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es on gravity vari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Lijiang earthquake based on a finite rectangular dislocation model 被引量:1
1
作者 燕乃玲 李辉 申重阳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3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The methods were discussed to calculate the gravity variation due to crustal deformation based on a model of dis-location on a finite rectangular plane. Taking the Lijiang MS=7.0 earthquake as an example the calculati... The methods were discussed to calculate the gravity variation due to crustal deformation based on a model of dis-location on a finite rectangular plane. Taking the Lijiang MS=7.0 earthquake as an example the calculating princi-ple of fault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results were given. Of particular interests we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vity variations in different dislocation types. With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nd the practical measuremen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model could to some extent account for the observations. But it failed to give explanations to the more far spatial gravity var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finite rectangular dislocation model lijiang earthquake co-seismic gravity field variations
下载PDF
滇西北玉龙雪山东麓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进展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华迪威 姜大伟 +3 位作者 张世民 丁锐 陈永琪 李路瑶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637-648,共12页
川滇块体西边界发育了滇西北裂陷带。裂陷带北缘的玉龙雪山东麓断裂呈南北走向,展布于玉龙雪山和丽江盆地之间,是川滇块体西边界最靠内部的一条断裂。玉龙雪山东麓断裂的形成机制与活动性质不仅关系到川滇西侧复杂构造边界问题,而且能... 川滇块体西边界发育了滇西北裂陷带。裂陷带北缘的玉龙雪山东麓断裂呈南北走向,展布于玉龙雪山和丽江盆地之间,是川滇块体西边界最靠内部的一条断裂。玉龙雪山东麓断裂的形成机制与活动性质不仅关系到川滇西侧复杂构造边界问题,而且能够解释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的隆起过程。在1996年丽江MS7.0地震发生后,玉龙雪山东麓断裂引起了关注,但前人的研究结果对该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质存在正断、走滑、逆冲等多种不同认识。表明该断裂长度虽然仅有60 km,却处于一个复杂的构造体系中,理解该断裂的活动特征与孕震行为,对建立川滇块体西部的复杂构造模型意义重大。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卫星影像对断层迹线进行了重新解译,对典型断错地貌进行了分析,发现了比较明显的正断层兼左旋走滑的证据,并在野外初步调查中验证了这些地貌解译证据。基于本文的总结与分析工作,进一步总结了不同性质的玉龙雪山东麓断裂所对应的不同区域构造模型。同时,我们认为从高原扩展角度来看,川滇块体西部的复杂断裂组合具有新生性,可能正在形成新的川滇块体西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龙雪山 东麓断裂 断裂活动性 构造模型 丽江地震
下载PDF
漓江流域“三生”功能时空分异特征及动态模拟
3
作者 蓝贵文 张凡 +1 位作者 吴静 江凡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1-442,共12页
[目的]揭示漓江流域“三生”功能时空分布动态变化特征,模拟预测自然发展、生态保护情景下漓江流域“三生”功能指数变化趋势,为喀斯特地区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10年、2015年及2020年漓江流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重... [目的]揭示漓江流域“三生”功能时空分布动态变化特征,模拟预测自然发展、生态保护情景下漓江流域“三生”功能指数变化趋势,为喀斯特地区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10年、2015年及2020年漓江流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重心模型及PLUS模型等方法,开展了“三生”功能重心迁移、“三生”功能指数时空变化及模拟研究。[结果](1)2010—2020年,生产、生活功能指数整体分别提升0.77%,23.85%,高值区分别集中在低海拔地区和桂林市区;生态功能指数整体下降1.39%,高值区沿高海拔地区分布。(2)2010—2020年,“三生”功能变化幅度的大小为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其中,后阶段生产、生活功能增强区面积分别较前阶段上升了4.0%,11.6%,功能减弱区面积分别下降了3.2%,9.4%,生态功能增强区和减弱区面积则分别较前阶段下降16.4%和增加17.3%。(3)10年间,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重心整体上向西北方向移动,生态功能重心整体上向东南方向移动。(4)自然发展情景下,2030年生产、生活功能均值比2020年分别提升0.278,0.4,生态功能均值下降0.138;生态保护情景下,2030年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均值比2020年分别提升0.421,0.211,0.06。[结论]生产、生活功能整体上有所增强,生态功能则有所减弱,但生态功能的整体变化幅度最大。生态保护情景模拟结果更符合《桂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功能 情景模拟 PLUS模型 漓江流域
