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angzhi and the Interpretative Obfuscation Regarding Knowledge
1
作者 CHANG Tzu-li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7年第3期450-465,共16页
This article aims to argue that interpreting liangzhi 良知 as innate, original, or cognitive knowledge is likely to fall into "interpretative obfuscation regarding knowledge." First, for Wang, what is inherent in ma... This article aims to argue that interpreting liangzhi 良知 as innate, original, or cognitive knowledge is likely to fall into "interpretative obfuscation regarding knowledge." First, for Wang, what is inherent in mankind is moral agency rather than innate or original knowledge. Therefore, the focus ofzhizhi 致知 and gewu 格物 is instead on moral practice and actualization of virtue rather than on either "the extension of knowledge" or "the investigation of things." Apart from that, drawing support from cognitive knowledge to explicate liangzhi also leads to three related but distinct misconceptions: liangzhi as perfect knowledge, the ident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and liangzhi as recognition or acknowledgement. By clarifying the above misinterpretations, the meaning and implication of liangzhi will, in turn, also become clear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angzhi ZHIZHI gewu tianli 天理 "interpretative obfuscationregarding knowledge moral agency
原文传递
即用是体:宋明儒学视野中王阳明“良知”的意义
2
作者 傅锡洪 Wang Keyou(译) 《孔学堂》 CSSCI 2024年第2期73-83,179-188,共21页
良知被视为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概念和根本宗旨。单纯从其是本体的角度不足以揭示出其在阳明思想中的重要性。事实上,“良”意味着其后的“知”直接发自天赋之性(即本体),因而是充分、准确地表达了本体的内容的。“充分”和“准确”表现在... 良知被视为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概念和根本宗旨。单纯从其是本体的角度不足以揭示出其在阳明思想中的重要性。事实上,“良”意味着其后的“知”直接发自天赋之性(即本体),因而是充分、准确地表达了本体的内容的。“充分”和“准确”表现在它自然能有力地推动人以正确的方式行动。故使得“知”虽然是作用但却具有了本体的意义。由此,“良知”透露了即用是体的信息,而即用是体意味着工夫有可能直接凭借展现于现实世界中的本体亦即良知展开,既不必像朱子主张的那样首先诉诸漫长而艰苦的格物致知工夫,也不必像程明道、陆象山、湛甘泉等主张的那样首先通过顿悟之类方式以充分把握本心。唯有如此理解,才能真正理解阳明重视“良知”一语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即用是体 即用见体 作用是性
下载PDF
道德先天性及其在经验知识层面的展开——孟子“良知”理论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1
3
作者 陆畅 白欲晓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22,共6页
孟子"良知"之"良"本义为"首",它显现的是道德超越性而非经验性,经验知识在时间上先行存在,并不意味着可以否定良知所具有的先天性、超越性。良知的道德超越性,是指独立于经验世界不为其干扰限制。同时良... 孟子"良知"之"良"本义为"首",它显现的是道德超越性而非经验性,经验知识在时间上先行存在,并不意味着可以否定良知所具有的先天性、超越性。良知的道德超越性,是指独立于经验世界不为其干扰限制。同时良知又具有内在性,它既独立于经验又行于经验之中,表现于事事物物。在孟子那里,一个完满的道德应当是良知的超越性与经验内容相结合的既内在又超越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良知 道德先天性 经验知识 无限性 有限性 内在超越
