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墓葬资料所反映的汉代列侯的交往对象及相关问题
- 1
-
-
作者
刘尊志
-
机构
山东大学考古学院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4-31,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秦汉社会生活与制度的考古学研究”(项目编号:22JJD770045)。
-
文摘
汉代的列侯是享有封爵的高等级人员,对外交往是列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内容,具有与等级身份相对应的特征。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与汉代列侯对外交往有关的墓葬资料日益丰富,所反映的交往对象既有朝廷、诸侯王国,也有其他侯国、不同的郡县乡里等,而列侯及其侯国与不同对象之间的交往内容与交往方式均较为多样,从相应角度体现出与汉代列侯发展的内容和特点,这对开展汉代列侯的综合研究及分析汉代列侯的社会生活等均可提供相应参考。
-
关键词
汉代
墓葬
列侯
交往对象
-
Keywords
the Han Dynasty(202 BC-220 AD)
burials
Ranged Marquis(liehou)
contacts
-
分类号
K871.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西汉周应墓相关问题探析
- 2
-
-
作者
李库
-
机构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14,共5页
-
文摘
周应墓为西汉景帝阳陵陪葬墓之一,位于阳陵东区陪葬墓区域,其以列侯身份陪葬,设有独立的墓园,规格较高。墓葬为西汉前期典型的斜坡墓道洞室墓,以简单的木结构在墓室门前构筑的“前厅”。陪葬的塑衣式陶俑是墓主生前“家吏”“家臣”和“侍从”的替代品。推测该墓建于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时代明确,为西汉阳陵陪葬墓的代表。
-
关键词
汉阳陵
陪葬墓
周应
列侯
墓葬形制
-
Keywords
Yanling mausoleum of the Han period
Accompanying tombs
Zhou Ying
liehou
Tomb structure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战国时期秦国封君的特点和法律地位析论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斌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5期83-88,共6页
-
文摘
战国时期秦国的封君在商鞅变法之后大量涌现,其组成成分包括列侯、分封的诸侯和一般食封贵族,其中以列侯地位最为尊贵。秦国封君中功臣所占比例最大,多数都拥有实际的领地。另外,封君的犯罪行为也较为普遍,以危害政权类犯罪为主,均与政治斗争紧密相关。秦国统治者对封君处罚严厉,许多封君身死国绝,剩余封君也未见有传及二世的记载。严格的法律成为秦国统治者制衡封君的重要手段。
-
关键词
秦国
封君制
列侯
爵制
法律制度
-
Keywords
Qin
Lord Enfeoffment
liehou
title system
-
分类号
K23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列侯位次与汉初政治秩序——从位次厘定时间说起
被引量:1
- 4
-
-
作者
丁佳伟
-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古代文明》
CSSCI
2021年第2期84-94,M0005,共12页
-
基金
江苏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教师科研基金项目“简牍与秦汉官署研究”(项目批号:18XWRX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汉初十八列侯朝位次序的厘定时间在高帝十二年平定卢绾叛乱之后,而非过去认定的高帝六年。不同于纯粹的褒奖军功,厘定位次旨在通过确立军功与权力、地位的对等原则,既证成刘氏皇帝以最高军功掌握最高统治权的合法性,也以与军功相匹配之政治权力、地位的享有,换取元功列侯对刘氏皇帝和汉政权的认同。其与“白马之盟”、《三月诏》均为刘邦驾崩前极力构筑分权共治秩序的重要举措。基于军功或位次高低的分权共治秩序贯穿于汉武帝中期之前的政治实践中,并突出表现在奏书署名和绍封恩赏两方面。元功列侯朝位体系及分权共治秩序的建构,是汉初“有限皇权”的具体表现,也折射出秦皇汉武之际,专制皇权体制的曲折发展历程。
-
关键词
列侯位次
高帝十二年
分权共治
署名
绍封
-
Keywords
liehou
the twelfth year of Emperor Gaozu
power-checking system
court memorials
enfeoffment
-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西汉列侯墓地设施初探
被引量:7
- 5
-
-
作者
杨武站
-
机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2-99,共8页
-
文摘
