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林非的散文创作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兆胜 《河北学刊》 2001年第4期25-32,共8页
林非散文创作持久的热情和动力,与作者的思想理念相关,也与他对学术文化背景、学术功能和自我价值的反省有关,还与他对散文浓郁的兴趣和研究联系在一起。大致说来,林非散文创作最早可追溯到50年代后期,80年代进入开创期,80年代末... 林非散文创作持久的热情和动力,与作者的思想理念相关,也与他对学术文化背景、学术功能和自我价值的反省有关,还与他对散文浓郁的兴趣和研究联系在一起。大致说来,林非散文创作最早可追溯到50年代后期,80年代进入开创期,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为发展成熟期,近几年又有了新的开拓和深化。但总的来说,林非散文具有道德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情怀,强调真情实感,注重文化理性反思,偏重典型细节的刻画,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林非散文个性之形成可能受到鲁迅和卢梭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非 散文创作 道德主义 理想主义 情感 细节描写 创作风格
下载PDF
人类学中国乡村学派初论——从费孝通林耀华先生百年诞辰谈起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杰舜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78,共8页
从中国人类学乡村社会研究的路线图可以清晰地看到,从领军人物、成员(包括核心成员和一般成员)、代表作、理论贡献、学术范式及独特的研究风格上整体鸟瞰,乡村社会研究绝对是中国人类学的主流、主旋律,"中国乡村学派",体现了... 从中国人类学乡村社会研究的路线图可以清晰地看到,从领军人物、成员(包括核心成员和一般成员)、代表作、理论贡献、学术范式及独特的研究风格上整体鸟瞰,乡村社会研究绝对是中国人类学的主流、主旋律,"中国乡村学派",体现了中国人类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中国乡村学派 乡村研究 乡土中国 费孝通 林耀华
下载PDF
融通·再造·升华——林非散文的精神向度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兆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4,共10页
作为精神世界的文学表达,林非散文饱含了"精神"的质素,并在作品中起到关键和枢纽作用。林非散文不仅"精神"富足,更有"精神"的方向、厚度、品质和高度,它能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进行新的创造和... 作为精神世界的文学表达,林非散文饱含了"精神"的质素,并在作品中起到关键和枢纽作用。林非散文不仅"精神"富足,更有"精神"的方向、厚度、品质和高度,它能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进行新的创造和艺术的升华,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精神"高标和亮色。具体而言,林非散文经过长久的沉潜、育化、琢磨和冲击,在传统与现代、小我和大我、世俗与崇高上,都表现出融通、协调和互参的特点,这就使其散文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土壤,从自我的内心出发,超越了单向度的文化选择,对社会问题、思想文化、人情世态、生命意识、审美人生等进行融通、创造和升华,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非散文 精神向度 融通 再造 升华
下载PDF
从“林非现象”到“林非理论”——20世纪后20年中国现代散文理论批评研究之一 被引量:2
4
作者 曾绍义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2-15,共4页
经过 2 0年的总结与积累 ,散文研究中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林非理论”。科学性与深刻性 ,普适性与有效性 ,这既是林非散文理论本身表现出来的特点 ,也是与其他种种散文理论比较后得出的结果。由于“林非理论”将对新世纪散文的发展发挥更... 经过 2 0年的总结与积累 ,散文研究中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林非理论”。科学性与深刻性 ,普适性与有效性 ,这既是林非散文理论本身表现出来的特点 ,也是与其他种种散文理论比较后得出的结果。由于“林非理论”将对新世纪散文的发展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理论批评 1980-2000年 散文 发展 林非
下载PDF
林非散文理论范畴体系构成论 被引量:1
5
作者 杜福磊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25-128,共4页
