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ction Situ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Lightning Monitoring Network in Guizhou Province
1
作者 Wu Ankun Ding Min Zhang Shuxia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5年第2期10-12,共3页
Based on lightning location data of lightning monitoring network in Guizhou Province in recent eight years,the effective detection radius of a station and the effective detection range of lightning monitoring network ... Based on lightning location data of lightning monitoring network in Guizhou Province in recent eight years,the effective detection radius of a station and the effective detection range of lightning monitoring network in Guizhou Province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ive detection radius of a lightning monitoring sub-sta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is 160 km; some counties in the southwest,northwest and northeast of Guizhou were not detected. To improve the detector efficiency of lightning monitoring network in Guizhou Province,it is suggested that nine sub-stations should be built in Weining,Shuicheng,Qinglong,Pingtang,Rongjiang,Yuping,Songtao,Tongren and Renhuai,so that the effective detection efficiency will reach more than 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ning monitoring network detection radius detection efficiency China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GROUND STROKE DENSITY DISTRIBUTION AND LIGHTNING DETECTION EFFICIENCY IN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被引量:9
2
作者 陶善昌 孟青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1996年第3期346-355,共10页
It is possible to understand the lightning activities in a specific region and compare test results of different apparatus only when a reliable evaluation of detection efficiency distribution pertaining to a particula... It is possible to understand the lightning activities in a specific region and compare test results of different apparatus only when a reliable evaluation of detection efficiency distribution pertaining to a particular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LLS)is available. Based on the data in 1992.an approximate evaluation of detection efficiency spatial distribu- tion for single-station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M-LDARS)and LLP three-station lightning loca- tion system in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is presented in the paper,showing that the average detec- tion efficiencies are smaller than 48% and 46% respectively.In addition,the article offers an eval- uation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round stroke density(D_g)and positive stroke percentage,indicat- ing that six high stroke density zones exist along the southeastern sides of the Taihang and Yan- shan Mountains.The stroke density of mountainous regio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lain region, in contrast to the case of positive stroke percentage.Also,it is shown that within a radius of 250 km,the average of D_g is 1.2(km^(-2) a^(-1))while the average positive stroke percentage is 10.9%. Finally,the paper proposes a possible test method of accurately evalua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etection efficiency(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detection efficiency ground stroke dens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原文传递
