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郧西黄龙洞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武 武仙竹 吴秀杰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29,共17页
对2004—2006年在湖北省郧西县黄龙洞发现的7枚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进行了观测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与相关的化石人类及近代现代人类标本进行了对比。本研究发现:黄龙洞人类牙齿总体特征与现代人接近,同时也保留部分可能属于更新世晚期人类... 对2004—2006年在湖北省郧西县黄龙洞发现的7枚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进行了观测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与相关的化石人类及近代现代人类标本进行了对比。本研究发现:黄龙洞人类牙齿总体特征与现代人接近,同时也保留部分可能属于更新世晚期人类的特点,包括前部牙齿(侧门齿与犬齿)尺寸及粗壮程度都明显大于现代人。黄龙洞人类牙齿呈现的铲形门齿、双铲形门齿及臼齿釉质延伸说明,当时人类已经具有了东亚人群的典型牙齿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洞 人类牙齿 更新世晚期 现代人起源
下载PDF
论科学的人文动力 被引量:7
2
作者 孟建伟 郝苑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9-46,共8页
西方人文文化从不同的人性观和人文体验出发,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文动力:古希腊人文文化通过确立自然主义的人性观,凸显理性的人文效用;近代人文文化通过张扬主体主义的人性观,强调阿加佩(天国之爱)与厄洛斯(世俗之爱)的人... 西方人文文化从不同的人性观和人文体验出发,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文动力:古希腊人文文化通过确立自然主义的人性观,凸显理性的人文效用;近代人文文化通过张扬主体主义的人性观,强调阿加佩(天国之爱)与厄洛斯(世俗之爱)的人文关切;现代人文文化通过彰显生命意志的人性观,揭示奠基于生活世界的多样的人文追求。它们各自推动和促进了同时代的自然科学,克服外在压制,超越内在教条,进行理论创新。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家从同时代思想文化中获取的人文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人文动力 古希腊 近代 现代
下载PDF
云南近现代民族史研究论纲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文光 李汹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共8页
几千年来云南民族发展呈现出巨大的不平衡性,近现代时期更加突出,1840年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世界形势的变化,云南的民族关系又在原有的民族关系之上增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使民族关系复杂多样,而民族发展历史的内容也因... 几千年来云南民族发展呈现出巨大的不平衡性,近现代时期更加突出,1840年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世界形势的变化,云南的民族关系又在原有的民族关系之上增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使民族关系复杂多样,而民族发展历史的内容也因此更加丰富,各少数民族的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更加清晰和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 云南民族 民族关系 文化变迁
下载PDF
山顶洞人与现代华北人头骨非测量性特征比较及中国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武 何嘉宁 +1 位作者 吴秀杰 吕锦燕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41,共16页
山顶洞人化石是迄今在东亚地区发现的数量最为丰富、保存状态最为完好的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多年来,山顶洞人作为东亚地区更新世晚期人类的代表,在研究东亚地区现代蒙古人种及美洲印第安人起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现代人起源与... 山顶洞人化石是迄今在东亚地区发现的数量最为丰富、保存状态最为完好的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多年来,山顶洞人作为东亚地区更新世晚期人类的代表,在研究东亚地区现代蒙古人种及美洲印第安人起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现代人起源与演化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对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及现代人群形成过程的许多细节及演化机制予以了越来越多的注意,提出了现代人群出现时间及现代人群分化时间的概念。一些研究对山顶洞人的演化程度及其在东亚地区现代人群形成上的作用也提出了不同看法。为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本文对12项颅骨非测量特征在山顶洞人与现代中国人的表现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有8项特征在山顶洞人与现代中国人之间具有不同的表现,作者认为山顶洞人在颅骨特征表现上较现代中国人具有更多的原始性。在此基础上,作者就更新世晚期人群内部变异、现代人群特征标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顶洞人 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 现代人起源 更新世晚期
下载PDF
从利玛窦和艾儒略的传教策略看晚明基督宗教与儒学对话机制的缺失 被引量:3
5
作者 吴莉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71,共9页
