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体犯罪保护法益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明楷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9,共17页
在基本犯与加重犯的保护法益不同的情形下,应当分别确定基本犯与加重犯的保护法益。如果拟制罪名与基本罪名的构成要件不同,就不应按罪名确定保护法益,而应分别确定拟制罪名与基本罪名的保护法益。阻挡层法益与背后层法益是就不同犯罪... 在基本犯与加重犯的保护法益不同的情形下,应当分别确定基本犯与加重犯的保护法益。如果拟制罪名与基本罪名的构成要件不同,就不应按罪名确定保护法益,而应分别确定拟制罪名与基本罪名的保护法益。阻挡层法益与背后层法益是就不同犯罪或者基本犯与加重犯的关系而言,并不是任何具体犯罪的保护法益都包含阻挡层法益与背后层法益。应当根据法益主体与被害人同意或承诺的有效性等要素区分个人法益与公共法益,不应当在对个人法益的犯罪中随意添加公共法益内容,也不宜随意在对公共法益的犯罪中任意添加个人法益内容。此外,需要区分具体犯罪的保护法益与阻却违法性的优越利益,不应将阻却违法性的优越利益当作相关犯罪的保护法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法益 加重犯 拟制罪名 阻挡层法益 背后层法益 个人法益
下载PDF
“老年人”的法律拟制及应变策略
2
作者 刘风景 饶正奇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10,160,共12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加速态势,现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快速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概念是一个法律拟制,是立法者的决断。科学界定“老年人”的法律概念,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源头”方案。老...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加速态势,现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快速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概念是一个法律拟制,是立法者的决断。科学界定“老年人”的法律概念,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源头”方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的“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的老年人概念,在现行涉老法律规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给“老年人”下定义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现行“老年人”法律概念的主要问题是重历史、轻现实;重节点、轻过程;重生理、轻心理;重扶弱、轻培强;重个体、轻社会。国家立法应当根据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先将老年人的年龄界定为65岁的整数年龄,同时,还要根据职业类型作出差别化安排,尊重当事人的意愿,科学设计老年人分级制度,授权地方立法试点。我们需要根据人口老龄化的新情况新问题,运用新思维新方法,不断完善老年人的年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人口老龄化 法律拟制 法律概念
下载PDF
虚开发票罪中“虚开”行为的规范解释与立法论反思
3
作者 蔡道通 《中国应用法学》 CSSCI 2024年第4期59-74,共16页
《刑法》第205条之一规定了虚开发票罪,但没有对虚开行为作出界定。基于条文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前置法对虚开行为的规定,大多数观点认为,《刑法》第205条之一的虚开行为就是第205条第3款所规定的四类虚开行为。但这一观点存在疑问。第20... 《刑法》第205条之一规定了虚开发票罪,但没有对虚开行为作出界定。基于条文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前置法对虚开行为的规定,大多数观点认为,《刑法》第205条之一的虚开行为就是第205条第3款所规定的四类虚开行为。但这一观点存在疑问。第205条规制的对象是虚开两类具有抵扣税款功能的发票,为保护国家税收重大利益,在必要时进行法律拟制规定具有合理性。但虚开发票罪规制的对象是普通发票,虚开普通发票只能作为后续犯罪的预备行为,对国家税收利益并不具有高度盖然性的侵犯风险,预备行为正犯化的立法应受到更严格的条件限制,司法直接援引第205条第3款法律拟制规定不具备正当性。从规范目的与体系解释出发,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不应当属于虚开发票罪中的虚开。当现有法律体系能够实现对虚开行为的充分评价时,未来的刑法修正案应当删除虚开发票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开发票罪 让他人为自己虚开 介绍他人虚开 法律拟制 体系解释
下载PDF
图文互生:晚明公案小说的图像叙事与知识传播
4
作者 崔蕴华 王怡然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9,共11页
