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rogenesis of the Late Eocene to Early Oligocene Yao'an Shoshonitic Complex,Southeastern Tibet:Partial Melting of an Ancient 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the Yangtze Block 被引量:2
1
作者 DONG Mengmeng YANG Tiannan +3 位作者 XUE Chuandong XIN Di LIANG Mingjuan YAN Qingga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657-1670,共14页
Cenozoic potassic-ultrapotassic igneous rocks are widespread in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Their petrogenesis and magmatic processes remain subject to debate in spite of numerous publications.Almost all of the C... Cenozoic potassic-ultrapotassic igneous rocks are widespread in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Their petrogenesis and magmatic processes remain subject to debate in spite of numerous publications.Almost all of the Cenozoic extrusive and intrusive rocks in the Yao’an area,western Yunnan Province,SW China,are geochemically shoshonitic,collectively termed here the Yao’an Shoshonitic Complex(YSC).The YSC is located in the(south)easternmost part of the ENE-WSW-trending,~550 km-long and~250 km-wide Cenozoic magmatic zone;the latter separates the orthogonal and oblique collision belts of the India-Eurasia collision orogen.Previously published geochronological and thermochronological data revealed that the rocks of the YSC were emplaced over a short timespan of 34-32 Ma.This and our new data suggest that the primary magma of the YSC likely was form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ancient 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the Yangtze Block.This part of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had likely not been modified by any oceanic subduction.Fractionation crystallization of an Mg-and Ca-bearing mineral and TiFe oxides during the magmatic evolution probably account for the variable lithologies of the Y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ient 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Partial melting Yao’an Shoshonitic Complex late Eocene to early oligocene SE 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Restudy of the Late Oligocene dormice from northern Junggar Basin 被引量:2
2
作者 WU Wen-Yu MENG Jin +2 位作者 YE Jie NI Xi-Jun BI Shun-Dong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50,共15页
周氏似日本睡鼠Gliruloides zhoui是发现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晚渐新世铁尔斯哈巴合哺乳动物组合I带的一个化石新属种。新属似日本睡鼠Gliruloides的属征为:中等大小;颊齿咀嚼面凹;上、下颊齿通常具9条主要横脊,有时具次级附脊;上颊齿... 周氏似日本睡鼠Gliruloides zhoui是发现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晚渐新世铁尔斯哈巴合哺乳动物组合I带的一个化石新属种。新属似日本睡鼠Gliruloides的属征为:中等大小;颊齿咀嚼面凹;上、下颊齿通常具9条主要横脊,有时具次级附脊;上颊齿的前边附脊和后边附脊以及下颊齿的下前边附脊和下后边附脊都很发育,几乎占据了其所在齿谷的整个长度。上颊齿的横脊唇端趋于游离。M1和M2具V形或窄U形三角座,内脊不完整或近于完整,前中央脊不与内脊相连。下颊齿的下内脊通常不连续;下臼齿的下前边脊在唇端稍向后弯,但不与原尖相连。p4,m1-m3,P4,M1-M3的齿根数分别为2,2,3,3。新属与Glirulus在形态上相似,但Glirulus的上颊齿的三角座均为宽U型,具有完整的内脊,前中央脊通常与内脊相交,横脊唇端通常不游离。新属与Vasseuromys属的最主要形态差异在于上颊齿具有很发育的前边附脊和后边附脊,而后者上颊齿的前边附脊和后边附脊通常缺失或很不发育。归入该属的种还有土耳其早中新世的Vasseuromys duplex和Vasseuromys aff.V.duplex。土耳其Thrace早渐新世的Glis guerbuezi很可能是Gliruloides和Glirulus的共同祖先类型。Gliruloides可能生活于温湿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北缘 晚渐新世 铁尔斯哈巴合哺乳动物组合I带 睡鼠
