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建筑业碳排放增长的结构分解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关军
蒋立红
+3 位作者
张智慧
郭海山
张起维
胡安琪
《工程管理学报》
2016年第6期7-11,共5页
为分析建筑业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投入产出技术与完全分解方法构建了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将影响建筑业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为列昂惕夫效应、强度效应和终端需求规模效应,并对1997~2012年间中国建筑业碳排放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
为分析建筑业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投入产出技术与完全分解方法构建了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将影响建筑业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为列昂惕夫效应、强度效应和终端需求规模效应,并对1997~2012年间中国建筑业碳排放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7~2012年建筑业碳排放增长了2.9845×109 t。其中,终端需求规模效应(155%)是拉动建筑业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列昂惕夫效应(43%),而强度效应(-98%)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碳排放增长;从部门层面看,对碳排放增长拉动作用显著的部门主要包括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从能源类型层面看,建筑业碳排放增长主要由煤炭(72.67%)和焦炭(12.47%)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碳排放
投入产出技术
结构分解方法
终端需求规模效应
列昂惕夫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济结构变动对中国碳排放影响——基于IO-SDA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
48
2
作者
顾阿伦
吕志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45,共9页
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对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出了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经济结构得到了一定的改变,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产业经济结构自身还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本文基于1992、1997、2002、2007、2010...
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对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出了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经济结构得到了一定的改变,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产业经济结构自身还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本文基于1992、1997、2002、2007、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采用IO-SDA方法(Input-Output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将碳排放量的变化分解为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增加值效应、Leontief逆矩阵效应、最终需求效应,从而得到经济结构历史变化对于CO2排放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能源消耗导致的排放增加主要是最终需求效应与Leontief逆矩阵效应;除2002-2007年,能源强度效应始终为负,且为促进CO2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我国终端能源结构除了1997-2002年得到了优化,其他阶段却一直在朝着高碳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构建碳排放影响力系数和碳排放感应度系数对各个部门的评价结果显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行业大多是高耗能的行业,未来节能减排重点需要逐步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但在具体部门层次上应制定有所区别的政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部门应保持一定的比重,不可一味降低,可更多从技术进步方面制定节能政策;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等部门可以考虑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改进;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部门可以在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上来尽可能地降低比重;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等第二产业部门及房地产业至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部门应大力提高其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SDA方法
碳排放
leontief
逆矩阵效应
最终需求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建筑业碳排放增长的结构分解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关军
蒋立红
张智慧
郭海山
张起维
胡安琪
机构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科技与设计管理部
出处
《工程管理学报》
2016年第6期7-11,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701701)
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研究项目(2016-XZ-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1075)
文摘
为分析建筑业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投入产出技术与完全分解方法构建了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将影响建筑业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为列昂惕夫效应、强度效应和终端需求规模效应,并对1997~2012年间中国建筑业碳排放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7~2012年建筑业碳排放增长了2.9845×109 t。其中,终端需求规模效应(155%)是拉动建筑业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列昂惕夫效应(43%),而强度效应(-98%)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碳排放增长;从部门层面看,对碳排放增长拉动作用显著的部门主要包括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从能源类型层面看,建筑业碳排放增长主要由煤炭(72.67%)和焦炭(12.47%)决定。
关键词
建筑业碳排放
投入产出技术
结构分解方法
终端需求规模效应
列昂惕夫效应
Keywords
carbon emiss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input-output technology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method
final demand scale
effect
leontief effect
分类号
X799.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结构变动对中国碳排放影响——基于IO-SDA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
48
2
作者
顾阿伦
吕志强
机构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4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节能政策的节水协同效益评价方法研究"(编号:71203120)
"能源与水关系的优化与协同管理研究"(编号:71573145)
文摘
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对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出了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经济结构得到了一定的改变,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产业经济结构自身还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本文基于1992、1997、2002、2007、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采用IO-SDA方法(Input-Output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将碳排放量的变化分解为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增加值效应、Leontief逆矩阵效应、最终需求效应,从而得到经济结构历史变化对于CO2排放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能源消耗导致的排放增加主要是最终需求效应与Leontief逆矩阵效应;除2002-2007年,能源强度效应始终为负,且为促进CO2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我国终端能源结构除了1997-2002年得到了优化,其他阶段却一直在朝着高碳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构建碳排放影响力系数和碳排放感应度系数对各个部门的评价结果显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行业大多是高耗能的行业,未来节能减排重点需要逐步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但在具体部门层次上应制定有所区别的政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部门应保持一定的比重,不可一味降低,可更多从技术进步方面制定节能政策;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等部门可以考虑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改进;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部门可以在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上来尽可能地降低比重;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等第二产业部门及房地产业至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部门应大力提高其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关键词
IO-SDA方法
碳排放
leontief
逆矩阵效应
最终需求效应
Keywords
IO-SDA model
carbon emission
leontief
inverse matrix
effect
final demand
effect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建筑业碳排放增长的结构分解分析
关军
蒋立红
张智慧
郭海山
张起维
胡安琪
《工程管理学报》
201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济结构变动对中国碳排放影响——基于IO-SDA方法的分析
顾阿伦
吕志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