林非先生对我国现当代散文本体理论的研究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构了自己系统、完备的散文理论范畴体系,对新时期我国散文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和散文创作的繁荣,起到了引领作用。
关键词 林非 散文理论 范畴体系 构成
下载PDF
从《词林万选》到《百琲明珠》——杨慎词选论 被引量:3
6
作者 岳淑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40-44,共5页
《词林万选》与《百琲明珠》是明代中期词学家杨慎编纂的两部重要词选,从两部词选的编纂可以看出,杨慎在逐步走出《草堂诗余》的包围圈,有意向人们展现《草堂诗余》之外的词学风景,尝试用词选传播自己的词学主张,表现出不同时流的词学... 《词林万选》与《百琲明珠》是明代中期词学家杨慎编纂的两部重要词选,从两部词选的编纂可以看出,杨慎在逐步走出《草堂诗余》的包围圈,有意向人们展现《草堂诗余》之外的词学风景,尝试用词选传播自己的词学主张,表现出不同时流的词学眼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词选 《词林万选》 《百琲明珠》
下载PDF
论现代派诗人的无题诗创作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22,共10页
1930年代以废名、林庚、朱英诞、卞之琳、何其芳等为代表的北平现代派诗人群对"温李"晚唐诗风进行了集体性讨论与提倡。废名对李商隐无题诗的分析中包涵了其诗歌观念的多个方面,包括倡导浑融自然的诗质,重视含蓄象征手法,重... 1930年代以废名、林庚、朱英诞、卞之琳、何其芳等为代表的北平现代派诗人群对"温李"晚唐诗风进行了集体性讨论与提倡。废名对李商隐无题诗的分析中包涵了其诗歌观念的多个方面,包括倡导浑融自然的诗质,重视含蓄象征手法,重视诗的感觉与幻想,哀伤缠绵的审美需求。卞之琳的《无题》组诗、林庚的多首《无题》继承和发扬了李商隐无题的优良传统,在多方面体现了现代无题与古典无题的深刻联系。无题诗代表了一种对诗歌思想价值和社会功用性的排斥,对含蓄朦胧、晦涩象征的表现手法的推崇。无题诗与情爱主题的天然联系代表了诗人对私人情感、心灵体验和感官直觉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题 无题诗 现代派 卞之琳 废名 林庚 1930年代
下载PDF
为谁而战——论新历史小说的战争观念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晓润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9-41,共3页
以《大年》和《回廊之椅》为代表,分析了新历史小说中体现出来的男女作家在战争观念上的差异,指出了男性作家“为美女海伦而战”的传统战争观念与女性作家战争观念的不同,进而探讨了当前存在的性别差异和有待深化的性别平等现状。
关键词 新历史小说 战争观念 格非 林白 性别差异
下载PDF
林非的散文史学研究观
9
作者 杜福磊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林非先生对我国现当代散文史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如何正确确定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对待作家作品受时代和社会思潮影响及发生的复杂变化、考量散文作家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风格、评判现代散文发展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的继承关系等方面... 林非先生对我国现当代散文史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如何正确确定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对待作家作品受时代和社会思潮影响及发生的复杂变化、考量散文作家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风格、评判现代散文发展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的继承关系等方面,提出了系统而重要的"散文史学研究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非 散文史 研究观 理论贡献
下载PDF
思想者的澎湃心声——读书札记
10
作者 王充闾 《云梦学刊》 2002年第3期64-65,共2页
文学作品之有别于事件和知识的单纯传述 ,就在于作家是在一种灵感迸发的创作状态中 ,把现实的体验提炼为意识的逻辑 ,并以情感的形式展现出来。使作家、叙述对象和读者共同组成一副人事、景物、情理的关系链。林非先生既倡扬血性文字 ,... 文学作品之有别于事件和知识的单纯传述 ,就在于作家是在一种灵感迸发的创作状态中 ,把现实的体验提炼为意识的逻辑 ,并以情感的形式展现出来。使作家、叙述对象和读者共同组成一副人事、景物、情理的关系链。林非先生既倡扬血性文字 ,他在文化历史散文《询问司马迁》一文中就正是以生命叩问和灵魂对接的方式 ,同司马氏探讨着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及如何对待苦难、如何坚守“史德”等一系列重大课题 ,倾听着人类历史上思想者的澎湃的心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散文 文化作品 功用与特征 林非 《询问司马迁》
