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4Mn5O12包覆对三元正极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师林涛 崔洪福 +1 位作者 徐超祥 喻春鹏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9,1,共9页
LiNi(1/3)Mn(1/3)Co(1/3)O2具有很高的理论比容量,但是三元正极材料在高电压下长循环时,其表面结构发生较大的衰退,导致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变差。本文采用耐高电压且结构稳定的富锂尖晶石Li4Mn5O(12)包覆LiNi(1/3)Mn(1/3)Co(1/3)O... LiNi(1/3)Mn(1/3)Co(1/3)O2具有很高的理论比容量,但是三元正极材料在高电压下长循环时,其表面结构发生较大的衰退,导致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变差。本文采用耐高电压且结构稳定的富锂尖晶石Li4Mn5O(12)包覆LiNi(1/3)Mn(1/3)Co(1/3)O2可以有效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XRD、SEM、XPS和TEM等手段对包覆后的材料进行分析,证实了在LiNi(1/3)Mn(1/3)Co(1/3)O2的表面形成了10nm厚的均匀Li4Mn5O(12)的包覆层;在循环100圈后,包覆后的LiNi(1/3)Mn(1/3)Co(1/3)O2仍具有179.5m Ah/g的放电比容量和88.6%容量保持率,明显高于未包覆的LiNi(1/3)Mn(1/3)Co(1/3)O2的78.3%容量保持率。因此,利用富锂尖晶石Li4Mn5O(12)包覆LiNi(1/3)Mn(1/3)Co(1/3)O2为实现更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锰酸锂 包覆 锂离子电池
原文传递
低维纳米立方相Li_4Mn_5O_(12)的制备及锂吸附性能 被引量:15
2
作者 孙淑英 张钦辉 于建国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6-630,共5页
以MnSO4·H2O和(NH4)2S2O8为原料通过控制水热反应条件合成了纯的四方相β-MnO2纳米氧化物,进一步通过低温固相法制备了立方相Li4Mn5O12,经酸浸脱锂后得到对Li+具有特殊选择性的MnO2离子筛.用XRD、HRTEM、SAED、吸附等温线、吸附动... 以MnSO4·H2O和(NH4)2S2O8为原料通过控制水热反应条件合成了纯的四方相β-MnO2纳米氧化物,进一步通过低温固相法制备了立方相Li4Mn5O12,经酸浸脱锂后得到对Li+具有特殊选择性的MnO2离子筛.用XRD、HRTEM、SAED、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及共存金属离子的分配系数等手段对产物的晶相结构和Li+选择性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HRTEM和SAED图像表明氧化物MnO2、前驱体Li4Mn5O12和离子筛MnO2均为低维纳米棒.离子筛的最大吸附量达到6.6mmol/g,且当Li+初始浓度仅为5.0mmol/L时,离子筛的吸附量即可达到约5.0mmol/g,这对于在海水或锂离子浓度极低的盐湖卤水提锂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维 离子筛 li4mn5o12 吸附
下载PDF
锂离子筛前驱体Li_4Mn_5O_(1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许惠 陈昌国 宋应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20-726,共7页
吸附法是目前从低锂浓度的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的最有前途的方法。采用EDTA-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Li4Mn5O12前驱体,经酸浸脱锂后得到对Li+具有特殊选择性的锰氧化物锂离子筛。通过热重、XRD、SEM、FT-IR、化学组成、吸附动力学及共存金属离... 吸附法是目前从低锂浓度的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的最有前途的方法。采用EDTA-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Li4Mn5O12前驱体,经酸浸脱锂后得到对Li+具有特殊选择性的锰氧化物锂离子筛。通过热重、XRD、SEM、FT-IR、化学组成、吸附动力学及共存金属离子的分配系数等手段对样品的晶相结构和Li+选择性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煅烧时间对Li4Mn5O12前驱体生成有较大影响,由400℃煅烧24 h所得的前驱体几乎为纯相的Li4Mn5O12化合物,经酸浸脱锂后的离子筛仍保持着与前驱体相同的尖晶石结构;前驱体Li4Mn5O12和离子筛MnO2均为200 nm左右的球状颗粒;离子筛的最大吸附容量为43.1 mg/g,并具有较好的Li+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筛 li4mn5o12 前驱体 吸附
下载PDF
富锂尖晶石Li_4Mn_5O_(12)的合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会情 韩恩山 +1 位作者 张林森 杨津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6-177,共2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富锂尖晶石Li4Mn5O12 ,研究了工艺条件对产物物理性能及晶体结构的影响。利用TGA DTA对其进行热分析 ,XRD ,SEM ,ICP等多种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特征的表征。结果表明 :用柠檬酸做配合剂 ,最佳 pH值为 6 5 ,3... 采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富锂尖晶石Li4Mn5O12 ,研究了工艺条件对产物物理性能及晶体结构的影响。利用TGA DTA对其进行热分析 ,XRD ,SEM ,ICP等多种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特征的表征。结果表明 :用柠檬酸做配合剂 ,最佳 pH值为 6 5 ,3 0 0℃焙烧 8h可合成纯相尖晶石Li4Mn5O12 ,形貌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li4mn5o12 锂离子电池 溶胶 凝胶法 正极材料
下载PDF