晚明时期公案小说密集刊刻,其中的图像形式可分为“图文分离”式和“上图下文”式,它们既是民间书坊营销的巧妙策略,亦是民众审美图式的视觉化呈现。首先,公案小说中的全页图像有再现更有装饰,呈现出案件审理的不同层面,还原了某些重要... 晚明时期公案小说密集刊刻,其中的图像形式可分为“图文分离”式和“上图下文”式,它们既是民间书坊营销的巧妙策略,亦是民众审美图式的视觉化呈现。首先,公案小说中的全页图像有再现更有装饰,呈现出案件审理的不同层面,还原了某些重要的案发场景,一些图像的精美线条与山水的虚实呈现也彰显某种独特的艺术审美享受;其次,晚明公案小说是民间书坊“上图下文”形式的最后辉煌与兴盛。上图下文中的图像较为简单粗糙,但是其优势则为叙述的视觉连续性,这使得图像超越了对情节的简单复现,而是在知识实践基础上的典故视觉化。同一故事不同版本的图像选择呈现不同的视觉叙事策略和图像正义;再次,晚明公案小说因大量案件涉及法律器物而对相关图像有细致丰富之呈现,并明晰了不同刑具所适用的审讯、监禁与刑罚等不同司法场景,发挥了传播法律知识和提升民众法律知识水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案小说 图像 上图下文 图像叙事 法律器物 知识传播
下载PDF
论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规范属性
5
作者 周详 黄英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9-143,共15页
对于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之规范属性的理解,存在拟制规范说、独立规范说以及推定规范说之争。其中,拟制规范说与独立规范说存在诸多理论弊病与缺陷,是不周全的理论解读。应当认为,《刑法》第236条之一并非拟制的“强奸”规定,也不规... 对于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之规范属性的理解,存在拟制规范说、独立规范说以及推定规范说之争。其中,拟制规范说与独立规范说存在诸多理论弊病与缺陷,是不周全的理论解读。应当认为,《刑法》第236条之一并非拟制的“强奸”规定,也不规制照护关系人间的自愿性行为,其只是为了降低照护领域性侵犯罪证明标准所作的法律推定。检方仅需证明该成年男性与14-16周岁未成年女性为照护关系以及二者发生了性关系的事实,法院便能据此推定隐性强制的存在,认为该性关系的发生违背了未成年女性的意志,从而肯定本罪的成立。为实现防控犯罪与保障人权二者之间的协调,立法为本罪设置了适当的刑罚。基于本罪之推定规范的属性,若照护人能证明性关系的发生确系未成年女性自愿,应对其作无罪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护关系 性自决权 性同意能力 拟制规范 推定规范
下载PDF
人工智能法律拟制主体地位再探——面向拟制哲学视角下的法律主体制度 被引量:3
6
作者 俎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63,共12页
在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的研究中,拟制说呈现出超越主客体说的理论优越性。下一阶段的研究需面向拟制哲学视角下的法律主体制度再探人工智能的法律拟制主体地位。人中心秩序格局是作为拟制建构的法律主体制度的原生基因,据“人”类推的... 在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的研究中,拟制说呈现出超越主客体说的理论优越性。下一阶段的研究需面向拟制哲学视角下的法律主体制度再探人工智能的法律拟制主体地位。人中心秩序格局是作为拟制建构的法律主体制度的原生基因,据“人”类推的“方法论”和维护人类实践利益的“目的论”构成这一基因的外向表征,成为新兴法律主体制度建构的逻辑起点。人工智能作为法律拟制主体契合据“人”类推的方法论型构,还能满足“效率/秩序”利益正向函值最大化,是面向人中心秩序格局的法律主体制度进行考证后发现仍然可行且唯可践行的合理方案。同时,在实践中,人工智能作为法律拟制主体还需恪守必要的限度,并可依循平等性、开放性和科学立法原则,建构人工智能主体的设立与终止制度、监管人制度、财产制度、责任承担制度和预防救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制度 法律拟制
下载PDF
商标侵权判断中混淆要件的解释适用研究
7
作者 殷少平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2-96,共15页
《商标法》第57条第2项规定了商标相似侵权的混淆要件,在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对该要件的理解分歧较大,特别是在涉外定牌加工等涉及商品出口的纠纷中,关于涉案行为是否满足混淆要件的问题,长期争论不休。应基于商标权保护的基本理念,采... 《商标法》第57条第2项规定了商标相似侵权的混淆要件,在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对该要件的理解分歧较大,特别是在涉外定牌加工等涉及商品出口的纠纷中,关于涉案行为是否满足混淆要件的问题,长期争论不休。应基于商标权保护的基本理念,采用恰当的解释方法,厘清混淆要件的规范目的和功能:其目的是确保不同经营者使用的商标之间保持足够距离;其功能是划定商标禁用权的范围,并作为衡量纠纷双方商标近似、商品类似程度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澄清混淆要件与消费者的关系,明确国内消费者是否接触被控侵权商品并不影响混淆要件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淆标准 体系解释 规范目的 判断主体拟制性
下载PDF
《民法典》中“视为”的阐释与检讨
8
作者 邓仁江 《南大法学》 CSSCI 2024年第5期104-130,共27页
