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中梓治泄9法在溃疡性结肠炎中运用 被引量:7
1
作者 任晓颖 周天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466-469,共4页
《医宗必读》为明代李中梓所著,其中有关泄泻治法的论述,内容丰富完整,为后世医家治疗泄泻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对《医宗必读》泄泻篇治泄9法条文进行归类总结,发现李中梓对泄泻的治法颇有研究。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上治愈难度大,被世界... 《医宗必读》为明代李中梓所著,其中有关泄泻治法的论述,内容丰富完整,为后世医家治疗泄泻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对《医宗必读》泄泻篇治泄9法条文进行归类总结,发现李中梓对泄泻的治法颇有研究。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上治愈难度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腹泻是其最主要的症状之一,有效地改善腹泻症状是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审证求因、审察病机、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医宗必读》治泄9法进行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中梓 《医宗必读》 溃疡性结肠炎 泄泻
下载PDF
医籍、医名与医理:明末李中梓的儒医形象及知识传承 被引量:12
2
作者 冯玉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1-129,共9页
明清两季,儒医鼎盛,但医者之所以获"儒医"之名,并非由国家进行资格认证,而是基于职业出身、医术水平、医学著述、社会交往、济世关怀等社会化标准的形象认同。李中梓为明末名医,幼习举业,由儒入医,深通医理,著述丰硕,自成医派... 明清两季,儒医鼎盛,但医者之所以获"儒医"之名,并非由国家进行资格认证,而是基于职业出身、医术水平、医学著述、社会交往、济世关怀等社会化标准的形象认同。李中梓为明末名医,幼习举业,由儒入医,深通医理,著述丰硕,自成医派,为儒医之重要典范。在李中梓医名的养成与传播过程中,所著医籍居于中心位置。其医籍既重医理归纳普及,亦重医案汇集分析。医籍由新安商人出资,广为刊刻,病者、医者、士林、官府无不看重。医籍既是其专业水准之体现,也是极具说服力的个人"营销",更以兼具儒士风雅,士林交游广阔,儒医之名既知于当世,更垂范后世。然在医学并未列于主流知识谱系的明清时代,盛名之下,学派渐成,亦彰显在社会化的职业养成及专业评定体系之下医学传承的市场及知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籍 医名 医理 儒医 李中梓
下载PDF
李中梓淡渗治泻法的理论依据和运用要点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丽平 宋兴 《河南中医》 2006年第12期20-22,共3页
在治泻九法中,李中梓将淡渗法列在第一,为治泻九法中最平易的一法,作用原理主要是利小便以实大便,主要适用于水湿壅盛、困脾伤中所致的水湿泄泻。该法运用要点有三:①明宜忌———淡渗不可妄投,违者气液两伤;②知分寸———淡渗不可太过... 在治泻九法中,李中梓将淡渗法列在第一,为治泻九法中最平易的一法,作用原理主要是利小便以实大便,主要适用于水湿壅盛、困脾伤中所致的水湿泄泻。该法运用要点有三:①明宜忌———淡渗不可妄投,违者气液两伤;②知分寸———淡渗不可太过,过则津伤阳陷;③善兼施———淡渗健脾,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渗法 泄泻 李中梓 理论依据 运用要点
下载PDF
李中梓用药心得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蓓蓓 王兴顺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921-922,共2页
目的:探讨李中梓在其著作中的用药心得。方法:通过研究李中梓著作中重点论药的四部著作《删补颐生微论》《雷公炮制药性解》《医宗必读》和《本草通玄》,分析其用药。结果:李中梓用药主张药性合四时,择时用药,服药重方法,注重药物的剂... 目的:探讨李中梓在其著作中的用药心得。方法:通过研究李中梓著作中重点论药的四部著作《删补颐生微论》《雷公炮制药性解》《医宗必读》和《本草通玄》,分析其用药。结果:李中梓用药主张药性合四时,择时用药,服药重方法,注重药物的剂型及炮制方法等。结论:李中梓临床经验丰富,其临床用药也颇有心得,在现今临床应用中亦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中梓 药物 用药心得 删补颐生微论 明代 清代
下载PDF
明末名医李中梓治泻九法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新厚 成传凯 孟晓旭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83-85,共3页
泄泻是兽医临床常见病证,先贤李中梓针对泄泻病因、病机、病程,总结出淡渗、升提等九种治泻方法,见解全面、实用,至今对治疗泄泻、痢疾之类病证仍具有积极指导意义。对其治泻九法原文进行了注释、阐发,并结合笔者兽医临床应用实际予以... 泄泻是兽医临床常见病证,先贤李中梓针对泄泻病因、病机、病程,总结出淡渗、升提等九种治泻方法,见解全面、实用,至今对治疗泄泻、痢疾之类病证仍具有积极指导意义。对其治泻九法原文进行了注释、阐发,并结合笔者兽医临床应用实际予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中梓 泄泻 湿 治泻九法 淡渗 燥脾 兽医临床
下载PDF
李中梓辨治腹痛经验
6
作者 刘晓芳 秦玉龙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8期41-42,共2页