PS微球的制备及三维胶晶模板的组装和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毕参参 李晶 董殿权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6-138,155,共4页
研究了PS微球合成中单体、引发剂和乳化剂浓度以及聚合温度对粒径及分布的影响。采用高速离心沉淀法、恒温加热蒸发诱导法和自然沉降法对单分散PS微球进行了组装,得PS胶体晶体模板,并以其为模板制备了锂离子筛前驱体Li4Mn5O12。用纳米... 研究了PS微球合成中单体、引发剂和乳化剂浓度以及聚合温度对粒径及分布的影响。采用高速离心沉淀法、恒温加热蒸发诱导法和自然沉降法对单分散PS微球进行了组装,得PS胶体晶体模板,并以其为模板制备了锂离子筛前驱体Li4Mn5O12。用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饱和交换容量等表征了材料的粒径及分布、形貌、结构和离子交换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制得粒径均一、单分散性好、表面规整光滑的PS微球;PS胶体晶体模板三维有序,排列规整;酸改性后的离子筛前驱体对Li+饱和交换容量为7.49mol/g锂离子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微球 晶体胶体模板 乳液聚合法 li4mn5o12
下载PDF
尖晶石型Li_4Mn_5O_(12)正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义兵 陈白珍 +2 位作者 胡拥军 李改变 陈亚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29,共5页
以氢氧化锂、乙酸锰和草酸为原料,固相反应12h合成富锂尖晶石Li4Mn5O12,用XRD,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材料结构和性能.结果显示,分350℃和500℃温度二段焙烧合成的Li4Mn5O12材料结晶度大,晶型完整,样品为块状颗粒,分布均匀,粒度... 以氢氧化锂、乙酸锰和草酸为原料,固相反应12h合成富锂尖晶石Li4Mn5O12,用XRD,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材料结构和性能.结果显示,分350℃和500℃温度二段焙烧合成的Li4Mn5O12材料结晶度大,晶型完整,样品为块状颗粒,分布均匀,粒度范围在1~5μm之间.电化学性能最优,首次放电容量为151mA·h·g^-1.充放电后材料进一步XRD分析发现,充放电循环使Li4Mn5O12结构发生变化,循环多次后,材料中已发现少量尖晶石LiMn2O4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富锂尖晶石li4mn5o12 固相反应 充放电性能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锂离子筛前驱体Li_4Mn_5O_(12)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许惠 陈昌国 +1 位作者 宋应华 卓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868-2874,共7页
以水热法自制γ-MnOOH和LiOH·H2O为原料,在较低温度下固相反应制备出尖晶石型Li4Mn5O12,经酸浸脱锂后得到对Li+具有特殊选择性的MnO2离子筛。研究该离子筛对Li+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并用XRD、SEM和FT-IR等和Li+选择性吸附研究固相... 以水热法自制γ-MnOOH和LiOH·H2O为原料,在较低温度下固相反应制备出尖晶石型Li4Mn5O12,经酸浸脱锂后得到对Li+具有特殊选择性的MnO2离子筛。研究该离子筛对Li+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并用XRD、SEM和FT-IR等和Li+选择性吸附研究固相反应工艺对离子筛材料结构、化学组成及离子交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时间对前驱体的生成有较大影响,由400℃煅烧32 h所得的前驱体为纯相Li4Mn5O12化合物,经酸浸脱锂后的离子筛仍保持与前驱体相同的尖晶石结构;锰源γ-MnOOH、前驱体Li4Mn5O12和离子筛MnO2均为低维棒状结构形貌;离子筛对锂的吸附速率符合一级动力学Lagergren方程,饱和吸附容量为40.2 mg/g,并具有较好的Li+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4mn5o12 离子筛 前驱体 吸附
下载PDF
尖晶石锂锰氧化物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童庆松 林素英 +1 位作者 吴俊莉 连锦明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2-34,共3页
以LiOH.H2O和Mn(CH3COO)2.2H2O为原料,用微波烧结和固相烧结相结合合成了尖晶石型Li4Mn5O12正极材料.XRD分析、DTA分析、循环伏安和充放电实验表明,先用300W的微波烧结30min,然后再用380℃后处理48 h可获得具有纯Li4Mn5O12物相的样品.... 以LiOH.H2O和Mn(CH3COO)2.2H2O为原料,用微波烧结和固相烧结相结合合成了尖晶石型Li4Mn5O12正极材料.XRD分析、DTA分析、循环伏安和充放电实验表明,先用300W的微波烧结30min,然后再用380℃后处理48 h可获得具有纯Li4Mn5O12物相的样品.该样品的初始放电容量为176mAh/g,40循环的放电容量为123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4mn5o12 微波烧结 可充性
下载PDF
Li_(3.22)Na_(0.569)Mn_(5.78)O_(12.0)的电化学性能
9
作者 童庆松 杨勇 连锦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5-439,共5页
以LiOH·H2O和Mn(CH3COO)2·2H2O作原料,应用微波-固相两段烧结法合成具有Li4Mn5O12结构特征,组成为Li3.22Na0.569Mn5.78O12.0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XRD分析表明,在380℃的后处理温度下,微波烧结前处理有利于生成纯Li4Mn5O12尖... 以LiOH·H2O和Mn(CH3COO)2·2H2O作原料,应用微波-固相两段烧结法合成具有Li4Mn5O12结构特征,组成为Li3.22Na0.569Mn5.78O12.0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XRD分析表明,在380℃的后处理温度下,微波烧结前处理有利于生成纯Li4Mn5O12尖晶石相.充放电实验表明,在4.5~2.5V电压区间,新制样品的初始放电容量为132 mAh·g-1,100循环的容量衰减率为6.8%;4个月存放样的初始放电容量为122 mAh·g-1,100循环的容量衰减率为17.4%.表现出较好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微波烧结使样品的Mn-O键被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4mn5o12 微波 可充性
