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LEAF AREA INDEX FOR MAJOR CONIFEROUS FOREST TYPES IN 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Luo Tianxiang Li Wenhua Zhao Shidong Commission for Integrated Survey of Natural Resources, CAS, Beijing 100101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1997年第4期61-73,共13页
Leaf area index (LAI) of natural vegetation is recogniz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variable for measuring vegetation structure over large areas, and for relating it to energy and mass exchange, which has been successfull... Leaf area index (LAI) of natural vegetation is recogniz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variable for measuring vegetation structure over large areas, and for relating it to energy and mass exchange, which has been successfully estimated from satellite resolution sensors.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based on a lot of forest plots,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LAI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the hydro thermal spaces for five coniferous forest types in China were established. For the cold temperate larch forests growing in the dry and cold climate, their LAI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warm index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way of hyperbolic quadratic surface. For the cold temperate spruce fir forests and temperate Pinus tabulaeformis forests, their LAI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annual mean air temperature in the way of the natural exponential curv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water oppressed environments. For the subtropical Pinus massoniana forests and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forests growing in the warm and moist climate, their LAI is related to the annual mean air temperature in the way of the parabolic quadratic cur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f area index hydro thermal space distribution pattern.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selective cutting of mixed Korean pine(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 and broad-leaf forest on rare species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spatial correl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Binbin Kan Qingcheng Wang Wenjuan W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833-840,共8页
This study aimed to demonstrate change in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Korean pine (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 and three rare species, and change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our species in response to a range o... This study aimed to demonstrate change in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Korean pine (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 and three rare species, and change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our species in response to a range of selective cutting intensities. We sampled three plots of mixed Korean pine and broad-leaf forest in Lushuihe Forestry Bureau of Jilin province, China. Plot 1, a control, was unlogged Korean pine broad-leaf forest. In plots 2 and 3, Korean pine was selectively cut at 15 and 30 % intensity, respectively, in the 1970s. Other species were rarely cut. We used point-pattern analysis to research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four tree species and quantify spatial correlations between Korean pine and