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Delayed Surgical Managements in Patients with Stensen's Duct Injury 被引量:3
1
作者 Chuan-yu HU Zheng-jun SHANG +1 位作者 Xu QIN Le-nan SHAO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18年第3期519-523,共5页
The study aimed to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 surgical treatment outcomes after delayed parotid gland and duct injuries. Nine patients subjected to parotid gland and duct injuries with l- to 3-month treatment delay were... The study aimed to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 surgical treatment outcomes after delayed parotid gland and duct injuries. Nine patients subjected to parotid gland and duct injuries with l- to 3-month treatment delay were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of etiology, past medical history, and injury location. Conservative treatment, microsurgical anastomosis, and diversion of salivary flow or ligation were chosen for delayed parotid gland and duct injuries concerning to their site of injury, time of repair and procedures. Assistant treatment as pressure dressing was adopted thereafter. All patients experienced an uneventful recovery at the time of finalizing the study. Two patients received Stensen's duct ligation, 5 received microsurgical anastomosis and 2 accepted salivary flow diversion for 5 patients with sialoceles and 4 patients with fistulas, and no re-occurrence was found. Facial paralysis occurred after surgery in 4 patients, and 3 of them recovered after the nerve nutrition treatment. Our study suggested that appropriate surgical treatment is efficient for the re-establishment of the tissue function and facial aesthetic for delayed injury of the parotid and its du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nsen's duct ureteral catheter salivary fistula sialocele surgical management
下载PDF
腮腺主导管结扎后腺体的组织学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周竹云 左金华 +3 位作者 王丽芳 吴淑华 李纪奎 杨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60-663,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导管结扎后腺体组织的生物学变化。方法:用SD大鼠建立动物模型,将其右侧腮腺主导管结扎;定期获取标本,制备组织切片,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形态计量等方法,观察术后不同阶段腮腺组织中腺泡、肌上皮细胞... 目的:探讨腮腺导管结扎后腺体组织的生物学变化。方法:用SD大鼠建立动物模型,将其右侧腮腺主导管结扎;定期获取标本,制备组织切片,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形态计量等方法,观察术后不同阶段腮腺组织中腺泡、肌上皮细胞、导管及间质的形态变化及体积分数。结果:腮腺主导管结扎后,腺体组织开始萎缩,其中腺泡体积分数逐渐减少,至30d时已完全消失;间质、导管及肌上皮细胞体积分数增加;各时间组中各组织成分的体积分数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萎缩后的腺体最终由扩张及增生的导管、间质(主要含纤维结缔组织)及肌上皮细胞组成。结论:腮腺主导管结扎后可促使腺体发生萎缩,从而避免腮腺区域术后涎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导管 结扎 萎缩 腺泡 肌上皮细胞 形态计量
下载PDF
腮腺主导管结扎后腺体的组织改变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竹云 左金华 +2 位作者 吴淑华 张景喜 赵腾达 《中外医疗》 2011年第16期19-20,172,共3页
目的观察腮腺主导管结扎后腺体组织的变化。方法用SD大鼠建立动物模型,将其右侧腮腺主导管结扎;定期获取标本,制备组织切片,HE染色、形态计量等方法,观察术后不同阶段腮腺组织中腺泡、导管及间质的形态变化及体积分数。结果腮腺主导管... 目的观察腮腺主导管结扎后腺体组织的变化。方法用SD大鼠建立动物模型,将其右侧腮腺主导管结扎;定期获取标本,制备组织切片,HE染色、形态计量等方法,观察术后不同阶段腮腺组织中腺泡、导管及间质的形态变化及体积分数。结果腮腺主导管结扎后,腺体组织开始萎缩,其中腺泡体积分数逐渐减少,至30d时已完全消失;间质、导管及体积分数增加;各时间组中各组织成分的体积分数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萎缩后的腺体最终由扩张及增生的导管、间质(主要含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结论腮腺主导管结扎后可促使腺体发生萎缩,失去分泌功能从而避免腮腺区域术后涎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导管 结扎 萎缩 腺泡 形态计量
下载PDF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是否结扎腮腺导管与并发涎腺瘘的探讨
4
作者 倪国宇 李红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3期7081-7082,共2页
目的:探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不结扎腮腺导管与结扎腮腺导管优缺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2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其优缺点。结果:结扎腮腺导管患者并发涎腺瘘为52.8%,未结扎腮腺导管者并发涎腺瘘为2.9%。结... 目的:探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不结扎腮腺导管与结扎腮腺导管优缺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2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其优缺点。结果:结扎腮腺导管患者并发涎腺瘘为52.8%,未结扎腮腺导管者并发涎腺瘘为2.9%。结论: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不结扎腮腺导管并发涎腺瘘的发生率远远低于结扎腮腺导管并发涎腺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浅叶手术 结扎导管 涎腺瘘
下载PDF
唾液腺内窥镜辅助治疗腮腺导管断裂1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东洋 吴传彬 +1 位作者 孙海江 薛雷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703-704,共2页
腮腺导管位置表浅,因其特殊位置,在颌面部外伤时常常受累。若处理不当,则会导致腮腺导管瘘的形成,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准确地寻找到腮腺导管断裂口并及时吻合,是防止术后腮腺导管瘘的重要措施。本文报道1例唾液腺内窥镜... 腮腺导管位置表浅,因其特殊位置,在颌面部外伤时常常受累。若处理不当,则会导致腮腺导管瘘的形成,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准确地寻找到腮腺导管断裂口并及时吻合,是防止术后腮腺导管瘘的重要措施。本文报道1例唾液腺内窥镜辅助治疗腮腺导管断裂的病例,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内窥镜 腮腺导管 损伤
原文传递
三种典型形态涎石唾液流场仿真模型研究
6
作者 阎梦蝶 蔡斌 +3 位作者 朱双林 卢新华 林仪 许跃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996-999,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唾液流场对涎石形态的影响,为腮腺导管内涎石形成机制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正常腮腺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进行腮腺导管系统三维重建,分别构建圆形、卵圆形、流线型三种典型形态的涎石唾液流场仿真模型,应用... 目的研究唾液流场对涎石形态的影响,为腮腺导管内涎石形成机制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正常腮腺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进行腮腺导管系统三维重建,分别构建圆形、卵圆形、流线型三种典型形态的涎石唾液流场仿真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不同形态涎石与唾液流场变化关系,并通过病例和文献回顾进行模型验证。结果静息状态与刺激状态下阻塞区域三种不同形态涎石的唾液流速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状态下卵圆形涎石的低流速区域(流速<0.1 mm/s)大于其他两种涎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状态下圆形与卵圆形涎石涡流区域面积分别为0.092 mm2跟0.087 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线型涎石无涡流区域。结论导管内涎石的形态会导致病变周围区域唾液流速的不同,而唾液流体力学特性的改变同样会影响矿物质的沉积而影响涎石最终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 涎石 腮腺导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