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场景与银幕之间:早期罗马尼亚电影与重新发现“消失的”女性电影先驱
1
作者 安娜·葛雷吉克(文) 冯芃芃(译) 吕睿(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70,共16页
虽然具有创新精神的女性人物对一些早期电影的制作与放映有所贡献,但很少有女性的名字出现在巴尔干电影史中。原始档案与当时的报刊重现了罗马尼亚女性戏剧导演兼演员马里奥拉·沃伊库列斯库的电影制作活动,沃伊库列斯库的明星形象... 虽然具有创新精神的女性人物对一些早期电影的制作与放映有所贡献,但很少有女性的名字出现在巴尔干电影史中。原始档案与当时的报刊重现了罗马尼亚女性戏剧导演兼演员马里奥拉·沃伊库列斯库的电影制作活动,沃伊库列斯库的明星形象和戏剧经验对里昂·M.波佩斯库艺术电影公司早期故事片的制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沃伊库列斯库一生成就斐然,有丰富多彩的舞台生涯,并在1912年成立了自己的剧团,在早期电影的制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以沃伊库列斯库对罗马尼亚早期电影的贡献为切入点,可以充分阐释罗马尼亚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女性在大众文化中所占据的空间和扮演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电影 女性电影先驱 罗马尼亚电影 电影文化 妇女运动
下载PDF
瞿秋白领导上海左翼电影运动的文化策略--以夏衍回忆文章为中心
2
作者 房默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108,共7页
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左翼电影运动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光彩的篇章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在左翼电影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左翼电影滥觞之时,当时的左翼电影小组的负责人就得到了瞿秋白的具体指示与指导,这为左翼... 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左翼电影运动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光彩的篇章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在左翼电影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左翼电影滥觞之时,当时的左翼电影小组的负责人就得到了瞿秋白的具体指示与指导,这为左翼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瞿秋白有关电影问题的谈话,虽然就事论事,也不系统,但思想内容却非常丰富,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对于今天的中国电影事业,依然具有一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左翼电影运动 政治决策 文化策略
下载PDF
从“左翼电影文化运动”的发生看其历史合理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晓飞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60,共7页
本文探寻了1930年代发生的"左翼电影文化运动"的主客观因素,认为"左翼电影文化运动"首先是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当头的必然事件;其次是中国共产党谋求文化领导权的政治需要;再次是左翼知识分子实现社会革命理想的艺... 本文探寻了1930年代发生的"左翼电影文化运动"的主客观因素,认为"左翼电影文化运动"首先是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当头的必然事件;其次是中国共产党谋求文化领导权的政治需要;再次是左翼知识分子实现社会革命理想的艺术实践。因此,本文认为尽管"左翼电影文化运动"有一些过激偏向,但即使是"去意识形态化"批评也无法否认"左翼电影文化运动"的历史合理性。这对于政治与艺术关系的认识,对中国电影文化现状的思考都是有重要参考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0年代 左翼电影文化运动 社会政治动因 左翼电影人
下载PDF
左翼电影运动之小引:孙师毅先锋电影观及其理论考辨(1926~1932)
4
作者 苗芳 《文化研究》 2021年第4期86-98,共13页
1926年孙师毅将马克思的阶级论与唯物论引入电影界,主张电影编剧为底层无产阶级呐喊,申明历史更迭的必然性,树立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创作观念。1931~1932年,孙师毅汲取了列宁的著名论点,即“在我们一切艺术中最重要的是电影”,以本名与... 1926年孙师毅将马克思的阶级论与唯物论引入电影界,主张电影编剧为底层无产阶级呐喊,申明历史更迭的必然性,树立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创作观念。1931~1932年,孙师毅汲取了列宁的著名论点,即“在我们一切艺术中最重要的是电影”,以本名与笔名联合阐发一种“电影———笔”意识形态理论,强调电影作为文化武器的重要价值,鼓励进步文人进入电影市场争夺大众文化的领导权。孙师毅的电影理论虽然未能生根成系,但是其先锋探索精神与激进理论构想不失为左翼电影运动的思想前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师毅 柯灵 左翼电影运动 早期电影理论 文化领导权