下载PDF
Late Oligocene Sedimentary Hiatus in Deep Sea Area of South China Sea, Result of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from ODP Site 1148
3
作者 Su Xin Key Laboratory of Lithospheric and Lithoprobing Techn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100083, China State Pilot Laboratory of Coast & Island Develop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4年第1期69-74,共6页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age of the sedimentary hiatus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a study of the calcareous nannofossil biostratigraphy was carried out. Detailed stratigraphical data of the Late Oligocene-Early...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age of the sedimentary hiatus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a study of the calcareous nannofossil biostratigraphy was carried out. Detailed stratigraphical data of the Late Oligocene-Early Miocene diagnostic species thus obtained. The nannofossil zonation of this interval was subdivided and the Oligocene-Miocene boundary was further determined. Several last Late Oligocene events were recognized, indicating a long-term sedimentary hiatus in the uppermost Upper Oligocene. The time span of the hiatus was estimated for about 2.2 Ma, at least from 23.9 to 26.1 Ma. The lith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data from Site 1148 indicate some abrupt sedimentary changes that occurred below and above the hiatus. This hiatus at Site 1148 was probably related to the tectonic change, a major ridge jump during the seafloor spreading in the Late Oligocene South China 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ary hiatus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late oligocene ODP Site 1148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长江三峡贯通过程的动态古地貌重建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子晗 索艳慧 +4 位作者 李三忠 丁雪松 韩续 宋双双 付新建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8-229,共22页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其形成和演化是新生代以来中国东西部构造—气候—地貌综合演变的结果。长江三峡的贯通是现代长江形成的标志性事件,但受限于传统沉积学、地球化学等单一方法的制约,对“长江三峡何时贯通”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一直存...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其形成和演化是新生代以来中国东西部构造—气候—地貌综合演变的结果。长江三峡的贯通是现代长江形成的标志性事件,但受限于传统沉积学、地球化学等单一方法的制约,对“长江三峡何时贯通”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综合考虑了构造运动、古气候及海平面变化等影响河流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将这些因素输入Badlands古地貌模拟软件,动态重建了长江“第一弯”以东地区晚白垩世(80 Ma)以来的长江流域地貌及水系演化过程;并利用四川盆地和江汉盆地的地震剖面资料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模拟结果表明,青藏东部及上扬子西南缘晚始新世—渐新世的阶段性隆升迫使四川盆地原有南流水系下切受阻,沉积物在盆内堆积形成冲积河道并促使四川盆地地貌由“东北高西南低”反转为“西南高东北低”;新生代早期,江汉盆地长期受控于中国东部的裂陷环境,持续处于较低基准面。四川盆地的水系反转和江汉盆地的持续低基准面,最终导致位于二者之间的长江三峡在晚渐新世发生贯通。由此,本研究提出一种上扬子地区水系反转并被下游捕获的三峡贯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重建 长江三峡贯通 晚渐新世 四川盆地 江汉盆地 水系反转
下载PDF
冈底斯岩浆弧东段米林地区晚渐新世花岗岩成因
5
作者 王迪 张泽明 李文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7-466,共20页
