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en-Lee-Liu方程的精确解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向正 张金良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研究在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出现的Chen-Lee-Liu(CLL)方程的精确解.通过对CLL方程的行波约化导出一个具有高次非线性项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为了解该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给出一个新的辅助微分方程及其精确解.借助该辅助微分方程及其精确解,并... 研究在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出现的Chen-Lee-Liu(CLL)方程的精确解.通过对CLL方程的行波约化导出一个具有高次非线性项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为了解该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给出一个新的辅助微分方程及其精确解.借助该辅助微分方程及其精确解,并根据齐次平衡原则,得到CLL方程的包络孤立波解和包络正弦波解.所用方法可应用到其它类似方程的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次平衡原则 F展开法 Chen-lee-Liu方程 包络孤立波解
下载PDF
Chen-Lee-Liu方程的精确解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翠莲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研究在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出现的Chen-Lee-Liu方程的精确解,通过对其行波约化,导出一个具有高次非线性项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并运用已知常微分方程的解直接得到Chen-Lee-Liu方程的多组精确解。
关键词 Chen-lee-Liu方程 行波约化 精确解 孤立波解
下载PDF
A Study of th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n the Amplitude of Lee Waves 被引量:3
3
作者 臧增亮 张铭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74-480,共7页
A three-layer theoretical model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lee wave of a real example occurring over Blue Ridge in Pittsburgh, in which the maximum vertical velocity is 0.11 m s^-1. Based on this, the influence of chang... A three-layer theoretical model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lee wave of a real example occurring over Blue Ridge in Pittsburgh, in which the maximum vertical velocity is 0.11 m s^-1. Based on this, the influence of changes in the thickness and values of the Scorer parameter in each layer are analyzed. It is shown that the influence of each layer parameters on the lee-wave amplitude is different, and the amplitude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changes in the lower layer. Since the environment changes can affect the Scorer parameter profile, the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 on the amplitude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plitude will decrease in the daytime because of solar heating, and increase at night because of radiational cooling, according to observational data. The case is also simulated by the 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 (ARPS) model. The simulated amplitude is 0.089 m s^-1, which is close to the calculated result. Numerical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to test the former calculated experiments. The simulated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analytically calculated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e waves Scorer parameter AMPLITUDE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遗传算法对Lee模型的本地化修正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涵 周新力 +1 位作者 宋斌斌 王程民 《舰船电子工程》 2019年第8期79-82,共4页
Lee模型在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中具有较大误差,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对Lee模型的修正。将Lee模型的参数作为变量,用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最小均方误差作为适应度函数应用在遗传算法中,实现了Lee模型本土优化。根据大量实测数据... Lee模型在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中具有较大误差,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对Lee模型的修正。将Lee模型的参数作为变量,用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最小均方误差作为适应度函数应用在遗传算法中,实现了Lee模型本土优化。根据大量实测数据显示,修正后的Lee模型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均方误差为5.7dB,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波传播 lee模型 遗传算法 修正模型 误差 本土优化
下载PDF
