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南半干旱偏旱区间作模式及其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许秀娟 贾志宽 +1 位作者 蒋骏 任世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7-103,共7页
介绍了宁南国家旱农试区近 3年试验和推广的 7种间作模式 ,结合 EL - 90 0型自动气象站的纪录 ,分析了不同间作模式的光、热资源可利用率、光能利用率和土地资源利用率。结果表明 ,7种间作模式的平均光资源利用率和热量资源利用率分别达... 介绍了宁南国家旱农试区近 3年试验和推广的 7种间作模式 ,结合 EL - 90 0型自动气象站的纪录 ,分析了不同间作模式的光、热资源可利用率、光能利用率和土地资源利用率。结果表明 ,7种间作模式的平均光资源利用率和热量资源利用率分别达 82 %和 85.7% ,分别比单作增加 1 8.8%和 1 8.2 % ;间作的平均光能利用率达 0 .98% ,为单作平均光能利用率的 1 .4倍 ;间作的平均土地当量系数达 1 .66。上述事实充分说明间作能有效地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光资源 热量资源 利用率 宁夏半干旱偏旱区
下载PDF
石河子荒漠绿洲农业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与资源潜力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丁连军 吕新 李鲁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8-13,共6页
根据气候统计资料和4个气象站多年气象数据,分析了石河子地区光、热、水、土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计算分析了该区主要作物的光合潜力、光温潜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光能资源丰富,高于长江中下游及同纬度其他地区;沙漠、戈壁... 根据气候统计资料和4个气象站多年气象数据,分析了石河子地区光、热、水、土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计算分析了该区主要作物的光合潜力、光温潜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光能资源丰富,高于长江中下游及同纬度其他地区;沙漠、戈壁的增温效应使其热量资源高于国内同纬度其他地区。降水量虽小,作为灌溉农业的调节用水,可基本上满足生产需要。该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耕地质量差。其主要作物实际产量与光合潜力、光温潜力相差很大,具有较明显的增产潜力。对光温潜力分析表明,该区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水,其次是温度。同时根据对石河子荒漠绿洲耕地资源潜力、宜农土地光热资源潜力和水资源潜力的分析,提出了自然资源优化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绿洲 增温效应 光热水土资源 空间分布 光合潜力 光温潜力 自然生产潜力 优化利用
下载PDF
南方红黄壤不同类型区旱地水热资源差异及种植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汪金平 曹凑贵 张卫健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6-308,共3页
针对南方红黄壤地区旱地气候类型多样的特点,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以县(市)为单位,对水热资源分布状况进行分区。在分析了各区水热分布特征及其耦合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种植对策。
关键词 南方红黄壤 早地 水热资源 模糊聚类分析
下载PDF
成都平原秋季农业气候特征的分析利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碧 胡毅 徐精文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322-328,共7页
对成都平原9个代表点的气候资料进行聚类,然后分析3种类型农业气候的光热水特征。
关键词 农业气候分析 光、热和水资源
下载PDF
三明市农业气候资源概况 被引量:9
5
作者 蒋宗孝 阮锡章 +1 位作者 伍毓柏 李文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68-72,共5页
通过分析三明市光照、水分、热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农作物发育生长的关系 ,指出 :三明市的农业气候资源丰富 ,其中 10℃以上活动积温为 6 6 77 9~ 5 2 4 0 2℃年 ,降水量为 14 4 0~ 182 5mm ,主要分布在 3~ 9月 (约占全年降水量... 通过分析三明市光照、水分、热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农作物发育生长的关系 ,指出 :三明市的农业气候资源丰富 ,其中 10℃以上活动积温为 6 6 77 9~ 5 2 4 0 2℃年 ,降水量为 14 4 0~ 182 5mm ,主要分布在 3~ 9月 (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80 %~ 85 % ) ,且随纬度、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太阳总辐射量为 5 5 1~ 6 13MJ/m2 ,年变化为单峰型 ,2月最小、7月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量 水分 光照 农业气候资源
下载PDF
商城县水稻生产气候资源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金海 贾伟 +1 位作者 柳士伟 杨仕贤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9年第B09期99-101,共3页
