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rsatility of Reverse Sural Fasciocutaneous Flap for Reconstruction of Distal Lower Limb Soft tissue Defects 被引量:3
1
作者 潘海涛 郑启新 +2 位作者 杨述华 吴斌 刘建湘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4年第3期382-386,共5页
Summary: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our experiences with the reverse sural fasciocutaneous flap to reconstruct the distal lower limb soft tissue defects caused by traumatic injuries. These flap graftings were carried o... Summary: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our experiences with the reverse sural fasciocutaneous flap to reconstruct the distal lower limb soft tissue defects caused by traumatic injuries. These flap graftings were carried out from Oct. 2010 to Dec. 2012 in our department. The series consisted of 36 patients, including 21 men and 15 women with an average age of 46.2 years (14-83 years) and with a medium followp period of 18 months (12-24 months). Of all the cases of acute trauma, there were 10 eases of trauma of distal tibia, 9 cases of trauma of perimalleolus, and 17 cases of trauma of midfoot and forefoot. Related risk factors in the patients were diabetes (2 cases), advanced age (〉65 years, 3 cases) and ciga- rette smoking (6 cases). The reverse flow sural island flap irrigation depended on lower perforators of the peroneal artery. The fasciocutaneous pedicle was 3-4 cm in width and the anatomical structures consisted of the superficial and deep fascia, the sural nerve, short saphenous vein, superficial sural artery together with an islet of subcutaneous cellular tissue and skin. The most proximal border of the flap was only 1.5 cm away from the popliteal skin crease and the pivot point was 5-7 cm above the tip of the lateral malleolus. All the flaps survived. No arterial crisis occurred in any case. The venous congestion occurred in 2 cases and got better after raising the limbs and bloodletting. Only in an old man, 1.5 cm necrosis of distal margin of his flap occurred and finally healed after continuous dressing change. One-stage skin grafting was performed, and all the donor sites were sutured and successfully healed.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reverse sural fasciocutaneous flap is safe and reliable to extend to the proximal third even near the popliteal skin crease. We also concluded this flap can be safely and efficiently used to treat patients with large and far soft-tissue defects from the distal leg to the forefoot with more versatility and it is easier to reach the recipient 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al nerve reverse island flap distal lower limb soft tissue defects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文庆 曹玉净 +4 位作者 吕秋霞 李东方 李明 李家乐 钱亚男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70-1874,共5页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上肢骨折,老年患者居多,其治疗方法较多,主要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通过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和复位后联合小夹板、高分子石膏材料外固定。手术主要包括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上肢骨折,老年患者居多,其治疗方法较多,主要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通过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和复位后联合小夹板、高分子石膏材料外固定。手术主要包括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外固定架固定术、腕关节镜技术、腕关节置换术、髓内钉固定术。以上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操作难度、临床疗效各不相同,治疗其相适应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可单独应用,也可以2种或多种方法联合治疗。随着数字骨科发展,3D打印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上肢骨折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手法复位 手术方法 适应证 并发症
下载PDF