跃变分层流体中球体内波散度场特征实验研究
5
作者 张军 姚志崇 +2 位作者 高德宝 周根水 苏博越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84-994,共11页
本文对跃变分层流体中匀速拖曳运动球体内波诱导流场PIV试验测量得到的水平速度散度场随时间的演化过程及内波时频、波谱、传播速度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球体处于跃层中,测试水平面位于球心下方一倍直径处。分析获得了速度散度场整体特征... 本文对跃变分层流体中匀速拖曳运动球体内波诱导流场PIV试验测量得到的水平速度散度场随时间的演化过程及内波时频、波谱、传播速度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球体处于跃层中,测试水平面位于球心下方一倍直径处。分析获得了速度散度场整体特征及其随内傅氏数F_(ri)=U/N_(max)D的变化规律,比较分析了体效应内波(Lee波)和尾流效应内波(WIW波)的时频、波谱、传播速度等波动特征。研究表明:(1)在低F_(ri)时Lee波占优,水平速度散度等值线呈内凹的“>”形,在最大浮力振荡频率f_(max)附近有非常明显的频率主峰,速度散度曲线的波谱主峰也非常明显,内波传播速度与球体运动速度基本一致;(2)在高F_(ri)时WIW波占优,水平速度散度等值线呈“■”形,频谱曲线上明显存在多个峰,且主频接近球体潜深位置当地浮力振荡频率,波谱曲线上也存在多个较明显的峰,对应WIW波波长在2.4D~5.6D之间,传播速度远低于球体运动速度;(3)在高F_(ri)时WIW波分界线的斜率与参数F_(ri)呈指数分布,在低F_(ri)下Lee波包络线的斜率也符合此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流 体效应内波 尾流效应内波 速度散度
下载PDF
Numerical Consideration of Chen-Lee-Liu Equation through Modification Method for Various Types of Solitons
6
作者 A. S. H. F. Mohammed O. H. Bakodah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2020年第3期398-409,共12页
The purpose of the current study is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and exactness of the new Modification of the Adomian Decomposition (MAD) method in providing fast converging numerical solutions for the Chen-Lee-Liu (CL... The purpose of the current study is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and exactness of the new Modification of the Adomian Decomposition (MAD) method in providing fast converging numerical solutions for the Chen-Lee-Liu (CLL) equation. In addition, we are able to simulate the scheme and provid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the help of some exact soliton solutions in optical fibers. Finally, the MAD method uncovered that the strategy is proven to be reliable due to the elevated level of accuracy and less computational advances, as demonstrated by a series of tables and fig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n-lee-Liu Equation Solitary Wave the New Modification of the Adomian Decomposition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式评估细尺度参数化方案在南大洋背风波生成源地的适用性
7
作者 何英 汪嘉宁 王凡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9-688,共10页
验证基于GM(Garret-Munk)大洋内波普适谱的细尺度参数化方案在不同海域的适用性,对于湍流混合研究来说非常重要。包含背景GM内波场的高分辨率数值模式被用于评估细尺度参数化方案在背风波生成源地处的适用性。细尺度参数化方案主要包括... 验证基于GM(Garret-Munk)大洋内波普适谱的细尺度参数化方案在不同海域的适用性,对于湍流混合研究来说非常重要。包含背景GM内波场的高分辨率数值模式被用于评估细尺度参数化方案在背风波生成源地处的适用性。细尺度参数化方案主要包括基于剪切的G89 (Gregg 1989)方案、基于应变的W93 (Wijesekera 1993)方案、基于剪切和应变的GHP (Gregg-Henyey-Polzin)方案以及对GHP方案中的频率矫正项作出变换的IH (Ijichi-Hibiya)方案。计算结果显示,背风波的生成伴随着海底上方近惯性内波的增强,使得内波场的动能与势能的比值相较于GM内波场偏大。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剪切的G89方案会因为高估内波场的总能量而高估耗散率。反之,基于应变的W93方案会因为低估内波场的总能量而低估耗散率。计算结果还显示,已经考虑了内波谱变形的GHP方案仍然会高估耗散率,但IH方案能比较准确地估算耗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混合 细尺度参数化方案 背风波
下载PDF
关中东部连续性冰雹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胡淑兰 武麦凤 +2 位作者 王旭仙 张丽娟 武广良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9-163,共5页
利用关中东部各气象站和各县防雹站(点)建站以来的连续性降雹资料,统计分析了连续性降雹的时空分布、环流形势、物理量场以及强回波移动規律,总结出影响关中东部连续性降雹的重要天气特征及渭北多雹和多连续性降雹的重要原因是特殊地形... 利用关中东部各气象站和各县防雹站(点)建站以来的连续性降雹资料,统计分析了连续性降雹的时空分布、环流形势、物理量场以及强回波移动規律,总结出影响关中东部连续性降雹的重要天气特征及渭北多雹和多连续性降雹的重要原因是特殊地形与秦岭背风波相叠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降雹分布 环流特征 统计分析 特殊地形 背风波
下载PDF
分层流体中细长体生成内波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先奇 尤云祥 +2 位作者 陈科 胡天群 魏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98-1301,共4页
在密度连续分布的3层流体中,对细长体运动生成的内波问题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采用多通道电导率阵,测量分析了拖曳模型产生内波的相关速度、垂向位移场及其波形结构.结果表明,拖曳模型产生的内波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定常源激发的Lee波... 在密度连续分布的3层流体中,对细长体运动生成的内波问题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采用多通道电导率阵,测量分析了拖曳模型产生内波的相关速度、垂向位移场及其波形结构.结果表明,拖曳模型产生的内波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定常源激发的Lee波;另一类是由非定常源激发的尾迹波,而且Lee波转换为尾迹波的临界内Fr=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流 细长体 lee 尾迹波