Revision of CG Flash Density Based on Lightning Location Data
3
作者 Peng Guoping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9年第2期69-72,77,共5页
Using the data of the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LLS) over Hubei Provinc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G( Cloud-to-Ground) flash density in 2015,it was found that the layout of the dete... Using the data of the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LLS) over Hubei Provinc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G( Cloud-to-Ground) flash density in 2015,it was found that the layout of the detection station had influence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ightning.Grid CG flash density data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CG flash,and station distance factor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detection station layou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existed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ensity and factor,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nsity component and the factor for the lightning current amplitude of 5 to 30 kA,and in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30 kA of density component and factor. So it is necessary to revise the density to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station layout. On the basis of th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and its residual theory,the revision model of the grid CG flash density and the statistical model of relative detection efficiency were established. The result consistency of segment and non-segmented revision of the density was verified. Through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oretical detection efficiency and relative detection efficiency,the feasibility for revision method of CG flash density and the statistical method of relative detection efficiency was also ve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LATITUDE and LONGITUDE grid REVISION of CG flash DENSITY detection efficiency Regression analysis Residual theory
下载PDF
基于ADTD的FY-4A卫星闪电探测性能分析
4
作者 李云 邱实 +3 位作者 孙征 刘毅诚 罗小军 石立华 《陆军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为评估风云四号A星(Fengyun-4A,FY-4A)的闪电探测性能,提出了基于星地闪电数据统计特征的匹配方法:选取较大时空窗口,进行星地数据匹配;对匹配数据的时间差和距离差进行概率统计,确定最合适的时空窗口。通过对我国2020年夏季(6—8月)FY... 为评估风云四号A星(Fengyun-4A,FY-4A)的闪电探测性能,提出了基于星地闪电数据统计特征的匹配方法:选取较大时空窗口,进行星地数据匹配;对匹配数据的时间差和距离差进行概率统计,确定最合适的时空窗口。通过对我国2020年夏季(6—8月)FY-4A和地基闪电定位系统(advanced direction and time-of-arrival detecting system, ADTD)的闪电数据进行统计,确定时间间隔3.4 s,空间经纬度间隔0.6°作为星地数据一致性分析的时空窗口。基于此时空窗口开展了星地闪电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星地数据时间偏差平均值为1.3 s,空间偏差平均值为23.73 km;FY-4A闪电探测效率为19%,FY-4A探测效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白天平均探测效率为7%,明显低于夜晚的31.1%,且白天12:00—14:00时探测效率最低,仅为2.3%;FY-4A闪电数据的光辐射强度日变化特征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呈正相关,白天12:00—14:00时光辐射强度最大达到1 391μJ/m2/sr,比夜晚光辐射强度(124μJ/m2/sr)高一个量级,白天只有光辐射较强的闪电才能被FY-4A闪电成像仪(lightning mapping imager, LMI)捕获,进一步解释了白天闪电探测效率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成像仪 闪电探测 探测效率 日变化特征