下载PDF
漓江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特征与预测 被引量:12
4
作者 魏玺 邵亚 +3 位作者 蔡湘文 林珍铭 肖连刚 刘泽昊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23-1233,共11页
评估生态系统碳储量,对区域生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InVEST模型和PLUS模型,基于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和未来土地利用预测数据,研究2000-2020年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碳储量时空特征,并预测未来不同发展情景下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 评估生态系统碳储量,对区域生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InVEST模型和PLUS模型,基于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和未来土地利用预测数据,研究2000-2020年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碳储量时空特征,并预测未来不同发展情景下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00-2020年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受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2000-2020年漓江流域碳储量减少了0.945×10^(6)t,其中2015-2020年减幅最大;碳储量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流域西北、西南及东部高海拔地区,碳储量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流域中部平原地区且2000-2020年明显扩大,流域内的临桂区、兴安县和灵川县碳储量减少较为显著。预测2030年漓江流域在自然发展情景下碳储量会进一步下降,耕地保护情景下碳储量相较自然发展情景增加0.345×10^(6)t,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比自然发展情景、耕地保护情景分别增加1.540×10^(6)、1.195×10^(6)t。耕地保护情景能够保护耕地数量,但建设用地扩张受到较大限制;生态保护情景能够增强固碳能力,但不能有效控制耕地面积的缩减。未来漓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需综合统筹生态保护和耕地保护措施,提升区域碳汇能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碳储量 PLUS模型 InVEST模型 漓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加权证据权模型的丽江—小金河断裂中南段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田鹏 常玉巧 +2 位作者 白仙富 周青云 孙滨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2-342,共11页
丽江—小金河断裂全新世活动强烈、地震频发,沿断裂带的滑坡地质灾害极为发育。以断裂带中南段两侧10 km为研究区,根据地质地理环境和滑坡发育特征,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距活动断裂距离、距河流水系距离、距道路距离、工程地质岩组、... 丽江—小金河断裂全新世活动强烈、地震频发,沿断裂带的滑坡地质灾害极为发育。以断裂带中南段两侧10 km为研究区,根据地质地理环境和滑坡发育特征,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距活动断裂距离、距河流水系距离、距道路距离、工程地质岩组、降雨量、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地震动峰值加速度10个影响因子为评价指标,运用加权证据权模型,开展丽江—小金河断裂中南段滑坡易发性评价,基于自然断点法将滑坡易发程度划分为高易发、中等易发、低易发和非易发4个级别,评价结果AUC值为0.81。结果显示:①研究区内滑坡受坡度、断裂、水系、岩性因素的影响程度更高;②高易发区和中等易发区主要沿断裂带和金沙江等主要河流水系两侧分布,在玉龙县、松坪乡、大东乡等周边区域较集中;③西川乡处于高易发区,但目前滑坡灾害点较少,应加强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小金河断裂 滑坡 加权证据权模型 易发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MCR模型的漓江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20
6
作者 杨帅琦 何文 +2 位作者 王金叶 李何英 姚月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24-1833,共10页
以典型喀斯特地貌的漓江流域为研究单元,基于景观生态风险度和景观连通性指数提取生态源地,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和重力模型的帮助下识别潜在生态廊道和潜在生态节点并进行赋级,最终结合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工程构建区域生态安... 以典型喀斯特地貌的漓江流域为研究单元,基于景观生态风险度和景观连通性指数提取生态源地,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和重力模型的帮助下识别潜在生态廊道和潜在生态节点并进行赋级,最终结合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工程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①流域景观生态风险呈“中部南部高、东部北部低”的空间特征,较高、高风险区占流域面积43.34%.②流域内存在5个生态源地,主要为林地和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689.05km^(2),占流域总面积28.99%.③识别潜在生态廊道6条和潜在生态节点38个,集中分布在灵田镇附近.④参考生态阻力面和未来规划,构建漓江流域为“生态保育、修复、管控一体,廊道带建设并行”的生态网络格局;此外为保证廊道带的顺利建设,在区县尺度上对灵川、兴安两地给予更多的生态补偿资金及技术支持.研究可为漓江流域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及国土空间保护修复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风险评估 生态安全格局 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模型) 喀斯特 漓江流域
下载PDF