下载PDF
中尺度地形背风波的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42
10
作者 朱民 余志豪 陆汉城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05-714,共10页
文中探讨了中尺度地形背风驻波及对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的影响问题,通过建立一个含类似大别山地形作用的简化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过山气流u取101m/s量级,层结参数N取10(-3)s(-1)量级,其比值U/N约为... 文中探讨了中尺度地形背风驻波及对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的影响问题,通过建立一个含类似大别山地形作用的简化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过山气流u取101m/s量级,层结参数N取10(-3)s(-1)量级,其比值U/N约为3×103~4×103时可出现一种相当正压的地形背风波,其波长近于U/f~102km(f为柯氏参数)。结合上述理论结果和实际暴雨个例,分析指出在江淮梅雨期间,当有移动性的暴雨区移至大别山定常背风波的适当位置时,暴雨会得到增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 地形背风波 相当正压 雨团 增幅
下载PDF
背风波和逆温层效应对兰州小高压形成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国昌 李岩瑛 +3 位作者 张存杰 张强 李栋梁 孙爱芝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3-301,共9页
利用兰州和民勤两站干年(1995年)、湿年(1994年)的5~6月08:00和20:00气象观测资料,采用Scorer背风波参数等方法对兰州小高压的形成、发展机制进行动力和热力学诊断分析。分析表明,兰州存在明显的背风波效应和下沉逆温;民勤有... 利用兰州和民勤两站干年(1995年)、湿年(1994年)的5~6月08:00和20:00气象观测资料,采用Scorer背风波参数等方法对兰州小高压的形成、发展机制进行动力和热力学诊断分析。分析表明,兰州存在明显的背风波效应和下沉逆温;民勤有较强的逆温层特征,逆温频数多且强度大,辐射和扰动逆温较明显,它们的背风波和逆温层特征影响着兰州小高压的形成、尺度和位置。兰州小高压是青藏高原大地形和大气环流共同作用的一种边界层现象,与青藏高原北部较强的逆温和背风波效应有着重要的关系,运用中尺度天气学方法得出兰州小高压的预报流程,以建立其诊断和预报的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小高压 青藏高原 背风波效应 逆温层
下载PDF
三维三层背风波的理论和数值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臧增亮 张铭 张瑰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7-552,共6页
建立了一个三维三层背风波的理论模型,求出当Scorer参数满足中间层大,上、下两层小的情况下,三维三层背风波的理论波长和扰动分布。利用该理论模型对一个实际的背风波个例进行了计算,得到的理论波长与实际波长十分接近。理论结果还表明... 建立了一个三维三层背风波的理论模型,求出当Scorer参数满足中间层大,上、下两层小的情况下,三维三层背风波的理论波长和扰动分布。利用该理论模型对一个实际的背风波个例进行了计算,得到的理论波长与实际波长十分接近。理论结果还表明波动的最大扰动振幅在中层附近。利用ARPS(The 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模式对此个例模拟的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波长、锲角及波动位相的分布都与理论模型的结果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背风波 理论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三层模式背风波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臧增亮 张铭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5-400,共6页
文中建立了一个背风波的三层理论模式 ;当三层Scorer参数在中层最大、高层次之、下层最小的情况下 ,利用该模式求得了背风波的理论波长及扰动的解析解 ,并对一个典型的个例计算了其背风波波长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背风波波长对上、中、... 文中建立了一个背风波的三层理论模式 ;当三层Scorer参数在中层最大、高层次之、下层最小的情况下 ,利用该模式求得了背风波的理论波长及扰动的解析解 ,并对一个典型的个例计算了其背风波波长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背风波波长对上、中、下三层Scorer参数变化的敏感性 ,结果表明波长对中层Scorer参数的变化比较敏感 ,对下层Scorer参数的大小和符号都不敏感 ,但在计算背风波波长时不能忽略下层的Scorer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风波 中尺度环流 三层理论模式 Scorer参数
下载PDF
大地形背风波的转槽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高守亭 陈辉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53-665,共13页
文中利用转槽在相似定律及动力无量纲数的控制下 ,对旋转层结流越过大地形产生的背风波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 ,无量纲数中 Froude数是最重要的参数 ,发现在层结适当时背风波同旋涡结构在山的下风方同时出现。在无旋转... 文中利用转槽在相似定律及动力无量纲数的控制下 ,对旋转层结流越过大地形产生的背风波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 ,无量纲数中 Froude数是最重要的参数 ,发现在层结适当时背风波同旋涡结构在山的下风方同时出现。在无旋转情况下 ,在 Froude数适当时仍然存在着明显的背风波 ,但旋转的作用能增加背风波的波动幅度 ,特别是起着引发下坡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层结流 转槽实验 背风涡旋 大地形 背风波
下载PDF
三层模式中地形对背风波振幅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臧增亮 张梅 张铭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1-405,共5页