青藏高原南部的冈底斯岩浆弧广泛发育新生代的花岗岩,然而这些花岗岩的成因仍存在争议。本文对冈底斯东段米林地区的晚渐新世二云母花岗岩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全岩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花岗岩为中钾—高钾钙碱性系列,偏铝质,... 青藏高原南部的冈底斯岩浆弧广泛发育新生代的花岗岩,然而这些花岗岩的成因仍存在争议。本文对冈底斯东段米林地区的晚渐新世二云母花岗岩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全岩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花岗岩为中钾—高钾钙碱性系列,偏铝质,富集轻稀土元素和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和Nb、Ta、Ti等高场强元素,高Sr、低Y,具有较高的Sr/Y比值(37~85),显示出埃达克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所研究的二云母花岗岩结晶年龄为~26.6 Ma。这些花岗岩中的锆石具有较低的正εHf(t)值(+0.4~+7.3)。综合现有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冈底斯弧东段的晚渐新世花岗岩起源于加厚下地壳始新世弧岩浆岩的部分熔融,但具有古老地壳物质的贡献。印度与亚洲大陆的持续汇聚导致冈底斯弧地壳加厚,加厚下地壳发生高级变质和部分熔融形成了晚渐新世的埃达克质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弧 晚渐新世 埃达克质花岗岩 地壳加厚
下载PDF
甘肃临夏盆地椒子沟组上部满散村小哺乳动物群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伴月 邱占祥 王世骐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3-141,共19页
记述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一野外队于2015年在甘肃临夏盆地东乡县满散村附近的椒子沟组上部首次发现的6属10种小哺乳动物化石。其中4个属(Sinolagomys, Litodonomys, Heterosminthus和Yindirtemys)已知最早出现于晚渐新... 记述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一野外队于2015年在甘肃临夏盆地东乡县满散村附近的椒子沟组上部首次发现的6属10种小哺乳动物化石。其中4个属(Sinolagomys, Litodonomys, Heterosminthus和Yindirtemys)已知最早出现于晚渐新世;两个种(Sinolagomys kansuensis和Heterosminthus lanzhouensis)仅在晚渐新世出现过。该动物群(及其产出地层)的时代很可能为晚渐新世,可称为晚渐新世满散村动物群。该动物群中有一些在牙沟动物群(产于椒子沟组下部)中尚未出现的更晚的属种,并且缺少那些在牙沟动物群中存在的较古老的属种。结合两个动物群的产出层位,满散村动物群的时代要比牙沟动物群晚。如果牙沟动物群的时代为晚渐新世早期,满散村动物群的时代很可能为晚渐新世晚期。这样,椒子沟组可能代表了整个晚渐新世时期的沉积。满散村动物群与亚洲已知的生物带和中国已知的晚渐新世哺乳动物群比较,比我国内蒙古乌兰塔塔尔生物带III和蒙古湖谷地区的生物带C和C1的时代要晚,而与我国西北地区峡沟、塔奔布鲁克、伊克布拉格和铁尔斯哈巴合动物群(或组合)时代相近,比石羌子沟动物群的时代稍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临夏满散村 晚渐新世 椒子沟组 小哺乳动物化石
下载PDF
甘肃临夏盆地牙沟地区椒子沟组底部的小哺乳动物化石
7
作者 王伴月 邱占祥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4-316,共33页
记述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一野外队于2003年在甘肃临夏盆地牙沟附近的椒子沟组底部发现的小哺乳动物化石,计3目13科17个属。这个小哺乳动物化石群是中亚和东亚典型的渐新世组合。其中的14属(约为总数的82%)是亚洲渐新... 记述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一野外队于2003年在甘肃临夏盆地牙沟附近的椒子沟组底部发现的小哺乳动物化石,计3目13科17个属。这个小哺乳动物化石群是中亚和东亚典型的渐新世组合。其中的14属(约为总数的82%)是亚洲渐新世所共有的,4个属(Ordolagus,Tataromys,Tsagonomys和Bagacricetodon)和Eucricetodon属的4个种的时代分布仅限于渐新世,Bagacricetodon属限于晚渐新世,Glis和Eomyodon两属在晚渐新世时首次出现。根据小哺乳动物化石组合,牙沟地区椒子沟组底部的时代可能为晚渐新世,这与根据大哺乳动物化石得出的结论一致。与中亚和东亚地区其他已知的晚渐新世哺乳动物群比较,由于该动物群中具有两个原仅在始新世出现的属(Anatolechinos和Gobiomys)和缺少较进步的属,其时代比内蒙古乌兰塔塔尔带III和蒙古湖谷地区的生物带C稍早。这与现在对毛沟剖面的古地磁解释大致一致,即椒子沟组的下界可能与Chron C10r(~29 Ma)相当。牙沟动物群包含有大量喜欢干旱的zapodines,ctenodactylids,cricetids,lagomorphs和穴居的Tsaganomys化石,而且产化石地层的岩性主要是由含有石膏的褐红色泥岩组成,这些都倾向于表明牙沟地区在晚渐新世时主要为半干旱的林地-灌木林地环境。在晚渐新世时,在亚洲和欧洲之间共有4属小哺乳动物,而在亚洲和北美洲只共有一属动物,这表明在晚渐新世时,欧亚之间动物群的交流要比亚洲与北美之间的多,这可能与土尔盖海峡在晚渐新世时消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临夏牙沟 晚渐新世 椒子沟组 小哺乳动物化石
下载PDF
西藏伦坡拉盆地晚始新世——早渐新世黏土矿物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8
作者 路畅 夏国清 +5 位作者 陈云 吴劲宣 包万铖 樊秋爽 石柱 郝夏炜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5-579,共15页