本文以利玛窦、艾儒略和叶向高为例,分析晚明儒学与欧洲天主教的交往特征,认为双方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本位意识,并试图以自己的观念为基础构建文化统一性。这种心态制约儒学与天主教的进一步接触,使双方无法真正对话,而作为一种认识论模式... 本文以利玛窦、艾儒略和叶向高为例,分析晚明儒学与欧洲天主教的交往特征,认为双方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本位意识,并试图以自己的观念为基础构建文化统一性。这种心态制约儒学与天主教的进一步接触,使双方无法真正对话,而作为一种认识论模式的"对话"在近代早期的历史条件下难以真实存在。本文亦对文化交往中的"对话"模式的内涵提出设想,认为反思"对话"在历史上的缺失将有助于当下之人更重视对话论和有意识地将交往模式导向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稣会士 儒学 文化交流 近代早期 晚明
下载PDF
晚清国际法研究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卫明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92-96,共5页
晚清国际法研究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学界主要就国际法传入中国的时间、林则徐翻译国际法、丁韪良与国际法汉译、晚清知识分子对国际法的认识与态度、国际法对晚清外交的影响等专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学术... 晚清国际法研究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学界主要就国际法传入中国的时间、林则徐翻译国际法、丁韪良与国际法汉译、晚清知识分子对国际法的认识与态度、国际法对晚清外交的影响等专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学术成果。文章对这些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介绍,同时指出本领域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和深化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近代国际法 回顾与前瞻
下载PDF
晚清日本教习与中国师范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被引量:1
7
作者 舒习龙 黄洁玲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29-33,共5页
"日本教习时代"虽然时间不长,前后不过十年左右,但却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对清末新政时期的师范教育影响更大。师范教育是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从事师范教育的日本教习也最多... "日本教习时代"虽然时间不长,前后不过十年左右,但却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对清末新政时期的师范教育影响更大。师范教育是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从事师范教育的日本教习也最多。因此,有必要分析清末日本教习的构成、分布状况、所授课程、关键人物在师范学堂的活动等问题,阐明清末日本教习在中国师范教育近代化中所起的作用,反思其弊端和对当前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教习 清末师范教育 近代化 影响
下载PDF
群体自由·个体自由·个性自由——论悲剧与崇高 被引量:1
8
作者 郭玉生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21-29,共9页
人的实践-创造活动的发展水平和相应的古代群体自由、近代个体自由(人性自由)、现代个性自由的演变产生出了古典悲剧、近代悲剧和现代悲剧三种内核不同的悲剧范畴,引导着三种不同倾向的悲剧形态。悲剧集中表现着崇高,它们两者的关系在... 人的实践-创造活动的发展水平和相应的古代群体自由、近代个体自由(人性自由)、现代个性自由的演变产生出了古典悲剧、近代悲剧和现代悲剧三种内核不同的悲剧范畴,引导着三种不同倾向的悲剧形态。悲剧集中表现着崇高,它们两者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显现着不同的美学风貌和品格。古典悲剧的崇高感是群体社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古典悲剧同古典崇高一样都呈现出平衡、对称、稳定、有序的形态,缺乏深刻的理性内容和必要的情感张力;近代悲剧以人物性格为中心,以人物的各种情欲为中心,从而显示出近代悲剧关学的个人主义性质,体现了近代崇高的美学内涵;现代悲剧凸显的则不再是尖锐的外在冲突中的崇高,而是价值尺度更其内在化的崇高,展示了现代社会人所遭遇的精神上的痛苦、迷惘、焦虑、孤独,表现了人对自由生存和完整个性的热切渴望和无尽追求。从古典悲剧、近代悲剧、现代悲剧与崇高的不同形态和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悲剧美学和悲剧艺术的发展,这种发展与历史的发展同步,把人类实践-创造的自由逐步推向更高的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悲剧 近代悲剧 现代悲剧 群体自由 人性自由 个性自由 崇高
下载PDF
中土难长西方苗——略论晚清西方近代化农业科技在中国引进和推广成效不足的原因 被引量:2
9
作者 魏露苓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5-10,共6页
西方近代化农业科技自晚清起通过翻译等途径逐步被介绍到中国。新政开始后,在中国掀起新的重农之风。在有条件的地方办起了新式农务学堂、农事试验场,将西方近代化农业科技送到农民手中。成果是可以肯定的,但这并不足以改变当时中国农... 西方近代化农业科技自晚清起通过翻译等途径逐步被介绍到中国。新政开始后,在中国掀起新的重农之风。在有条件的地方办起了新式农务学堂、农事试验场,将西方近代化农业科技送到农民手中。成果是可以肯定的,但这并不足以改变当时中国农业的面貌。西方近代化农业科技在中国推广效果欠佳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人口、观念、基础设施等传播推广条件方面的原因和理论、实践、翻译水平、农业的区域性等学科本身的原因。尽管有不足之处,但是,先驱者在近代化农业的引进与传播中的贡献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农业科技 推广 成效不足 原因
下载PDF
