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volution of Liang Sicheng’s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traditions in his drawings(1920se1930s)
1
作者 Lina Sun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CSCD 2023年第2期319-336,共18页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one of the earliest attempts to systematically construct a building tradition and incorporate it into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al design.These efforts were put forth by Liang Sicheng(1901e19...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one of the earliest attempts to systematically construct a building tradition and incorporate it into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al design.These efforts were put forth by Liang Sicheng(1901e1972),one of the most distinguished Chinese architects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ians,in the 1920s and 1930s in China,informed by the strong collective intention to honour the Chinese past.This article provides a historical and critical reflection on this collective intention that is still shared nowadays by architects and architectural theorists.This article examines in depth the evolution of the different ways Liang used the building past and constructed the Chinese architectural traditions in different crucial stages of his architectural career in the 1920s and 1930s.It uses architectural drawing as both the research subject and the research method.Three of Liang’s representative drawings from these crucial professional stages are juxtaposed and investigated to reveal this evolution using the iconography and iconology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ang sicheng Chinese Architectural Traditions Architectural Drawings Juxtaposed Images Iconography and Iconology Method 1920s-1930s
原文传递
梁思成古城整体保护思想溯源
2
作者 宋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第1期37-47,共11页
文章以梁思成的学术生涯为序,在近代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国际语境中认识其古城整体保护思想,并追溯其思想渊源。梁思成的古城整体保护思想是以中国古代建筑和城市规划研究为基础,以古城整体价值为核心,立足城市疏散的基本立场而形成的... 文章以梁思成的学术生涯为序,在近代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国际语境中认识其古城整体保护思想,并追溯其思想渊源。梁思成的古城整体保护思想是以中国古代建筑和城市规划研究为基础,以古城整体价值为核心,立足城市疏散的基本立场而形成的:在学院派教育的影响下,梁思成确立了造型艺术视角下的古建筑价值认知;随着建筑史研究的深化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启发,梁思成的研究视野从建筑向城市延伸;赴美考察以后,通过整合此前的学术积累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梁思成提出了古城体形秩序的历史艺术价值和规划价值;基于此,梁思成吸收田园城市、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和分区规划的思想,提出了疏散规划的古城整体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思成 古城 整体保护 价值 城市疏散
下载PDF
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影响下的现代居住建筑设计探微——以金沅瑞府为例
3
作者 余翰武 肖宁 游欣宇 《中外建筑》 2024年第4期114-118,共5页
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是对设计理想状态的一种追求,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以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作为指导,以金沅瑞府建筑设计方案为例,通过对空间组合、景观营造与传统元素的详细解析体现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在... 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是对设计理想状态的一种追求,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以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作为指导,以金沅瑞府建筑设计方案为例,通过对空间组合、景观营造与传统元素的详细解析体现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在空间重构、材料更新与科技创新方面对新时代进行探索,解读建筑创作过程中的“中而新”思想,试图找出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住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思成 “中而新” 传统元素 居住建筑 中式建筑