通过医案分析总结李中梓辨治腹痛经验。寒湿腹痛宜燥湿散寒;虚实夹杂者,如暑热腹痛宜补气活血,脾积腹痛宜益气攻积,伤食腹痛宜补气行滞;虚寒腹痛中少腹奇痛宜培土散寒,当脐切痛宜温肾益火。
关键词 腹痛 医案 李中梓
下载PDF
李中梓治疗泄泻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永乐 马东 张锐 《河南中医》 2007年第11期21-23,共3页
李中梓将湿邪作为泄泻的主要病因,并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加以深化和完善,阐明了泄泻、湿邪、脾土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治疗上力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总结出渗利、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等治泻九法。
关键词 泄泻 脾虚湿盛 渗利法 升提法 清凉法 疏利法 甘缓法 酸收法 燥脾法 温肾法 固涩法 李中梓
下载PDF
基于《素问·痹论》探析沈津湛教授治疗痹证的证治规律 被引量:6
8
作者 倪文通 沈津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230-1234,共5页
[目的]总结沈津湛教授依据《素问·痹论》治疗痹证的临床思路与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学习,从沈师对《素问·痹论》原文的解读,对痹证病因、病机、病位、治法、用药、传变、预后等方面的理解运用,以及对固本培元派、温补学... [目的]总结沈津湛教授依据《素问·痹论》治疗痹证的临床思路与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学习,从沈师对《素问·痹论》原文的解读,对痹证病因、病机、病位、治法、用药、传变、预后等方面的理解运用,以及对固本培元派、温补学派诸位医家治痹经验的继承,总结整理沈师治疗痹证的临床经验与方药特色,并选取一则系统性硬皮病验案进行佐证。[结果]沈师认为,痹证为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其根本病因为正气虚弱,包括营卫不足、运行异常与精血亏损、阳气不足两方面,病位多在脾、肾。发病之初尚在五体,是治疗绝佳期,久而入络,转为脏腑痹,则为难治。治疗上,沈师主要继承固本培元派及温补学派多位医家的治痹思路,以脾、肾为核心,将扶正贯穿整个治疗过程。邪在肌表及痹证发作期,以除邪为先,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兼以扶正;邪入经络、脏腑后,以养正为要,依据侵邪之偏重施以补剂,风盛补血,寒甚补火,湿重补气。所举验案乃阳虚寒甚之系统性硬皮病,沈师先治以温阳散寒、除痹止痛,四诊后主以养正温阳、补益气血,取得较好疗效。[结论]沈师系统解读《素问·痹论》,认为治痹当“养正为要,除邪为先”,以温阳、益气、养血、除邪、止痛、通络六法治疗痹证,疗效尚佳,对临床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痹论 痹证 扶正 李中梓 温补 名医经验 沈津湛
下载PDF
基于《里中医案》探究李中梓遣方用药特点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雨 张钰欣 +4 位作者 姜婧 张雨菲 沈翊康 刘钟阳 张保春(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91-595,共5页
[目的]基于《里中医案》,探究明代医家李中梓遣方用药的特点。[方法]纳入李中梓《里中医案》中所载医案134例,整理其中所载方剂和药物,建立临床方药数据库,描述方药频数并进行分析。[结果]《里中医案》的134例医案,使用方剂共53种,中药... [目的]基于《里中医案》,探究明代医家李中梓遣方用药的特点。[方法]纳入李中梓《里中医案》中所载医案134例,整理其中所载方剂和药物,建立临床方药数据库,描述方药频数并进行分析。[结果]《里中医案》的134例医案,使用方剂共53种,中药共203味。方剂使用频数最高的前8位依次是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肾气丸、十全大补汤、理中汤、六味地黄丸、归脾汤、参附汤。两方合用共出现27次,其中两方均为补益剂17次,补益剂与泻实剂合用9次,两方均为泻实剂1次。用药频数最高者分别为人参、甘草、姜、白术、陈皮、茯苓、当归、黄芪、肉桂、熟地、附子、升麻、柴胡等。[结论]李中梓遣方用药具有脾肾双补、偏重补脾,两方合用、偏于补益,用药灵活、细致精准三个特点,其遣方用药特点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中梓 里中医案 频数统计 用药特点 遣方用药 补益脾肾
下载PDF
探析李中梓治疗脾肾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胜男 高蕾 王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367-369,共3页
李中梓为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学家,一生博众医家之精髓,精研岐黄之术,遵《内经》之旨要,临床辨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出了“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通过对李中梓所撰写的《医宗必读》中四则医案的分析,对李中梓治疗脾肾的思... 李中梓为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学家,一生博众医家之精髓,精研岐黄之术,遵《内经》之旨要,临床辨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出了“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通过对李中梓所撰写的《医宗必读》中四则医案的分析,对李中梓治疗脾肾的思路及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李师治病注重追求本因,主抓病机,脉证结合,其中一则对于便秘的治疗不拘泥于常规大肠主津的辨证思路,而是从肾津不足,津液不复的病机出发,其独特的辨证思维对后世医家的临证治疗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肾同调 医案分析 李中梓
