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蒂皮瓣修复胫前皮肤缺损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邵金许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1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方法选择。方法:回顾分析32例采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病例,包括胫骨上段皮肤缺损12例,中下段20例。分别采用隐动脉皮瓣,双蒂筋膜皮瓣修复12例、20例。结果:32例术后皮瓣成活,随访6... 目的:探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方法选择。方法:回顾分析32例采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病例,包括胫骨上段皮肤缺损12例,中下段20例。分别采用隐动脉皮瓣,双蒂筋膜皮瓣修复12例、20例。结果:32例术后皮瓣成活,随访6个月至3年,内植物未发生感染和松动,骨折愈合好,疗效满意。结论:隐动脉皮瓣、双蒂筋膜皮瓣术式简单可靠,并发症少,是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腿损伤 胫骨骨折
下载PDF
崇明东滩鸻鹬类迁徙路线的环志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惠鑫 马强 +4 位作者 向余劲攻 蔡志扬 宋国贤 袁晓 马志军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29,共7页
崇明东滩为东亚-澳大利西亚鸻鹬类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迁徙停歇地。本文通过分析崇明东滩回收的异地环志鸻鹬类记录及异地回收的崇明东滩环志的鸻鹬类记录,研究崇明东滩鸻鹬类的迁徙路线。1979-2008年间,崇明东滩共回收到来自澳大利亚西北... 崇明东滩为东亚-澳大利西亚鸻鹬类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迁徙停歇地。本文通过分析崇明东滩回收的异地环志鸻鹬类记录及异地回收的崇明东滩环志的鸻鹬类记录,研究崇明东滩鸻鹬类的迁徙路线。1979-2008年间,崇明东滩共回收到来自澳大利亚西北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美国阿拉斯加及新西兰北岛等17个国家与地区环志的鸻鹬类265只,包括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斑尾塍鹬(Limosa lapponica)、红腹滨鹬(C.canutus)等16种鸟类,其中春季北迁期间的记录占总数的93%;2003-2008年间,澳大利亚西北部、新西兰南岛、中国大陆及新西兰北岛等10个国家与地区回收到崇明东滩环志的大滨鹬、斑尾塍鹬、红腹滨鹬等12种鸟类,共计164只。在所有与崇明东滩鸻鹬类存在迁徙连接的20个国家和地区中,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回收记录占全部回收记录的55%。根据斑尾塍鹬和红腹滨鹬不同亚种的越冬地分布,崇明东滩回收的斑尾塍鹬有L.l.menzbieri与L.l.baueri两个亚种,红腹滨鹬有C.a.piersmai和C.a.rogersi两个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志 足旗 迁徙 迁徙路线 鸻鹬类 崇明东滩
下载PDF
渤海湾地区红腹滨鹬迁徙动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洪燕 张正旺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5-89,共5页
红腹滨鹬(Calidris canutus)繁殖于环北极地区,属长距离迁徙鸟类,我国黄渤海地区是其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重要的停歇地.2003~2004年,通过对渤海湾北部双龙河口(东经118°21′,北纬37°2′)及其附近地区红腹滨鹬的... 红腹滨鹬(Calidris canutus)繁殖于环北极地区,属长距离迁徙鸟类,我国黄渤海地区是其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重要的停歇地.2003~2004年,通过对渤海湾北部双龙河口(东经118°21′,北纬37°2′)及其附近地区红腹滨鹬的种群调查,发现其迁徙高峰期出现在4月底到6月初,峰值为2004年5月15日的3 814只;2004年北迁时期,记录到佩戴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脚旗的红腹滨鹬17只次,证实在澳大利亚西北部、东南部以及新西兰等3个地区越冬的2个红腹滨鹬亚种都在北迁时使用渤海湾作为其停歇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腹滨鹬 停歇地 迁徙 渤海湾 脚旗
下载PDF
崇明东滩鸻鹬类迁徙的环志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汤臣栋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2年第1期38-42,共5页
位于长江口的崇明东滩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一个重要的候鸟迁徙停歇地。保护区的环志工作始于1986年,自2002年,每年春季和秋季都进行较系统的环志工作。至2010年底,已环志鸻鹬类46种36800余只,其中超过95%的鸟佩带了代表长... 位于长江口的崇明东滩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一个重要的候鸟迁徙停歇地。保护区的环志工作始于1986年,自2002年,每年春季和秋季都进行较系统的环志工作。至2010年底,已环志鸻鹬类46种36800余只,其中超过95%的鸟佩带了代表长江口地区标识的黑白色足旗。其中大滨鹬、黑腹滨鹬和翘嘴鹬是崇明东滩环志数量最多的3种鸟类,环志数量分别为10631、3056和2746只。为了便于野外个体识别,保护区于2006年起在环志时尝试使用编码足旗,到2010年,共有9种1758只鸟佩戴了编码足旗。在环志过程中,总计有20种441只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环志鸟被回收。回收鸟中超过一半的鸟为大滨鹬,而且70%的回收鸟是在西北澳洲被环志的,表明崇明东滩与西北澳洲对于迁徙涉禽的保护上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崇明东滩环志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对于了解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涉禽的迁徙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徙 涉禽 环志 足旗 崇明东滩
下载PDF
福建东南沿海菜屿列岛发现被环志的粉红燕鸥(英文)
5
作者 林植 何芬奇 《Chinese Birds》 2012年第1期67-70,共4页
在厦门观鸟会对出现于福建沿海及近海岛屿的水鸟做例行调查时,于2007年至2009年的3年间先后5次在福建南部漳浦县古雷镇附近的菜屿列岛上发现有被环志(包括旗标)的粉红燕鸥(Sterna dougallii)个体,目前已知对其施以脚旗标志系由澳大利亚... 在厦门观鸟会对出现于福建沿海及近海岛屿的水鸟做例行调查时,于2007年至2009年的3年间先后5次在福建南部漳浦县古雷镇附近的菜屿列岛上发现有被环志(包括旗标)的粉红燕鸥(Sterna dougallii)个体,目前已知对其施以脚旗标志系由澳大利亚澳–亚涉禽研究组(AWSG)所为,同时表明佩戴旗标的个体中至少有一只其年龄当在6龄或7龄以上;这一记录连同遗鸥环志个体10年以上的存活记录将对估算繁殖于东南沿海地区的黑尾鸥(Larus crassirostris)、大凤头燕鸥(Sterna bergii)、黑嘴端凤头燕鸥(S. bernsteini)等种类的生命周期和世代长度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红燕鸥 Sterna dougallii 环志与旗标 菜屿列岛 中国福建东南沿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