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护国诗词看护国运动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开达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9-85,共7页
对于伟大的护国运动 ,中外学者早有定论。但对护国运动的若干史实 ,以及主要领导人物唐继尧的评价等问题 ,至今仍众说不一。从护国诗词韵语中 ,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现实动态和历史精神面貌 ,还可以了解当事人真实的思想感情 ,以印... 对于伟大的护国运动 ,中外学者早有定论。但对护国运动的若干史实 ,以及主要领导人物唐继尧的评价等问题 ,至今仍众说不一。从护国诗词韵语中 ,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现实动态和历史精神面貌 ,还可以了解当事人真实的思想感情 ,以印证这段历史之是非 ,补佐其历史文献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国运动 唐继尧 蔡锷 李烈钧 人物 诗歌 思想感情 历史事实 历史评价 社会现实
下载PDF
胸襟、境界与形象:抗战国难之际李烈钧的复出 被引量:1
2
作者 廖大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3-114,共12页
李烈钧将军一生赤诚爱国,始终将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在"九·一八"前后的表现,证明了他是一位胸襟境界之大者,是一位真正的义士。他复出后的系列言行和卓越努力,促进了一致抗战思想的形成,对"一二八"淞沪抗... 李烈钧将军一生赤诚爱国,始终将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在"九·一八"前后的表现,证明了他是一位胸襟境界之大者,是一位真正的义士。他复出后的系列言行和卓越努力,促进了一致抗战思想的形成,对"一二八"淞沪抗战产生积极影响,对北方抗日情绪高涨也有鼓舞作用。更让历史引为珍贵的是,他对民主的呼唤,对民众真诚的关爱和信任。抗战、民主、团结,抓住了中华民族当时面临的关键问题。李烈钧将此作为整体提出,这与同时代人相比,显具睿智和远见,同时也折射出他炽热的爱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烈钧 九·一八 复出
下载PDF
为反击帝制复辟而顽强协作——记辛亥革命后的黄兴与李烈钧
3
作者 肖建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6-18,共3页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大地上消失,是因为存在二个重要的因素:中国先进的革命激进分子不断地为反击帝制复辟而顽强地拼搏和顽强地协作。辛亥革命后黄兴和李烈均在顽强协作中的顽强抗争就是其中的光辉典范。今天的社会...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大地上消失,是因为存在二个重要的因素:中国先进的革命激进分子不断地为反击帝制复辟而顽强地拼搏和顽强地协作。辛亥革命后黄兴和李烈均在顽强协作中的顽强抗争就是其中的光辉典范。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正需要这样的精神和这样的协作,意义非常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兴 李烈均 反帝制 顽强协作
下载PDF
浅析李烈钧“御外患、修内政”的救亡主张
4
作者 黄晓弘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九·一八”事变以后 ,李烈钧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 ,学术界对此鲜有研究。本文的初浅考察表明 ,“九·一八”事变后李烈钧所提“御外患、修内政”的主张 ,虽然带有其阶级的局限性 ,但总体上在于对抗日与民主的追求 。
关键词 李烈钧 "御外患、修内政" 救亡主张 抗日救亡 阶级局限性 "九.一八"事迹 政治主张
下载PDF
关于李烈钧与察哈尔抗战的几个问题
5
作者 王英维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82-83,113,共3页
在察哈尔抗战期间,李烈钧支持冯玉祥领导抗日,却不支持其对内反蒋反政府;支持冯玉祥抗日的同时,对政府抗日也表示理解,对蒋介石也有称许,这时他没有参与冯玉祥的反蒋反政府活动;李烈钧调解蒋冯关系的方案,是在政府指导的框架之下,而不... 在察哈尔抗战期间,李烈钧支持冯玉祥领导抗日,却不支持其对内反蒋反政府;支持冯玉祥抗日的同时,对政府抗日也表示理解,对蒋介石也有称许,这时他没有参与冯玉祥的反蒋反政府活动;李烈钧调解蒋冯关系的方案,是在政府指导的框架之下,而不是脱离政府,或是反政府。在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中,他出力较多,影响甚大,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烈钧 冯玉祥 蒋介石 察哈尔抗战