the other three species, Amur linden (Tilia amurensis Rupr.), Manchurian ash (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 and Mongolian oak (Quercus mongolica Fisch.) in all three plot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selective cutting at 15 % intensity did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either the species spatial patterns or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Korean pine and broadleaf species. Selective cutting at 30 % intensity slightly affected the growth of Korean pine and valuable species in forest communities, and the effect was considered nondestructive and recover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rean pine broad-leaf forest Cuttingintensity Rare species Spatial pattern - Spatialcorrelation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林分叶面积动态变化规律
3
作者 屈彦成 江怡航 +2 位作者 陈涵玥 张建国 张雄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609-5620,共12页
叶面积与树木生长密切相关,是量化树木潜在生产能力的重要因子,其动态变化直接驱动林木生长的变化,但目前学者们对于林分叶面积动态变化规律却持有不同的观点。以亚热带不同气候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54个样地,共144株解析木的数... 叶面积与树木生长密切相关,是量化树木潜在生产能力的重要因子,其动态变化直接驱动林木生长的变化,但目前学者们对于林分叶面积动态变化规律却持有不同的观点。以亚热带不同气候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54个样地,共144株解析木的数据,采用6种生长方程通过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别构建杉木单木叶面积模型和林分密度模型,将二者相乘得到林分叶面积动态变化模型,进而探究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样地作为随机效应因子,考虑Logistic方程a参数上的随机效应,同时不考虑异方差结构的混合模型(样地水平)作为单木叶面积的最优模型;以地区作为随机效应因子,考虑Logistic方程a参数上的随机效应,同时不考虑异方差结构的混合模型(总体平均水平)作为林分密度的最优模型;林分叶面积动态变化呈单峰形式,幼龄阶段增长较快,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之后下降幅度减少。本研究在考虑林分自然稀疏的前提下从生长模型的角度证明了杉木林分叶面积动态变化呈单峰型,而非达到顶峰后保持不变,同时也表明林分叶面积达到顶峰后下降是由于林分密度的降低引起的。研究结果对于合理经营不同气候梯度的杉木人工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林分叶面积 动态变化 单峰 自然稀疏
下载PDF
苦竹扩张茶园过程中茶树叶片性状及其异速生长关系变化特征
4
作者 应益山 凡莉莉 +2 位作者 陈双林 郭子武 胡瑞财 《竹子学报》 2024年第2期50-57,共8页
【目的】在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分布区,茶树(Camellia sinensis)园中苦竹扩张现象普遍,揭示茶树叶形态性状及其异速生长关系对苦竹扩张后异质生境的响应特征,可为茶园生态系统中苦竹扩张控制和可持续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调... 【目的】在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分布区,茶树(Camellia sinensis)园中苦竹扩张现象普遍,揭示茶树叶形态性状及其异速生长关系对苦竹扩张后异质生境的响应特征,可为茶园生态系统中苦竹扩张控制和可持续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分析苦竹—茶树混交林界面区(MA)、混交林中心区(TB)和茶树纯林区(TF)3个样地中茶树叶形态性状,采用标准主轴回归分析解析茶树叶形态因子及其异速生长关系随苦竹扩张的变化规律。【结果】(1)在苦竹扩张过程中,茶树叶长(LL)、叶宽(LW)、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叶宽波动不对称性值(A_(F(LW)))和叶面积波动不对称性值(A_(F(LA)))逐渐减小,均在MA样地表现最高值;茶树叶厚(LT)逐渐增大,在TF样地表现最高值。(2)在TB样地中,LL—LW和SLA—LA呈异速生长关系,且截距最小,而在MA与TF样地中LL—LW和SLA—LA相对生长关系无显著变化;LA—LL和LA—LW在3个样地间存在共同斜率,均显著小于1.00,呈异速生长关系,其截距沿苦竹向茶园扩张方向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在各样地间差异显著。【结论】苦竹扩张导致茶树主要叶形态性状及其异速生长关系发生改变。在苦竹扩张过程中,茶树叶片变小、变厚,在混交林界面区变化显著,但在混交林中心区LL、LW和LA对竹林扩张的响应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苦竹 扩张界面 叶片性状 异速生长关系
下载PDF
不同配置模式护坡植物功能性状与光合特性研究
5
作者 邵艳艳 吕盛华 +2 位作者 李铭怡 耿启明 刘文景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1期148-153,共6页
以3种植物配置模式的护坡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植物配置模式下叶片鲜重(FW)、叶片干重(DW)、叶片含水量(LDC)、叶片SPAD值、叶面积(LA)、叶厚(LT)、比叶面积(SLA)、干物质含量(LDWC)及叶片光合特性参数(Pn、Gs、Ts、Ci)。结果表明... 以3种植物配置模式的护坡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植物配置模式下叶片鲜重(FW)、叶片干重(DW)、叶片含水量(LDC)、叶片SPAD值、叶面积(LA)、叶厚(LT)、比叶面积(SLA)、干物质含量(LDWC)及叶片光合特性参数(Pn、Gs、Ts、Ci)。结果表明:不同植物配置模式下,坡面植物的叶片功能性状、光合特性存在显著差异,这与邻株植物的物理或几何上的拥挤效应有较大的关系。研究发现,综合当地环境和边坡生态修复的效益性,草灌结合的植物配置模式更适合边坡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配置模式 护坡植物 叶功能性状 光合特性