应然层面,“视为”的立法术语对应着“拟制”的立法技术,其方法论基础是立法者的类比推理,是对两个不同构成要件的同等评价。在法技术价值上,较之直接新设规范,拟制(间接新设规范)拥有化繁为简的巧劲。在《民法典》44处使用“视为”术... 应然层面,“视为”的立法术语对应着“拟制”的立法技术,其方法论基础是立法者的类比推理,是对两个不同构成要件的同等评价。在法技术价值上,较之直接新设规范,拟制(间接新设规范)拥有化繁为简的巧劲。在《民法典》44处使用“视为”术语的条文中,有18处系正确使用,有26处系误用(3处是可用但用错、23处是不宜用而用)。立足于正确使用“视为”的条文,可建构起视为的功能体系:矫正民事主体的不诚信行为、改变民事主体的不公平境遇、化解法律关系的不明朗状态。对于误用“视为”的条文,可区分不同规范性质(推定性规范、说明性规范、限制性规范、解释性规范),在解释论上做出准确的修正解读,在立法论上提出未来的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视为 法律拟制 类比推理
下载PDF
商标混淆可能性判断中的相关公众界定 被引量:2
9
作者 杜颖 杨雨晴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114-126,共13页
相关公众是理性人标准适用于商标法的立法拟制主体,应用广泛但指向不明,尤其在混淆可能性判断这一核心应用场景中,司法实践急需更明晰的标准来界定相关公众。在总体思路上,应该以主体群、认知水平两要素绘制相关公众的人物画像。在具体... 相关公众是理性人标准适用于商标法的立法拟制主体,应用广泛但指向不明,尤其在混淆可能性判断这一核心应用场景中,司法实践急需更明晰的标准来界定相关公众。在总体思路上,应该以主体群、认知水平两要素绘制相关公众的人物画像。在具体路径上,结合现有司法实践现状,应关注消费者这一重要构成主体;以商品或服务类别为核心,辅以其他特殊因素综合考虑,在个案中具体考量相关公众的地域因素;借助消费者调查问卷、专家辅助人等实际判断者,矫正裁判者的认知偏差,打破相关公众在主观标准客观化逻辑适用中的固有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公众 混淆可能性 拟制主体 消费者 考量因素
下载PDF
税收法律拟制的反避税功能论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欧阳天健 《财经法学》 CSSCI 2023年第6期92-105,共14页
法律拟制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方法在税法中的运用范围很广。长期以来,税法拟制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反避税。税法拟制作为税收效率原则的具体化体现,据之对课税要件进行重构,从本质来讲是一种不可反驳的立法行为,在客观上能够很好地维护国库... 法律拟制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方法在税法中的运用范围很广。长期以来,税法拟制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反避税。税法拟制作为税收效率原则的具体化体现,据之对课税要件进行重构,从本质来讲是一种不可反驳的立法行为,在客观上能够很好地维护国库利益。但是,从价值论的角度讲,国库主义之下的税法拟制在实现反避税功能时,给纳税人权利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从实践论的角度看,税法拟制也并非最佳的反避税手段,反避税条款的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判断,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务层面看都优于税法拟制中的事实判断;从程序论的角度看,税法拟制扩张了税务机关的权能,缺乏程序制约。故运用税法拟制进行反避税是不妥当的。其实,税法拟制本身是一种中性的法律方法,应服务于税法的整体目标。在当下财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税法拟制应在制度设计上为现代税法的财政功能、分配功能与社会功能服务。在完善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中的反避税规则体系的前提下,应从主动的修法与被动的立法、司法审查两个层面剥离税法拟制的反避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法拟制 反避税 剥离
下载PDF
论个人信息的“生前保护”
11
作者 刘康辉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2023年第10期1028-1032,共5页
“数据二十条”的发布预示着我国即将迎来广泛的数据流通利用实践,而个人数据作为最有价值的数据必将成为各方主体在利益驱使下所追逐的对象,由此伴生出个人信息保护的议题.既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未能涵盖到个人信息... “数据二十条”的发布预示着我国即将迎来广泛的数据流通利用实践,而个人数据作为最有价值的数据必将成为各方主体在利益驱使下所追逐的对象,由此伴生出个人信息保护的议题.既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未能涵盖到个人信息的“生成环节”,可以通过法律拟制的方式弥补这一漏洞,实现信息主体对于个人信息生成与否的控制,避免个人信息过度生成带来的各项风险,达至完全保护的目标,进而助力数字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记录 法律拟制 生成环节 完全保护
下载PDF
事后抢劫的新解释——基于《刑法》第269条属于注意规定的立场
12
作者 黎森予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3年第6期78-93,共16页