下载PDF
富锂尖晶石锂锰氧化物的电化学性能
10
作者 童庆松 杨勇 连锦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9-404,共6页
以LiOH·H2O和Mn(CH3COO)2·2H2O为原料,通过微波烧结和固相烧结的两段烧结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22Na0.569Mn5.78O12尖晶石.研究表明,在380 ℃的固相烧结温度下,微波处理有利于生成纯尖晶石相.在2.5~4.5V电压区间,... 以LiOH·H2O和Mn(CH3COO)2·2H2O为原料,通过微波烧结和固相烧结的两段烧结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22Na0.569Mn5.78O12尖晶石.研究表明,在380 ℃的固相烧结温度下,微波处理有利于生成纯尖晶石相.在2.5~4.5V电压区间,样品的初始放电容量高于132 mAh/g.在充放电过程中,40循环的放电容量几乎不衰减.微波烧结使该样品的Mn-O键被加强,晶格结构在充放电过程中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4mn5o12 微波 可充性
下载PDF
尖晶石型Li_4Mn_5O_(12)正极材料的合成
11
作者 周惠 王浪 +2 位作者 姜祥祥 蔡斌 童庆松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84-88,共5页
以LiOH·H2O和MnCO3为原料,采用两段固相法制备了亚微米级大小的尖晶石型Li4Mn5O12正极材料.通过充放电测试、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现代实验方法研究了合成温度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500℃烧结制备的样品表现出最佳... 以LiOH·H2O和MnCO3为原料,采用两段固相法制备了亚微米级大小的尖晶石型Li4Mn5O12正极材料.通过充放电测试、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现代实验方法研究了合成温度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500℃烧结制备的样品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0.2 C倍率电流条件下,第1循环和第30循环的放电容量分别为143.5 mAh·g-1和143.9 mAh·g-1;在2 C倍率电流下,样品的第1循环和第50循环的放电容量分别为109.2 mAh·g-1和126.1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段固相法 li4mn5o12 尖晶石 烧结温度
下载PDF
LiNi_(0.5)Mn_(1.5)O_4/Li_4Ti_5O_(12)电池体系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牛少军 陈猛 +1 位作者 金江敏 孙勇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52,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LiNi0.5Mn1.5O4和负极材料Li4Ti5O12。通过XRD和SEM分析,并借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法测试了LiNi0.5Mn1.5O4/Li4Ti5O12电池体系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iNi0.5Mn1.5O4和Li4Ti5O12均为尖晶石...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LiNi0.5Mn1.5O4和负极材料Li4Ti5O12。通过XRD和SEM分析,并借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法测试了LiNi0.5Mn1.5O4/Li4Ti5O12电池体系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iNi0.5Mn1.5O4和Li4Ti5O12均为尖晶石结构,LiNi0.5Mn1.5O4/Li4Ti5O12电池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可逆性,以0.5C倍率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124.31mAh·g–1,充放电循环50次后,放电比容量在116mAh·g–1以上,容量保持率为93.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化学 锂离子电池 正负极材料 尖晶石 LiNi0.5Mn1.5O4/Li4Ti5O12
下载PDF
PVC-Li_4Mn_5O_(12)复合离子筛的锂吸附性能
13
作者 肖国萍 周龙生 +1 位作者 孙淑英 于建国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2-407,415,共7页
采用PVC粘合成型技术对实验室合成的Li_4Mn_5O_(12)粉体进行成型,制备出直径约为3.5mm的球形PVC-Li_4Mn_5O_(12)复合材料,并通过SEM、孔径分布、吸附动力学和选择性测试等手段研究成型前后离子筛的形貌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VC-Li_4Mn_... 采用PVC粘合成型技术对实验室合成的Li_4Mn_5O_(12)粉体进行成型,制备出直径约为3.5mm的球形PVC-Li_4Mn_5O_(12)复合材料,并通过SEM、孔径分布、吸附动力学和选择性测试等手段研究成型前后离子筛的形貌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VC-Li_4Mn_5O_(12)复合样品中的离子筛仍为纳米棒;且球形离子筛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模拟卤水中对Li^+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Li_4Mn_5O_12 离子筛 选择性吸附 卤水
下载PDF
LiCr0.1Ni0.45Mn1.45O4/Li4Ti5O12锂电池容量衰减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攀 李文升 +1 位作者 许国峰 樊勇利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3-947,共5页