下载PDF
FY-4A闪电成像仪在干旱区应用评估及与多源数据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宋琳 张国平 +2 位作者 王曙东 万夫敬 孙豪 《干旱气象》 2023年第1期25-33,共9页
为加强多源闪电数据在干旱区的融合应用,利用新疆民航三维地基闪电探测系统(3-Dimension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3-DLLS)、全球闪电定位网(World-Wide Lightning Location Network,WWLLN)和气象部门ADTD(Advanced Time of Arrival a... 为加强多源闪电数据在干旱区的融合应用,利用新疆民航三维地基闪电探测系统(3-Dimension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3-DLLS)、全球闪电定位网(World-Wide Lightning Location Network,WWLLN)和气象部门ADTD(Advanced Time of Arrival and Direction System)、FY-4A闪电成像仪(Lightning Mapping Imager,LMI)等多源闪电资料,针对新疆地区2019年11次典型雷暴过程,开展FY-4A LMI探测性能的初步评估,并结合FY-4A云顶温度(Cloud Top Temperature,CTT)资料,详细分析2019年7月21日强雷暴过程的闪电特征,探寻CTT与闪电活动的相关关系。结论如下:(1)FY-4A LMI闪电“组”(LMI Group,LMIG)数量约为3-DLLS的1/5、WWLLN的1.02倍、ADTD的1/3。白天,在太阳背景光影响下FY-4A LMI的探测效率有所下降,即使日出后雷暴系统有所加强,但LMIG数量并无增加趋势。(2)在2019年7月21日强雷暴过程中,3-DLLS探测的闪电时空分布与ADTD重合度较高,而WWLLN的闪电定位与前两者在时空上存在一定偏差,这主要是各系统的探测原理(WWLLN主要探测的是强地闪,ADTD主要监测地闪回击,而3-DLLS探测的是全闪)及测站布局和数量不同所致。(3)在强雷暴过程不同发展阶段,闪电发生区域的FY-4A CTT值差异较大,初始阶段、旺盛阶段和消散阶段闪电区域对应的CTT值分别为260~280 K、230~240 K和240~260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定位 FY-4A LMI 探测效率 个例对比
下载PDF
基于全球闪电定位网的江淮闪电定位网探测效率分析:以台风“利奇马”为例
6
作者 郑嘉怡 陆高鹏 +4 位作者 刘非凡 任欢 彭康铭 王庸平 祝宝友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基于全球闪电定位网(World Wide Lightning Location Network,WWLLN)获取的闪电定位资料对江淮闪电定位网(Jianghuai Area Sferic Array,JASA)在内陆及近海区域的闪电实时探测性能进行评估。通过对2019年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期间产... 基于全球闪电定位网(World Wide Lightning Location Network,WWLLN)获取的闪电定位资料对江淮闪电定位网(Jianghuai Area Sferic Array,JASA)在内陆及近海区域的闪电实时探测性能进行评估。通过对2019年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期间产生的闪电活动进行对比分析,发现JASA和WWLLN对台风闪电的径向分布、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绝大部分闪电发生在云顶亮温小于220 K区域;在台风发展阶段,内核区闪电活动较为频繁,在台风成熟和消亡阶段时,闪电主要分布外雨带,内核区的闪电活动少但集中。在探测效率方面,JASA对江淮区域实时定位到的闪电数远多于WWLLN,相对探测效率和绝对探测效率分别为69.12%和92.51%。而在海洋区域(114~130°E,20~24°N和123~130°E,24~32°N),由于受到JASA站点位置分布的限制,闪电实时定位数略少于WWLLN,其相对探测效率和绝对探测效率分别为32.67%和52.26%。研究结果表明了JASA对内陆及近海区域雷暴具备较强的捕获能力,为实时监测台风期间强对流闪电活动的演变规律提供数据支撑,也为进一步完善站点布局以提升深海区域闪电探测性能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闪电定位网 探测效率 全球闪电定位网 台风“利奇马” 台风闪电
下载PDF
闪电定位资料与人工引雷观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8
7
作者 陈绿文 张义军 +4 位作者 吕伟涛 董万胜 郑栋 黄智慧 陈绍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96-1902,共7页
闪电定位系统(LLS)是目前最主要的雷电监测手段,在雷电预警以及雷电防护等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性能指标大多基于理论分析,实际检验工作一直比较缺乏。为了对闪电定位结果的精确性进行检验,利用2007/2008年广州从化人工触发闪电的... 闪电定位系统(LLS)是目前最主要的雷电监测手段,在雷电预警以及雷电防护等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性能指标大多基于理论分析,实际检验工作一直比较缺乏。为了对闪电定位结果的精确性进行检验,利用2007/2008年广州从化人工触发闪电的近距离光电观测数据,分析了广东电网闪电定位系统对人工触发闪电事件及其回击过程的探测效率和探测精度。结果表明:对于14次包含有回击过程的人工触发闪电事件,闪电定位系统共探测到13次探测效率约为93%(即13/14);对于能够利用观测资料确认的62次回击过程,闪电定位系统共探测到26次,探测效率约为42%(即26/62);参与定位的站数≥3个的回击记录有24次,其中有21次回击过程属于接地点已知的地面触发闪电事件,闪电定位系统对这些回击过程接地点位置的平均定位误差约为760m;对于其中9次有雷电流直接测量结果的回击过程,闪电定位系统雷电流峰值反演结果的相对误差约为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引雷 回击 闪电定位系统(LLS) 探测效率 探测精度 定位误差