下载PDF
基于叶面积指数的乌鲁木齐市绿色空间格局分析
6
作者 黄秋淞 何浩 《城市勘测》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作为植被结构和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和生态参数,能够较好地反映植被的生长状况与分布情况,本文基于LAI反映城市绿色空间的分布状况,以乌鲁木齐市作为研究区,使用2016~2022年的Sentinel-2系列遥感数据反...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作为植被结构和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和生态参数,能够较好地反映植被的生长状况与分布情况,本文基于LAI反映城市绿色空间的分布状况,以乌鲁木齐市作为研究区,使用2016~2022年的Sentinel-2系列遥感数据反演了乌鲁木齐市夏季LAI时间序列数据。引入景观指数分析乌鲁木齐市2016~2022年不同等级绿色空间的组分与结构变化特征;使用结合Sen斜率估计的M-K趋势检验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夏季LAI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了不同驱动因子对LAI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1)建成区内部多为低密度植被区域覆盖,高密度植被覆盖区域集中于城市边缘;(2)乌鲁木齐市的绿色空间面积主要呈减少趋势。(3)影响乌鲁木齐市绿色空间的驱动因子主要为土地利用类型和降水量;(4)交互探测表明驱动因子交互作用影响力强于单个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景观格局 M-K趋势 地理探测器 乌鲁木齐市
下载PDF
利用光谱学分析探究高温木叶黑釉瓷的实验模拟
7
作者 熊露 袁寅洁 +4 位作者 李丹 杨轩 季然 李其江 吴军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81-2387,共7页
高温木叶黑釉瓷作为一种兼具雅致和审美特点的文化符号,因其独特的装饰效果逐渐成为中国茶道文化中备受青睐的陶瓷器具。然而,其配烧技术至今仍然神秘莫测,虽得到学者们的持续关注仍未完全披露其形成和机理。为此,采用实验模拟方法并结... 高温木叶黑釉瓷作为一种兼具雅致和审美特点的文化符号,因其独特的装饰效果逐渐成为中国茶道文化中备受青睐的陶瓷器具。然而,其配烧技术至今仍然神秘莫测,虽得到学者们的持续关注仍未完全披露其形成和机理。为此,采用实验模拟方法并结合光谱学分析,通过利用样品色调角h°、饱和度C*以及反射光谱曲线和超景深显微镜观察分析釉面显微结构及其与黑釉呈色之间的关系,揭示了黑釉呈色和木叶纹清晰展现的机理,并基于传统黑釉筛选出了一组最佳的釉料配烧参数,其中Si/Al摩尔比在10.14~10.47,MgO摩尔量为0.19~0.22,CaO摩尔量为0.42~0.47,施釉厚度在0.7~0.9 mm之间可使黑釉呈现出最稳定的色泽和清晰度,并且木叶纹装饰较为理想。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釉料配方组成及施釉厚度等对于黑釉的色调呈现和木叶纹清晰装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所采用的光谱学分析方法和实验模拟方法可以有效地辅助陶瓷行业中的釉料配方优选研发,有望提高制瓷工艺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同时,实现了对木叶黑釉显微结构与反射光谱曲线特征的解析,凸显了光谱学分析方法在陶瓷泥釉料研发方面的应用前景,有助于促进陶瓷文化的发展,为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扬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叶黑釉 光谱学分析 实验模拟 配方筛选 反射光谱曲线
下载PDF
Recognition system of leaf images based on neuronal network 被引量:5
8
作者 WANG Dai-lin ZHANG Xiu-mei LIU Ya-qi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43-246,共4页
In forest variety registration, visual traits of the plants appearance are widely used to discern different tree species. The new recognition system of leaf image strategy which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established to ... In forest variety registration, visual traits of the plants appearance are widely used to discern different tree species. The new recognition system of leaf image strategy which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established to administrate a hierarchical list of leaf images, some sorts of edge detection can be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individual tokens of every image and the frame of the leaf can be got to differentiate the tree species. An approach based on back-propagation neuronal network is proposed and the programming languag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is also Riven by using Java.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leaf strategt is effective and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nal network Edge detection leaf images pattern recognition
下载PDF
Leaf Growth of Different Populations of Vetiveria zizanioides
9
作者 Liu Jinxiang Peng Xuemei Yang Yunfei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4年第6期304-307,327,共5页