下载PDF
创新发展视野下的图书馆理论变革——于良芝《图书馆学导论》读与评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素芳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60,共4页
于良芝博士的《图书馆学导论》是当前信息技术背景下一部全新的反映图书馆职业、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和变革的概论性著作。文章对该书的内容、特色进行了分析、评介。
关键词 图书馆理论 创新 《图书馆学导论》 于良芝 图书馆职业 书评
下载PDF
索萨的“完好之知”还不完好?——王阳明的良知与第三个柏拉图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勇 崔雅琴(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29,237,共13页
索萨讨论了两个关于知识本性和知识价值的柏拉图问题,但知识不仅还涉及索萨所没有讨论的第三个柏拉图问题,而且离开了这第三个柏拉图问题,索萨所讨论的前两个柏拉图问题也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这第三个柏拉图问题即知识的影响问题:一个... 索萨讨论了两个关于知识本性和知识价值的柏拉图问题,但知识不仅还涉及索萨所没有讨论的第三个柏拉图问题,而且离开了这第三个柏拉图问题,索萨所讨论的前两个柏拉图问题也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这第三个柏拉图问题即知识的影响问题:一个人的知识是否具有内在驱动作用。由索萨所讲的认知能力所产生的完好适切的道德信念并不具有道德上的动力。为了解决第三个柏拉图问题,我们可以借鉴王阳明的良知说,考察良知的三个特性。在阳明看来,道德知识是一种引发人行动的动力之知。依此,索萨意义上的知者并不具有完好之知,因为他的知识并没有引发他做出相应的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萨 柏拉图 王阳明 良知 动力之知 完好之知
下载PDF
我读朱良志先生书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霞云 《艺术探索》 2009年第2期148-149,共2页
北京大学朱良志教授,长期潜心中国美学和艺术学研究,寻求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与艺术的内在契合点,并以之咀嚼着当下的人生。先生做着关于美的学问,又把学问融化为美。
关键词 朱良志 美学 艺术 生命精神
下载PDF
王学的内在张力与王门后学的衍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国荣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31,共7页
王阳明的心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系统,有其核心概念,后者主要体现于他一再主张阐发的两个观念,即"良知"与"致良知"。从内在的方面看,良知说与致良知说中都包含着某种理论的张力。就良知说而言,这种张力具体表现于... 王阳明的心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系统,有其核心概念,后者主要体现于他一再主张阐发的两个观念,即"良知"与"致良知"。从内在的方面看,良知说与致良知说中都包含着某种理论的张力。就良知说而言,这种张力具体表现于个体性与普遍性之间:良知之中的"心"蕴含了对个体性的确认,其中的"理"则侧重于普遍性。在致良知说中,它则具体表现为先天本体和后天之致(致知工夫)之间的紧张:强调本体的先天性,同时也意味着肯定良知的既成性质,致知工夫侧重于本体要通过一个过程来达到,良知或本体的天赋性则表明良知一开始就先天具足,后天工夫并不能对它有所增益;"致"突出了过程性,良知的先天性则消解了过程。过程和非过程、先天的本体和后天的工夫之间这种张力,内在地存在于王阳明的致良知说之中。良知说和致良知说的以上两重性或内在张力,在逻辑上导致了王门后学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致良知 王门后学
下载PDF
韩儒郑霞谷的良知体用观——兼论与王阳明体用观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林月惠 Wang Keyou Luo Yan 《孔学堂》 2017年第3期4-18,共15页