将事后抢劫理解为法律拟制的观点,既难以解释事后抢劫与普通抢劫的同质性,也难以解释事后抢劫的处罚范围。事后抢劫属于注意规定,本质上是针对返还请求权这一财产性利益的普通抢劫。作为事后抢劫前提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不必符合数... 将事后抢劫理解为法律拟制的观点,既难以解释事后抢劫与普通抢劫的同质性,也难以解释事后抢劫的处罚范围。事后抢劫属于注意规定,本质上是针对返还请求权这一财产性利益的普通抢劫。作为事后抢劫前提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不必符合数额、次数等条件,但必须实际取得财物;盗窃、诈骗、抢夺以外的侵犯财产行为也可能产生返还请求权,可以满足事后抢劫的前提条件。“当场”不是指暴力、威胁行为与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在时空上的接近性,而是指被害人一方可能当即取回财物的现场,是奠定财产性利益的具体性、现实性的要素。“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不是目的,而是既遂结果,应解释为行为人成功免除当场返还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后抢劫 法律拟制 注意规定 返还请求权 当场
下载PDF
法律拟制视角下边沁功利主义立法原则的本体论阐释
13
作者 马成昌 王晓霞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9-46,共8页
功利主义因其主张的苦乐量化原理一直遭受学界批判,长期以来这一立法原则作为边沁法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也难以得到正名,而法律拟制理论从本体论角度出发,能够阐释痛苦与快乐作为唯一实存体的根本原因,以此维护功利主义立法原则存在的机理... 功利主义因其主张的苦乐量化原理一直遭受学界批判,长期以来这一立法原则作为边沁法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也难以得到正名,而法律拟制理论从本体论角度出发,能够阐释痛苦与快乐作为唯一实存体的根本原因,以此维护功利主义立法原则存在的机理。拟制体将法律纳入其中,搭建起立法与功利原理的桥梁,理清功利主义立法脉络,能够更加鲜明地凸显功利主义立法原则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沁 功利主义 法律拟制 立法原则
下载PDF
刑法中的法律拟制与注意规定区分新论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宪权 李振林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9-105,共7页
刑法中的法律拟制与注意规定具有补充主要规定不足的作用,存在构成形式上的一致性;同时,它们所规定的内容与基本规定的关系、适用条件以及功能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总结和反思一些学者归纳的区分方法,根据刑法中法律拟制与注意规... 刑法中的法律拟制与注意规定具有补充主要规定不足的作用,存在构成形式上的一致性;同时,它们所规定的内容与基本规定的关系、适用条件以及功能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总结和反思一些学者归纳的区分方法,根据刑法中法律拟制与注意规定的联系和区别,可以综合三种较为妥适的方法:在某条款不存在与存在情况下所得出的结论是否相同、法条所蕴涵的立法意图,以及某条款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或可推广性,以准确区分刑法中的法律拟制与注意规定条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拟制 注意规定 立法意图 普遍适用性
下载PDF
房地单独抵押、房地分别抵押的效力——以《物权法》第182条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17
15
作者 高圣平 严之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4,27,共9页
在房地一致原则之下,建筑物及其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一并抵押,但房地单独抵押、房地分别抵押时,并不能仅因违反这一原则而被认定无效。房地单独抵押时,抵押权人就未抵押财产取得法定抵押权;约定抵押权和法定抵押权构成共同抵... 在房地一致原则之下,建筑物及其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一并抵押,但房地单独抵押、房地分别抵押时,并不能仅因违反这一原则而被认定无效。房地单独抵押时,抵押权人就未抵押财产取得法定抵押权;约定抵押权和法定抵押权构成共同抵押,共同担保主债务的履行。房地分别抵押时,各抵押权人仅就其设定抵押权的财产享有抵押权,就其未设定抵押权的财产不享有法定抵押权,但在实现抵押权时,应依《物权法》第146、147条的规定,就建筑物及其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变价,各抵押权人仅就其享有抵押权的抵押财产所占变价款中的比例优先受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一致原则 建筑物抵押权 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权 法定抵押权 视为 法律拟制
下载PDF
论“社会”应被视为法律关系的新型拟制主体 被引量:8
16
作者 韩志红 赵梅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30,共7页
