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端乙状结肠造瘘术后腹腔镜辅助二期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杰 邬文杰 +1 位作者 严文波 王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90-794,共5页
目的探讨远端结肠造瘘术后腹腔镜辅助二期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术后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0月~2014年10月10例新生儿期在外院行远端结肠造瘘术的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二期在我院行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设为A组,10例合并直肠... 目的探讨远端结肠造瘘术后腹腔镜辅助二期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术后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0月~2014年10月10例新生儿期在外院行远端结肠造瘘术的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二期在我院行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设为A组,10例合并直肠尿道瘘,2例合并双侧输尿管膀胱返流,术中游离远端结肠,合并尿道瘘者于瘘管颈部缝扎后离断直肠尿道瘘管,远端结肠下托至肛门口有张力,将远端结肠切除行近端结肠拖出成形肛门。选择2008年6月~2014年6月20例中高位肛门闭锁行经典三期手术(造瘘-腹腔镜辅助下直肠拖出肛门成形术-关瘘)设为B组作为对照,比较2组术后肛肠测压指标,术后1年肛周肌群厚度和Kelly评分。结果 A组随访12~60个月,(35±6)个月;B组随访15~60个月,(46±4)个月。2组肛门直肠组织的形态无明显差异。A、B组肛管静息压分别为(25.85±3.68)、(26.93±4.54)mm Hg,无统计学差异(t=-0.651,P=0.520);A组最大收缩压(35.90±8.44)、B组(41.14±9.60)mm Hg,无统计学差异(t=-1.464,P=0.154);2组肛管持续收缩长度分别为(12.53±0.75)、(12.67±0.78)mm,无统计学差异(t=-0.469,P=0.643);2组直肠内超声观察肛门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的厚度分别为(1.93±0.36)、(2.12±0.43)mm,无统计学差异(t=-1.200,P=0.240);2组肛门排便功能的Kelly评分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Z=-0.334,P=0.738)。结论远端结肠造瘘术后腹腔镜辅助二期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的疗效与经典三期手术相仿,而且方便患儿护理、缩短疗程,可以作为中高位肛门闭锁的手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 结肠造瘘术
下载PDF
经脐单切口一期腹腔镜辅助直肠尿道瘘修补联合肛门成形术35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明安晓 李旭 +3 位作者 刁美 叶茂 周瑞洁 李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87-991,共5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一期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9年6月我院对35例男性新生儿(入院时出生后1~3 d)行经脐单切口一期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术前均行逆行膀胱造影确定直肠尿道瘘位置,其中直肠...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一期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9年6月我院对35例男性新生儿(入院时出生后1~3 d)行经脐单切口一期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术前均行逆行膀胱造影确定直肠尿道瘘位置,其中直肠膀胱颈部瘘4例,直肠前列腺部瘘14例,直肠尿道球部瘘17例。沿脐窝左侧弧行切开1.0 cm,提出乙状结肠,小切口切开乙状结肠近端,插管冲洗清除胎便,洗肠后双层缝合结肠切口;重新建立气腹,行经脐部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术后12~14 d经导尿管行逆行膀胱造影,或经膀胱造瘘口造影,了解有无尿道憩室及尿道瘘复发。术后定期随访患儿排便功能。结果35例患儿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45±12)min。术后排便时间1~3 d,术后进食时间3~5 d。术中无尿道损伤,术后无肛周感染,无尿道瘘复发,无尿道憩室,无直肠黏膜脱垂;2例患儿术后结肠修补处穿孔,出现腹膜炎症状,术后第2、4天行横结肠造口,3个月后关瘘。35例患儿随访1~6年,中位随访4.5年,其中19例随访>3年,对此19例患儿进行排便功能评价,17例有自主排便意识;4例无污便,8例1级污便,5例2级污便,2例3级污便;2例合并2级便秘,需间断使用开塞露辅助通便。结论经脐单切口一期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效果确切,短期并发症较少,远期排便功能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 经脐单切口
下载PDF
肛门直肠畸形治疗的热点问题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白玉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122-2125,共4页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是小儿外科代表性疾病之一。传统上根据直肠盲端与耻骨直肠肌的关系将ARM分为高位、中位和低位3类畸形,即Wing—spread分型,是手术术式选择的依据。低位肛门...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是小儿外科代表性疾病之一。传统上根据直肠盲端与耻骨直肠肌的关系将ARM分为高位、中位和低位3类畸形,即Wing—spread分型,是手术术式选择的依据。低位肛门直肠畸形,如直肠会阴(皮肤)瘘,选择一期会阴肛门成形术,已是多年不变的共识。