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性与修辞学——重读李晋荃《“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是修辞的要求吗?——兼谈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希杰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1期7-13,共7页
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1958年1月)中提出"三性"(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之后,很快成为修辞学的纲领。李晋荃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是修辞的要求吗?——兼谈修辞学的研究对象》(1980年)是一篇... 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1958年1月)中提出"三性"(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之后,很快成为修辞学的纲领。李晋荃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是修辞的要求吗?——兼谈修辞学的研究对象》(1980年)是一篇拨乱反正的论文。三十年之后,李文中的观点需要重新认识,这其实是对修辞学的性质与对象的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性” 修辞学 李晋荃 修辞学对象 诚信原则 修辞术
下载PDF
哲学史与思想史关系的重构以及思想史空间的拓展——李锦全先生的有关思考及其启示
2
作者 李维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3,共7页
在过去20多年间,李锦全教授对于哲学史与思想史的关系问题从方法论上进行了探讨,并通过自己的哲学史研究和思想史研究来贯彻和阐发这些方法论原则,从而成为中国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进行探讨的有代表性的人物。这些方法论原则的核心在于:... 在过去20多年间,李锦全教授对于哲学史与思想史的关系问题从方法论上进行了探讨,并通过自己的哲学史研究和思想史研究来贯彻和阐发这些方法论原则,从而成为中国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进行探讨的有代表性的人物。这些方法论原则的核心在于:力求对哲学史与思想史的内涵做出准确的理解,从而重构两者的关系,并进一步对思想史空间做出进一步的拓展。对今天的哲学史研究和思想史研究来说,这一思路仍然有着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锦全 哲学史 思想史 方法论
下载PDF
“儒法互补”与儒学的包容性——试析李锦全教授的“儒法互补”思想
3
作者 申波 《韶关学院学报》 2008年第11期52-55,共4页
李锦全教授认为,在先秦诸子中,法家是作为儒家思想的对立物而出现的,儒家强调道德自觉,而法家则倚靠法令的强制。儒法互补的结合点在于礼法相通和刑德并用,其社会背景则是以血缘宗法关系为纽带的中央集权国家;从思想的内在理路来看,儒... 李锦全教授认为,在先秦诸子中,法家是作为儒家思想的对立物而出现的,儒家强调道德自觉,而法家则倚靠法令的强制。儒法互补的结合点在于礼法相通和刑德并用,其社会背景则是以血缘宗法关系为纽带的中央集权国家;从思想的内在理路来看,儒法互补同儒学的包容性具有内在关联。从儒法互补的历史看,荀子应当算是儒法互补的前辈,但董仲舒实际上是进行儒法互补工作的儒学大师。而宋明理学如二程,更是寓教化于刑罚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锦全 儒法互补 儒学的包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