血管通路引起的肢体远端缺血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曹雪玲 廖洁 虞丽利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通路引起的肢体远端缺血征(hemodialysis access-induced distal ischemia,HAID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荣县人民医院肾病内科首次行动静脉内瘘手术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根据患者手术后是... 目的分析血管通路引起的肢体远端缺血征(hemodialysis access-induced distal ischemia,HAID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荣县人民医院肾病内科首次行动静脉内瘘手术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根据患者手术后是否出现HAIDI相关症状分为HAIDI组与非HAIDI组;收集并比较2组临床资料,通过组间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导致HAIDI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并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量化,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70例患者,其中HAIDI组15例,非HAIDI组5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AIDI组年龄≥60岁、女性、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透析龄>1年、血管通路类型(移植物动静脉内瘘、肱动脉自体动静脉内瘘比例)均高于非HAIDI组(χ^(2)/t分别为4.419、4.272、4.904、6.360、10.972、7.231、5.657、18.670,P分别为0.036、0.039、0.027、0.012、0.001、0.007、0.017、<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女性、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透析龄长、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及高位动静脉内瘘是导致HAIDI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OR分别为0.286、3.353、0.274、0.224、0.051、0.074、4.111、0.055、0.049;95%CI分别为0.086~0.954、1.030~10.920、0.084~0.895、0.066~0.755、0.005~0.500、0.007~0.775、1.223~13.818、0.010~0.303、0.007~0.321,P分别为0.042、0.045、0.032、0.016、0.011、0.030、0.022、0.001、0.002)。结论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透析龄及血管通路类型是HAIDI的危险因素,对于HAIDI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助于减少血管通路引起的HAIDI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肢体远端缺血征 危险因素 预防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有肺保护作用:160例随机对照试验
4
作者 杨杨 刘刚 +1 位作者 欧毅 鹿文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4-490,共7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40)、艾司氯胺酮组(SK组,n=40)、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组,n=40)、艾...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40)、艾司氯胺酮组(SK组,n=40)、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组,n=40)、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SKR组,n=40)。在麻醉诱导前,SK组以艾司氯胺酮0.5 mg/kg(稀释成10 mL)静脉注射;R组于左下肢腘窝上1~2 cm绑止血带,阻断一侧下肢血流5 min,然后恢复血流5 min,重复3次;SKR组联合上述两组处理方法;C组静脉给10 mL生理盐水,并仅于左下肢腘窝上1~2 cm绑止血带(无压力)30 min。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0.5 h(T0.5)、单肺通气1 h(OLV T1)、双肺通气后1 h(T3),抽取患者动脉血,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采集静脉血样,ELISA测定法检测诱导前(T0)、OLV 1 h(T1)、OLV 2 h(T2)、双肺后1 h(T3)、术后24 h(T4)时间点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SP-D),克拉拉细胞蛋白16(CC-1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并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最终C组有35例患者,R组33例患者,SK组34例患者,SKR组32例患者纳入分析。与C组相比,SK组、R组及SKR组的CC-16、SP-D、TNF-α浓度更低(P<0.05);与SK组及R组相比,SKR组的CC-16、SP-D、TNF-α浓度更低(P<0.05);与C组相比,SK组、R组及SKR组住院时间短,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低,且SKR组住院时间较SK组及R组更短,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增强抗炎反应,减轻急性肺损伤,缩短肺癌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肺部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 肺癌 肺损伤 肺保护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与全麻联合神经阻滞麻醉运用于下肢远端骨折患者的比较
5
作者 凌媛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期135-13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下肢远端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前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案与全麻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方案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远端骨折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划分对照组(30例)... 目的对比分析下肢远端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前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案与全麻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方案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远端骨折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划分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方案,观察组实施全麻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方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及术后恢复情况,分别监测各组患者麻醉期间血压、心率指标变化,观察各组患者麻醉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具体表现,统计总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10min、30min及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手术治疗下肢远端骨折疾病可采取全麻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方案,相比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更佳,优点是术后疼痛轻,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无需留置导尿管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全麻联合神经阻滞麻醉 