下载PDF
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与《营造法式》:一部贯穿大半个世纪的学术史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贵祥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4期128-137,共10页
1919年朱启钤先生在南京发现宋《营造法式》并刊印丁本《法式》,之后委托陶湘先生以《法式》诸版本勘核校对并出版陶本《营造法式》,接着朱先生成立中国营造学社,出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并延请梁思成、刘敦桢等学者加盟,从此开启了中... 1919年朱启钤先生在南京发现宋《营造法式》并刊印丁本《法式》,之后委托陶湘先生以《法式》诸版本勘核校对并出版陶本《营造法式》,接着朱先生成立中国营造学社,出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并延请梁思成、刘敦桢等学者加盟,从此开启了中国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系统建构,与对宋《营造法式》这部古代建筑大书的深入探索。自梁思成于1925年由乃父处获得陶本《营造法式》到其加入学社,开展紧锣密鼓的古代建筑考察与研究,直至发现唐代佛光寺大殿,接着进入抗日战争时期的艰难岁月,梁先生始终坚持以理解与研究宋《营造法式》为中心,以建构中国建筑史与诠释中国古代营造制度为目标的艰难学术之旅。自1919年朱启钤先生发现《营造法式》至梁先生的学术大作《〈营造法式〉注释》全本以《梁思成全集》第七卷的形式于2001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其间经历的大半个世纪,正是几代中国学人在探究中国古代建筑奥秘这一学术道路上筚路蓝缕的真实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启钤 《营造法式》 中国营造学社 梁思成 《〈营造法式〉注释》
下载PDF
公地·自然·遗产:梁思成的“公园”理念研究
5
作者 赵纪军 何梦瑶 宋霖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33,共6页
梁思成作为一名建筑学者,亦发展了关于“公园”的认知,并成为他在20世纪50年代初支持清华大学营建学系设立“造园组”的思想基础。但对其“公园”理念的研究仍付之阙如。通过分析其文章著述、报头设计,以及参与的社会活动、规划设计实践... 梁思成作为一名建筑学者,亦发展了关于“公园”的认知,并成为他在20世纪50年代初支持清华大学营建学系设立“造园组”的思想基础。但对其“公园”理念的研究仍付之阙如。通过分析其文章著述、报头设计,以及参与的社会活动、规划设计实践,揭示其“公园”认知的内容、特点与转变:1930年受《首都计划》的影响,形成了城市公园系统及城市分区规划中“公园”作为一种开放“公地”的理解,这一理解也体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编纂《中国建筑史》时,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园”的研究之中;20世纪40年代末,受西方城市规划中“有机性疏散”学说的影响,“公园”在“体形环境论”的理论框架中被明确为与建成环境相对、且应保存的“自然”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学习“苏联经验”,其认知纳入城市遗产保护关切,“公园”被视为遗产保护的载体,而“公园”与“遗产”在城市尺度和场地尺度上扮演着等量齐观或主次有别的角色。总体而言,梁思成的“公园”理念以近代西方的公园概念为核心,同时拥有城市视野与历史眼光。对于中国风景园林学科而言,其“公园”理念是学科初创时期学理形态的一部分,也是如今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历史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梁思成 公园理念 公地 自然 遗产
下载PDF
从《设计元素》看梁思成的“体形环境”建筑教育观与清华建筑设计基础教学 被引量:1
6
作者 崔婉怡 许懋彦 《世界建筑》 2023年第6期85-91,共7页
梁思成于1946-1947年赴美考察现代建筑与建筑教育时接触到《设计元素》,并将其带回新成立的清华大学建筑系,作为推行现代建筑教育改革的重要教参之一。本文探析梁思成接触并选择《设计元素》的来龙去脉,揭示梁思成“体形环境”建筑教育... 梁思成于1946-1947年赴美考察现代建筑与建筑教育时接触到《设计元素》,并将其带回新成立的清华大学建筑系,作为推行现代建筑教育改革的重要教参之一。本文探析梁思成接触并选择《设计元素》的来龙去脉,揭示梁思成“体形环境”建筑教育思想中的现代性内容;追踪在1940-1980年代,《设计元素》及其承载的包豪斯理念在梁思成“体形环境”思想指导下的清华建筑基础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元素》 梁思成 清华建筑 包豪斯预备课程 设计教学
下载PDF
百年“本体”与百年“本土” 关于“基石”和“中国建造:现代建筑百年对话”展的一些反思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骏阳 《时代建筑》 2023年第1期18-29,共12页
文章从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两个不同角度审视了由“基石”和“中国建造:现代建筑百年对话”这两个中国现代建筑展引发的三个理论议题“现代建筑”“本体”“本土”,并以与这两个展览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一些代表性人物的思想和建筑作品为... 文章从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两个不同角度审视了由“基石”和“中国建造:现代建筑百年对话”这两个中国现代建筑展引发的三个理论议题“现代建筑”“本体”“本土”,并以与这两个展览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一些代表性人物的思想和建筑作品为具体素材进行讨论。通过这一过程,文章试图在20世纪初以来的中国现当代建筑学的语境中拓展学界对现当代中国建筑基本问题的批判性认知空间,积蓄中国建筑当代发展的理论和智识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建筑 本体 本土 梁思成 杨廷宝 王澍 张永和 刘家琨
下载PDF
择性而教:梁启超家教之道中的不变与变
8
作者 王传武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7-21,90,共6页