据统计,西汉时期分封的列侯约为811人[1],加上嗣位者,列侯的总数十分庞大。列侯虽多于诸侯王,但考古发掘、确认的列侯墓葬不到20座[2],远远少于诸侯王墓,相关研究成果[3]也较少,不及帝陵和诸侯王墓深入。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列侯之间的政治、经济地位相差悬殊,造成墓葬复杂多样,增加了研究难度;二是大批陪葬西汉帝陵的列侯墓尚未发掘,研究材料受到一定的局限;三是已发掘的部分墓葬特征不明显或被盗严重,部分列侯墓未得到确认。近年来,汉景帝阳陵、西安南郊凤栖原富平侯张安世墓园[4](图一)、南昌市海昏侯刘贺墓园[5](图二)开展了考古工作,加之已经确认的列侯墓葬,我们能够对列侯墓进行进一步讨论。本文主要探讨列侯墓地的设施,暂不涉及陪葬器物。
-
关键词
西汉
列侯
墓地
-
Keywords
Western Han Dynasty
liehou(Adjunct Marquises)
Graveyards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马王堆汉轪侯墓地祔葬墓身份的考古学观察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郑曙斌
-
机构
湖南省博物馆
-
出处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9-126,共8页
-
文摘
重新审视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墓主人身份,尝试从"西汉列侯"的视角切入,结合相关出土与传世文献,借助于考古发掘资料,分析西汉列侯的分封与传袭特征,观察考古发掘的列侯墓地家族成员构成和汉墓出土封泥情况,发现西汉列侯墓地迄今尚无始封侯与嗣侯墓毗邻现象,而封泥一般为办丧事者或赗赠者缄封随葬物品所用,据此认为马王堆三号墓墓主人推断为嗣侯利豨尚存疑,而推断为利豨之弟明显有其合理性。
-
关键词
列侯
祔葬
封泥
推断
-
Keywords
liehou
Joint burial
Seal mud
deduction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从对立到合流:汉代列侯与豪强关系刍议
- 7
-
-
作者
秦铁柱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
出处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CSSCI
2018年第1期56-72,264-265,共1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两汉封国‘诸子’与齐鲁文化的主流化研究”(项目编号:17CZS008)
山东省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汉代封国‘诸子’与齐鲁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5DLSJ0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豪强依托雄厚的财富和宗族势力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和民间权威;列侯作为汉代仅次于诸侯王的第二等贵族爵,以专制皇权为后盾,拥有范围大小不等的封国。二者之间关系微妙,对两汉的社会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昭宣以前,列侯与豪强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是二者关系的主要内容,昭宣以后,列侯与豪强的合流就是二者关系的主流了,形成了东汉王朝的多元权力格局,酿成了汉末军阀割据混战,以及三国鼎立的政治局面,拉开了门阀士族时代的序幕。
-
关键词
豪强
列侯
汉王朝
宗族
土地兼并
-
Keywords
Despotic
liehou
The Han Dynasty
Clan
Land annexation
-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守藩”:汉代列侯的文化角色
- 8
-
-
作者
秦铁柱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20年第2期46-59,293-294,共1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代封国‘诸子’与齐鲁文化的主流化研究”(项目号17CZS008)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汉代封国‘诸子’与齐鲁文化研究”(项目号:15DLSJ0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列侯集团作为汉皇朝的政治重心,自汉初始,逐步文质化。列侯们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较为成功地扮演了宫廷文化中转站的角色,他们纷纷著书立说,教授诸生,考校群书,正定《五经》,制礼作乐,革新制度,为大一统文化格局的建立与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列侯亦逐步实现了对于文化资源的垄断,成为士族之滥觞,逐渐走向了皇权的对立面,开启了魏晋以降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先声,对于两汉的思想文化格局以及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关键词
列侯
大一统
汉皇朝
礼乐制度
-
Keywords
liehou
Great Unification
Han Dynasty
Rites and Music System
-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