下肢远端骨折 效果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联合正骨理筋手法+夹板外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强昂 陈利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正骨理筋手法+夹板外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正骨理筋手法+夹板外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正骨理筋手法+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和肿胀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形成蛋白-2(BMP-2)及转化生子因子-β_(1)(TGF-β_(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正骨理筋手法+夹板外固定能够减轻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疼痛与肿胀程度,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加骨折修复因子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正骨理筋手法 桡骨远端骨折 疼痛程度 肢体功能
下载PDF
12例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远端肿瘤 被引量:10
7
作者 宋华荣 王黎明 顾强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841-844,共4页
目的股骨远端是恶性骨肿瘤的好发部位,传统治疗以截肢为主,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文中介绍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对股骨远端肿瘤进行保肢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8月至2008年10月间12例进行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保肢治疗股... 目的股骨远端是恶性骨肿瘤的好发部位,传统治疗以截肢为主,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文中介绍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对股骨远端肿瘤进行保肢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8月至2008年10月间12例进行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保肢治疗股骨远端肿瘤患者,其中骨肉瘤7例、软骨肉瘤2例、骨巨细胞瘤3例。结果12例患者获得平均35个月(10-74个月)的随访,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按Ennek ing制定的标准进行评定,优6例、良3例、差3例。2例骨肉瘤患者术后出现肿瘤肺转移死亡,其中1例关节置换术后8个月因局部复发行截肢术。结论定制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是一种较好的股骨远端肿瘤保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人工关节 保肢治疗 股骨远端
下载PDF
下肢远端型上皮样肉瘤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俭波 张桂英 +2 位作者 张瑶 肖嵘 陆前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5,共4页
报告1例远端型上皮样肉瘤。患者男,20岁。左足小趾疣状增生结节伴疼痛半年,左大腿下段外侧红斑5个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乳头瘤样增生伴角化过度,真皮层中央坏死,周围有较多上皮样和梭形肿瘤样细胞不规则排列;间质有慢性炎性细胞浸... 报告1例远端型上皮样肉瘤。患者男,20岁。左足小趾疣状增生结节伴疼痛半年,左大腿下段外侧红斑5个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乳头瘤样增生伴角化过度,真皮层中央坏死,周围有较多上皮样和梭形肿瘤样细胞不规则排列;间质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可见多核巨细胞。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检查示细胞角蛋白(CK)(+)、波形蛋白(vimtin)(++)、上皮膜抗原(EMA)(+)、Lys(+)、CD68(+)、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灶性(+)、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 3%(+)、CD34(-)、CD31(-)、结蛋白(desmin)(-)、黑素瘤抗体(HMB)-45(-)、S-100蛋白(-)、恶性黑素瘤(melanoma)(-)。结合临床表现、皮肤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诊断上皮样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肉瘤 下肢 远端型
下载PDF
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保肢手术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谭平先 沈靖南 +4 位作者 王晋 黄纲 尹军强 邹昌业 谢显彪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1期15-18,30,共5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保肢手术的临床疗效及患者预后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8年间保肢手术治疗的120例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5~48岁,平均18.9岁。股骨下端骨肉瘤78例,胫骨上端骨肉瘤42...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保肢手术的临床疗效及患者预后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8年间保肢手术治疗的120例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5~48岁,平均18.9岁。股骨下端骨肉瘤78例,胫骨上端骨肉瘤42例,规范化疗85例,不规范化疗35例。应用统计学方法处理记录患者的资料,分析手术疗效及患者预后生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44个月,平均56.8个月。120例患者5年总生存率61.8%,12例患者再次截肢,规范化疗患者5年总生存率71.6%,不规范化疗患者5年总生存率4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肢体功能评分平均25.47分,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骨肉瘤保肢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膝关节伸直缺失胫骨上端较股骨下端肿瘤术后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保肢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是目前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比较理想的选择,可以较好的保留部分关节功能和肢体外观,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肿瘤局部复发和假体感染是导致再次截肢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保肢手术 股骨下端 胫骨上端 并发症 生存
