《道德经》)微言大义和版本歧变者众,但研究老子文本书写机制者罕见。以通行本为例,老子既要"言道",又坚持认为"道不可言",如此"两难境地",老子文本选择以隐喻为核心的话语机制,借它物与"道"之"相似",以"言道"之"能指",实现了"道"之"可言""可名";与此同时也呈现出了"非道"、"不道"的一方面"不同",也即溢出"能指之相似"之外的内容(所指),实现了"道"之"不可言""不可名"之端。如此而已,实乃老子文本作为经典存在的关捩点,是认识老子文本话语机制的不二法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版本 经典 隐喻
下载PDF
道家及老子思想研究(下)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小跃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17年第10期5-14,36,共11页
道家老子思想体系由"道""无""自然""无为"等范畴所构成。老子思想是本体论、方法论和境界论的统一,它所欲达到的终的是"无为而无不为"。说了"道""无",还要说&qu... 道家老子思想体系由"道""无""自然""无为"等范畴所构成。老子思想是本体论、方法论和境界论的统一,它所欲达到的终的是"无为而无不为"。说了"道""无",还要说"自然""无为"以及"无为而无不为",如此,老子思想及其精神实质即可完整呈现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 老子
下载PDF
论《老子》中自然的意蕴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家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32-36,共5页
《老子》中的自然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主要体现在:自然在其历史的起点上是名词性概念,是对人类早期文明所形成的无为的生活状态的描绘,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来的"道",成为万物的本源以及万物按照无为的原则生存与运行的规律。... 《老子》中的自然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主要体现在:自然在其历史的起点上是名词性概念,是对人类早期文明所形成的无为的生活状态的描绘,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来的"道",成为万物的本源以及万物按照无为的原则生存与运行的规律。如果把"道"作为真理的话,自然则是指引"道"生成、运行、发展的绝对真理。作为绝对真理的自然在其外化和现"象"的过程中又变成了一个动词性概念。其含义是:在伦理阶段,自然保持着道的素朴的真理本性;在教化阶段,自然之"道"异化为"德"与"无德";在道德阶段,自然之道回复其至善的本性,最终达到"道""德"与自然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自然 现“象”
下载PDF
论王弼《老子注》的形成与玄学背景下的道儒融通
8
作者 吴永 刘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09-114,共6页
王弼的《老子注》形成于汉魏之际由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的学术转向时期。结合当时的社会需要,王弼在《老子注》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崇本息末的观念和名教本于自然的基本原理,并以此为基础对道儒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证。这不仅从理论上解决了... 王弼的《老子注》形成于汉魏之际由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的学术转向时期。结合当时的社会需要,王弼在《老子注》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崇本息末的观念和名教本于自然的基本原理,并以此为基础对道儒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证。这不仅从理论上解决了汉魏之际道儒融通的时代课题,而且对于推动《老子》解释学和中国道学史研究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弼 《老子注》 玄学 道儒关系
下载PDF
《韩非子·喻老》确是借老子言论为法家思想张本
9
作者 管宗昌 杨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13-16,共4页
《喻老》篇的性质历来有争议。但通过梳理行文形态可以看出,其故事叙述并不独立,议论特征更加明显。在故事叙述和议论过程中,作者通过偏引老子、嫁接概念、偷换概念、暗度陈仓、偏引故事主旨等方式,成功实现了自我理念的注入和对法家思... 《喻老》篇的性质历来有争议。但通过梳理行文形态可以看出,其故事叙述并不独立,议论特征更加明显。在故事叙述和议论过程中,作者通过偏引老子、嫁接概念、偷换概念、暗度陈仓、偏引故事主旨等方式,成功实现了自我理念的注入和对法家思想的张本。通过这些证据可以定论,《韩非子·喻老》确是借老子言论为法家思想张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喻老》 老子 法家
下载PDF
英译本比照下的汉语模糊特征——以《道德经》为例
10
作者 杨文滢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7期82-85,共4页
从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视角,以《道德经》及其英译本为个案样本,分析总结了汉语词、句、章三个层面的模糊语言个性。通过比较原本与英译本得出汉语模糊性具有语言经济性的结论,通过比较汉语译者与英语译者的英译本,说明本土译者具有汉籍... 从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视角,以《道德经》及其英译本为个案样本,分析总结了汉语词、句、章三个层面的模糊语言个性。通过比较原本与英译本得出汉语模糊性具有语言经济性的结论,通过比较汉语译者与英语译者的英译本,说明本土译者具有汉籍英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语言 《道德经》 对比 译本 译者