HEC-HMS模型在漓江上游流域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冯世伟 邓芳芳 李静 《广西水利水电》 2023年第3期19-23,共5页
漓江上游流域洪水灾害频发,是广西山洪灾害多发区中较严重的流域之一。本文以漓江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HEC-HMS水文模型,采用SCS-CN法计算降水损失、Snyder单位线法计算坡面汇流、退水曲线法模拟基流、马斯京根法进行河道洪水演算等... 漓江上游流域洪水灾害频发,是广西山洪灾害多发区中较严重的流域之一。本文以漓江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HEC-HMS水文模型,采用SCS-CN法计算降水损失、Snyder单位线法计算坡面汇流、退水曲线法模拟基流、马斯京根法进行河道洪水演算等4种研究方法模拟降雨-径流过程,基于实测水文、气象数据资料选取2008—2013年的27场洪水作为率定期洪水,2014—2015年8场洪水作为验证期洪水进行降雨径流模拟,经过模拟计算得到结果:率定期27场洪水合格率为81.5%,平均确定性系数为0.809;验证期8场洪水合格率为75%达到乙级精度,平均确定性系数为0.76,达到乙级精度。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HEC-HMS模型适用于漓江流域上游且取得较好的模拟结果,可为漓江流域上游洪水作业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漓江上游流域 HEC-HMS洪水预报模型
下载PDF
丽江民族文化旅游市场发展模式研究
8
作者 鲁芬 毕丽芳 付秧 《江苏商论》 2023年第7期50-52,57,共4页
民族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如何在提高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真性与吸引力,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丽江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民族文化旅游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 民族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如何在提高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真性与吸引力,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丽江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民族文化旅游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 旅游市场 发展模式
下载PDF
基于一维和二维动态耦合FLOOD水动力模型的漓江洪水风险分析
9
作者 吴锡 《广西水利水电》 2023年第3期24-27,共4页
基于漓江干流及两岸地形、断面数据,构建一维和二维动态耦合FLOOD水动力模型,并对模型率定与验证。模拟漓江天然洪水和考虑漓江上游水库联合调度作用下两岸淹没情况,对漓江干流两岸洪水进行风险分析,为漓江流域精准预报、水库防洪调度... 基于漓江干流及两岸地形、断面数据,构建一维和二维动态耦合FLOOD水动力模型,并对模型率定与验证。模拟漓江天然洪水和考虑漓江上游水库联合调度作用下两岸淹没情况,对漓江干流两岸洪水进行风险分析,为漓江流域精准预报、水库防洪调度、预警、效益分析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和二维动态耦合FLOOD水动力模型 洪水风险分析 漓江
下载PDF
丽江市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西琴 陈茜 +1 位作者 张远 高吉喜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2-145,153,共5页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本文以丽江市1990~2006年统计数据为依据,建立了丽江市城市化模型。该模型符合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一般模型,呈现对数关系。应用该模型预测了未来丽江市的城市化水平以及相应的人均GDP,2010年...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本文以丽江市1990~2006年统计数据为依据,建立了丽江市城市化模型。该模型符合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一般模型,呈现对数关系。应用该模型预测了未来丽江市的城市化水平以及相应的人均GDP,2010年、2020年城市化率分别为15.57%和18.29%。从特殊的自然地理背景、多民族的特点以及隐性城市化现象等方面,解释了丽江市城市化率较低的原因,指出丽江市城市化并不符合一般的周一星模型,而是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为该地区制订城市化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人均GDP 丽江市 模型
下载PDF
地理信息模型方法初探河流环境容量——以漓江桂林市区段为例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李永军 陈余道 孙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0-283,共4页
运用地理信息建模的方法,对复杂的岩溶山区河流———漓江桂林市区段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地理信息建模方法在水环境容量计算方面的应用,建立了漓江桂林市区段水环境容量的地理信息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地理信息... 运用地理信息建模的方法,对复杂的岩溶山区河流———漓江桂林市区段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地理信息建模方法在水环境容量计算方面的应用,建立了漓江桂林市区段水环境容量的地理信息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地理信息模型方法在计算较复杂河段水环境容量时,既简便又能取得较理想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容量 地理信息 地理参数 数学模型 漓江
下载PDF
漓江流域红壤侵蚀区植被演替与复合农林试验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先琨 吕仕洪 +3 位作者 黄玉清 谢旭 向悟生 陆树华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0-148,共9页