下载PDF
肢体远端缺血后处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谷氨酸浓度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孟明 孙茂林 +2 位作者 王薇 李建楠 刘佳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9期841-843,共3页
目的探究运用无创性肢体远端缺血后处理(NDLIP)手段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谷氨酸浓度的影响及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138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 目的探究运用无创性肢体远端缺血后处理(NDLIP)手段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谷氨酸浓度的影响及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138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DLIP。NDLIP方法是由两名主治医师以上专职医生按相关文献报道方式进行操作:血压计袖带以充气压力200 mm Hg压迫左侧肱动脉,使缺血时程达到为5 min,接着放气再灌注5 min,右侧上肢肱动脉重复上述步骤,双侧上肢交替进行,连续3 d,每日一次3个循环。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均分别检测血清谷氨酸浓度并同期予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评分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谷氨酸浓度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实验组血清谷氨酸水平下降差值和NIHSS下降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NDLIP方法可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谷氨酸的释放,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改善神经功能,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肢体远端缺血后处理 谷氨酸 脑保护
下载PDF
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成人股骨远端肿瘤 被引量:2
11
作者 尚希福 周业金 +2 位作者 胡飞 黄炎 戴尅戎 《实用骨科杂志》 2008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评价定制型人工关节在股骨远端肿瘤保肢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受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进行保肢治疗的股骨远端肿瘤患者38例,其中良性肿瘤9例,分别是骨巨细胞瘤7例(复发性骨巨细胞瘤5例,骨折2例),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 目的评价定制型人工关节在股骨远端肿瘤保肢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受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进行保肢治疗的股骨远端肿瘤患者38例,其中良性肿瘤9例,分别是骨巨细胞瘤7例(复发性骨巨细胞瘤5例,骨折2例),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骨母细胞瘤1例;恶性肿瘤29例,分别是成骨性骨肉瘤16例,转移性肿瘤6例(骨折2例),软骨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骨折1例),纤维肉瘤1例,局灶性骨髓瘤1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国产定制型人工膝关节,铰链式17例,后稳定型21例。结果9例良性肿瘤患者1例失访,1例死于其他不相关疾病,其余7例病人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按Ennek ing制定的标准进行评定,优5例,良1例,差1例,保肢成功率为100%;29例恶性骨肿瘤患者,骨肉瘤患者失访7例,2例患者术后局部复发,行截肢术;其余20例患者生存期间膝关节功能优10例,良4例,差6例。7例效果评价差的病人为有6例为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结论定制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是一种较好的股骨远端肿瘤保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保肢治疗 人工关节 股骨远端
下载PDF
小腿逆行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于庆平 李航 +1 位作者 于海霞 王培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9期704-70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小腿逆行穿支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创面的效果.方法:2000年3月~ 2013年3月,应用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创面19例.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创面9例.结果:28例皮瓣转移成活良好,1例应用逆行胫后动脉... 目的:探讨应用小腿逆行穿支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创面的效果.方法:2000年3月~ 2013年3月,应用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创面19例.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创面9例.结果:28例皮瓣转移成活良好,1例应用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出现皮瓣部分坏死,切除坏死组织,创面游离植皮后愈合.结论:小腿逆行穿支皮瓣是修复足踝部创面的有效方法,手术适应证广泛,无需吻合血管,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穿支皮瓣 转移 足踝部创面
下载PDF
大黄玄明粉外敷改善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远端肢体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倪慧 邱原刚 +2 位作者 张丽艳 丁文娜 吴丽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3期458-459,共2页