下载PDF
从“风血”论治荨麻疹 被引量:9
11
作者 尉新明 张燚 董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2期60-63,共4页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语出明代医家李中梓《医宗必读》。在阐述行痹的治疗方法中提到“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李氏的防风汤及如意通圣散中都使用了补血活血的当归,从...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语出明代医家李中梓《医宗必读》。在阐述行痹的治疗方法中提到“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李氏的防风汤及如意通圣散中都使用了补血活血的当归,从中更能看出从血论治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充分表明理血在风证进展和治疗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荨麻疹多由风血合病,风邪善行数变,致使此病发无定时,发无定处。而风邪又分“内风”和“外风”,风或从外生,或从内生。风从外生,多由风邪夹杂寒邪、热邪、湿邪侵袭肌表,多兼有卫外不固的症状,风从内生,多由脏腑功能受损失调或因七情内伤等多种致病因素诱发,而临床上无论是血寒、血热、血虚、血瘀皆可化风而引起瘾疹,风邪为临床多数荨麻疹病患的根本致病因素。而李氏提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思想指导临床切合实际,对风邪致病证型的皮肤病的诊疗意义非常。临床上发现荨麻疹大多病情缠绵难愈,易致邪气入里,遂应辨清其标本虚实,历代医家主张以治血理血为重,兼以疏风和营之法。导师张燚深入剖析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提出将荨麻疹分为血寒生风、血热生风、血虚生风、血瘀化风,4个证型,并自拟中药方剂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中梓 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 荨麻疹 外风 内风 血寒生风 血热生风 血虚生风 血瘀化风 自拟中药方剂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医宗必读》内科疾病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瑞杰 王德龙 +3 位作者 赵芳 陈薇乔 卢爱妮 季旭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467-474,共8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李中梓《医宗必读》的内科疾病用药规律,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并整理《医宗必读》中治疗内科疾病的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对药物频次、性味归经频次、方剂频次、常用药对频次进行描述性分析,...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李中梓《医宗必读》的内科疾病用药规律,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并整理《医宗必读》中治疗内科疾病的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对药物频次、性味归经频次、方剂频次、常用药对频次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常用药对、核心药物组合进行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分析和复杂网络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方剂450首,关联药物350味。使用频次≥40的药物共19味,排序前10的药物分别为茯苓、人参、炙甘草、甘草、白术、陈皮、当归、肉桂、半夏、黄芪,其中温里药类药物使用频次最高的为肉桂。药物四气以温为主,五味以辛、苦、甘为主,药物归经主要是归脾经。使用频次≥5的方剂共16首;使用频次≥20的药对共50个,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为人参-茯苓。复杂网络化分析显示,核心药物组合为人参、甘草、白术、茯苓、陈皮。[结论]李中梓辨治内科疾病,重视温补、慎用攻伐,注重脾肾、尤重脾胃,以异功散为核心基本方。这些用药特点,不仅反映了其"阴阳宜协调,尤以阳为重""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和"先天后天并重"的学术思想,也为今后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宗必读 李中梓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复杂网络分析 温补 内科病症 用药规律
下载PDF
李中梓“水火阴阳论”浅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倪世美 张理梅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共2页
本文指出李氏论水火,重在互济;论阴阳,贵在燮调;治疗上主张补气在补血之先,养阳在滋阴之上。它给后世以启迪。
关键词 李中梓 水火 阴阳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脾胃学说历史沿革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学毅 马红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6期174-175,177,共3页