下载PDF
闪电成像仪虚警率和探测率模拟计算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富祥 郭俊柏 冯小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16-3120,共5页
在明确虚警率和探测率概念基础上,建立了虚警率和探测率与信噪比之间相互关系的定量模型,通过模拟计算给出信噪比对虚警率和探测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要使虚警率控制在10%以内,信噪比应该达到5.0以上;要使探测率达到90%,信噪比应该达... 在明确虚警率和探测率概念基础上,建立了虚警率和探测率与信噪比之间相互关系的定量模型,通过模拟计算给出信噪比对虚警率和探测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要使虚警率控制在10%以内,信噪比应该达到5.0以上;要使探测率达到90%,信噪比应该达到5.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闪电成像仪 探测率 虚警率 阈值 信噪比
下载PDF
广东省雷电定位系统运行情况 被引量:38
9
作者 陈水明 樊灵孟 +1 位作者 何宏明 钟定珠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43-47,共5页
到1999年底,广东省雷电定位系统是一个由14个定向定位和时差定位综合探测站、1个中央处理机和23个雷电信息分析显示终端构成、覆盖全省的雷电实时监测系统。本文介绍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并分析系统的性能参数,估算其探测效率在85%以上... 到1999年底,广东省雷电定位系统是一个由14个定向定位和时差定位综合探测站、1个中央处理机和23个雷电信息分析显示终端构成、覆盖全省的雷电实时监测系统。本文介绍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并分析系统的性能参数,估算其探测效率在85%以上,平均定位精度约为0.32km。介绍影响系统运行效果的几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定位系统 探测效率 定位精度 电力系统 过电压保护
下载PDF
闪电定位资料与目测雷暴日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2
10
作者 钟颖颖 冯民学 +2 位作者 周曾奎 王锡中 张艳华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1-855,共5页
对比分析了2006—2008年4—8月江苏省气象局闪电定位系统数据和6个地面观测站雷暴数据,通过计算测站有雷暴记录同时闪电探测网有闪电记录的比例和有地闪记录同时有雷暴记录的比例,得出两种观测数据的一致性较好;同时以目测资料为准,借... 对比分析了2006—2008年4—8月江苏省气象局闪电定位系统数据和6个地面观测站雷暴数据,通过计算测站有雷暴记录同时闪电探测网有闪电记录的比例和有地闪记录同时有雷暴记录的比例,得出两种观测数据的一致性较好;同时以目测资料为准,借助雷达数据判别分析了闪电定位系统的漏测率和误测率,表明省气象局闪电定位系统探测数据有效。江苏省水体分布广泛,南北地形差异较大,闪电分布也不同,本文针对不同地形地貌利用两种观测数据计算了适用于各个地区的地闪密度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定位 雷暴日 地闪密度探测效率
下载PDF
2006—2011年广州人工触发闪电观测试验和应用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义军 杨少杰 +6 位作者 吕伟涛 郑栋 董万胜 李斌 陈绍东 张阳 陈绿文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3-522,共10页
2006—2011年夏季在广州野外雷电试验基地开展了广东综合闪电观测试验(GCOELD)。试验期间,针对人工触发闪电进行了近距离声、光、电、磁特征等综合测量,对自动气象站电源线和信号线上产生的感应电压特征进行了观测和分析,并对广东省地... 2006—2011年夏季在广州野外雷电试验基地开展了广东综合闪电观测试验(GCOELD)。试验期间,针对人工触发闪电进行了近距离声、光、电、磁特征等综合测量,对自动气象站电源线和信号线上产生的感应电压特征进行了观测和分析,并对广东省地闪定位网的探测效率和定位精度与人工触发闪电进行了比对和校验。试验结果表明:人工触发闪电回击峰值电流范围为-31.93~-6.67 kA,回击电流波形的半峰宽度的范围为6.18~74.19μs,10%—90%的上升时间范围为0.24~2.25μs。触发闪电的上行正先导的发展速度在10~4~10~5m/s量级;人工触发闪电的回击过程在架空电源线路(1200 m长,2 m高)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可达十几千伏;广东电网闪电定位系统对人工触发闪电事件的探测效率为95%,平均定位误差为759 m,闪电定位系统反演得到的电流峰值与实际测量的电流峰值平均相对偏差为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闪电 回击电流 感应电压 探测效率
下载PDF
闪电定位误差及探测效率评估 被引量:39
12
作者 杨波 邱实 +1 位作者 宁军 高太长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6年第5期506-510,共5页
为了实现闪电定位中定位误差及探测效率评估的自动化,从时差法闪电定位原理出发,分析了闪电定位原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定位的误差来源。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实现了对闪电的定位误差及探测效率的定量评估。以安徽省闪电定位网为例,说明了... 为了实现闪电定位中定位误差及探测效率评估的自动化,从时差法闪电定位原理出发,分析了闪电定位原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定位的误差来源。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实现了对闪电的定位误差及探测效率的定量评估。以安徽省闪电定位网为例,说明了利用评估软件可以对已有的闪电定位网络作出有效的定位误差评估。分析了几种不同几何分布的布站效果,给出了几种基本布站模型,为将要布设的闪电定位网布站方案的提出提供选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定位误差 探测效率 定量评估