目的探讨大黄、玄明粉外敷疗法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I)后患者远端肢体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TR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侧手背局部予大黄、玄明粉外敷24... 目的探讨大黄、玄明粉外敷疗法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I)后患者远端肢体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TR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侧手背局部予大黄、玄明粉外敷24h。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侧远端肢体肿胀、疼痛、麻木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肢体肿胀、疼痛、麻木等方面均明显改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玄明粉外敷可有效改善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远端肢体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远端肢体并发症 大黄 玄明粉 局部外敷
下载PDF
双峰驼后足远趾节间关节解剖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昭权 谢铮铭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09-112,共4页
解剖双峰驼后足远趾节间关节16个,并与其他家畜的对等器官相比较,双峰驼的后足远趾节间关节在形态结构方面有以下显著特征:①无远籽骨和蹄软骨,因而亦无相应的远籽骨韧带和蹄软骨韧带;②有两条背侧韧带,与在犬、猫等趾行动物体... 解剖双峰驼后足远趾节间关节16个,并与其他家畜的对等器官相比较,双峰驼的后足远趾节间关节在形态结构方面有以下显著特征:①无远籽骨和蹄软骨,因而亦无相应的远籽骨韧带和蹄软骨韧带;②有两条背侧韧带,与在犬、猫等趾行动物体上所见相同;③趾间远韧带呈宽板状,交叉纤维甚少,大部分纤维平行排列;④轴侧侧副韧带起于中趾节骨远端韧带窝,止于远趾节骨蹄骨角附近,这与马的相同而与牛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 双峰驼 后肢 远趾节间关节
下载PDF
非侵袭性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对后循环缺血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阚培林 李晓燕 +7 位作者 孙静 杨小娟 张晓霏 陈艳 胡彦红 申晓琳 杨海燕 王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NRLIP)对后循环缺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随机分为NRLIP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入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NRLIP组加用NRLIP。采用欧洲头晕评估量表(EEV)评价入院时及...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NRLIP)对后循环缺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随机分为NRLIP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入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NRLIP组加用NRLIP。采用欧洲头晕评估量表(EEV)评价入院时及入院治疗7 d后的神经功能,同时检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糖(FPG)水平。结果 NRLIP组治疗第7 d EEV评分及hs-CRP、D-D、FIB水平显著低于入院时(均P<0.05),空腹GLU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第7 d时EEV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P<0.01),hs-CRP、D-D、FIB、F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RLIP组及对照组入院时EEV评分及hs-CRP、D-D、FIB、F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NRLIP组治疗第7 d时hs-CRP水平显著降低,NRLIP组EEV评分、hs-CRP及FIB水平差值显著升高(均P<0.01),EEV评分、D-D水平、FIB水平、FPG水平、D-D水平差值、FPG水平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NRLIP对后循环缺血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后循环缺血 非侵袭性远端肢体缺血 缺血后适应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四肢远端动脉缺血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凯 傅麒宁 赵渝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5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四肢远端动脉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和分析2012年01月至2015年0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使用替罗非班持续微量泵入治疗急性四肢远端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四肢远端动脉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和分析2012年01月至2015年0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使用替罗非班持续微量泵入治疗急性四肢远端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例急性四肢远端动脉缺血患者均使用替罗非班进行非手术治疗,所有患者肢端缺血状况明显改善甚至完全缓解,降低了截指(趾)率,且未出现严重出血等相关并发症,出院后继续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随访结果良好。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无法手术的急性四肢远端动脉缺血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远端动脉缺血 替罗非班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十二经脉四肢远端穴位的神经分布规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屠文展 崔怀瑞 +1 位作者 蒋松鹤 张丹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7期1419-1420,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针刺“远肢优势规律”的可能传入途径。方法:拟观察肘膝关节以下腧穴的循经分布与浅层和深层神经分布之间是否存在某些规律。结论:十二经四肢远端穴位神经浅层分布规律为:手太阴经以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为主,手厥阴经和手... 目的:探讨临床针刺“远肢优势规律”的可能传入途径。方法:拟观察肘膝关节以下腧穴的循经分布与浅层和深层神经分布之间是否存在某些规律。结论:十二经四肢远端穴位神经浅层分布规律为:手太阴经以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为主,手厥阴经和手少阴经以前臂内侧皮神经为主。手阳明经以桡神经浅支和前臂外侧皮神经为主,手少阳经以前臂后皮神经分布为主,手太阳经以尺神经手背支为主。足三阴经均有隐神经分布。足阳明经以足背内侧皮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为主,足少刚经以足背中间皮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为主,足太阳经以足背外侧皮神经和腓肠神经、股后皮神经分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经脉 远端穴位 神经的规律
下载PDF
