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岛效应下亚热带城市植被叶气孔权衡特征及其与叶功能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倪榕蔚 甘玉婷 +3 位作者 杨桂梅 黄柳菁 刘兴诏 闫淑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336-5346,共11页
叶片气孔不仅是植物平衡光合-蒸腾关系的重要门户,也是影响大气碳循环与水循环的关键结构。分析热岛效应下福州市乔木、灌木、草本3种生活型和常绿、落叶2种叶习性植物的气孔性状间的差异及其与其他叶功能性状间的权衡关系有助于探究不... 叶片气孔不仅是植物平衡光合-蒸腾关系的重要门户,也是影响大气碳循环与水循环的关键结构。分析热岛效应下福州市乔木、灌木、草本3种生活型和常绿、落叶2种叶习性植物的气孔性状间的差异及其与其他叶功能性状间的权衡关系有助于探究不同类型植物在热环境下的适应策略。以福州市区的自然和半自然植被为研究对象,测定441个植物样本的气孔特征、化学计量特征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3种生活型、2种叶习性植物的气孔长度(SL)、气孔密度(SD)差异显著(P<0.05),潜在气孔导度指数(PCI)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草本的SL高于灌木和乔木,乔木的SD最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落叶植物的SL高于常绿植物,SD低于常绿植物。(2)SL与SD间的权衡关系稳定存在于3种生活型和2种叶习性植物中,且随着不同生活型和落叶习性植物的生态策略而呈现各异的权衡特征,即当SL一定时,乔木的SD最大,灌木的SD最小,常绿植物的SD大于落叶植物。(3)气孔性状和叶片形态、化学计量特征紧密联系,SL与比叶面积(SLA)正相关(P<0.01),与叶面积(LA)负相关(P<0.01);SD与叶氮含量(LNC)、叶磷含量(LPC)、SLA负相关(P<0.01),与LA正相关(P<0.01);PCI与LNC、SLA负相关(P<0.01),与叶厚度(LT)正相关(P<0.05)。(4)复杂的环境是气孔性状变异的重要驱动因素,SL、PCI均与年均温(MAT)负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气孔特征 热岛效应 城市植被 生活型 叶习性 叶片功能性状
下载PDF
台湾岛和海南岛兰科植物区系特征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翟俊文 彭东辉 +1 位作者 邓传远 吴沙沙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95,109,共10页
为探明台湾岛和海南岛兰科(Orchidaceae)植物区系特征,在充分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2个岛屿兰科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和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并对这2个岛屿与大陆陆地和周边国家兰科植物的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2个岛屿... 为探明台湾岛和海南岛兰科(Orchidaceae)植物区系特征,在充分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2个岛屿兰科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和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并对这2个岛屿与大陆陆地和周边国家兰科植物的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2个岛屿的兰科植物共有146属639种,其中,台湾岛有107属446种,海南岛有96属302种。2个岛屿树兰亚科(Subfam.Epidendroideae)的属和种比例均最高;原始的拟兰亚科(Subfam.Apostasioideae)在台湾岛无分布,而在海南岛分布有2属4种。从属和种的数量看,含1种和2~5种的属比例较高,分别占台湾岛兰科植物总属数的43.9%和36.4%,占海南岛兰科植物总属数的45.8%和40.6%;且包含种数多的属的比例较低。从生活型看,2个岛屿地生兰和附生兰的比例较高,分别占台湾岛兰科植物总种数的52.7%和34.3%,占海南岛兰科植物总种数的37.1%和55.3%。从分布区类型看,台湾岛和海南岛的兰科植物分别可划分为11和10个分布区类型,且均以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型属和种的比例最高,热带亚洲分布型属和种的比例也较高。从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的数量比(R/T)看,台湾岛和海南岛兰科植物属的R/T值分别为3.6和3.3,种的R/T值分别为10.9和11.9,说明2个岛屿的兰科植物均以热带成分为主,台湾岛还包含一定的温带成分。从共有属和共有种看,2个岛屿与大陆陆地的兰科植物共有属均约占各自兰科植物总属数的90.7%,其中,三地共有属有66属;台湾岛与大陆陆地的兰科植物共有种比例较低(46.2%),而海南岛与大陆陆地的兰科植物共有种比例较高(74.9%),说明2个岛屿与大陆陆地兰科植物属的同源性较高,且海南岛兰科植物的大陆性特征更明显。与周边国家相比,2个岛屿与越南的兰科植物共有种比例较高,分别占台湾岛和海南岛兰科植物总种数的33.9%和75.2%。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台湾岛和海南岛的兰科植物种类丰富,生活型齐全,且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但台湾岛的兰科植物还表现出一定的温带性质;2个岛屿与大陆陆地兰科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近,但台湾岛兰科植物的特有性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台湾岛 海南岛 区系特征 生活型 分布特征
下载PDF
浙江海岛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分析——以嵊泗县花鸟岛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何伟平 宋盛 +2 位作者 张瑜飞 王剑武 邬枭楠 《华东森林经理》 2017年第4期28-32,共5页
为更好地了解浙江海岛外来入侵植物的特征和习性,通过对嵊泗县花鸟岛外来入侵植物的实地调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对其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危害现状、原产地、生活型和入侵途径等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花鸟岛现有外来入侵植... 为更好地了解浙江海岛外来入侵植物的特征和习性,通过对嵊泗县花鸟岛外来入侵植物的实地调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对其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危害现状、原产地、生活型和入侵途径等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花鸟岛现有外来入侵植物19种,其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有4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21.1%;其次是旋花科植物,有3种,占入侵植物总数15.8%;就危害程度而言,已造成严重危害的种类有5种,中等危害的有8种,轻度危害的有种6种。这些外来入侵植物中,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草本植物种类最为丰富(16种,占总数的84.2%);原产地以美洲为主(16种,占总数的84.2%);引入途径以人为有意或无意引入为主。嵊泗县花鸟岛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与浙江省外来入侵植物有相似关联之处,也有其适应海岛环境的特殊性,对其防控应采取相应不同的方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原产地 生活型 花鸟岛
下载PDF
千岛湖姥山岛次生林群落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熊能 金则新 +1 位作者 李建辉 余彬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274-5277,共4页