漓江季节性的干旱和洪涝并存成为地方政府、有关专家和旅游行业密切关注的环境问题,漓江流域的环境建设尤其是上游森林植被恢复,成为生态治理重点内容。漓江上游红壤区植被类型主要包括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和草丛,植被的水分特... 漓江季节性的干旱和洪涝并存成为地方政府、有关专家和旅游行业密切关注的环境问题,漓江流域的环境建设尤其是上游森林植被恢复,成为生态治理重点内容。漓江上游红壤区植被类型主要包括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和草丛,植被的水分特征差异较大,植被的生态调节、水源涵养功能各异。在漓江上游红壤区开展4种模式的植被恢复和复合农林试验示范,3年的试验表明,乡土常绿阔叶树适应性强、有效保持水土,果林经济效益显著、但生态功能较差,木本药材林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和潜在的经济效益。通过调查和试验示范,提出亚热带红壤退化山地农林经营的植物种类和复合模式,对漓江流域水资源调控和水土流失治理提出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演替 红壤侵蚀区 生态恢复 复合农林模式 漓江流域
下载PDF
从“丽江模式”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通道侗族为例 被引量:9
13
作者 文红 刘芳 《怀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8-11,共4页
云南丽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也是著名的旅游名城。丽江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文化的原生性和完整性,形成了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丽江模式”,是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典范。湖南通道与丽江有相似之处,通道侗族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云南丽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也是著名的旅游名城。丽江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文化的原生性和完整性,形成了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丽江模式”,是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典范。湖南通道与丽江有相似之处,通道侗族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侗族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了条件。从文化旅游的角度考察通道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侗族文化的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二者和谐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模式” 通道 侗族 文化保护 旅游开发
下载PDF
丽江地震前后重力场变化的有限矩形位错模型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燕乃玲 李辉 申重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181,共10页
研究了用有限矩形位错模型计算地壳形变引起的地面重力场变化的方法。以丽江M_s7.0地震为例,讨论了确定用于模型计算的断层面参数的原则,并给出了结果。计算和分析了不同类型位错引起的重力场变化图象特征,并与丽江地震前后观测到的重... 研究了用有限矩形位错模型计算地壳形变引起的地面重力场变化的方法。以丽江M_s7.0地震为例,讨论了确定用于模型计算的断层面参数的原则,并给出了结果。计算和分析了不同类型位错引起的重力场变化图象特征,并与丽江地震前后观测到的重力场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发震断层有限范围内模型可解释同震重力场的变化,但模型对于更大空间范围上的重力场变化并不能给出很好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矩形位错模型 同震重力场变化 丽江地震 断层运动
下载PDF
漓江流域上游洪水预报方案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立华 冯世伟 邓芳芳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98-1305,共8页
漓江流域上游是广西山洪灾害多发区中较严重的流域之一,为了对漓江流域上游防洪减灾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根据漓江流域上游的水文资料、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构建漓江流域上游三水源新安江模型洪水预报方案。选取2008~2013年的27场洪水作为... 漓江流域上游是广西山洪灾害多发区中较严重的流域之一,为了对漓江流域上游防洪减灾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根据漓江流域上游的水文资料、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构建漓江流域上游三水源新安江模型洪水预报方案。选取2008~2013年的27场洪水作为率定期洪水,2014~2015年8场洪水作为验证期洪水进行降雨径流模拟。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率定期模拟合格率为85.2%,平均确定性系数为0.850;验证期合格率为87.5%,达到甲级精度,平均确定性系数为0.87,达到乙级精度。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三水源新安江模型适用于漓江流域上游且取得较好的模拟结果,可为漓江流域上游洪水作业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漓江流域上游 新安江模型
下载PDF
评价漓江健康的RIVPACS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杰 蔡德所 +2 位作者 曹艳霞 赵湘桂 王备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79,共7页
RIVPACS类河流健康评价模型是广泛应用的河流健康评价工具.利用漓江流域48个样点的底栖动物和环境数据,按照建立RIVPACS模型的方法和步骤,开展预测模型试点研究.48个样点中有32个参照样点,随机选取其中27个用于模型构建.余下的5个参照... RIVPACS类河流健康评价模型是广泛应用的河流健康评价工具.利用漓江流域48个样点的底栖动物和环境数据,按照建立RIVPACS模型的方法和步骤,开展预测模型试点研究.48个样点中有32个参照样点,随机选取其中27个用于模型构建.余下的5个参照样点、10个轻至中度干扰样点和6个严重干扰样点用于模型验证.首先通过B ray-Curtis系数将27个参照样点分成3组,然后通过判别分析获得可最佳解释3个参照点组中底栖动物组成的5个环境变量,即溪流的平均流速、宽深比、水温、底质类型I(小于2mm)和Ⅱ(2-8mm)用于模型计算.通过建立的预测模型计算各样点的期望值(E)、观察值(O)和O/E比值.27个建模参照样点与5个验证的参照样点O/E平均值无显著差异,与10个轻至中度干扰点和6个严重干扰样点皆有显著差异,10个轻至中度干扰样点与6个严重干扰样点间也有显著差异.说明已建立的模型可靠性好.建议深入开展R IVPACS类预测模型的研究和应用示范,为我国水环境和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河流健康评价 预测模型 生物评价 RIVPACS模型 漓江