论废名诗歌观念的“传统”与“现代”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洁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废名的诗歌观念既"传统"又"现代",代表了1930年代中国新诗艺术尝试的一个方向。与模仿西方诗学的思路不同,废名是将寻求新诗"现代"发展的目光,投向了中国古典诗歌传统,认同晚唐诗所表现出的"诗的内... 废名的诗歌观念既"传统"又"现代",代表了1930年代中国新诗艺术尝试的一个方向。与模仿西方诗学的思路不同,废名是将寻求新诗"现代"发展的目光,投向了中国古典诗歌传统,认同晚唐诗所表现出的"诗的内容"和"诗的感觉",从而在观念上超越了胡适等人偏重于从语言形式上划分诗之新旧的思路。同时,废名在创作中实践了晚唐诗深幽婉曲的艺术风格,并将之与其个人独特的禅宗意趣结合起来。废名的诗歌观念承袭了周作人的"文艺复兴"的文学观念,是以"现代"眼光重释和取舍"传统",打破了"传统"与"现代"非此即彼的割裂关系,表现出鲜活的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 传统 现代 晚唐诗 禅宗思想
下载PDF
从《秦中官报》看清末陕西的近代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裴晓军 李倩 《唐都学刊》 2013年第2期99-103,共5页
《秦中官报》是创办于陕西早期的一种综合性官办报刊,主要刊载清政府重要谕旨、陕西省内社会新闻、国内外重要新闻事件及文化信息。主要从《秦中官报》中的"秦事汇编"一栏着手,从教育、水利、工农业等方面来分析清末陕西的早... 《秦中官报》是创办于陕西早期的一种综合性官办报刊,主要刊载清政府重要谕旨、陕西省内社会新闻、国内外重要新闻事件及文化信息。主要从《秦中官报》中的"秦事汇编"一栏着手,从教育、水利、工农业等方面来分析清末陕西的早期近代化。《秦中官报》为我们研究20世纪初转型期的陕西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中官报》 秦事汇编 清末陕西 近代化
下载PDF
实业家与慈善事业的结合——近代江苏实业家与晚清“义赈”的兴起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新 郑传龙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5,共5页
晚清时期的民间慈善事业在光绪初年时已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具体表现为江苏实业家成立新式慈善机构、改变传统赈灾观念、从事募捐善款、制定高效的放赈方式。实业家积极投身于大规模的民间赈灾活动,有力的促进了晚清时期“义赈”活动的兴起。
关键词 近代 慈善 晚清
下载PDF
晚明人物小传的书写与现代传记的萌芽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江宁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3-18,共6页
晚明人物小传在表现内容以及传主选择两个方面已表现出现代传记的萌芽迹象。本文分别从注重个体主体性、个体性情书写以及个体不完满性表达三方面探讨晚明人物小传表现内容的现代传记萌芽特征;又从其选择无用人、弱势个体、被侮辱个体... 晚明人物小传在表现内容以及传主选择两个方面已表现出现代传记的萌芽迹象。本文分别从注重个体主体性、个体性情书写以及个体不完满性表达三方面探讨晚明人物小传表现内容的现代传记萌芽特征;又从其选择无用人、弱势个体、被侮辱个体作为传主来探求其传主选择方面的现代传记写作意识。藉此,本文认为尽管晚明人物小传的现代传记特征只能算是萌芽,但它作为充分内因,与西方传记大量输入这一外因条件共同促使了中国现代传记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人物小传 现代传记 传记内容
下载PDF
略论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的分期问题 被引量:4
14
作者 韩晗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64-70,共7页
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第一个阶段也是第一个时期,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至1900年义和团运动,此为萌芽期;第二个阶段为第二个时期和第三个时期,从1901年至1917年新文化运动,此为发育期,期间中国现代文化产业诸多... 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第一个阶段也是第一个时期,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至1900年义和团运动,此为萌芽期;第二个阶段为第二个时期和第三个时期,从1901年至1917年新文化运动,此为发育期,期间中国现代文化产业诸多门类逐渐完善;第三个阶段为第四个时期至第六个时期,从1917年至1949年,此为成熟期,在这一阶段中国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展完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现代文化:产业史 晚清 历史分期
下载PDF
晚清时期东北报业评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丽红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5年第5期94-96,F0003,共4页
19世纪末,东北近代报业艰难起步。与全国大部分地区比较,晚清时期东北报业发展居于中流。日俄战争前,为东北报业的发端;从日俄战争结束,到民国成立,则为东北报业的发展时期。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晚清东北报业呈现官报发达、民报活跃... 19世纪末,东北近代报业艰难起步。与全国大部分地区比较,晚清时期东北报业发展居于中流。日俄战争前,为东北报业的发端;从日俄战争结束,到民国成立,则为东北报业的发展时期。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晚清东北报业呈现官报发达、民报活跃、新闻控制严酷等特点,而正是晚清东北社会向近代化的变迁,促成了报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东北 报业 报刊 近代
下载PDF
晚清幕府的嬗变与近代社会变迁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志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3-100,共8页