以LiCr0.1Ni0.45Mn1.45O4为正极,Li4Ti5O12为负极组装成新型LiCr0.1Ni0.45Mn1.45O4/Li4Ti5O12电池体系,采用恒流充电模式进行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等电化学性能测试,并通过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测试对其容量衰减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 以LiCr0.1Ni0.45Mn1.45O4为正极,Li4Ti5O12为负极组装成新型LiCr0.1Ni0.45Mn1.45O4/Li4Ti5O12电池体系,采用恒流充电模式进行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等电化学性能测试,并通过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测试对其容量衰减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LiCr0.1Ni0.45Mn1.45O4/Li4Ti5O12电池体系,正极活性物质过量越多,循环性能越好;负极-正极活性物质比例N/P为1.1、0.9、0.7 的电池体系,25 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61.4%、70.4%、97.9%;LiCr0.1Ni0.45Mn1.45O4/Li4Ti5O12电池容量衰减的直接原因是电池正负极表面持续生成的CEI 膜和SEI 膜造成的活性Li+消耗和电池倍率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r0.1Ni0.45Mn1.45O4/Li4Ti5O12电池 容量衰减机理 SEI膜 电解液分解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α-Al2O3 supported lithium ion sieve membranes for Li^+ extraction 被引量:7
15
作者 Feng Xue Xiaoxian Zhang +3 位作者 Yue Niu Chenhao Yi Shengui Ju Weihong Xi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9期2312-2318,共7页
Spinel lithium manganese oxide ion-sieves have been considered the most promising adsorbents to extract Li^+ from brines and sea water.Here,we report a lithium ion-sieve which was successfully loaded onto tubular α-A... Spinel lithium manganese oxide ion-sieves have been considered the most promising adsorbents to extract Li^+ from brines and sea water.Here,we report a lithium ion-sieve which was successfully loaded onto tubular α-Al2 O3 ceramic substrates by dipping crystallization and post-calcination method.The lithium manganese oxide Li4 Mn5 O(12)was first synthesized onto tubular α-Al2 O3 ceramic substrates as the ion-sieve precursor(i.e.L-AA),and the corresponding lithium ion-sieve(i.e.H-AA) was obtained after acid pickling.The chemical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ion-sieve were confirm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Both L-AA and H-AA showed characteristic peaks of α-Al2 O3 and cubic phase Li4 Mn5 O(12) and the peaks representing cubic phase could still exist after pickling.The lithium manganese oxide Li4 Mn5 O(12) could be uniformly loaded not only on the surface of α-Al2 O3 ubstrates but also inside the pores.Moreover,we found that the equilibri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H-AA was 22.9 mg·g^-1.After 12 h adsorption,the adsorption balance was reached.After 5 cycles of adsorption,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H-AA was 60.88% of the initial adsorption capacity.The process of H-AA adsorption for Li^+correlated with pseudo-second order kinetic model and Langmuir model.Adsorption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regarding enthalpy(△N), Gibbs free energy(△G) and entropy(AS) were calculated.For the dynamic adsorptiondesorption process of H-AA,the H-AA exhibited excellent adsorption performance to Li^+ with the Li^+ dynamic adsorption capacity of 9.74 mg·g^-1 and the Mn^2+dissolution loss rate of 0.99%.After 3 dynamic adsorption-desorption cycles,80% of the initial dynamic adsorption capacity was still ke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α-Al2O3 tube Ion sieve ADSORPTION Li4Mn5O(12)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