对于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治疗,从20世纪50年代的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术到80年代的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posterior sagittalanorectoplasty;PSARP)[1-2]以及2000年以来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1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anorectal pull—through,LAARP)[3],术式有所发展和变化,一直是小儿外科医师关注的焦点问题。2005年在德国的Krick—enbeck制定了ARM的简化国际分型[4],根据瘘管的位置及发生的频率进行分型,并根据瘘管的位置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为ARM更精细化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了帮助,很快得到国际小儿外科界的普遍认同[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9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常晓盼 汤绍涛 +7 位作者 曹国庆 普佳睿 阳历 张茜 李帅 杨德华 周莹 李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9-553,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应用机器人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男性中、高位肛门闭锁9例(2例直肠膀胱颈瘘,2例直肠前列腺部尿道瘘,5例直肠尿道球部瘘),平均年龄4.7月(...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应用机器人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男性中、高位肛门闭锁9例(2例直肠膀胱颈瘘,2例直肠前列腺部尿道瘘,5例直肠尿道球部瘘),平均年龄4.7月(3~9月)。仰卧位,三孔法,使用Si型da Vinci机器人手术系统,单极电凝游离松解直肠系膜,在直肠固有筋膜下游离盲端及瘘管,直至末端切断,机器臂缝扎瘘口。镜头直视下经横纹肌复合体中心建立盆底隧道,将直肠从中拖出,与会阴皮肤间断吻合。结果 9例均在机器人辅助下完成肛门成形术,平均手术时间116 min(105~130min),人机对接时间平均42 min(35~50 min),操作台手术时间平均31.4 min(26~38 min)。术中解剖层次清晰,几乎无出血,无术中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0.2 d(7~14 d)。平均随访10个月(6~15个月),肛门功能评分优6例,良3例(污便)。2例肛门狭窄。经保守治疗,连续随访半年,污便与肛门狭窄逐渐好转。结论 da Vinci机器人手术系统解剖瘘管精细、清晰,瘘口缝合严密、可靠,完整保护盆底神经和外括约肌系统,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闭锁 daVinci机器人手术系统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 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与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5
作者 刘兰 谢斯琦 +4 位作者 何渊彬 林宇 吴典明 方一凡 黄燕炳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3-503,共11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anorectoplasty,LAARP)与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pos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PSARP)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s)的临床疗效...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anorectoplasty,LAARP)与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pos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PSARP)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s)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维普、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筛选出1998年1月至2023年1月发表的符合纳排标准的LAARP与PSARP治疗中高位ARMs的对照研究。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排便功能。采用Egger's及Begg's检验分析纳入研究的发表偏倚,使用Stata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30项研究,1553例患儿,其中LAARP组829例,PSARP组7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LAARP组较PSARP组住院时间更短[WMD=-3.38,95%CI(-4.10~-2.65),P<0.001]、术中出血量更少[WMD=-8.99,95%CI(-11.42~-6.56),P<0.001]、术后切口感染/裂开发生率更低[RR=0.20,95%CI(0.11~0.36),P<0.001]、术后直肠测压肛管静息压力更高[WMD=6.39,95%CI(1.13~11.66),P=0.017]、高压区长度更长[WMD=0.97,95%CI(0.00~1.94),P=0.049]、术后自愿排便率更高[RR=1.12,95%CI(1.02~1.22),P=0.017]、Ⅱ/Ⅲ级便秘发生率更低[RR=0.25,95%CI(0.14~0.46),P<0.001],但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更高[RR=1.73,95%CI(1.25~2.39),P=0.001]。LAARP组与PSARP组手术时间、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肛门狭窄发生率、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阳性率、Kelly评分优良率,Ⅱ/Ⅲ级污粪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PSARP相比,LAARP治疗中高位ARMs具有术中出血更少、术后伤口感染/裂开更少、住院时间更短、肛门排便功能更好等特点,但LAARP治疗中高位ARMs术后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荟萃分析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 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