论及中国与韩国的阳明学,王阳明与郑霞谷俱是创始者,他们奠定中、韩阳明学的理论高度,卓然成家。其中,良知体用观最能彰显中、韩阳明学的理论特色。本文聚焦于韩儒郑霞谷《良知(体用)图》的分析,并借由与王阳明良知体用观的比较,凸显郑... 论及中国与韩国的阳明学,王阳明与郑霞谷俱是创始者,他们奠定中、韩阳明学的理论高度,卓然成家。其中,良知体用观最能彰显中、韩阳明学的理论特色。本文聚焦于韩儒郑霞谷《良知(体用)图》的分析,并借由与王阳明良知体用观的比较,凸显郑霞谷良知体用观的内涵与特色。借此,本文也回应当代韩国学者崔在穆之见,指出郑霞谷所树立的良知体用观,虽植根于朝鲜时代性理学(朱子学)的土壤,但仍能相应于王阳明良知"体用一源"的特色,进而彰显韩国阳明学体用观的独特性。要言之,郑霞谷的良知体用观之独特,在于借由《良知(体用)图》的三个由内而外的同心圆,将性理学平列二分静态的"心统性情"之架构,转化为立体动态的"良知统性情",显示良知统性情之体用相即。他不仅回应韩国性理学独特的"四端七情"论辩,也有效针砭中国阳明学的"任情纵欲"之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霞谷 良知(体用)图 王阳明 体用一源 任情纵欲
下载PDF
论孟子“能”与“不能”的哲学主张及其政治诉求
9
作者 胡发贵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40,共7页
先秦诸子中,孟子力倡"良知良能"以推崇人的主观意志,因而"能"与"不能"是孟子思想中的重要哲学概念。"能"展现了孟子对人的主体性的体认,对人的主观能性的把握和坚信;而"不能",则表... 先秦诸子中,孟子力倡"良知良能"以推崇人的主观意志,因而"能"与"不能"是孟子思想中的重要哲学概念。"能"展现了孟子对人的主体性的体认,对人的主观能性的把握和坚信;而"不能",则表现了孟子对事物存在的条件性以及客观规律的认知,对人之有限性的冷静觉察,其隐含的逻辑是指向限制人之所"能"的。对此"能"与"不能"之间的紧张与矛盾,孟子有所致思,但他更为着意的是以"能"来要求统治者亟行仁政,以"不能"来为"治于人者"疾呼"恒产",要求落实人民基本的生存权利。孟子这一诉求蕴含了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也折射了一位大儒浓郁的仁爱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仁政 良知良能 政治诉求
下载PDF
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收获——读朱良志“中国艺术研究系列”
10
作者 侯宏堂 《艺术探索》 2009年第2期134-139,145,共7页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十余年来在中国艺术研究方面殚精竭虑,陆续推出了在中国美学和艺术研究界影响深广的中国艺术研究系列著述。在这些著述中,朱良志深刻把握了中国艺术和美学的精髓,以哲人之灵思和诗人之妙笔为我们铺展出独具民...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十余年来在中国艺术研究方面殚精竭虑,陆续推出了在中国美学和艺术研究界影响深广的中国艺术研究系列著述。在这些著述中,朱良志深刻把握了中国艺术和美学的精髓,以哲人之灵思和诗人之妙笔为我们铺展出独具民族特色而又清香四溢的中国艺术世界。这些著述的出版,无疑是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收获,也必将是对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研究的强有力的推进。要而言之,朱良志"中国艺术研究系列"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即生命美学之掘发与建构,心灵境界之呈现与提升,画学思想之清理与发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良志 中国艺术研究 生命美学 心灵境界 画学思想
下载PDF
耿宁关于阳明学“良知”概念的研究
11
作者 冀志强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28-32,共5页
耿宁认为,王阳明的良知概念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其一是作为一种向善的秉性与倾向,其二是作为一种本原意识,其三是作为始终完善的本原知识的本己本质。在阳明后学中,对于“致良知”方法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其中几个重要代表人物之间的讨论,... 耿宁认为,王阳明的良知概念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其一是作为一种向善的秉性与倾向,其二是作为一种本原意识,其三是作为始终完善的本原知识的本己本质。在阳明后学中,对于“致良知”方法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其中几个重要代表人物之间的讨论,这些讨论则给我们思考阳明心学提供了一些新的问题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阳明学 良知 致良知 阳明后学
下载PDF
Chongqing to Add 10 International Air Routes
12
《China Report ASEAN》 2019年第2期9-9,共1页
Chongqing Municipality in southwestern China plans to launch 10 new international air routes this year, announced Mayor Tang Liangzhi in a government work report published on January 27.