始新世—渐新世是新生代气候从“温室”向“冰室”转变的重要节点,也是青藏高原及邻区气候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为了重建高原中部腹地始新世—渐新世的古气候演变特征,探讨古气候变化的控制因素,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高原中部伦... 始新世—渐新世是新生代气候从“温室”向“冰室”转变的重要节点,也是青藏高原及邻区气候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为了重建高原中部腹地始新世—渐新世的古气候演变特征,探讨古气候变化的控制因素,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高原中部伦坡拉盆地382道班剖面的黏土矿物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显示,伦坡拉盆地在始新世—渐新世牛堡组二段沉积的黏土矿物主要以伊利石为主,伊/蒙混层次之,高岭石与绿泥石含量极少,蒙脱石仅出现在极少样品中。黏土矿物类型及组合特征指示伦坡拉盆地在该时期整体处于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但在长周期趋势下伊利石相对含量逐渐减少,伊/蒙混层逐渐增多,显示出青藏高原中部地区的气候系统在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时期存在向更加湿润的气候条件转变,这种气候系统的改变可能与南亚季风在晚始新世的演化所带来的更多水汽条件和青藏高原中部中央分水岭的形成有关,但在始新世与渐新世之交,伊利石含量陡然增多,而伊/蒙混层含量则减少,且两者频繁波动,这反映了该盆地在EOT时期受到全球降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古气候 晚始新世—早渐新世 青藏高原腹地 南亚季风
下载PDF
New Insight into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Miocene and Late Oligocene Strata in Qiongdongnan Basin 被引量:3
9
作者 于俊峰 裴健翔 许静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5期811-823,共13页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prospect for the Miocene and Late Oligocene strata in Qiongdongnan(琼东南) basin are evaluated.The structural-sedimentary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and helpful conclusions a...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prospect for the Miocene and Late Oligocene strata in Qiongdongnan(琼东南) basin are evaluated.The structural-sedimentary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and helpful conclusions are drawn.It was proved that there are mainly two reservoir and capping assemblages in Qiongdongnan basin by drilled wells,i.e.,one assemblage of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members of Lingshui(陵水) Formation,upper Sanya(三亚) and Meishan(梅山) formations.According to hydrocarbon evaluation from burial history and well data,all source rocks in Yacheng(崖城) and Lingshui formations have reached the mature-overmature stage.High temperature and overpressure provide dynamic conditions for oil and gas migration,while the long-term activity of basin controlling faults is adverse to their accumulation in upheaved areas.However,because the secondary faults in the basin ceased their activities at the end of the Sanya Period,and the Sanya Formation was later covered by the regional overlying layer of the Meishan Formation,the blocks and low uplifts near the secondary faults were favorable for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Furthermore,as another important pointed area for gas migration,the highest position of a structural ridge should reasonably be a range that is covered by marine mudstone or sandy mudstone during the whole subsiding period,and therefore,the reservoir bed should not be in that position but at its inferior eminence or adjacent slope zone.Therefore,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inferior low uplifts and structural ridges rather than the upheavals or the top of a structural ridge,probably,have huge reservoirs,and should be chief exploration targets in the Qiongdongnan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ongdongnan basin MIOCENE late oligocene structural ridge low uplift.
原文传递
Late Cenozoic uplift of the Liupan Mountains:Evidence from the Neogene loess deposits
10
