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1人称+V+了_2”格式的将然语义解读
1
作者 叶琼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85-91,共7页
一些动词在进入"第1人称+V+了2"格式后,可以零语境或依托语境表达行为将然,本文概括了此类动词的特点,并揭示了该类动词进入将然义"第1人称+V+了2"格式后所表现出的共通的意象图式。就"第1人称+V+了2"格... 一些动词在进入"第1人称+V+了2"格式后,可以零语境或依托语境表达行为将然,本文概括了此类动词的特点,并揭示了该类动词进入将然义"第1人称+V+了2"格式后所表现出的共通的意象图式。就"第1人称+V+了2"格式整体的将然意义,文章分别从听话人语义解读、说话人语义建构两个立场进行了分析,并阐释了该格式"近时将来"、"意志将来"的将来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人称+V+了2 将然 零标记 近时将来 意志将来
下载PDF
汉语二语习得易混用词辨析——以“了_2”和“已经”为例
2
作者 彭臻 《海外华文教育》 2017年第4期501-509,共9页
"了_2"和"已经"是两个意义相近的表已然、实现的语法成分,本文主要探讨二者在语义、句法、语用三方面的差异。语义方面,两者都表实现,但与参照时点的关系不同,动作的影响和效应是否具有延续性和有效性也存在差异。... "了_2"和"已经"是两个意义相近的表已然、实现的语法成分,本文主要探讨二者在语义、句法、语用三方面的差异。语义方面,两者都表实现,但与参照时点的关系不同,动作的影响和效应是否具有延续性和有效性也存在差异。句法方面,二者与动词情状类型、一些副词共现都存在着不同的选择限制。语用方面,是否具有"否定"的语用功能,在宣告句、祈使句中的使用等,都存在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经 语义 句法 语用
下载PDF
论否定副词“没(有)”与“了2”共现问题 被引量:6
3
作者 朱庆祥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51,共15页
否定副词"没有"作用于核心谓语层面,而"了2"作用于句子层面,"了2"的作用范围大于"没有"的作用范围。只要能改变内层"没有VP"的性质特征,使之和外层"了2"的功能相适应,二... 否定副词"没有"作用于核心谓语层面,而"了2"作用于句子层面,"了2"的作用范围大于"没有"的作用范围。只要能改变内层"没有VP"的性质特征,使之和外层"了2"的功能相适应,二者就能共现。句式具有完型特征,因此事件的各个方面都会影响到否定副词"没有"和"了2"的共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有” 了2 共现 功能的层次性
下载PDF
“了1”和“了2”成句能力的制约因素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珏 黄梦迪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共11页
已有研究认为"了1"的成句能力小于"了2",但不曾涉及背后的因素。本文尝试从语义结构、句法层次、语气结构和时范畴缺席等四个方面探讨两个"了"成句能力大小的制约因素。得出如下结论:(1)语义结构的差异决... 已有研究认为"了1"的成句能力小于"了2",但不曾涉及背后的因素。本文尝试从语义结构、句法层次、语气结构和时范畴缺席等四个方面探讨两个"了"成句能力大小的制约因素。得出如下结论:(1)语义结构的差异决定"了1"只能附着述题里的核心谓词且有所选择,而"了2"几乎不受限制。(2)"了1"位于述题里的最下层,"了2"位于述题里的最上层,决定了前者只能在句法结构层面参与构成词组,后者只能在句子话语层面参与构成述题。(3)"了1"只能和核心谓词构成"VP+了1"词组,"了2"只能与语调一起构成"VP+了1"的语气结构并以之为辖域表示口气(tone)。(4)普通话是体凸显和口气凸显语言,不依赖高度语法化的时范畴系统来表示时范畴。这导致"了1"所表完成体难以直接明确地定位到客观时间轴,进而制约其成句能力。"了2"的口气功能与时范畴无关,不受此制约。总之,以上四个因素依次从微观到宏观制约"了1"和"了2"的成句能力,导致前者的成句能力小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1” 了2 成句能力 制约因素
下载PDF
“了_(2)”的“寄生嬗变”解读
5
作者 孙泽方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1期86-91,共6页
“了_(2)”是纯表“肯定”义的语气词,是体助词“了_(1)”与肯定义语气词“也”发生合音生成的语气词“了_(x)”经由“寄生嬗变”形成。“了_(1+2)”实际上是历史上的“了_(x)”的遗留。文章提出了“语义畛”的概念,认为“寄生嬗变”本... “了_(2)”是纯表“肯定”义的语气词,是体助词“了_(1)”与肯定义语气词“也”发生合音生成的语气词“了_(x)”经由“寄生嬗变”形成。“了_(1+2)”实际上是历史上的“了_(x)”的遗留。文章提出了“语义畛”的概念,认为“寄生嬗变”本质上是一种“内畛义”,“寄生嬗变”的过程常常伴随着“内畛化”或“外畛化”。语言学研究中对于语义不仅要区分“主次”,而且要区分“内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嬗变” “寄生范畴” 了_(2) 了_(x) 语义畛
下载PDF
“来着”的语义性质和句法环境探讨——兼与“了_2”“过”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林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78,共8页
文章对普通话"来着"的语义性质和句法环境进行了分析,在二者互证中得出:"来着"表示过去发生过某个事件或者存在过某种状态,而现在这个事件或状态已经结束,强调事态发生了变化的同时,着眼点在过去发生过或存在过;&qu... 文章对普通话"来着"的语义性质和句法环境进行了分析,在二者互证中得出:"来着"表示过去发生过某个事件或者存在过某种状态,而现在这个事件或状态已经结束,强调事态发生了变化的同时,着眼点在过去发生过或存在过;"来着"是表示句子事态变化和申述语气的语气词,不必分"来着_1"与"来着_2",也无远近之分。"来着"和"了_2"都表示事态发生了变化,属于句子层面,在句法语义上是对立的关系。体助词"过"属于谓词层面,"来着"与"过"在句子的不同层面表达事件的经历体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着 了2 语气助词 体助词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了”的研究历程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大星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93-102,共10页
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了"("了2")的研究发展状况呈现为逐步拓展深入的三个阶段:初步研究阶段、全面探索发展阶段和拓展应用研究及深入阶段。目前,对"了2"各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如:句式结构、功能... 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了"("了2")的研究发展状况呈现为逐步拓展深入的三个阶段:初步研究阶段、全面探索发展阶段和拓展应用研究及深入阶段。目前,对"了2"各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如:句式结构、功能意义、对外汉语教学等;今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应用研究,探索创新研究方法,与多学科研究相结合以推进"了2"的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2 语气词 语气助词 虚词 述评
下载PDF
论语气助词“了”的主观性 被引量:14
8
作者 何文彬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8,共9页
要系统理解语气助词"了"的表意和功能特征,主观性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从表意方面看,"了"既可表达事态变化等客观性信息,也常表达诸如知识评估、决意要求、感觉感受等多种主观性内容。从功能方面看,"了"... 要系统理解语气助词"了"的表意和功能特征,主观性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从表意方面看,"了"既可表达事态变化等客观性信息,也常表达诸如知识评估、决意要求、感觉感受等多种主观性内容。从功能方面看,"了"的使用反映了说话人对意义的主观处理,即将一般意义置于某条具有可变性的"轴"的显著位置上,从而具有突出、变化、联系等关联特征。"了"一般所谓的成句和篇章功能不是孤立的功能,都与它的表达内容和运用机制的主观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助词 了2 主观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