关键词 CHONGQING 10 INTERNATIONAL AIR Routes TANG liangzhi
下载PDF
从心学到心态学:阳明心学的当代转换
13
作者 何善蒙 李栅栅 +1 位作者 Wang Jingqiong Joshua Mason 《孔学堂》 2016年第2期5-12,共8页
传统的复兴是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如何从中国传统中找到应对当下各种问题的思想资源,已成为传统研究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文化复兴的角度来说,阳明学在今天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无论从理论还是现实角度来说都是如此。本文立足于现代... 传统的复兴是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如何从中国传统中找到应对当下各种问题的思想资源,已成为传统研究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文化复兴的角度来说,阳明学在今天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无论从理论还是现实角度来说都是如此。本文立足于现代性转换的需要,从现代人的心态角度出发,试图从阳明心学中找到适合当代心态学需求的思想资源。如果可以实现从心学到心态学的有效转换,那么就意味着阳明心学所具有的当下的意义的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阳明心学对于今天,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纠正现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学 心态学 良知 知行合一 生活世界
下载PDF
从“格物”、“诚意”到“致知”——王阳明的《大学》诠释与“致良知”的提出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磊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39,共7页
对于《大学》的诠释重点,王阳明从"格物"出发,经历了从"诚意"到"致知"的转移过程,它蕴涵着"致良知"提出的内在逻辑。一心求道的王阳明,早年困惑于"格物",因为朱子"格物"... 对于《大学》的诠释重点,王阳明从"格物"出发,经历了从"诚意"到"致知"的转移过程,它蕴涵着"致良知"提出的内在逻辑。一心求道的王阳明,早年困惑于"格物",因为朱子"格物"夹杂的知识诉求之方式达不到终极之道;龙场悟道后的阳明重视"诚意",以"意"涉"物"、训"物"为"事",将"物"明确为人的生存情境而非客观之物,对应之"理"则为德性形态的是非之理,"格物"被纯化为通过德性涵养达到心体的绝对自明而占有终极之道;宁藩之变后的阳明提出"致(良)知",则德性涵养过程中的是非标准被明确澄清,对朱子"格物致知"理论的彻底改造也得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格物 诚意 致知 良知
下载PDF
八大山人研究的新突破——评朱良志《八大山人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竞芬 《艺术探索》 2009年第2期146-147,149,共3页
朱良志教授新近出版的著作《八大山人研究》,从八大山人的画学思想、生平行迹及流传作品进行了深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一,对八大山人的思想作了深入研究,尤其对八大山人与曹洞宗关系的研究,发前人所未发;二,对八大山人难懂的绘画... 朱良志教授新近出版的著作《八大山人研究》,从八大山人的画学思想、生平行迹及流传作品进行了深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一,对八大山人的思想作了深入研究,尤其对八大山人与曹洞宗关系的研究,发前人所未发;二,对八大山人难懂的绘画作品作了独到的解释;三,对八大山人生平事迹的研究,资料丰富,绝大多数资料都是第一次发现;其四,对八大山人研究中争论颇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良志 八大山人研究 新突破
下载PDF
鄱阳湖、梁子湖、淤泥湖团头鲂池塘养殖对比试验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道印 欧阳敏 +1 位作者 熊国荣 喻晓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47-51,共5页
试验结果为:面积1666.8m2的池塘,年生产商品鱼1021.8kg,其中团头鲂246.3kg,各水域团头鲂成活率均在96%以上。试验结果证明三水域团头鲂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但不同水域团头鲂的产量差异显著。
关键词 团头鲂 分格饲养 湖泊 池塘养殖 养鱼 对比试验
下载PDF
刘宗周对王阳明思想的“误读”——以《阳明传信录》按语为例
17
作者 张慕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3-119,共7页