作者 Zhilin HE Yansong QIAO +8 位作者 Zhengtang GUO Chaoqin CHEN Long CHEN Yang FU Ye YANG Yanxia LIANG Xinru LIN Guoqiao XIAO Tao ZHA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480-1488,共9页
The Liupan Mountains,one of the important mountain ranges in western China,are located on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Ordos Block.The uplift history of the Liupan Mountains remains co... The Liupan Mountains,one of the important mountain ranges in western China,are located on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Ordos Block.The uplift history of the Liupan Mountains remains controversial.Loess deposits are good tracers of regional tectonic and geomorphic changes,because loess is sensitive to erosion and the form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loess requires relatively flat highlands and relatively stable tectonic environments.We investigated the distribution of Neogene loess deposits on the western piedmont of the Liupan Mountains and examined a near-continuous loess section(Nanping section)on the piedmont alluvial highlands.Correlation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stratigraphy with the QA-ⅠMiocene loess sequence dates this 56-m section covering the interval from~8.1 to 6.2 Ma.The lower boundary age of this section,together with previously reported Zhuanglang red clay(sand-gravel layers with intercalated loess during~9–8 Ma and near-continuous loess during~8–4.8 Ma)and Chaona red clay(~8.1–2.58 Ma),indicates that the Liupan Mountains were uplifted in the late Miocene(~9–8 Ma)and basically formed by~8 Ma,attesting to no intense mountain building since that time.In addition,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Zhuanglang core and the QA-Ⅰsection,we infer that sizable parts of the Liupan Mountains were uplifted during the late Oligocene–early Miocene and did not experience intense uplift during~22–9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upan Mountains Mountain building Neogene Loess Chinese Loess Plateau late Miocene late oligocene–early Miocene
原文传递
临夏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中坡缕石的发现及其环境气候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洪汉烈 薛惠娟 +3 位作者 张克信 朱云海 向树元 方杰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8-604,共7页
为揭示临夏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对环境气候的指示意义,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方法,对临夏盆地晚渐新世的沉积物的矿物组成以及坡缕石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坡缕石主要为自生成因,... 为揭示临夏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对环境气候的指示意义,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方法,对临夏盆地晚渐新世的沉积物的矿物组成以及坡缕石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坡缕石主要为自生成因,极少量具有碎屑成因.自生成因的坡缕石呈细长丝状的形态特征,往往沿片状的伊/蒙混层粘土矿物颗粒的边缘交代、生长;碎屑成因的坡缕石呈平直细纤维状的,以单颗粒形式产出,与细小的粘土矿物颗粒混杂,或叠合在片状粘土矿物颗粒的表面.在临夏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中,下段岩层中的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伊/蒙混层粘土和高岭石;中段岩层的为伊利石、伊/蒙混层粘土;而上段岩层则为伊利石、伊/蒙混层粘土和绿泥石,反映在盆地形成之后,气候演化经历从湿润一冷干的变化过程.而沉积物中坡缕石的含量自下而上逐渐增多,其分布特征与粘土矿物组合所反映的气候环境变化趋势相吻合.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粘土普遍存在于临夏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中,伊利石、伊/蒙混层粘土和高岭石的共存表明这些粘土矿物具有不同的来源.坡缕石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泥灰岩风化以及风成沙漠尘土沉积物的特征矿物,临夏盆地晚渐新世的沉积物中碎屑成因坡缕石的发现,表明白~29Ma以来便出现风成黄土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夏盆地 晚渐新世 粘土矿物 坡缕石