通过家书研究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是方便、可以理解但值得反思和警惕的研究进路。家书是家庭成员交流的工具和产物,首先应视为家庭教育实践而非思想,尽管其中包含着家庭教育思想。家庭教育实践受教育思想的指引,但也常常与之背离,成为一... 通过家书研究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是方便、可以理解但值得反思和警惕的研究进路。家书是家庭成员交流的工具和产物,首先应视为家庭教育实践而非思想,尽管其中包含着家庭教育思想。家庭教育实践受教育思想的指引,但也常常与之背离,成为一种场景性、工具性的表达。梁启超家书体现了重视人格修养等家庭教育理念,但其反复强调的“清白寒素”家风毋宁说是梁启超在特殊人生境遇下的“再发现”。梁启超根据子女性情区别给予差异化指导,体现了其择性而教的教育理念,也展现了其与子女们在心理和情感距离上的差异,说明梁启超不仅仅是一位严肃的教育家,也是一位爱有等差的父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家书 家风 家教 梁思成
下载PDF
论人类体形环境规划会议对梁思成建筑教育思想的影响
9
作者 宋雨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4期77-88,共12页
梁思成的建筑教育思想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1947年3月,梁思成参加了普林斯顿大学举办的人类体形环境规划会议。会议从人的需求出发提出体形环境的整体观念,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和城市问题以及建筑教育的发展进行... 梁思成的建筑教育思想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1947年3月,梁思成参加了普林斯顿大学举办的人类体形环境规划会议。会议从人的需求出发提出体形环境的整体观念,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和城市问题以及建筑教育的发展进行讨论。在该会议的启发下,梁思成提出“体形环境论”,将除建筑外的城市规划、造园和工业艺术等也纳入建筑学科的范畴,并对学院派和包豪斯建筑教育理念加以整合。回国后,梁思成围绕“体形环境”在清华大学进行建筑教育改革实践,建立了以营建“适用、坚固、美观”的体形环境为目标、多学科综合的通识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教育 梁思成 人类体形环境规划会议 体形环境 清华大学
下载PDF
梁思成函请保护广元千佛崖
10
作者 王方捷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3期161-165,共5页
1939年12月,中国营造学社在进行川康古建筑调查期间,发现广元千佛崖因筑路被破坏近半,又听闻公路拓宽工程计划炸毁剩余造像,梁思成紧急上书交通部及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阻止了炸崖拓路计划,并请求交通部通令全国,道路工程建设注意避让... 1939年12月,中国营造学社在进行川康古建筑调查期间,发现广元千佛崖因筑路被破坏近半,又听闻公路拓宽工程计划炸毁剩余造像,梁思成紧急上书交通部及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阻止了炸崖拓路计划,并请求交通部通令全国,道路工程建设注意避让古迹。本文披露这一组新发现的史料,冀裨益相关学术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营造学社 梁思成 广元千佛崖 保护史
下载PDF
东北大学梁思成纪念馆教育功能拓展研究与实践
11
作者 邹欣怡 王婧瑶 陈颖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2期31-33,共3页
东北大学梁思成纪念馆是我国设置于高校中的梁思成专业主题纪念馆之一,是师生专业学习、思政教育的重要依托场所,也是向社会受众普及梁思成学术贡献、职业精神和爱国情怀的重要宣传阵地,具有突出的教育意义和科普作用。文章研究融合专... 东北大学梁思成纪念馆是我国设置于高校中的梁思成专业主题纪念馆之一,是师生专业学习、思政教育的重要依托场所,也是向社会受众普及梁思成学术贡献、职业精神和爱国情怀的重要宣传阵地,具有突出的教育意义和科普作用。文章研究融合专业角度的建筑遗产与思政角度的精神内核,进行多维平台搭建、文创设计探索、主题研学活动等适宜形式的教育创新拓展实践,探索建筑遗产、教育遗产与精神内涵协同传承的表达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思成纪念馆 建筑遗产 思政教育 教育功能拓展
下载PDF
关于《营造法式》的性质、特点、研究方法——《营造法式》初探之四 被引量:16
12
作者 潘谷西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0年第5期1-7,共7页
这是论文《营造法式初探》的第4篇。第3篇发表于本刊1985年第1期。本篇论述了这部11世纪中国政府制订的建筑预算定额的产生背景、编写体裁、内容取舍、所起效果以及今天研究工作中存在的某些不同看法。
关键词 建筑工程 预算定额 营造法式
下载PDF
梁思成、林徽因与北京城市规划 被引量:4
13
作者 楼庆西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1期70-75,共6页
新中国解放前夕 ,梁思成与林徽因便对共和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 ,北京城的许多重要建设都倾注了他们的大量心血。他们对北京城的建设规划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
关键词 北京 城市规划 梁思成 林微因
下载PDF
造园组创办始末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广思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0-44,共5页
1951—1953年创办的造园组对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和教育影响深远。基于档案文件,以时间为序,描述造园组成立的背景、沿革和办学情况,讨论造园组停办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造园组隶属于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清华大学营建学系合办,北京市人民... 1951—1953年创办的造园组对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和教育影响深远。基于档案文件,以时间为序,描述造园组成立的背景、沿革和办学情况,讨论造园组停办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造园组隶属于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清华大学营建学系合办,北京市人民政府建设局协办;汪菊渊、吴良镛、陈有民以及梁思成等先生在造园组成立和建设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造园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和行政组织;造园组的成立依赖于一系列的背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造园组 造园专业 汪菊渊 吴良镛 陈有民 梁思成