下载PDF
南京市闪电定位资料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0
13
作者 冯民学 韦海容 +3 位作者 焦圣明 周曾奎 王锡中 焦雪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157,共7页
为在雷电的监测预警预报服务中更好地应用江苏省组建的闪电定位系统,通过多种目测和多普勒雷达回波等信息,对2006年6—8月以南京小教场(118°48′E,32°00′N)为中心、半径10 km范围内的闪电定位资料的可信度和探测效率进行了... 为在雷电的监测预警预报服务中更好地应用江苏省组建的闪电定位系统,通过多种目测和多普勒雷达回波等信息,对2006年6—8月以南京小教场(118°48′E,32°00′N)为中心、半径10 km范围内的闪电定位资料的可信度和探测效率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气象局闪电定位系统所监测的闪电资料(地闪)是可信的,其漏测率在探测效率η的允许范围内,误测率约为9%,也在允许范围之内。江苏省电力公司的闪电定位系统所探测到的同时段同范围内的闪电资料(地闪)探测正确率大大低于江苏省气象局的监测系统。对江苏省电力公司闪电定位资料作适当修正后,其结果与气象局闪电定位系统资料有很好的一致性,实现了二套系统资料的信息共享、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定位 雷暴日 云地闪电 探测效率 对比分析
下载PDF
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探测效率及精确度评估 被引量:17
14
作者 禹继 杨仲江 +1 位作者 陈绿文 黄智慧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63-869,共7页
为客观评估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性能参数,将闪电定位资料与广州人工触发闪电试验及高建筑物自然闪电观测试验的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7 2011年期间对真实闪电事件的闪电探测效率和回击探测效率分别为74%和40%,定位误差的... 为客观评估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性能参数,将闪电定位资料与广州人工触发闪电试验及高建筑物自然闪电观测试验的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7 2011年期间对真实闪电事件的闪电探测效率和回击探测效率分别为74%和40%,定位误差的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分别为2660 m和1500 m;2012年闪电探测效率和回击探测效率分别为97%和90%,定位误差的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分别为950 m和470 m。2008 2011年期间闪电定位系统的回击电流幅值约为真实值的0.7倍,而2012年约为真实值的4倍。总体上,2012年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探测子站大幅度增加后,探测效率和定位精度均有明显提升,但对回击电流幅值的估算呈现系统性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定位系统 探测效率 定位精度 粤港澳
下载PDF
基于卫星资料的全球闪电定位系统探测效率评估 被引量:7
15
作者 邓雨荣 李涵 +2 位作者 朱时阳 秦微 苏建峰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9-604,共6页
基于2005—2010年间OTD/LIS闪电观测数据,评估了同期全球闪电定位系统(WorldWide Lightning Location Network,WWLLN)的平均探测效率,分别就全球和三大闪电高发区的闪电活动特征,对WWLLN的探测效率进行了讨论分析。OTD/LIS探测得到的全... 基于2005—2010年间OTD/LIS闪电观测数据,评估了同期全球闪电定位系统(WorldWide Lightning Location Network,WWLLN)的平均探测效率,分别就全球和三大闪电高发区的闪电活动特征,对WWLLN的探测效率进行了讨论分析。OTD/LIS探测得到的全球闪电密度最高值在非洲地区,为1607 km-2·a-1;而WWLLN探测到的闪电密度的最高值在北美洲为157 km-2·a-1。由于WWLLN探测系统子站在全球布网不均匀,在全球不同区域,WWLLN的探测效率不同。在东南亚地区,WWLLN的探测效率为862%;在非洲地区,WWLLN的探测效率为186%;在南北美洲,WWLLN的探测效率为718%。除此之外,随着月份的变化,不同地区WWLLN的探测效率也不尽相同。如在东南亚,12月的探测效率最高为1378%;非洲地区2月探测效率最高为249%;南北美洲地区,10月探测效率最高为844%。随着站点的逐年增多和定位方法的改进,WWLLN的探测效率也在不断提高。3大闪电高发区WWLLN的探测效率呈现明显的逐年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 全球闪电定位系统 OTD/LIS 探测效率
下载PDF
一种多站雷电定位系统探测效率的估算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明理 郭昌明 刘欣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87-292,共6页
通过分析多站雷电定位系统MDF的特点,提出影响多站雷电定位系统探测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1)波形判据及阈值的设置;2)DF场地环境及其本身的时间分辨率。本文提出了一种估算系统因第二种因素存在时的探测效率的方法。用此方法分别计... 通过分析多站雷电定位系统MDF的特点,提出影响多站雷电定位系统探测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1)波形判据及阈值的设置;2)DF场地环境及其本身的时间分辨率。本文提出了一种估算系统因第二种因素存在时的探测效率的方法。用此方法分别计算和分析了北京DF网络三年来的探测效率。结果表明:1)该系统中各DF站在正常情况下(不考虑第一种因素)探测效率约为70%左右;2)若有大量干扰DF的探测效率会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闪电 雷电定位系统 探测效率