对千岛湖姥山岛次生林的群落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千岛湖姥山岛天然次生林有蕨类植物3科3属3种,裸子植物3科4属4种,被子植物34科62属84种。其中,双子叶植物30科56属77种,单子叶植物4科6属7种。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8种类... 对千岛湖姥山岛次生林的群落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千岛湖姥山岛天然次生林有蕨类植物3科3属3种,裸子植物3科4属4种,被子植物34科62属84种。其中,双子叶植物30科56属77种,单子叶植物4科6属7种。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8种类型,以热带、亚热带分布最多,其次是温带分布,再次是世界广布;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13类,以热带性成分为主,也兼有相当比例的温带性成分。根据Raunkiaer的生活型统计,该群落的生活型高位芽植物最多;群落中叶的性质以小型、单叶、草质、非全缘为主。群落垂直结构可以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林 区系分析 生活型 垂直结构 千岛湖姥山岛
下载PDF
外马廊山岛植被特性与植物多样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郑俊鸣 方笑 +3 位作者 朱雪平 朱丹丹 邓传远 黄柳菁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1-279,共9页
该研究对无居民海岛舟山外马廊山岛进行初步踏勘,了解该岛植被特征与植物多样性,探讨海岛植被与大陆植被的差异性,并对海岛植物的主要植物组成、生活型结构、地理成分、群落类型以及多样性和相似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马廊山岛面积... 该研究对无居民海岛舟山外马廊山岛进行初步踏勘,了解该岛植被特征与植物多样性,探讨海岛植被与大陆植被的差异性,并对海岛植物的主要植物组成、生活型结构、地理成分、群落类型以及多样性和相似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马廊山岛面积小,共有33科51属55种植物,植物种类偏少,留存有普陀狗哇花,滨柃,厚叶石斑木等具有滨海特色植物,具有开发潜力。外马廊山岛热带成分较为明显,与附近地区较为相似。岛上群落优势种或建群种的科为山茶科,大戟科,松科等,与大陆的常绿阔叶林的优势种或建群种的优势科如樟科,金缕梅科,壳斗科,山茶科等不大相同。岛上植物主要以高位芽植物为主(58.18%),但较大陆常绿阔叶林的高位芽植物比例要低。外马廊山岛植物群落结构简单,植物多样性相对较低,物种丰富较低,主要原因在于生态适应性和演替过程的差异,岛上植物群落演替至稳定群落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外来种比例占9.09%,外来种如黑松和红鸡竹能形成群落或在群落中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并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生态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居民海岛 海岛植物 生活型结构 地理成分 群落结构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珠海淇澳岛次生植被特征及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坚强 张琳婷 +3 位作者 赵东铭 吴端聪 白珮珮 邓传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3-184,共12页
次生植被是珠海淇澳岛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为揭示岛上次生植被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特点,采用标准样方法进行植被调查,从地理成分、叶性质、生活型谱和物种多样性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15个样方共有维管束植物46科69属86种,科... 次生植被是珠海淇澳岛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为揭示岛上次生植被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特点,采用标准样方法进行植被调查,从地理成分、叶性质、生活型谱和物种多样性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15个样方共有维管束植物46科69属86种,科与属的地理成分均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2)叶性质特征表现为:叶型以单叶植物占优势(71.8%),叶缘以全缘叶植物(65.9%)多于非全缘叶植物,叶质以革质叶植物(52.9%)为主,叶级比例构成中以小型叶植物的占比具优势(45.3%);且淇澳岛与临近陆地区域的地带性植被差异大,叶功能性状是对淇澳岛干季生长环境(高光且干燥)的适应结果。(3)淇澳岛植物生活型因受人为因素干扰(人工引进植物进行群落构建)与植被演替阶段影响,以小型(33.72%)和矮小型(23.26%)高位芽植物为主。(4)受海风及海岛土壤贫瘠等不利因素影响,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低于灌木层,植被中各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低(1.84~2.65),为不成熟的群落构成,群落演替至稳定状态还需要一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淇澳岛 次生植被 生活型 叶性质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东部海岛植物功能性状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思思 黄秀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7699-7707,共9页
研究海岛植物功能性状及其影响因子,有助于理解植物在海岛环境中的适应策略。以中国东部近海7个海岛典型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群落内每种植物的6个功能性状(胸径、株高、平均单叶面积、比叶面积、小枝密度和小枝含水率),比较植物功... 研究海岛植物功能性状及其影响因子,有助于理解植物在海岛环境中的适应策略。以中国东部近海7个海岛典型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群落内每种植物的6个功能性状(胸径、株高、平均单叶面积、比叶面积、小枝密度和小枝含水率),比较植物功能性状在不同气候带间的差异,探讨功能性状对气候因子(年均温、年降水和年平均风速)和土壤因子(土壤含水率、土壤总碳、土壤总氮和土壤总磷)的响应关系,并分析影响这些性状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所测功能性状中除比叶面积外,其他性状在不同气候带间差异显著,但常绿和落叶植物的功能性状在不同气候带间的差异不同,表明不同生活型植物对环境的响应程度和适应能力不同。(2)海岛植物功能性状对气候和土壤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气候因子是影响中国东部海岛植物功能性状的重要因子,其中水热条件(年均温和年降水)是主导因子,在水热资源丰富的南方海岛,植物具有较大的胸径和小枝含水率、较小的叶片和小枝密度,北方海岛反之。此外,海岛植物的小枝性状(小枝密度和小枝含水率)受年平均风速的影响显著。该研究结果可为海岛植被恢复重建中物种的选择及植被布局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海岛 植物功能性状 生活型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上海长兴岛绿地植物特征分析与适生植物应用研究
8
作者 陆彬 《园林》 2021年第12期119-123,共5页