下载PDF
从民国史料看李烈钧率先发动“二次革命”的原因
6
作者 龚连英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66-68,共3页
1913年3月,"刺宋"事件发生后,革命党内出现武力讨袁与和平解决的意见分歧,孙中山力主讨袁,赣都李烈钧态度坚决,积极拥护孙中山主张,于7月12日率先在湖口发动起义,史称"二次革命"。本文在查阅梳理大量民国史料基础上... 1913年3月,"刺宋"事件发生后,革命党内出现武力讨袁与和平解决的意见分歧,孙中山力主讨袁,赣都李烈钧态度坚决,积极拥护孙中山主张,于7月12日率先在湖口发动起义,史称"二次革命"。本文在查阅梳理大量民国史料基础上,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了李烈钧率先发动"二次革命"的原因,即李本人坚定的革命意志、江西的"半独立"状态、革命党人的反袁方略与南方的局势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烈钧 率先发动 二次革命 原因
下载PDF
九·一八后李烈钧对军民自发抗日活动的支持
7
作者 付丽宁 《安康师专学报》 2002年第3期52-54,共3页
李烈钧曾是早期民族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 ,对他在抗日救亡时期的活动 ,学术界鲜有研究。九一八事变以后 ,当国民党中央实行不抵抗主义政策时 ,李烈钧积极以自己的方式支持军民自发组织的抗日活动 。
关键词 抗日活动 李烈钧 冯玉祥 民主革命 九·一八事变
下载PDF
李烈钧与萍乡煤矿
8
作者 左世元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武昌起义后,国内政局出现混乱,汉冶萍公司厂矿所在鄂、湘两省的官绅乘机武力接管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简称萍矿)。适逢李烈钧出任赣省都督,为巩固政权,以改善财政为核心的整顿便成为其当务之急。由于赣省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武昌起义后,国内政局出现混乱,汉冶萍公司厂矿所在鄂、湘两省的官绅乘机武力接管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简称萍矿)。适逢李烈钧出任赣省都督,为巩固政权,以改善财政为核心的整顿便成为其当务之急。由于赣省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工业相当薄弱,贸易逆差严重。在鄂、湘两省的刺激下,李烈钧亦采取措施,拟接管萍矿以解财政困境。民国初建,在资产阶级的鼓动下,无论是南京临时政府还是袁世凯政府都倡导鼓励、保护和促进实业发展,由此李烈钧先是利用集成公司同汉冶萍竞争,企图压迫后者屈服,后又直接派军队接管。湘督谭延闿不愿赣省独占并破坏萍矿,采取措施积极支持汉冶萍;袁世凯政府亦有控制汉冶萍的企图,阻挠李烈钧的接管行动。在谭延闿和袁世凯的支持下,汉冶萍及萍矿坐办李寿铨坚决抵制李烈钧接管萍矿的企图。在各方压力下,李烈钧被迫妥协,和平解决矿争。民初赣省与汉冶萍之间关于萍矿的争夺,反映的是地方与企业、地方与中央争夺财源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烈钧 萍矿 谭延闿 李寿铨 袁世凯
原文传递
从江西护军使、讨袁都督到“止戈和尚”——二次革命中欧阳武的角色变换及背后动因
9
作者 尚小明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0,共18页
欧阳武在民初本是赣督李烈钧手下健将,但反袁态度并不激烈,加之其兄众议院议员欧阳成等在幕后积极活动,因此得以在袁世凯罢免李烈钧后出任江西护军使,并经黎元洪保荐兼代赣督。他一方面暗中表示拥护中央,另一方面公开谋求赣省自保,故他... 欧阳武在民初本是赣督李烈钧手下健将,但反袁态度并不激烈,加之其兄众议院议员欧阳成等在幕后积极活动,因此得以在袁世凯罢免李烈钧后出任江西护军使,并经黎元洪保荐兼代赣督。他一方面暗中表示拥护中央,另一方面公开谋求赣省自保,故他对北军以震慑"乱党"为由入赣,竭力阻止。二次革命在湖口爆发后,欧阳武在袁世凯方面笼络、施压下,一度表示要派兵进攻湖口,但很快他又接受讨袁派推举,出任赣督。随着北军逼近南昌,欧阳武的态度再次发生变化,他以"不忍使南昌为战场"为由弃城而去,并以"止戈和尚"名号入山为僧。为了脱罪,他将自己就任赣督及其后所为一概称之为"被胁",将讨袁派称之为"乱党",从而彻底倒向袁世凯一方,并通过多方活动,最终获得袁世凯特赦。他保住了性命,但丢掉了气节,结果两面皆不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革命 欧阳武 李烈钧 袁世凯 黎元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