下载PDF
一次人工触发闪电事件的定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陈绿文 黄智慧 +2 位作者 禹继 李斌 黄国开 《广东气象》 2010年第1期15-17,21,共4页
利用一次包含8次回击过程的人工触发闪电事件的近距离光电观测数据,分析了广东省气象闪电定位系统对其回击过程的定位结果。结果表明,回击过程探测效率约为75%(6/8),回击平均定位误差约为3768m。为了分析定位误差来源,通过对比分析的方... 利用一次包含8次回击过程的人工触发闪电事件的近距离光电观测数据,分析了广东省气象闪电定位系统对其回击过程的定位结果。结果表明,回击过程探测效率约为75%(6/8),回击平均定位误差约为3768m。为了分析定位误差来源,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逐次引入各探测子站原始记录重新进行定位计算,发现剔除误差较大的探测子站后,平均定位误差为2192m,比原来降低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探测 人工引雷 探测效率 定位精度 误差分析 闪电定位系统
下载PDF
WWLLN与江苏省ADTD闪电定位系统数据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崔逊 高金阁 樊荣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0-279,共10页
利用WWLLN(World-Wide Lightning Location Network,全球闪电定位网)与江苏省ADTD(Active Divectory Topology Diagrammer,活动目录拓扑图)闪电定位系统数据,对2006—2009年江苏省闪电活动年际变化、月际变化、日变化和空间分布、以及... 利用WWLLN(World-Wide Lightning Location Network,全球闪电定位网)与江苏省ADTD(Active Divectory Topology Diagrammer,活动目录拓扑图)闪电定位系统数据,对2006—2009年江苏省闪电活动年际变化、月际变化、日变化和空间分布、以及探测效率和探测精度等展开研究讨论。结果表明,WWLLN探测的闪电时空分布趋势与ADTD保持较好的一致性:江苏省白天发生的闪电次数略高于晚上;闪电主要集中发生在6—8月,仲夏闪电最为活跃;一天中闪电频次峰值时间段出现在16时(北京时间)左右;江苏省闪电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性,闪电密度高值区位于省内偏西和偏南地区,大致与江苏省经济发达地区的地域分布相吻合。总体上,WWLLN探测到的闪电频次和闪电密度值比ADTD小一个数量级。随着WWLLN全球测站数目的逐年增加以及WWLLN定位技术的升级完善,WWLLN探测效率和探测精度逐步提高。WWLLN探测效率与回击电流极性和强度大小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WLLN ADTD 时空分布 探测效率 探测精度
下载PDF
广东省雷电定位系统应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晓国 李志峰 《广东电力》 2006年第7期25-27,54,共4页
雷电定位系统是当今研究雷电活动的最先进手段,目前,该系统在广东电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此,介绍了广东省雷电定位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分析了系统的性能参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的同时,介绍了系统的一... 雷电定位系统是当今研究雷电活动的最先进手段,目前,该系统在广东电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此,介绍了广东省雷电定位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分析了系统的性能参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的同时,介绍了系统的一些新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雷电定位系统 定位精度 探测效率
下载PDF
发射场闪电定位精度与效能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道勇 周率 +1 位作者 肖银萍 李钢 《载人航天》 CSCD 2010年第2期53-57,共5页
为了实现闪电定位中定位误差及探测效率评估的自动化,从时差法闪电定位原理出发,分析了闪电定位原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定位的误差来源。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优化计算,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实现了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使用的ADTD闪... 为了实现闪电定位中定位误差及探测效率评估的自动化,从时差法闪电定位原理出发,分析了闪电定位原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定位的误差来源。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优化计算,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实现了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使用的ADTD闪电定位系统的定位误差评估。研究成果不仅可以评估已设探测网络的定位误差,而且可为布设站点提供选址依据,提高探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定位 探测效率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 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