下载PDF
兰州盆地永登剖面晚古新世—早渐新世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特征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 被引量:17
12
作者 邓焰平 洪汉烈 +3 位作者 殷科 徐耀明 杜鹃 张克信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3-800,共8页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方法,对兰州盆地永登剖面晚古新世—早渐新世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伊利石结晶度、显微形貌及其古气候意义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晚古新世—早渐新世沉积物中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方法,对兰州盆地永登剖面晚古新世—早渐新世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伊利石结晶度、显微形貌及其古气候意义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晚古新世—早渐新世沉积物中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和少量的坡缕石,其中伊利石的含量最高,而且从晚古新世到早渐新世,沉积物中伊利石的含量呈明显升高的趋势,蒙脱石则呈明显减少的趋势;在大约55 Ma处伊利石含量急剧减小,而蒙脱石含量急剧增大。此外,可见到毛发状的自生坡缕石沿蒙脱石晶片边缘交代生长,而碎屑成因的坡缕石则主要呈破碎的短棒状。粘土矿物分布特征表明,兰州盆地晚古新世—早渐新世的古气候以干旱为主导,并且经历了由相对温暖湿润到半干旱半湿润或干旱炎热的转变,这种气候转型主要受全球气候的影响,即受行星风系的控制;而在大约55 Ma处伊利石、蒙脱石的含量变化则记录了全球性的PETM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矿物 坡缕石 晚古新世—早渐新世 兰州盆地
下载PDF
循化盆地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 被引量:17
13
作者 殷科 洪汉烈 +4 位作者 李荣彪 徐耀明 杜鹃 季军良 张克信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48,共8页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方法,对青海循化盆地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的微观形貌、体积分数、结晶度及其古气候指示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晚渐新世盆地沉积物中的黏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伊利石、坡...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方法,对青海循化盆地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的微观形貌、体积分数、结晶度及其古气候指示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晚渐新世盆地沉积物中的黏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伊利石、坡缕石和绿泥石,以蒙脱石为主,指示循化地区总体为相对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蒙脱石、伊利石和绿泥石相对体积分数及伊利石、蒙脱石结晶度值均出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表明循化地区气候经历了干旱-温暖潮湿交替的变化;早中新世盆地沉积物中的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蒙脱石和绿泥石,以伊利石为主,各黏土矿物体积分数及伊利石、蒙脱石结晶度值的变化范围不大,表明循化地区气候以相对持续冷干为特征。从晚渐新世到早中新世,气候条件由相对温暖潮湿到相对冷干的转变,揭示其间(约21.3Ma)出现了一次极端的降温事件,可能与青藏高原隆升及亚洲沙漠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及相对含量 结晶度 晚渐新世 早中新世 循化盆地
下载PDF
青海循化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中坡缕石的特征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殷科 洪汉烈 +3 位作者 李荣彪 强泰 张克信 王锦荣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7-194,共8页
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分析方法,对青海循化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坡缕石的矿物学特征以及古气候指示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晚渐新世循化盆地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组成主要有蒙脱石、伊利石、坡缕石和绿泥石等;坡缕石... 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分析方法,对青海循化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坡缕石的矿物学特征以及古气候指示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晚渐新世循化盆地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组成主要有蒙脱石、伊利石、坡缕石和绿泥石等;坡缕石一般呈纤维状或者针状,沿片状蒙脱石的边缘及表面交代生长,为典型自生成因的坡缕石。坡缕石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的特征矿物,其出现表明循化地区晚渐新世气候特征较为干旱,与粘土矿物组合及伊利石结晶度所反映的气候环境信息相吻合;沉积物中坡缕石相对含量及有序度自下而上逐渐增大,说明循化地区的干旱化逐渐加剧。循化地区晚渐新世(-23 Ma)的干旱化可能与青藏高原隆升或者全球气候变冷事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缕石 结晶度 有序度 古气候 循化盆地 晚渐新世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北缘谢家阶底界—推荐界线层型及其生物—年代地层和环境演变意义 被引量:19