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应用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也是上海建设美丽乡村和生态之城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上海长兴岛绿化植物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以及树种组成和乡土树种比例。结果表明,长兴岛共有维管束植物88科... 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应用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也是上海建设美丽乡村和生态之城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上海长兴岛绿化植物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以及树种组成和乡土树种比例。结果表明,长兴岛共有维管束植物88科211属283种,单种属、寡种属的成分较多,种类组成较为丰富;木本植物种类共计153种,占总种数的54.1%,乡土树种有26种,仅占17.0%。结合区域发展目标和植物应用现状,提出了适生植物的规划和发展目标以及推荐种类,为生态岛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丰富的绿化植物应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型 种类组成 乡土树种 上海生态岛
下载PDF
Soil and altitude drive diversity and functioning of Brazilian Páramos(campo de altitude) 被引量:1
9
作者 Andreza Viana Neri Gladson Ramon Alves Borges +4 位作者 João Augusto Alves Meira-Neto Luiz Fernando Silva Magnago Ian Michael Trotter Carlos Ernesto GRSchaefer Stefan Porembski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17年第5期771-779,共9页
Aims the vegetation on Brazilian Páramos consists of assemblages that are driven mainly by the influence of strong environmental filtering.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Aims the vegetation on Brazilian Páramos consists of assemblages that are driven mainly by the influence of strong environmental filtering.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on taxonomic diversity and on functional diversity.considering the lack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Brazilian Páramos,we analyz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effects of altitude and edaphic attributes on functional traits,as well as on taxonomic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We also wanted to answer the questions:Which ecological strategies are favorable in high-altitude grassland?Does soil attributes determine distributions of traits in high-altitude grassland?considering the studied altitudinal gradient is altitude an important variable in the community assembly?Method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ree mountains:Mammoth(1850 m),Elephant(1790 m)and totem(1690 m)in Serra do Brigadeiro State Park,Minas Gerais State,Brazil.those mountains represent the‘Serra das cabeças’,a smaller ridge that is surrounded by the Atlantic Forest,one of the 25 hotspot of biodiversity.the samples were taken using 100 plots of 1 m2 per mountain that were randomly distributed.All plants except mosses were sampled.the taxonomic diversity was evaluated using richness,Shannon diversity,effective number of species and Pielou evenness.For the functional diver-sity,we considered the functional richness,functional evenness and functional divergence.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GLM/Poisson and quasi-Poisson)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biotic variables(altitude,soil depth and soil chemical attributes)on biotic variables(number of species and individuals,life form,dispersal and fruit type)and ordinary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biotic variables on the functional and taxonomic diversity.Important Findingsthe soil variables presented a considerable edaphic gradient associated with altitude.the soil in Serra das cabeça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plant diversity:richness and diversity index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fertility.With regard to the life form,nanophanerophytes tended to increase with altitude and soil depth,while therophytes tended to decrease with altitude.the dispersal type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the abiotic variables:autochory decreases with altitude,while zoochory increases.Functional richness increases with fertility and the functional evenness with altitude.the studied gradient showed that altitude is working as a filter for functional traits and indices and is,together with soil attributes,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plants on Brazilian Páram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untain conservation vegetation islands functional diversity life form highland grassland functional trait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