Large sample sampling was adopted in this paper for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leaves of four populations of Vetiveria zizanioides ( introduced, local wild, domesticated wild populations of different years). The re... Large sample sampling was adopted in this paper for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leaves of four populations of Vetiveria zizanioides ( introduced, local wild, domesticated wild populations of different yea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ur populations varied in different degrees in terms of tiller height, leaf biomass, and leaf biomass ratio. Leaf length, leaf width, and ratio of leaf width to length of different populations also varied, but had similar power-function change regularity, and showed converging leaf biomass growth pattern and leaf growth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tiveria zizanioides leaf Growth pattern
下载PDF
机采棉种植模式下不同棉花品种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道青 郑曙峰 +4 位作者 刘小玲 王维 阚画春 陈敏 李淑英 《农学学报》 2023年第12期13-19,共7页
明确各品种在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形态、生理及产量因子变化,为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中品种选择提供理论基础。通过2018—2019年大田试验,以‘中棉所63F2’(杂交棉品种)低密度(4.5万株/hm^(2))为对照,研究‘中棉所63F2’和‘中棉所425’... 明确各品种在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形态、生理及产量因子变化,为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中品种选择提供理论基础。通过2018—2019年大田试验,以‘中棉所63F2’(杂交棉品种)低密度(4.5万株/hm^(2))为对照,研究‘中棉所63F2’和‘中棉所425’(常规早熟棉品种)、‘中棉所50’(常规早熟棉品种)等3个棉花品种在高密度(9.0万株/hm^(2))机采棉种植模式下的品种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各品种在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成铃数及产量均高于对照;‘中棉所63F2’单铃重、籽棉产量高于2个常规早熟棉花品种,但未达显著水平。常规早熟棉品种‘中棉所425’、‘中棉所50’成熟较早、集中成铃,适宜长江流域一年两熟模式下连茬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种植模式 适应性 棉花 叶面积指数 产量 品种
下载PDF
Dry Matter Partitioning, Nodulation and Seed Traits of Medium and Late Maturing Soybean Varieties as Affected by Planting Pattern and Plant Density
11
作者 Daniel Markos Udai. R. Pal Elias Uragi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2年第1期142-150,共9页
关键词 干物质分配 大豆品种 种植密度 种植模式 中晚熟 种子性状 结瘤 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不同轮作模式对谷子灌浆期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小霞 李丹 +7 位作者 李万星 靳鲲鹏 刘永忠 韩文清 黄学芳 刘鑫 田岗 曹晋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99-1510,共12页
为明确不同轮作模式对谷子灌浆期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于2018—2020年设置谷子连作、玉米大豆谷子、玉米高粱谷子、玉米花生谷子、玉米甘薯谷子、玉米马铃薯谷子和玉米糯玉米谷子7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谷子灌浆期生理特性,以及产... 为明确不同轮作模式对谷子灌浆期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于2018—2020年设置谷子连作、玉米大豆谷子、玉米高粱谷子、玉米花生谷子、玉米甘薯谷子、玉米马铃薯谷子和玉米糯玉米谷子7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谷子灌浆期生理特性,以及产量和小米品质的变化,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谷子产量和小米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玉米高粱谷子、玉米糯玉米谷子模式外,其他轮作处理谷子灌浆期叶绿素含量较连作显著增加2.17%~8.40%;灌浆期各轮作处理净光合速率较连作显著增加5.31%~24.40%,各轮作处理均可增加或显著增加谷子功能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各轮作处理在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大于或显著大于连作;各轮作处理灌浆起始势均早于连作;除玉米糯玉米谷子模式外,各轮作处理谷子产量显著高于连作或与连作差异不显著;玉米大豆谷子轮作模式氨基酸总量、粗蛋白质含量、胶稠度均显著高于连作。谷子产量和小米品质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大豆谷子为最佳轮作模式,可有效改善连作障碍引起的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轮作模式 灌浆期 叶绿素 净光合速率 叶面积指数
下载PDF
青藏高原干旱荒漠地区叶面积指数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13
作者 郭玉超 任鸿瑞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50,共13页