15
作者 孟津 叶捷 +2 位作者 吴文裕 岳乐平 倪喜军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5-236,共32页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铁尔斯哈巴合地层剖面构造简单并含有丰富的晚渐新世及早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其中铁尔斯哈巴合组及索索泉组沉积基本连续,两组界线位于剖面米距33m处。依据该剖面中8个层位和相邻的XJ99005剖面中18个层位上采集的化...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铁尔斯哈巴合地层剖面构造简单并含有丰富的晚渐新世及早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其中铁尔斯哈巴合组及索索泉组沉积基本连续,两组界线位于剖面米距33m处。依据该剖面中8个层位和相邻的XJ99005剖面中18个层位上采集的化石以及它们的上下关系和生物组合性质,划分出5个哺乳动物组合带,其中两个位于铁尔斯哈巴合组中(铁-Ⅱ带),3个在索索泉组下部(索-Ⅰ,Ⅱ,Ⅲ带)。从剖面的铁尔斯哈巴合组、索索泉组和哈拉玛盖组中以0.5m的间距采集了348组古地磁样品,获得的磁性剖面包含了16个正向带和16个反向带(事件),其中包含了相当于地磁极时间表中C7n~C5E段的完整磁极带。铁-Ⅰ~Ⅱ带与塔本布鲁克哺乳动物群相近,为中国已知位置最西、构成门类和数量最多的一个晚渐新世哺乳动物组合。索-Ⅰ带应为中国目前所知的最晚渐新世的哺乳动物带。早中新世索-Ⅱ带与谢家动物群和蒙古中部渐新世—中新世过渡带D带可以对比。早中新世索-Ⅲ带相当于过去使用的“索索泉动物群”,时代大致与乌尔图动物群相当。根据地磁极时间校正,铁尔斯哈巴合剖面中铁尔斯哈巴合组和索索泉组跨越了从24.5Ma(地磁极时带C7n.2n)到18Ma(地磁极时带C5Dr.2r)大约6.5Ma的时间,岩体平均沉积速率大约为2.5cm/千年。剖面中5个生物组合带的时间跨度大致分别为:铁-Ⅰ带:24.4~24.15Ma;铁-Ⅱ带:23.2~23.1Ma;索-Ⅰ带接近但还未到达渐新世/中新世界线的23.03Ma;索-Ⅱ带:21.9~21.7 Ma;索-Ⅲ带:21.68~21.15Ma。我们推荐将铁尔斯哈巴合剖面作为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单位谢家阶(期)底界界线层型的一个候选剖面。与谢家阶底界相对应的界线暂定在剖面由底向上40.25m处,对应于地磁极时带C6Cn.2n底界。该界线位于索索泉组内部,索-Ⅰ和索-Ⅱ带之间。根据定义,该界线也分别对应于阿基坦阶、中新统以及新近系的底界,年龄为23.03Ma。文章还讨论了下列问题:1)索索泉组的绝大部分应当和谢家阶以及山旺阶地层对比,仅其底部含有索-Ⅰ带化石组合的部分可与塔本布鲁克阶地层对比。2)在进行生物地层对比时尽量使用不同的索索泉组哺乳动物组合带,传统的“索索泉动物群”仅大体相当于索-Ⅲ带。3)许多过去认为的渐新世哺乳动物分子的生存时代实际上延伸到了早中新世,仅以这些分子的存在,不能说明一个动物群及其地层的确切年代。4)塔本布鲁克动物群及相关的期、阶名为有效名称,具有合法性;该阶底界有待确立。5)如果山旺阶底界(谢家阶顶界)位于地磁极时带C6An.1r底,年代为20.43Ma,相应的界线应位于铁尔斯哈巴合剖面89.25m处,因此,铁尔斯哈巴合剖面中有可能产生谢家阶的单位层型,该阶的地质时间跨度为2.6Ma。6)5个生物带都是以兔形类、啮齿类以及食虫类等小哺乳动物为主要分子,而且同门类的属种问具有相当近的演化关系,说明这个地区从晚渐新世到早中新世的一段时期中,动物群性质没有明显变化,总体上反映了一个从早渐新世以来就比较干旱的环境;渐新世和中新世动物群成分在种一级上仍有明显差异;而相当于谢家动物群的索-Ⅱ带则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7)从索索泉组的岩性、分布的地理部位以及与甘肃秦安剖面相近的时代和动物群等来看,不排除含有风成沉积物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 年代地层 生物地层 索索泉组 谢家阶界线层型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晚渐新世睡鼠化石的发现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文裕 叶捷 +1 位作者 毕顺东 孟津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42,84,共7页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富蕴县境内乌伦古河北岸铁尔斯哈巴合北的原乌伦古河组中发现了中国境内迄今为止最早的睡鼠化石Glirulus sp和Gliridae gen-et sp. indet。前者以三枚臼齿M2、M3和ml为代...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富蕴县境内乌伦古河北岸铁尔斯哈巴合北的原乌伦古河组中发现了中国境内迄今为止最早的睡鼠化石Glirulus sp和Gliridae gen-et sp. indet。前者以三枚臼齿M2、M3和ml为代表,后者仅拥有一枚P4。依共生动物群的组成和性质其时代应为晚渐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晚渐新世 睡鼠 化石
下载PDF
