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SEK对人眼波前像差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晶 肖磊 +2 位作者 王林农 唐弘 常丽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6期468-471,共4页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laserepithelialkeratomileusis,LASEK)对人眼波前像差的影响。 方法 观察 5 2例 (98眼 )LASEK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visualacuity ,UCVA)、屈光等效球镜度 (spericalequivale...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laserepithelialkeratomileusis,LASEK)对人眼波前像差的影响。 方法 观察 5 2例 (98眼 )LASEK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visualacuity ,UCVA)、屈光等效球镜度 (spericalequivalent,SE)、最佳矫正视力 (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 ,BC VA) ,并采集 6 .5mm瞳孔直径时术前及术后眼部的波前像差 ,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术前平均BVAC为5 .0 7± 0 .4 2 ;术后 10dUCVA为 4 .93± 0 .15 ,BCVA为 5 .0 2±0 .0 9;术后 1个月平均UCVA为 4 .95± 0 .11,BCVA为5 0 4± 0 .0 4 ;视力在术后有逐渐好转趋势 ,术后 10dSE为轻度远视或正视状态 ,随时间延长向近视方向漂移。术后高阶像差增大为术前 1.5倍以上 ,术后 10d时为术前的 2倍 ,高度近视组以 5阶二次彗差为最 (P <0 .0 5 ) ,中低度近视组以 6阶二次球差为最 (P <0 0 1)。术后 1个月时高阶像差比术后10d减小 (P <0 .0 5 ) ,但不能恢复术前水平。总像差术后较术前减小。 2组患者 ,术前像差比较除 5阶二次彗差外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术后高阶像差的差异均出现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LASEK术后高阶像差比术前明显增大 ,以5阶二次彗差和 6阶二次球差为最 ;随时间的推移像差有所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 近视 激光 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滴眼液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干眼症状672例 被引量:8
2
作者 孙斌 何娟 +1 位作者 代琴 王娜娜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23期73-74,共2页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滴眼液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患者干眼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LASIK患者1 344例(共2 688只眼)分为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记录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滴眼液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患者干眼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LASIK患者1 344例(共2 688只眼)分为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记录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SchirmerⅠ试验)和主观干眼症状调查。观察用与不用透明质酸钠滴眼液患者干眼症状与体征的差异。结果术后各时间段,观察组干眼症状均较对照组轻;术后1周时,观察组的SchirmerⅠ值较对照组高;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大于对照组。结论透明质酸钠滴眼液能有效缓解LASIK术后患者的干眼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干眼症状 透明质酸钠 滴眼液
下载PDF
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LASIK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谭业双 周霞 +2 位作者 张勇 王志斌 袁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264-1265,1276,共3页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滴眼液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镜术(LASIK)术后干眼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LASIK治疗的120只眼,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眼予玻璃酸钠眼药水,试验组60眼予聚乙二醇滴眼液。观察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1,2,4周的荧光素(FL)、BUT、S...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滴眼液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镜术(LASIK)术后干眼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LASIK治疗的120只眼,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眼予玻璃酸钠眼药水,试验组60眼予聚乙二醇滴眼液。观察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1,2,4周的荧光素(FL)、BUT、Schirmer’sⅠ试验。比较2组间差异。结果各时点2组间FL染色及Schirmer’s I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术后1,2,4周时,2组BUT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聚乙二醇滴眼液可促进LASIK术后泪膜的恢复,显著缓解其干眼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滴眼液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镜术 干眼症 泪膜破裂时间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术后干眼症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裴文萱 罗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3期1803-1804,1806,共3页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前、后角膜知觉、泪膜功能、结膜杯状细胞情况,初步探讨LASIK术后干眼症情况。方法 90例180眼行LASIK近视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前、后角膜知觉、泪膜功能、结膜杯状细胞情况,初步探讨LASIK术后干眼症情况。方法 90例180眼行LASIK近视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角膜知觉检查、角结膜荧光素钠染色检查及术前,术后1、3、6个月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 Sit值术后各期均较术前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3个月BUT值较术前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知觉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于术后6个月恢复,术后各期角结膜荧光素钠染色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结膜上皮鳞状化生程度较术前明显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后恢复。结论 LASIK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泪膜稳定性下降、角膜知觉减退、眼表组织损害,但随时间延长会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干眼症 基础泪液分泌试验 泪膜破裂时间 角膜知觉 角结膜荧光素钠染色 印迹细胞学
下载PDF
经上皮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在中低度近视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蕊 张巧思 +1 位作者 梁巍 于春晶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经上皮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在中低度近视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80患眼)中低度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40眼)。... 目的探讨经上皮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在中低度近视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80患眼)中低度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40眼)。对照组行个性化飞秒(F-LASIK)术,观察组实施经上皮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术后1年两组3 mm瞳孔直径时角膜高阶像差及全眼高阶像差;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随访1年,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 mm瞳孔直径时角膜高阶像差低于对照组,全眼高阶像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低度近视者通过Trans-PRK治疗相对于F-LASIK,能更好地促进角膜细胞生长,改善患者视力,其治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上皮 准分子激光 角膜切削 近视
下载PDF
LASIK治疗RK后的近视回退
6
作者 王晓华 张新 陈海 《西部医学》 2008年第5期1005-1006,共2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Assisted In-situ Keratomi Leusis,LASIK)矫治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近视回退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LASIK小光斑飞点扫描技术治疗RK术后10年以上近视回退的患者12例23眼,平均随访15...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Assisted In-situ Keratomi Leusis,LASIK)矫治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近视回退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LASIK小光斑飞点扫描技术治疗RK术后10年以上近视回退的患者12例23眼,平均随访15月。结果23眼术前远视力≤0.15,术后1年≥1.0,2眼术后半年为1.0,平均近视度数由术前的-6.15DS下降为术后的0.35DS,平均散光度数由术前的-0.71DC下降为术后的0.33DC,无并发症。结论对RK术后近视回退的患者施行LASIK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近视
下载PDF
LASIK术后早期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贾洪强 徐深 +3 位作者 李京 杨云东 杨立东 张歆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9年第10期774-776,共3页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OCT)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与术后早期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探讨LASIK手术对神经纤维层厚的影响。方法119例(238眼)LASIK手术前及手术后18h进行OCT检查测量以视盘为中心3.4mm直径...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OCT)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与术后早期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探讨LASIK手术对神经纤维层厚的影响。方法119例(238眼)LASIK手术前及手术后18h进行OCT检查测量以视盘为中心3.4mm直径范围上方、下方、鼻侧、颞侧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所得数值以统计学方法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LASIK术后视盘上方及下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术前相比明显变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04和-7.837,P<0.01,其余各区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术前相比略有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ASIK手术早期影响视盘上方及下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