探索青藏高原干旱荒漠地区植被生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该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基于GLASS LAI数据,辅助气候、地形、社会等因子,采用最大值合成法、趋势分析法、变异系数法与偏相关分析法,分析1981—2... 探索青藏高原干旱荒漠地区植被生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该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基于GLASS LAI数据,辅助气候、地形、社会等因子,采用最大值合成法、趋势分析法、变异系数法与偏相关分析法,分析1981—2018年青藏高原干旱荒漠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LAI)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1)植被LAI在这38 a间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有64.85%的区域趋于增长,35.15%的区域趋于退化;2)不同海拔区间植被LAI变化特征有所差异,海拔≤2000 m呈不显著降低趋势(P>0.05),海拔>2000 m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其波动程度在海拔>6000 m及海拔≤2000 m区间更高;3)植被LAI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区域所占比例分别为63.93%和52.72%,其中通过显著性检验区域比例分别为11.56%和4.45%,气温与降水相比对植被LAI变化影响更为显著。1981—2018年间,研究区气候逐渐向暖湿化方向转变,对植被生长产生积极影响。经济发展、人口数量上升给该区植被覆盖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体现在土地利用变化上主要显示为草地退化、未利用土地扩张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变化格局 干旱荒漠地区 青藏高原
下载PDF
理实一体化课程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与研究——以船舶图样识读与绘制课程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曼 岳宗杰 于博 《辽宁高职学报》 2023年第2期73-77,共5页
以船舶图样识读与绘制理实一体化课程为例,通过分析该课程教学现状和教材存在的问题,结合活页式教材特点和开发理念,从课程思政建设、知识框架构建、“纸质+信息化资源”立体化教材设计、理实一体化授课形式四个方面提出了教材开发思路... 以船舶图样识读与绘制理实一体化课程为例,通过分析该课程教学现状和教材存在的问题,结合活页式教材特点和开发理念,从课程思政建设、知识框架构建、“纸质+信息化资源”立体化教材设计、理实一体化授课形式四个方面提出了教材开发思路。该活页式教材坚持育人导向,符合“三教”改革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对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求,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船舶图样识读与绘制课程 活页式教材
下载PDF
石面及土面小生境对典型喀斯特森林凋落叶分解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娜 吴鹏 +5 位作者 周汀 叶雨艳 崔迎春 赵文君 侯贻菊 周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5-154,共10页
【目的】探究小生境对典型喀斯特森林凋落叶分解过程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为喀斯特森林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方法】以茂兰典型喀斯特森林凋落叶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石面和土面两种典型小生境类型,进... 【目的】探究小生境对典型喀斯特森林凋落叶分解过程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为喀斯特森林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方法】以茂兰典型喀斯特森林凋落叶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石面和土面两种典型小生境类型,进行了为期1年的凋落物原位分解实验,并以2个月为周期监测其质量损失率(D)、分解速率(k)、养分含量及元素迁移等特征。【结果】1)小生境类型显著影响凋落叶质量损失率(P <0.05),年质量损失率和分解速率均表现为石面(D=70.04%,k=1.13)高于土面(D=61.41%,k=0.81)。2)凋落叶分解过程中,两种生境下的C、K、Ca、Mg和δ^(15)N元素含量具有相同的动态变化,而N、P和δ13C的则不相同,综合来看,小生境对凋落叶分解前期(0~187 d)各养分含量的影响较小,更易影响分解中后期(187~368 d)的养分含量。3)两种小生境下凋落叶的C、P、K和Mg元素迁移为直接释放模式,而N和Ca元素则为富集-释放模式;石面小生境下凋落叶C、N和P释放强度随分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土面下则存在一定波动;K、Ca和Mg在两种生境下均具有相同的释放动态,且K和Mg在石面的释放强度显著高于土面(P <0.05),而Ca则无显著差异性。【结论】该区域两种小生境对凋落叶的分解过程具有一定的影响,石面较土面更能促进凋落叶的分解和养分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迁移模式 凋落物分解 质量损失率 茂兰喀斯特原生林 凋落叶
下载PDF
网状脉植物单一叶片不同生物标志物系统性提取及稳定同位素测定方法研究
16
作者 勾蒙蒙 朱震宇 +2 位作者 赵雨 闫秋林 王颖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79,102,共9页
叶片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其发育很大程度上受遗传控制,但同时也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单一叶片中不同生物标志物(正构烷烃、脂肪酸和纤维素)的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13)C/^(12)C、^(2)H/^(1)H和18O/16O比值)记录了叶片... 叶片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其发育很大程度上受遗传控制,但同时也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单一叶片中不同生物标志物(正构烷烃、脂肪酸和纤维素)的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13)C/^(12)C、^(2)H/^(1)H和18O/16O比值)记录了叶片经历的温度、湿度和水分供应等环境条件,因此,叶片有机质和叶片水的C、H和O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可用于恢复真实条件下叶片生命周期中经历的环境(如降雨和土壤蒸发等).基于对植物单一叶片分割后进行多种有机质的提取存在样品量较少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利用少量(<500 mg)的网状脉叶片(荷叶)系统性提取叶片水、脂肪酸、正构烷烃以及α-纤维素.首先将叶片切割并密封在预先冷却的离心管中并通过真空线路进行提水,然后用DCM和甲醇的混合溶液对提过水的叶子切片进行超声提取,接着分别用正己烷和乙酸乙酯先后通过硅胶柱层析法提取正构烷烃以及混合脂肪酸,随后用BF_(3)-CH_(3)OH将脂肪酸衍生为脂肪酸甲酯(FAMEs),最后使用实验室开发的方法从超声后剩余的沉淀物中提取α-纤维素.叶片水分和α-纤维素有明显的中心到边缘18O富集现象,与前期对平行脉型香蕉叶片的研究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植物 网状叶 有机质 稳定同位素 空间布局