作为一种幕府形态,晚清幕府是在近代中国面临千古未有变局的时候出现的。它经历过从确立到发展的变化过程,逐渐完善了其制度特征,并深刻影响着晚清政局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晚清幕府造就人才、振兴文教、推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 作为一种幕府形态,晚清幕府是在近代中国面临千古未有变局的时候出现的。它经历过从确立到发展的变化过程,逐渐完善了其制度特征,并深刻影响着晚清政局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晚清幕府造就人才、振兴文教、推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客观地促成清王朝的灭亡,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晚清幕府的特定性质,也给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少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幕府 督抚 近代社会变迁
下载PDF
晚清的农业公司及其对近代化农业科技的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露苓 饶汕贤 《古今农业》 2007年第2期80-89,共10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从1904年开始恢复发展,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各类与农业有关的公司应运而生,主要有灌溉公司、垦植公司、肥料公司、渔业公司,以及机械缫丝、机械加工茶叶、机械加工面粉等企业。这些公...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从1904年开始恢复发展,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各类与农业有关的公司应运而生,主要有灌溉公司、垦植公司、肥料公司、渔业公司,以及机械缫丝、机械加工茶叶、机械加工面粉等企业。这些公司和企业在中国农业中所占比例不大,经营管理方面也不成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农业的面貌。但是,它们与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模式相比,更有条件采用引进的西方近代化农业技术,因而为西方近代化农业技术在中国的推广与实践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农业公司 西方近代化农业科技 实践
下载PDF
论勃艮第公国的兴衰与早期现代国家的源起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松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中世纪晚期的勃艮第公国,在历经四代公爵扩张之后,形成了庞大的领土联合体和巨大的财富,以其卓尔不群的实力占据欧洲舞台,左右欧洲局势的发展。然而在查理公爵(1467-1477年在位)试图夺取王冠、创建欧洲中部王国时,却遭到内外双重因素的... 中世纪晚期的勃艮第公国,在历经四代公爵扩张之后,形成了庞大的领土联合体和巨大的财富,以其卓尔不群的实力占据欧洲舞台,左右欧洲局势的发展。然而在查理公爵(1467-1477年在位)试图夺取王冠、创建欧洲中部王国时,却遭到内外双重因素的共同制约:第一个层面即意识形态的非正统性难以激发起早期现代国家的民族感情,非领土型发展所造成的局限性不能与中央集权国家对抗,经济富裕带来的生活奢华之风、宫廷艺术的繁华奢侈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动力,这种内在属性与早期现代国家的出现相冲突;第二个层面则源于外部因素,当时欧洲的国际政治格局和地缘战略博弈不允许公爵建立一个横跨法、德的强大中部王国。因此,伴随早期现代国家的出现,中世纪晚期的勃艮第公国湮灭于历史长河中,成为封建主义完结的悲惨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晚期 勃艮第公国 早期现代国家
下载PDF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与现当代文学学科话语增生
19
作者 刘成才 范钦林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5-142,共8页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对晚清文学知识考古式重返,把现代文学起点推到晚清,拓宽了现代文学疆界,并从对现代起源的关注转向如何想象并谈论中国"现代"的方式,引发了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的转换。论断对晚清现代性想象的释...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对晚清文学知识考古式重返,把现代文学起点推到晚清,拓宽了现代文学疆界,并从对现代起源的关注转向如何想象并谈论中国"现代"的方式,引发了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的转换。论断对晚清现代性想象的释放,引发十七年文学"反现代的现代性"的探讨,使其在"革命中国"的阐释中具有了知识范畴的独立性和类似"乌托邦"的价值品格。而寻找中国现代性的努力暗合了中国作为大国经济崛起的"现实",这种承认的政治让现代性变成政治正确的概念而空洞化,重新落入西方思维模式中。对论断的反思是研究者超越时代限定并使现当代文学学科与研究者获得独立品格,走向成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有晚清 何来五四” 现当代文学 学科话语 增生
下载PDF
晚清政府的近代民族主义意识及其国际化努力——以参与国际公约为视角
20
作者 尹新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4-170,共7页
参与国际公约是晚清政府近代民族主义意识形成的重要途径,也是近代中国国际化发展之基本环节。在此历程中,晚清政府逐渐改变孤立封闭和妄自尊大的传统民族主义意识,转而强调与世界的联系和接轨。同时也要求防范和抵制外国侵略,追求国家... 参与国际公约是晚清政府近代民族主义意识形成的重要途径,也是近代中国国际化发展之基本环节。在此历程中,晚清政府逐渐改变孤立封闭和妄自尊大的传统民族主义意识,转而强调与世界的联系和接轨。同时也要求防范和抵制外国侵略,追求国家主权独立及平等。另外,还积极考量本土发展状况,以免因盲目国际化而损害民族国家利益。这些诉求构成晚清政府民族主义意识之主要方面,兼具了近代民族主义反抗与建设双重内涵。它既是顺应国际化趋势的产物,同时也在尽力避免国际化的一些负面因素,从而表现出了相对开放和理性的特点。而如何使民族主义和国际化保持恰当平衡至今仍是颇有意义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政府 近代民族主义意识 国际化 国际公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