下载PDF
海德格尔思想与老庄思想的会通
11
作者 吴丹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8-10,共3页
海德格尔与老庄的思想存在着深刻的会通,在相同中也有差异。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比较研究二者对于"有"和"无"、对于人本真生存状态的思考,无论是庄子的诗意运思,还是海德格尔的诗意追问,都体现着对人类生存的真... 海德格尔与老庄的思想存在着深刻的会通,在相同中也有差异。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比较研究二者对于"有"和"无"、对于人本真生存状态的思考,无论是庄子的诗意运思,还是海德格尔的诗意追问,都体现着对人类生存的真诚关切,蕴含着深刻的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老子 庄子 会通
下载PDF
论老子“道”与海德格尔“此在”的积极人生体验
12
作者 王馨蔓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52-56,共5页
老子与海德格尔是东方、西方两位出色的哲学家。两千多年前,东方古老哲学的代表人物老子提出了"道"的思想,人们在合"道"、得"道"后进入一种无为之境。海德格尔将西方哲学对人生的思考从外转而向内,他的&q... 老子与海德格尔是东方、西方两位出色的哲学家。两千多年前,东方古老哲学的代表人物老子提出了"道"的思想,人们在合"道"、得"道"后进入一种无为之境。海德格尔将西方哲学对人生的思考从外转而向内,他的"此在"思想使人们对自身生存的理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他积极地将思考指向内在,并打破了传统的时间观念,进行了将人回归于本真的哲学探索。两位哲人的思想在确定了人生目标在于内求之时,都强调了对时间的把握和在从生至死过程中的修正与完善,这是把人们引向完善、完美人生的积极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海德格尔 此在 人生体验
下载PDF
从郭店楚简《老子》看老子与孔子思想的某些会通
13
作者 王敏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8,共4页
从出土的竹简《老子》,我们可以看出老子与孔子有诸多思想会通之处。其一,从道论中可看出二者对人世的共同关切;其二,从德论中二者都认为至德之人是他们所追求的圣人;其三,从无为上两人认为无为而治是人类修身、治国的最高境界;其四,从... 从出土的竹简《老子》,我们可以看出老子与孔子有诸多思想会通之处。其一,从道论中可看出二者对人世的共同关切;其二,从德论中二者都认为至德之人是他们所追求的圣人;其三,从无为上两人认为无为而治是人类修身、治国的最高境界;其四,从仁范畴上看,孔老对仁本身的看法是相同的;其五,从治国方略上两人都主张以正治国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综合以上,说明道与儒在早期思想发展上相通性占有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孔子 郭店楚简 《老子》 道家思想 儒家思想
下载PDF
论托尔斯泰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接受与变通
14
作者 蔡觉敏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3-15,共3页
托尔斯泰高度评价老子思想,其思想中有与老子相近的观点,如"禁欲"和"无为"。他提出了自己的"勿以暴力抗恶"的主张,认为这与老子的"无为"相通,并以老子"柔弱胜刚强"佐证。他看到统治... 托尔斯泰高度评价老子思想,其思想中有与老子相近的观点,如"禁欲"和"无为"。他提出了自己的"勿以暴力抗恶"的主张,认为这与老子的"无为"相通,并以老子"柔弱胜刚强"佐证。他看到统治阶级的奢侈享受,和老子一样反对统治阶层扰民。但是,将二者比较后可以发现,托尔斯泰在接受老子思想的同时进行了带有浓厚博爱色彩的变通。老子"无为"是深谋远虑的治国之策,托尔斯泰的"无为"则带有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 老子 无为 博爱
下载PDF
老子哲学不是本体论——兼论古典本体论非哲学的开端
15
作者 张进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7-13,共7页
古典本体论是一种把世界严格地格式化为1的理论,是人把自己人性中的受动性一面发挥到了极致的思想认识。因为将生命的意识抽入到"本体",也必然是意识与存在同一论。因为消灭了人之生命的内在独特性,而把人生的绝对价值外化了... 古典本体论是一种把世界严格地格式化为1的理论,是人把自己人性中的受动性一面发挥到了极致的思想认识。因为将生命的意识抽入到"本体",也必然是意识与存在同一论。因为消灭了人之生命的内在独特性,而把人生的绝对价值外化了,从而必然导致外在于生命的绝对价值体系。老子是秩序论者,并不是古典本体论者。老子所处的时代,中国社会已经越过了受动性思想占主流的时代,主动性文化的特征已经相当发达,以至于老子要创造一个思想体系来批判和扭转,这正是老子思想在其时的价值和寻找老子思想现代启示的根据。在古典本体论之前存在着多种哲学认识形态,把古典本体论作为哲学的开端是狭隘的。从生命的能力、行为层面来说,人的超越有限指向无限的思维———"玄思",才是"哲"的本义,理解了"什么是哲","什么是哲学"的问题才能破解。人性除了受动性一面,还有主动性一面及自动性一面,哲学思维与科学思维只有讲求人性的三个层面,才能完整地认识人自身,完整地对待人和实现人,学术探索才可能为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创造出完整的福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古典本体论 哲学 玄思 人性