下载PDF
丽江7.0级地震短临异常特征及震源硬化模型 被引量:25
17
作者 陈立德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13,共7页
重点讨论了丽江地震短临预报中识别继承性异常、继承性新异常及新异常的形态特征。同时讨论了判断丽江地震进入短临阶段的判据,如中期趋势异常的结束,巨变异常及异常同步转折等特征。最后,在讨论短临异常时空演化的基础上,结合反中... 重点讨论了丽江地震短临预报中识别继承性异常、继承性新异常及新异常的形态特征。同时讨论了判断丽江地震进入短临阶段的判据,如中期趋势异常的结束,巨变异常及异常同步转折等特征。最后,在讨论短临异常时空演化的基础上,结合反中区小震活动的异常平静,短临阶段定点前兆由外向展中迁移,异常外围幅度大、数量多等事实,作者提出了新的震源孕育模型—震源硬化模型。按此模型预测,震源区(余震展布区或地表宏观裂缝展布区)在中短期阶段应出现中小地震的异常平静,无或很少有定点前兆异常显示,但当强震孕育发展到破裂成核时——不可逆失稳阶段,某些地震震源区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宏观破裂,即地表可见喷沙冒水或前震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临异常 震源硬化模型 丽江 地震 地震预报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的漓江水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宿程远 张建昆 +3 位作者 陈孟林 邓华 蒙冕武 蒋艳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1080-11081,共2页
采用未确知测度模型对漓江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漓江兴安段水质为Ⅰ水体,灵川段和阳朔段为Ⅱ水体;在水质评价中,DO、氨氮和总磷具有重要的权重。未确知测度模型对评价空间实现有序分割,提高了分辨率,评价效果可靠,是一种实用... 采用未确知测度模型对漓江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漓江兴安段水质为Ⅰ水体,灵川段和阳朔段为Ⅱ水体;在水质评价中,DO、氨氮和总磷具有重要的权重。未确知测度模型对评价空间实现有序分割,提高了分辨率,评价效果可靠,是一种实用模型。利用未确知测度模型对漓江水质进行的综合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客观,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水质 未确知测度模型 综合评价 指标权重
下载PDF
漓江流域近15年遥感植被覆盖度f_(veg)变化特征 被引量:8
19
作者 靖娟利 王永锋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0-265,共6页
为研究漓江流域近15年植被覆盖度变化情况,以1991、2000、2006年3个时相的TM/ETM+影像为基础,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对漓江流域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分析了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结合研究区地质数据,进一步分析... 为研究漓江流域近15年植被覆盖度变化情况,以1991、2000、2006年3个时相的TM/ETM+影像为基础,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对漓江流域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分析了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结合研究区地质数据,进一步分析地质条件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991—2000年漓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有所增加,表现为高和较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中度、较低和低植被覆盖区面积减少;2000—2006年漓江流域植被覆盖度略有降低,表现为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减少,较高和中度植被覆盖区增加,较低和低植被覆盖区面积减少;②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非岩溶区的平均植被覆盖度高于岩溶区,两者的变化趋势与流域整体变化基本一致;③从空间分布上看,1991—2006年漓江流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 ETM+ 漓江流域 像元二分模型 植被覆盖度
下载PDF
基于灰色动态GM模型与计算机模拟的丽江旅游前景预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蓉华 刘曲华 焦俊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7116-7118,共3页
[目的]以丽江旅游业为例,建立旅游前景预测体系,解决旅游区相关工作难点。[方法]首先构造丽江市旅游市场的动态预测反应模型,通过灰色关联模型GM(1,1)和时间序列法,利用计算机模拟程序进行实际的模型操作,预测丽江市旅游前景并对预测结... [目的]以丽江旅游业为例,建立旅游前景预测体系,解决旅游区相关工作难点。[方法]首先构造丽江市旅游市场的动态预测反应模型,通过灰色关联模型GM(1,1)和时间序列法,利用计算机模拟程序进行实际的模型操作,预测丽江市旅游前景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2009~2011年丽江市旅游业总收入模型灰参数a为0.5723,内控参数u为0.3937,x(t+1)=-0.5633exp(-0.5723t)+0.6880;2009~2011年丽江市旅游业接待总人数模型灰参数a为-0.1256,内控参数u为344.3260,x(t+1)=3102.4835exp(0.1256t)-2741.2835。2个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拟合程度很好,同时,预测出丽江市旅游业2011年将达到或超过130亿元的总收入,旅游接待总人数将突破880万人次。[结论]该预测体系对其他各旅游区在获取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可进行较为精准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动态GM模型 计算机模拟 丽江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