利用1971-2000年气象资料和水稻生产资料,分析了商城县水稻各生育期的热量资源、水分资源、光能资源及影响水稻产量的气候因子,并提出了在水稻生产中防御气象灾害的措施和途径,为以后水稻良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参考,对有效防御气象灾害,... 利用1971-2000年气象资料和水稻生产资料,分析了商城县水稻各生育期的热量资源、水分资源、光能资源及影响水稻产量的气候因子,并提出了在水稻生产中防御气象灾害的措施和途径,为以后水稻良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参考,对有效防御气象灾害,促进商城县水稻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热量资源 水分资源 光能资源 气象灾害 防御途径
下载PDF
重庆市铜梁区农业气候资源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建美 刘飞 +2 位作者 刘晓冉 张琦 刘思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0期134-135,139,共3页
利用1987—2017年铜梁区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资料,统计铜梁区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分析铜梁区光能、热能、水资源以及气象灾害情况。结果表明,近31年铜梁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区域性气候有所差异,便于... 利用1987—2017年铜梁区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资料,统计铜梁区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分析铜梁区光能、热能、水资源以及气象灾害情况。结果表明,近31年铜梁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区域性气候有所差异,便于发展立体农业。区境内海拔低于400 m的地区可适宜发展一些对光温条件要求较低的热带作物、果品、林木等,其余地区可发展喜温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能 热能 水资源 气象灾害 铜梁区
下载PDF
三江平原水稻开发适宜条件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尹建国 桂林 +1 位作者 邓立群 姚章村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4年第2期32-34,共3页
三江平原地处高纬度冷凉低平原区,但光能、热能均能满足水稻生长要求,尤其土地资源、水资源丰富为水稻开发提供广阔前景,但低湿冷浆土壤质地、异常天气冷害和水温低的井灌,影响三江平原水稻开发。
关键词 光能 热能 粘性土 冷浆 水资源
下载PDF
张北近60年作物生长季气候资源变化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闫慧敏 刘星燕 +4 位作者 郭金河 田晶 赵斌 王宏 郝悦竹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6期85-86,88,共3页
为了找出张北作物生长季气候资源变化特征,以期为张北农业生产提供气候理论依据,利用1960—2019年张北气象资料,分析张北作物生长季(5—9月)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9年,张北5月份降水量呈上升趋势,6—8月呈下降趋势,9月... 为了找出张北作物生长季气候资源变化特征,以期为张北农业生产提供气候理论依据,利用1960—2019年张北气象资料,分析张北作物生长季(5—9月)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9年,张北5月份降水量呈上升趋势,6—8月呈下降趋势,9月呈上升趋势;1960—2019年,5月、6—8月和9月的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近40年上升趋势更明显;1961—2019年作物生长季,张北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但近16年日照时数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北 作物生长季 水资源 热量资源 光资源 变化趋势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气候资源特征及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迟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5期142-145,共4页
光照、温度、水等气候资源是决定粮食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黑龙江省又是我国粮食作物主产区,所以充分了解黑龙江省气候资源特征以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对我国粮食生产发展意义重大。阐述近年来黑龙江省光照、热量、水资源经变化后的现... 光照、温度、水等气候资源是决定粮食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黑龙江省又是我国粮食作物主产区,所以充分了解黑龙江省气候资源特征以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对我国粮食生产发展意义重大。阐述近年来黑龙江省光照、热量、水资源经变化后的现状特征,通过种植制度和品种结构方面总结粮食作物的生产发展情况。同时提出气候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粮食安全中起决定作用,分析黑龙江省气候资源、经济发展、市场需求以及政策导向对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热量 水资源 粮食生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水田最优发展规模的探讨
11
作者 白长礼 侯莉 谢冬立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1994年第2期26-29,共4页
本文根据影响水田发展的各个变量因素,以运筹学及决策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水田发展规模的数学模型。根据各变量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范围,可求得水田发展的最优规模。
关键词 光热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水稻灌溉定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