下载PDF
在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16
作者 胡孚琛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道学文化肇始于先民母系氏族公社的原始宗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柢。当代人类在反省自身发展模式和未来命运走向、积极探索解决现代化内在矛盾、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和国际新秩序等方面,道学文化日益显示出其回归自然、保护... 道学文化肇始于先民母系氏族公社的原始宗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柢。当代人类在反省自身发展模式和未来命运走向、积极探索解决现代化内在矛盾、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和国际新秩序等方面,道学文化日益显示出其回归自然、保护生态、消弭战祸、促进和谐发展的价值导向和普世的文化特征。世界大国中唯独中国内地没有全国性的老子道学文化学会,使中国内地各类学术活动和学术品质受到很大的制约。2008年3月28日,"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该研究会作为国家一级学会将努力成为一个弘扬中华文化的坚实平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繁荣发展中华老子道学文化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道学 道学文化研究会
下载PDF
郭店楚简《老子》中的假借字
17
作者 范常喜 《菏泽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4-47,共4页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中期简本《老子》甲、乙、丙,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老子》传抄本。简本中大量使用假借字、异体字,真实反映了当时楚地的用字情况,为研究汉字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材料。本文试对简本《老子》甲、乙、...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中期简本《老子》甲、乙、丙,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老子》传抄本。简本中大量使用假借字、异体字,真实反映了当时楚地的用字情况,为研究汉字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材料。本文试对简本《老子》甲、乙、丙中所用假借字进行分类、考察,以期能对汉字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一点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楚简 老子 假借字 上古音
下载PDF
老子思想在秘书工作中的应用
18
作者 何敦春 欧阳迪莎 《三明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97-100,共4页
中华传统文化有重大的价值力量。老子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博大精深,其"道"和"德"对各个行业都有重要借鉴价值。从历史和现状来看,在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上秘书文化都需要来自老子思想的交融和启迪。在秘书文... 中华传统文化有重大的价值力量。老子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博大精深,其"道"和"德"对各个行业都有重要借鉴价值。从历史和现状来看,在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上秘书文化都需要来自老子思想的交融和启迪。在秘书文化这一共同的"精神家园"内,以"文"化人,激励和约束秘书行为,通过辩证性思考、"上善若水"、"无为而治"、"慎终如始"的修为,实现老子思想应用于秘书工作的"道"。同时,在老子思想引领下,通过培育优秀秘书文化、创建学习型的秘书工作模式、构建秘书业务技能和道德价值体系等途径推动现代秘书行业的科学和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思想 秘书文化 秘书工作
下载PDF
老子“神明”思想研究——兼论孔子、孙子之“神明观念”
19
作者 张磊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10-17,共8页
《老子》一书中的"神""明""天""帝""命"以及"鬼"等是体现老子"神明"思想的重要概念。通过对上述概念的分析可知,老子的"神明"思想既有原始神祗崇拜,... 《老子》一书中的"神""明""天""帝""命"以及"鬼"等是体现老子"神明"思想的重要概念。通过对上述概念的分析可知,老子的"神明"思想既有原始神祗崇拜,又蕴含对原始观念的颠覆,同时还出现了人内在精神思想的萌芽。这与同时期的孔子"存而不论"的"神明"思想以及孙子"不可取于鬼神"的观念殊为不同,对后世哲学的本体论建构以及人文倾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神明”思想 孔子 孙子
下载PDF
如何运用司马迁的黄老思想指导实践
20
作者 杨敏 《价值工程》 2011年第30期317-318,共2页
黄老之学,实始于战国,汉初以黄老为显学,而司马迁以史为鉴,集战国黄老之术、汉初黄老之治与历史治道经验之大成,他的黄老思想,为汉帝国之征伐一统规划了治国的蓝图,构成了其完整的黄老政治哲学,也对现代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司马迁 黄老思想 天下一统 合义作争 无为因循 德刑并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