老年病人超声引导下肋锁径路神经阻滞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炜 周瑜 +1 位作者 杨许丽 张津玮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1040-1044,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老年双侧上臂远端骨折病人行超声引导下肋锁径路臂丛神经阻滞(CBPB)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ABPB)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双侧上臂远端骨折的老年病人共80例,将所有病人按性别分层随机平均分为A_(1)组、A_(2)组...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老年双侧上臂远端骨折病人行超声引导下肋锁径路臂丛神经阻滞(CBPB)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ABPB)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双侧上臂远端骨折的老年病人共80例,将所有病人按性别分层随机平均分为A_(1)组、A_(2)组、B_(1)组和B_(2)组。A_(1)组行0.25%罗哌卡因0.5 mL/kg超声引导下CBPB,A_(2)组行0.1875%罗哌卡因0.5 mL/kg超声引导下CBPB,B_(1)组行0.25%罗哌卡因0.5 mL/kg超声引导下ABPB,B_(2)组行0.1875%罗哌卡因0.5 mL/kg超声引导下ABPB。记录并比较4组的阻滞操作时间、调针次数、起效时间、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病人术后满意度。结果与A_(1)组相比,B_(1)、B_(2)组的操作时间及桡神经、肌皮神经起效时间显著延长,调针次数显著增多(均P<0.01);A_(2)组各支神经起效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或P<0.01)。与A_(2)组相比,B_(1)、B_(2)组的操作时间及桡神经起效时间显著延长,尺神经起效时间显著缩短,调针次数显著增多(均P<0.01)。A_(1)组各支神经的感觉神经阻滞率、运动神经阻滞率均明显高于B_(2)组(P<0.05);A_(1)组与A_(2)组各支神经的感觉神经阻滞率、运动神经阻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_(1)、A_(2)组的病人满意度均显著高于B_(1)、B_(2)组(P<0.01)。结论与ABPB相比,老年双侧上臂远端骨折病人行超声引导下CBPB的操作时间短、调针次数少、神经阻滞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且使用0.1875%的罗哌卡因(0.5 mL/kg)就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老年人 上臂远端骨折
下载PDF
DNAJB6基因突变致显性遗传性肌病一家系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李凡 俞萌 +6 位作者 谢志颖 王青青 刘靖 张巍 吕鹤 袁云 王朝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4-211,共8页
目的总结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DNAJB6基因突变所致肌病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一家系2例DNAJB6基因突变所致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肌肉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肌肉病理学和基因检测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先证... 目的总结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DNAJB6基因突变所致肌病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一家系2例DNAJB6基因突变所致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肌肉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肌肉病理学和基因检测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先证者主要表现为四肢远近端肌无力,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远端,其父呈姿势异常,上楼需扶持。二者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正常,MRI表现为不同程度肌肉脂肪化,组织病理学可见肌营养不良样改变,部分肌纤维内镶边空泡形成,核内移增多或个别肌纤维再生。基因检测提示先证者及其父均携带DNAJB6基因c.161A>C(p.Glu54Ala)杂合突变,为中国大陆首次报道,分别为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D1型(LGMD⁃D1型)和远端型肌病型,该家系明确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DNAJB6基因突变所致肌病家系。结合文献提示DNAJB6基因突变所致肌病临床表现存在异质性,同一家系可表现为不同的临床亚型。结论DNAJB6基因突变可导致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和远端型肌病两种表型,肌肉病理均呈现镶边空泡和肌营养不良样改变。该家系进一步扩展了DNAJB6基因突变的表型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疾病 肌营养不良 肢带型 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 基因 突变 系谱
下载PDF
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付丽萍 贺秋霞 +1 位作者 陈园园 王贞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6期11-13,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肱骨远端骨折手术后影响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98例。应用Mayo评分评价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同时对肢体功能恢复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 目的回顾性分析肱骨远端骨折手术后影响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98例。应用Mayo评分评价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同时对肢体功能恢复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在98例患者中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0. 61%(79例),发生并发症11例(11. 22%)。单因素分析中患者性别、年龄与肘关节功能恢复无相关性(P> 0. 05),与骨折类型、神经损伤、血管损伤、早期康复锻炼、术后并发症发生以及骨折至进行手术时间均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多因素分析中仅神经损伤、康复锻炼、骨折类型、发生并发症为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影响的独立因素(P <0. 05)。结论骨折类型、并发症、神经损伤为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有助于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骨折 肘关节 肢体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