春秋战国到两汉是脾胃学说形成与奠基阶段,《黄帝内经》阐述了脾胃生理功能;《伤寒杂病论》重点阐述外感疾病与脾胃基础疾病的辨证关系,调理脾胃成为治疗外感病重要法则。唐宋为发展时期,《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以五脏六腑为纲,寒... 春秋战国到两汉是脾胃学说形成与奠基阶段,《黄帝内经》阐述了脾胃生理功能;《伤寒杂病论》重点阐述外感疾病与脾胃基础疾病的辨证关系,调理脾胃成为治疗外感病重要法则。唐宋为发展时期,《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确立"春夏取冷太过",提出"温食",顾护脾阳。金元至明清时期是脾胃学说的鼎盛时期,张元素著《医学起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实用药式》"土实泻之"、"土虚补之"、"本湿除之"、"标湿渗之";李东垣《脾胃论》"饮食伤脾论"、"甘温除大热"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明清是充实、完善阶段,叶天士继承东垣补脾升阳,创立胃阴辨治说,弥补了东垣略于治胃,重在温补,不及养阴的不足,纠正了举世皆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甚则阴阳不辨的弊病,对脾胃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李中梓重视脾、肾,提出:"人之有脾胃,犹兵家之有饷道,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脾胃一败,百药难施","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薛己结合温病,巩固了脾阴学说,提出"阴虚乃脾虚也,脾为至阴"。近年在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础上建立了40余种脾虚模型,综合观测,证实脾胃与人体多系统(消化、神经、内分泌、免疫及血液)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学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千金要方 金翼方 钱乙 张元素 李东垣 李中梓 薛己
下载PDF
结合《医宗必读》探讨法象药理真义
15
作者 王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6期50-52,共3页
笔者在对李中梓药学思想的专题研究中,发现其多部本草相关著作里都含有大量关于药物的阴阳五行、升降浮沉等特性及药物其他各种生效原因的论述等有关法象药理的内容。而法象药理流传至今,与传统中药性能理论有紧密联系,其科学性和价值... 笔者在对李中梓药学思想的专题研究中,发现其多部本草相关著作里都含有大量关于药物的阴阳五行、升降浮沉等特性及药物其他各种生效原因的论述等有关法象药理的内容。而法象药理流传至今,与传统中药性能理论有紧密联系,其科学性和价值至今仍是中医药学者值得思考的问题。故结合李氏《医宗必读》本草部分中的典型论述,试着探讨法象药理的相关内涵和意义,以期有助于当今中医药的更好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宗必读》 李中梓 法象药理 学术思想
下载PDF
李中梓、马元仪、尤在泾医学传承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嘉伦 王璞 王培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27,共3页
根据地方志记载确立李中梓、马元仪、尤在泾三位医家的传承关系为马元仪师承李中梓,尤在泾师承马元仪。分别选择三位医家的医案著作,从中遴选出处方,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对三位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的常用药物、四气、五味、归... 根据地方志记载确立李中梓、马元仪、尤在泾三位医家的传承关系为马元仪师承李中梓,尤在泾师承马元仪。分别选择三位医家的医案著作,从中遴选出处方,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对三位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的常用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等用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位医家皆善用温热之性的药物,用药药味以甘、苦、辛为重,且皆重视脾经用药;常用治法由温中散寒向理气和中变化,用药由温热药性为主向寒热药性并重变化。根据三位医家的用药共性可见其医学传承脉络清晰,但其用药变化轨迹还需继续深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中梓 马元仪 尤在泾 流派传承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李中梓外感热病学术思想探讨
17
作者 韩冰 程磐基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19-22,共4页
明末著名医家李中梓在外感热病方面有不少见解与心得,以《伤寒括要》为主体探讨其学术思想。认为李氏以伤寒总括外感热病,将温病等统一于伤寒名下,对外感热病的传变规律有独到见解,诊断注重脉诊和望诊,注重鉴别诊断。其经验对外感热病... 明末著名医家李中梓在外感热病方面有不少见解与心得,以《伤寒括要》为主体探讨其学术思想。认为李氏以伤寒总括外感热病,将温病等统一于伤寒名下,对外感热病的传变规律有独到见解,诊断注重脉诊和望诊,注重鉴别诊断。其经验对外感热病理论与临床研究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热病 伤寒 李中梓 《伤寒括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