法律关系主体从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适时拟制的。社会利益是一种有别于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独立利益种类,高度重视并有效维护社会利益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因此,将“社会”拟制为法律关系主体,不但具有理论和实... 法律关系主体从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适时拟制的。社会利益是一种有别于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独立利益种类,高度重视并有效维护社会利益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因此,将“社会”拟制为法律关系主体,不但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必要性,也完全具备现实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社会群体 社会利益 拟制主体 公益诉讼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主体资格及创作物权利归属研究——以法律拟制为视角 被引量:19
17
作者 刘强 徐芃 《武陵学刊》 2018年第2期73-80,共8页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已经从作品创作的辅助工具发展出独立创作的能力,可以不再依赖于程序设计者而生成创作物。在人工智能主体资格及权利归属方面,应当从保守路径转变为激进路径,将人工智能拟制为权利主体,并由其享有创作物著作权...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已经从作品创作的辅助工具发展出独立创作的能力,可以不再依赖于程序设计者而生成创作物。在人工智能主体资格及权利归属方面,应当从保守路径转变为激进路径,将人工智能拟制为权利主体,并由其享有创作物著作权。应当对人工智能财产权利进行保障和合理分配,明确人工智能创作行为承担责任的条件,通过双重主体参与制实现权利义务的统一协调,从而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著作权 主体 法律拟制 创作物
下载PDF
法典化语用及其意义 被引量:50
18
作者 陈金钊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6,共15页
法典化是近百年来中国法学研究的重要命题。法典是法律的典范文本,人们对法典寄予厚望。然而,法典化不是立法者能单独完成的任务,法典化目标的实现还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以及正确的理解、阐释方法。因而对法律法典化之观察,要在历史与现... 法典化是近百年来中国法学研究的重要命题。法典是法律的典范文本,人们对法典寄予厚望。然而,法典化不是立法者能单独完成的任务,法典化目标的实现还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以及正确的理解、阐释方法。因而对法律法典化之观察,要在历史与现实交融的语境中展开。既要看到法典化的拟制性、一般性、体系性、独立性、自主性特征以及削除规范矛盾、统一法源等意义,也要注意到反法典化、解法典化以及再法典化主张。虽然法典化对完善法律文本有重要意义,但这不是法学研究的重点。仅就立法立场探究法典化是不全面的,解法典化及其意义阐释,事关法典的命运,始终是法学研究的重点以及法治实现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典化 反法典化 解法典化 再法典化 法律拟制
下载PDF
论法律拟制、法律虚拟与制度修辞 被引量:25
19
作者 谢晖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4,共22页
法律拟制和法律虚拟是两个不同的法学概念,作为立法和法律运用的重要方式,两者本身预示着法律的修辞属性。法律拟制和法律虚拟分别勾连着立法和司法,从而可以在概念体系中进一步划分为立法拟制和司法拟制,立法虚拟和司法虚拟。这些概念... 法律拟制和法律虚拟是两个不同的法学概念,作为立法和法律运用的重要方式,两者本身预示着法律的修辞属性。法律拟制和法律虚拟分别勾连着立法和司法,从而可以在概念体系中进一步划分为立法拟制和司法拟制,立法虚拟和司法虚拟。这些概念都表明法律不仅是科学的、理性的、逻辑的规则体系,而且同时也是诠释的、诗性的、修辞的预设体系。因此,对法律不仅需要从科学、理性、逻辑的观点看,而且也要从诠释、诗性和修辞的观点看。只有把法律作为制度修辞,法律的逻辑推论才有展开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拟制 法律虚拟 制度修辞
下载PDF
遗产归扣制度的理论、制度构成及其本土化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洪祥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62,共9页
从民法制度的发展与流变过程中可以看出,遗产归扣制度是一项历史悠久且饱含社会价值的法律制度。但是,我国现行法律尚未对其做出明确的规定。遗产归扣制度是法律拟制理论在立法中的运用,该理论完好地维护了家庭伦理关系,解决了整体性正... 从民法制度的发展与流变过程中可以看出,遗产归扣制度是一项历史悠久且饱含社会价值的法律制度。但是,我国现行法律尚未对其做出明确的规定。遗产归扣制度是法律拟制理论在立法中的运用,该理论完好地维护了家庭伦理关系,解决了整体性正义和个人自由之间的冲突。它的伦理性与我国婚姻家庭法的价值理念和社会现实有着极高的切合性,完全可以依我国民众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实际在继承立法中进行本土化改造后予以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归扣 伦理关系 法律拟制 特种赠与 立法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