当前学界对于刘宗周思想的定位,多因其有改造王学之功而称其为王学之殿军,但对于其所理解王阳明之学是否即为得王学之"真",缺少一定的反思性思考。认真研读刘宗周阐述及评价王阳明思想的重要著作《阳明传信录》,对该书中刘宗... 当前学界对于刘宗周思想的定位,多因其有改造王学之功而称其为王学之殿军,但对于其所理解王阳明之学是否即为得王学之"真",缺少一定的反思性思考。认真研读刘宗周阐述及评价王阳明思想的重要著作《阳明传信录》,对该书中刘宗周评"四句教"、"良知"、《大学》等按语与王阳明本人的思想作比照考察,发现刘宗周对于王阳明思想的"批评",实际是其对于"致良知"的"误读"。总体来看,刘宗周是继承于"湛学"的思维模式,将具有现象学意义上"自明性"前提的自然存在的"良知"理解为可界说的"知识性"存在,这种解读方式在学理上乃是"心学"之倒退。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或为合理把握刘宗周思想及梳理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王阳明 刘宗周 《大学》
下载PDF
“良知”的“呈现”与“坎陷”——牟宗三“良知坎陷说”与王阳明“良知本体”的困境及疏解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健 聂科记 Jason T.Clower(译) 《孔学堂》 CSSCI 2023年第2期78-90,I0086-I0095,共23页
牟宗三早年提出的“良知坎陷说”,主要受其师熊十力的“良知是呈现”影响,但“客观的悲情”的引发也是其形成的关键。“良知坎陷说”真正的理论困境并非“良知”不能“坎陷”,而是选择以阳明“致良知”为嫁接点导致的对“工夫论”的忽... 牟宗三早年提出的“良知坎陷说”,主要受其师熊十力的“良知是呈现”影响,但“客观的悲情”的引发也是其形成的关键。“良知坎陷说”真正的理论困境并非“良知”不能“坎陷”,而是选择以阳明“致良知”为嫁接点导致的对“工夫论”的忽视并由此引发的“发生学”问题以及“良知本体”无法创生具体客观存在物的问题。而张载之“两层结构的宇宙论”正好可以从根本上对治阳明“物”的合法性问题,“物”的产生由此有了终极根源,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了形上根据。因此,从阳明回到张载,可解决“物”创生的合法性问题,也可借此思路再反思牟宗三早年的“良知坎陷说”并为其寻找一新的理论突破口,进而重新思考中国文化体系如何“开出”和安顿“科学知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坎陷 良知 太虚 牟宗三 王阳明
下载PDF
王阳明的良知学系统建构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震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2,共12页
阳明心学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阳明良知学。这一理论自成一套严密的系统,其中有层层良知概念环环相扣、彼此印证,如良知独知、良知自知、良知自觉、良知一念、良知无知等有关良知问题的论述构成有机的联系。对这些概念的丰富而又独特的内... 阳明心学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阳明良知学。这一理论自成一套严密的系统,其中有层层良知概念环环相扣、彼此印证,如良知独知、良知自知、良知自觉、良知一念、良知无知等有关良知问题的论述构成有机的联系。对这些概念的丰富而又独特的内涵进行思想分析,可以发现,阳明良知学的理论建构凸显了良知自知理论在良知本体现实展现过程中的重要性;而良知自知等观念论述表明,良知不止是一种道德规范、判断标准,其本身作为道德反省意识更具有自反性、内在性、根源性等特质,从而使得阳明良知学极大地丰富了儒家心学传统及其修身传统的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良知学 儒家修身传统 良知自知 良知自觉 良知一念
原文传递
作为良知伦理学的“知行合一”论——以“一念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为中心 被引量:18
20
作者 吴震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4,共11页
近年来,阳明学“知行合一”所蕴含的哲学问题及其理论意义,经由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方法而得以重新激活。然而在王阳明有关知行合一的论述中,有一个重要命题由于仅见于《阳明先生遗言录》而向来未被注意:“一念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 近年来,阳明学“知行合一”所蕴含的哲学问题及其理论意义,经由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方法而得以重新激活。然而在王阳明有关知行合一的论述中,有一个重要命题由于仅见于《阳明先生遗言录》而向来未被注意:“一念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这句命题无疑是对历来熟知的“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的重要补充,甚至原本就是有关知行合一问题的一项完整论述。这表明,“知一行”处在一念良知的过程中,“知”非见闻之知而是德性之知的同时,又是涵指作为“心知”的意愿、意志、意向,与一念发动而展现出来的“行”处在即本体即工夫的同一结构中,互相涵摄、彼此互动。由于良知具有自知自觉、自反自证的根本能力,从而使知行合一得以可能。在这个意义上,知行合一是良知伦理学的命题而非知识论或认识论命题,因为良知本身就是“知行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学 知行合一 一念良知 一念自反 良知伦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