下载PDF
元上都城南子山南区元墓出土叶纹台盘考
17
作者 欧阳中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85,共7页
通过相关分析和研究,元上都城南子山南区M38A号元墓出土卵白釉叶纹瓷器应该是一件台盘,其用途是用以盛放的“颜乐”款卵白釉勺。与此同时,这件卵白釉叶纹台盘烧造年代应该是在1323年左右。其次,考证了元上都城南子山南区M38A号元墓出土... 通过相关分析和研究,元上都城南子山南区M38A号元墓出土卵白釉叶纹瓷器应该是一件台盘,其用途是用以盛放的“颜乐”款卵白釉勺。与此同时,这件卵白釉叶纹台盘烧造年代应该是在1323年左右。其次,考证了元上都城南子山南区M38A号元墓出土卵白釉台盘上叶纹为茶条槭树叶,也就是文献中所谓“红叶”。台盘上茶条槭树叶装饰是受到了元上都宫廷节日文化之压节的影响,即簪红叶于帽的习俗。结合元代祭祀制度,可以推断出带有此类装饰的台盘很可能是元代宫廷订烧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墓 叶纹 卵白釉瓷 茶条槭 宫廷文化
下载PDF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连生贵子纹绣品研究
18
作者 倪葭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1-76,93,共7页
吉祥纹样历史悠久,普遍运用象征性的手法,将祈福纳祥、驱恶辟邪的心愿,借助图形呈现出来。连生贵子纹也称莲生贵子纹,深受大众喜爱。顾名思义,该纹样表达出民众期盼多生儿子的愿望。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连生贵子纹绣品,将古人对于子嗣... 吉祥纹样历史悠久,普遍运用象征性的手法,将祈福纳祥、驱恶辟邪的心愿,借助图形呈现出来。连生贵子纹也称莲生贵子纹,深受大众喜爱。顾名思义,该纹样表达出民众期盼多生儿子的愿望。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连生贵子纹绣品,将古人对于子嗣绵延的追求,凭借童子、莲花与莲叶的组合表达出来。连生贵子纹应用领域极广,除服饰装饰图案外,在年画、剪纸、陶瓷、玉器等艺术品中均可见到。该研究旨在探讨这种深为大众所喜爱的纹饰,其多方来源与含义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生贵子 吉祥纹样 莲花 莲叶 童子
下载PDF
构树叶物候持续时间的纬度格局
19
作者 王鑫洋 王媛 +2 位作者 杨华 张泽 杜彦君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4期405-411,共7页
利用中国物候观测网9个站点记录的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叶物候近半个世纪的数据,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构树叶物候持续时间的纬度差异。结果显示,构树叶物候持续时间随纬度增加有明显逐渐缩短的趋势。具体表现为:随着纬度增加,... 利用中国物候观测网9个站点记录的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叶物候近半个世纪的数据,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构树叶物候持续时间的纬度差异。结果显示,构树叶物候持续时间随纬度增加有明显逐渐缩短的趋势。具体表现为:随着纬度增加,展叶期逐渐提前,落叶期逐渐延迟。对环境因子的重要性进行随机森林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展叶季前的温度是控制构树展叶期和叶持续时间最关键的环境因子,而落叶季前的降水量是落叶期最关键的环境因子,这表明叶物候持续时间的纬度格局是由温度和降水量共同塑造的。结果表明,广布种植物物候存在明显的纬度梯度,以此适应不同的当地环境条件,提高了自身适应性。从地理格局视角,评估纬度对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叶物候的影响,有助于评估物种未来的分布范围变化及灭绝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叶物候 持续时间 纬度格局 种内变异
下载PDF
中国660种陆生植物叶片8种元素含量特征 被引量:67
20
作者 秦海 李俊祥 +3 位作者 高三平 李铖 李蓉 沈兴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47-1257,共11页
对全国范围内120个样点660种陆生植物共1781个植物样本的叶片S、K、Na、Fe、Ca、SiO2、Al、Mn含量特征进行了研究。各元素的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K>Ca>SiO2>Na>S>Al>Fe>Mn,总体上属于K>Ca型。与世界陆生植物平均... 对全国范围内120个样点660种陆生植物共1781个植物样本的叶片S、K、Na、Fe、Ca、SiO2、Al、Mn含量特征进行了研究。各元素的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K>Ca>SiO2>Na>S>Al>Fe>Mn,总体上属于K>Ca型。与世界陆生植物平均元素含量相比较,我国植物叶片Na的含量偏高。除Ca在草本植物中的含量低于木本植物外,为满足快速生长的需要,S、K、Na、Fe、Ca、SiO2的含量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落叶植物>常绿植物、阔叶植物>针叶植物,而Mn的含量在这些功能组却刚好相反,Al的含量变化不大。S、K、SiO2在针叶林中的含量最低,S、Na、Fe在荒漠植物中的含量最高。Ca与SiO2、Al,以及Mn与除Al之外的其他6种元素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除此之外,植物元素含量间的相关关系都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植物叶片元素含量与植物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相关分析表明,S、K、Na、Fe、Ca、SiO2含量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Al、Mn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S、K、Na、Fe、SiO2、Al随经度的增加而减少,Mn随经度的增加而增加,而Ca与经度间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陆生植物 叶片元素含量 空间分布格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