下载PDF
“文化革命”、“女性”的发明和中国电影——戴锦华谈“五四与电影” 被引量:19
5
作者 戴锦华 孙柏 +1 位作者 杨烨莹 安爽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20,共6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葛兰西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初创期的中国电影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功能角色,为社会急遽变迁中的人们提供了想象性的安置。现代中国最重要的发明是"女性",她是为召唤和建构现代意...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葛兰西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初创期的中国电影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功能角色,为社会急遽变迁中的人们提供了想象性的安置。现代中国最重要的发明是"女性",她是为召唤和建构现代意义上的"人",也是现代中国的历史主体而被创造出来的,早期电影文化中的女侠、女明星、新女性都是五四时期这一发明的集中体现。而这种建构性的特征也内在于"中国电影"概念的历史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文化革命” 中国早期电影 新女性 女侠 历史主体
原文传递
最进化的戏剧——论中国早期“影戏观”中的进化论思维 被引量:2
6
作者 田亦洲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5-151,共7页
一直以来,中国早期"影戏观"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理论命题。本文在承认其受到西方理论话语影响的前提下,将其放置于"五四"时期特殊的文化语境之中,试图通过对顾肯夫等人理论著述的分析,考察中国早期"影戏观"... 一直以来,中国早期"影戏观"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理论命题。本文在承认其受到西方理论话语影响的前提下,将其放置于"五四"时期特殊的文化语境之中,试图通过对顾肯夫等人理论著述的分析,考察中国早期"影戏观"中以进化论思维为特征的西方现代逻辑,进而探寻早期电影理论家在具体表述、修辞中的话语策略与深层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早期电影理论 “影戏观” 进化论思维 “五四”文化语境
原文传递
1930年代左翼电影文化运动的国家民族主义话语
7
作者 梁建华 冯清贵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0-144,共5页
1930年代的左翼电影文化运动,成为接驳国家民族主义话语的重要场域。在大叙述下形成了全新的话语体系与表达范式,自觉地践行着第三世界的民族语言。从左翼电影文化运动视角出发,以国家民族主义为考论中心,重溯国家民族主义话语原型,使... 1930年代的左翼电影文化运动,成为接驳国家民族主义话语的重要场域。在大叙述下形成了全新的话语体系与表达范式,自觉地践行着第三世界的民族语言。从左翼电影文化运动视角出发,以国家民族主义为考论中心,重溯国家民族主义话语原型,使国家民族主义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从而起到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认同与凝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电影文化运动 国家民族主义话语
原文传递
在商业宣传中建构新的文化阵地:左翼电影运动与《明星月报》
8
作者 王艳云 蒲桂南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2021年第2期4-13,共10页
左翼电影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星月报》是左翼电影运动和明星公司共同建构出的新的文化阵地,是左翼电影运动深入电影制片公司,在电影战线上取得的重要成果。与其他文化阵地不同,《明星... 左翼电影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星月报》是左翼电影运动和明星公司共同建构出的新的文化阵地,是左翼电影运动深入电影制片公司,在电影战线上取得的重要成果。与其他文化阵地不同,《明星月报》首先是明星公司的宣传刊物,在其鼓吹左翼文化的同时,必须满足其作品宣传的商业需求,这就迫使左翼文化必须采取一种弹性提焠和柔性渗透的措施,进行思想强化和文化统战。这既是一种斗争的方式,也是协作的策略,这种办刊策略最终不仅成功打造出明星公司和《明星月报》自身的品牌效应,还建构出左翼电影文化新的舆论阵地。《明星月报》是在商业、艺术、政治有机结合的语境下,左翼力量夺取意识形态话语权,拓展思想传播路径的典型代表,它的成功是左翼电影运动宝贵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电影运动 《明星月报》 文化阵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