白云凹陷东南部晚渐新世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地貌演化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思琦 张忠涛 +2 位作者 林畅松 秦成岗 邢作昌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42,共10页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应用地震沉积学和地震地貌学方法,建立白云深水区晚渐新世三级层序地层格架,揭示白云凹陷东南部晚渐新世大型陆架边缘三角洲的沉积结构和沉积地貌特征。结果表明:珠海组至珠江组下段可划分7个层序,中...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应用地震沉积学和地震地貌学方法,建立白云深水区晚渐新世三级层序地层格架,揭示白云凹陷东南部晚渐新世大型陆架边缘三角洲的沉积结构和沉积地貌特征。结果表明:珠海组至珠江组下段可划分7个层序,中上部ZHSQ5、ZHSQ6和ZHJSQ1时期发育三期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其中ZHSQ5时期陆架边缘三角洲发育范围较小且相对富泥,前三角洲在地震剖面上呈约300m厚的斜交前积反射;ZHSQ6时期陆架边缘三角洲展布最广,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呈网状交织,横向展布达5km,三角洲前缘在地震剖面上为S型前积反射,前积体的高度向盆地方向逐渐减薄,前三角洲斜坡远端发育多个小型滑塌浊积体;ZHJSQ1时期继承早期陆架边缘三角洲的沉积特点,同时前缘下斜坡伴生较大规模的滑塌浊积扇。估算三角洲沉积古水深为600m,三角洲前缘斜坡倾角为4°~7°,反映三角洲形成于深水陆架边缘环境。晚渐新世相对海平面变化和沉积物供给共同作用控制研究区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形成期次和展布规模,而同沉积断裂活动对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发育位置及沉积形态具有制约作用。陆架边缘三角洲前缘砂坝、分流河道砂体及前三角洲浊积砂体可构成重要的油气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凹陷 晚渐新世 陆架边缘三角洲 沉积结构 沉积地貌
下载PDF
南海西部晚渐新世主要断裂活动特征及与红河断裂之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蔡周荣 夏斌 +2 位作者 万志峰 刘维亮 张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6-440,共5页
南海的形成演化是众多被动型边缘海中最复杂的,而南海西部的断裂带构造活动特征又是南海中最复杂的构造之一。本文针对前人提出的红河断裂带出莺歌海盆地后的东延、南延以及东南延问题,通过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琼东南盆地受到南北向挤压... 南海的形成演化是众多被动型边缘海中最复杂的,而南海西部的断裂带构造活动特征又是南海中最复杂的构造之一。本文针对前人提出的红河断裂带出莺歌海盆地后的东延、南延以及东南延问题,通过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琼东南盆地受到南北向挤压的区域应力场分析,认为这期的应力主要来自南海西部近南北向断裂带的右旋剪切活动,结合红河断裂带的构造运动特征,提出晚渐新世末南海西部发生断裂构造置换,红河断裂带17°30′N以南近SN走向部分被南海西缘断裂带所置换,并且构造活动特征与北部红河断裂带明显不同,南海西部晚渐新世前后两个时期不同的断裂构造活动特征反映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造成的两种不同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部 红河断裂 断裂构造置换 晚渐新世
下载PDF
东南亚加里曼丹新生代金成矿作用及成矿动力学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碧乐 李永胜 +1 位作者 王东 丁清峰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9-134,146,共7页
对加里曼丹岛区域地质背景、金成矿作用与新生代岩浆弧关系研究认为,该区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与新生代岩浆弧内晚渐新世—中中新世钙碱性岩浆活动存在着密切的时空及成因联系。其动力学机制为,始新世—中新世期间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向欧... 对加里曼丹岛区域地质背景、金成矿作用与新生代岩浆弧关系研究认为,该区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与新生代岩浆弧内晚渐新世—中中新世钙碱性岩浆活动存在着密切的时空及成因联系。其动力学机制为,始新世—中新世期间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引起的地幔物质向南东方向的流动导致早渐新世亚洲边缘发生裂解,裂解作用又导致南中国海板块向加里曼丹岛北缘俯冲。俯冲过程中加里曼丹岛北缘在晚渐新世—中中新世发生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及浅成低温热液金成矿作用。成岩成矿作用是在总体挤压背景体制下的局部拉张环境下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碱性岩浆活动 裂解-俯冲 晚渐新世-中中新世 浅成低温金矿床 加里曼丹
下载PDF
新疆布尔津盆地晚始新世—早渐新世岩石及生物地层 被引量:7
20
作者 叶捷 孟津 +1 位作者 吴文裕 倪喜军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60,共12页
布尔津盆地中的第三纪地层过去被称为“乌伦古河组”。该套地层的岩性组合独特 ,不同于乌伦古河流域该组命名剖面的乌伦古河组。依据布尔津县城西北 2 0km处的额尔齐斯河北岸出露的地层剖面 ,建立两个岩石地层单位 :下部额尔齐斯河组和... 布尔津盆地中的第三纪地层过去被称为“乌伦古河组”。该套地层的岩性组合独特 ,不同于乌伦古河流域该组命名剖面的乌伦古河组。依据布尔津县城西北 2 0km处的额尔齐斯河北岸出露的地层剖面 ,建立两个岩石地层单位 :下部额尔齐斯河组和上部克孜勒托尕依组。额尔齐斯河组为一套富含铁质的色彩鲜艳的碎屑堆积 ,克孜勒托尕依组是一套浅黄绿色砂岩夹杂色泥岩地层。克孜勒托尕依村附近的建组剖面为一连续沉积剖面 ,含有 3个确切的哺乳动物化石层位、5个化石地点。最下部化石层含有典型的始新世Ergilian期哺乳动物 ,其余两个层位的化石均属早渐新世Shandgolian期哺乳动物。因此 ,该剖面为一Ergilian Shandgolian(晚始新世—早渐新世 )过渡时期的地层剖面 ,是进一步研究该过渡期哺乳动物群替代及Ergilian/Shandgolian地层界线的理想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布尔津盆地 晚始新世-早渐新世 建组 哺乳动物地层 岩石地层 乌伦古河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