下载PDF
一张时间表——对夏昌世先生专业旅程的认识过程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方戟 《南方建筑》 2010年第2期30-35,共6页
本文通过对一张含有同时期出生的中国建筑前辈童寯、梁思成、夏昌世三位先生生平及相关时期历史的时间表的分析,理解这些前辈的生活及工作状况,进而在这个背景下认识夏昌世先生专业旅程。
关键词 夏昌世 参照 理解 时间表 童寯梁思成
下载PDF
北京中轴线概念的提出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勃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32,共12页
北京自金中都起就有中轴线之实,但一直没有中轴线之名,今日申遗之“北京中轴线”则肇始于700多年前的元大都。北京中轴线概念的提出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梁思成为代表的学者们发现中轴线之实,并“取实予名”不断发展的结果,具有重要意... 北京自金中都起就有中轴线之实,但一直没有中轴线之名,今日申遗之“北京中轴线”则肇始于700多年前的元大都。北京中轴线概念的提出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梁思成为代表的学者们发现中轴线之实,并“取实予名”不断发展的结果,具有重要意义。这使得北京城这条居中而处的南北向轴线摆脱了有实无名、隐而不显的状态,成为可辨识的文化事象。它明确了北京中轴线作为城市空间之轴的性质,使其继续发挥统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作用;它使北京中轴线成为一个文化实体和文化整体,深化了人们对中华文明历久弥新、多元一体的理解和认识,并深刻影响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中轴线 文化遗产 梁思成
下载PDF
梁思成建筑精神及其现代启示:“纪念梁思成诞辰105周年”系列活动的思考 被引量:5
17
作者 金磊 刘建民 刘锦标 《建筑创作》 2006年第6期20-29,共10页
从20世纪初,教育家蔡元培提倡近代建筑艺术使留学生陆续回国,到20世纪 20年代末朱启铃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都影响并启迪着梁思成(1901-1972), 为他投身中国建筑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本文围绕2006年纪念梁思成105周年诞辰 (4月20日)... 从20世纪初,教育家蔡元培提倡近代建筑艺术使留学生陆续回国,到20世纪 20年代末朱启铃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都影响并启迪着梁思成(1901-1972), 为他投身中国建筑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本文围绕2006年纪念梁思成105周年诞辰 (4月20日)及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6月10日)国内陆续开展的几项活动,研讨并思考建筑界该如何从梁思成精神中获得对现代建筑创作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思成 中国营造学社 中国建筑史 文化遗产 建筑精神
下载PDF
梁启超、梁思成的建筑意播种与传承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雅欣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3,共5页
梁启超一生致力于面向国民与社会的科学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播。他所理解的"建筑",作为表达"强国新民"的政治理想和复兴民族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性和民族精神;通过人文精神的建筑教育,他引导儿子梁思成、儿媳... 梁启超一生致力于面向国民与社会的科学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播。他所理解的"建筑",作为表达"强国新民"的政治理想和复兴民族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性和民族精神;通过人文精神的建筑教育,他引导儿子梁思成、儿媳林徽因共同走上了开创中国建筑历史的研究之路,赋予他们作为建筑师的自觉的民族意识和凝聚历史感的时代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建筑 梁思成 民族意识 国民精神
下载PDF
杨廷宝、梁思成、柯比西耶及路易斯·康的建筑哲学——中西建筑哲学史概说中现代史局部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光复 《华中建筑》 2005年第3期134-135,共2页
该文通过对杨廷宝、梁思成、柯比西耶及路易斯·康的建筑哲学的异同比较,概述了建筑设计实践中深涵建筑哲学这一理论。
关键词 杨廷宝 梁思成 柯比西耶 路易斯·康 建筑哲学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理论的输入和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吉国华 《时代建筑》 2007年第5期66-71,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现代建筑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流。然而在"一边倒"的政策下,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理论和方法的引入中断了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文章探讨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的相关口号、输入途径以及梁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现代建筑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流。然而在"一边倒"的政策下,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理论和方法的引入中断了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文章探讨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的相关口号、输入途径以及梁思成的诠释,最后总结了它对中国建筑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民族形式 结构主义 形式主义 梁思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