利用一个三层模式和钟形山脉研究了中尺度地形参数对背风波振幅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若保持地形高度不变,变化地形宽度时,当山脉半宽为背风波频率的倒数,波动的振幅可以达到最大;若地形高度和半宽按不同比例变化时,波动振幅的变化是不... 利用一个三层模式和钟形山脉研究了中尺度地形参数对背风波振幅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若保持地形高度不变,变化地形宽度时,当山脉半宽为背风波频率的倒数,波动的振幅可以达到最大;若地形高度和半宽按不同比例变化时,波动振幅的变化是不确定的;若高度和半宽按相同比例变化时,即保持山脉形状不变的情况下,半宽为频率的倒数的2倍时,振幅达到最大。最后利用ARPS模式对地形参数的变化进行了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与理论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rer参数 地形参数 背风波振幅
下载PDF
三层模式中背风波存在条件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臧增亮 张铭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7-584,共8页
本文针对边界层附近为弱稳定层结或不稳定层结下的背风波,建立了一个三层理论模式,其三层Scorer参数在中层最大、高层次之、下层最小。分两种情况对该类型背风波的存在的条件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第一种情况下三层背风波的存在条件与二... 本文针对边界层附近为弱稳定层结或不稳定层结下的背风波,建立了一个三层理论模式,其三层Scorer参数在中层最大、高层次之、下层最小。分两种情况对该类型背风波的存在的条件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第一种情况下三层背风波的存在条件与二层模式相同,而第二种情况下其存在条件则是二层模式不能描述的。三层模式背风波的存在条件要比两层模式宽松。并用二个例子对这二种情况下的条件进行了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风波 存在条件 三层模式 Scorer参数
下载PDF
边界层Scorer参数对背风波波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臧增亮 张铭 吴海燕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9-214,共6页
利用一个中层Scorer参数较大,上、下层Scorer参数较小的3层背风波模型,讨论了边界层(下层)Scorer参数对背风波波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边界层Scorer参数减小时,波长增大,反之波长减小;当中高层的Scorer参数较小时,背风波波长对边界层的S... 利用一个中层Scorer参数较大,上、下层Scorer参数较小的3层背风波模型,讨论了边界层(下层)Scorer参数对背风波波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边界层Scorer参数减小时,波长增大,反之波长减小;当中高层的Scorer参数较小时,背风波波长对边界层的Scorer参数敏感。利用该结果结合观测事实分析后发现,由于地表加热的日变化影响了边界层的Scorer参数,故造成了背风波波长在夜间缩短,在午后增加;此外还发现,因夏季的Scorer参数要比冬季小,这可导致波长变化率在夏季比冬季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 背风波 Scorer参数
下载PDF
水汽和潜热释放对背风波影响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臧增亮 潘晓滨 +1 位作者 汪潮 王劲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4,共7页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ARPS进行了理想场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水汽和潜热释放对大气层结稳定度的影响以及其在背风波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潜热释放对大气层结分布的影响要远大于水汽对大气层结分布的直接影响,如果没有潜热...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ARPS进行了理想场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水汽和潜热释放对大气层结稳定度的影响以及其在背风波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潜热释放对大气层结分布的影响要远大于水汽对大气层结分布的直接影响,如果没有潜热的释放,水汽对背风波的发展和演变的作用非常小,而潜热释放可以使湿层结稳定度急剧下降,迅速破坏原有的层结分布,使这个区域出现非拦截的强烈的垂直运动,波动的崩溃更加迅速和明显。但需要说明的是在试验中,将数值模式里控制潜热释放的参数设为:0、1/2、2的假定情况,则在实际的大气运动过程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风波 水汽 潜热释放 大气稳定度
下载PDF
北太平洋副热带向东逆流区Rossby波斜压稳定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秦玉 李丽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91,共9页
根据对卫星观测的海平面高度资料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在北太平洋副热带两支向东的流(副热带逆流和夏威夷背风逆流)所在的区域内,海平面高度的70-210天周期振荡是主要的低频变化.发现在这两支向东的逆流区Rossby波的特性不同:副热带逆流... 根据对卫星观测的海平面高度资料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在北太平洋副热带两支向东的流(副热带逆流和夏威夷背风逆流)所在的区域内,海平面高度的70-210天周期振荡是主要的低频变化.发现在这两支向东的逆流区Rossby波的特性不同:副热带逆流区70-210天周期振荡对应的Rossby波西传过程中增幅,在台湾以东振幅达到最大;而在夏威夷背风逆流区,70-210天周期Rossby波在西传过程中不出现增幅现象.依据2.5层海洋模式得到的关于Rossby波振幅、频率与海洋层结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周期为70-210天的Rossby波为不稳定波,这是由于副热带逆流海域模态水存在使得密度的垂直梯度变小的缘故;而在夏威夷背风逆流区位于表层逆流下的北赤道流西深东浅,70-210天周期Rossby长波在逆流的东部有可能不稳定,但其在逆流的西部是稳定的,因此不出现在西传过程中增幅现象;发现在北太平洋副热带两个向东流的海域,年周期Rossby波是稳定的,因此,在该海域海平面周期为70-210天的振荡的振幅要比年周期振荡的振幅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 副热带逆流 夏威夷背风逆流 ROSSBY波 斜压稳定性
下载PDF
三层模型背风波的计算分析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梅 臧增亮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0-404,共5页
本文将背风波三层模式的理论应用于典型的背风波个例,判断了其解所属的类型,计算了这些个例的波长;指出当有多个波解存在时,最长波长所对应的波解是实际解;本文还用ARPS模式对这些个例作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解析解则有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数值模拟 背风波Scorer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