下载PDF
林非对我国现当代散文理论建设的贡献
11
作者 杜福磊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8-55,共8页
林非先生对我国现当代散文理论的研究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科学地界说了散文创作与研究的特点、关键、使命价值和自己的"散文美文观",建构了自己系统的散文理论范畴体系,着力倡导散文创作的现代观念和创新意识,努力实践散... 林非先生对我国现当代散文理论的研究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科学地界说了散文创作与研究的特点、关键、使命价值和自己的"散文美文观",建构了自己系统的散文理论范畴体系,着力倡导散文创作的现代观念和创新意识,努力实践散文理论研究和散文创作的创新发展,对新时期散文理论与创作的繁荣,建有筚路蓝缕之功,起到承前启后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非 散文 理论研究 理论建设 发展 贡献
下载PDF
论林非近年来的散文创作
12
作者 秦弓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4-17,共4页
林非散文具有富于个性的成熟激情、深邃思索与优美文笔 ,其近作又有所拓展。他犀利而透辟的分析眼光 ,多有洞幽烛微之处 ,深入地思考封建专制的本质 ,对此进行有力的澄清与谴责 ,还对种种的社会人生作出智慧的考察 ,在感情的润泽底下 ,... 林非散文具有富于个性的成熟激情、深邃思索与优美文笔 ,其近作又有所拓展。他犀利而透辟的分析眼光 ,多有洞幽烛微之处 ,深入地思考封建专制的本质 ,对此进行有力的澄清与谴责 ,还对种种的社会人生作出智慧的考察 ,在感情的润泽底下 ,读来如行云流水。这样表现出知识分子的良知、闪烁着深邃而严谨的历史眼光的 ,应该说是本色的学者散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非散文 创作主体 学者散文
下载PDF
京派文学对西方“意识流”的接受与运用
13
作者 许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62-367,共6页
"意识流"是京派文学的重要成就之一。对西方"意识流"的接受与运用体现了京派与西方现代文艺思潮之间的紧密关系,废名的《莫须有先生传》通过大量非理性、非逻辑的内心独白,比较成功地写出了人物的潜意识;林徽因的... "意识流"是京派文学的重要成就之一。对西方"意识流"的接受与运用体现了京派与西方现代文艺思潮之间的紧密关系,废名的《莫须有先生传》通过大量非理性、非逻辑的内心独白,比较成功地写出了人物的潜意识;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对空间场景进行了无序而大幅度地调度与切换,有效地运用了"意识流"的主要技巧——时空蒙太奇。两部小说在"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上形成互补,共同代表了京派意识流小说的成就。朱光潜"静穆"观念中对直觉、顿悟等文艺心理因素的强调,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中对转瞬即逝的感觉、感官综合的重视,彰显了京派文艺审美观念与西方"意识流"理论的相通性,并推动了"意识流"在中国文坛的传播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 意识流 废名 林徽因 朱光潜 李健吾
下载PDF
论林非对中国20世纪散文的贡献 被引量:1
14
作者 庄汉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7-161,共5页
林非是20世纪中后叶中国散文界的重要人物。他对中国20世纪散文的贡献,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20世纪散文理论的集大成者;二是中国20世纪散文史研究的开拓者;三是中国20世纪中后叶散文创作的推动者。
关键词 中国20世纪散文 林非 贡献
下载PDF
林非散文世界管窥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斯亨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29-35,共7页
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的林非创作的散文 ,视野开阔 ,题材广泛 ,体式多样 ,思力深厚 ,以其充沛的人文激情、深切的人文情思、宽广的人文关怀和美好的人文理想构成创作的基调。林非散文记事简洁明了 ,抒情娓娓动人 ,议论剀切详明 ,写景清新... 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的林非创作的散文 ,视野开阔 ,题材广泛 ,体式多样 ,思力深厚 ,以其充沛的人文激情、深切的人文情思、宽广的人文关怀和美好的人文理想构成创作的基调。林非散文记事简洁明了 ,抒情娓娓动人 ,议论剀切详明 ,写景清新明丽 ,表达平易自然 ,笔触细致严谨 ,语调温和亲切 ,意趣清朗隽永 ,文字优美流畅 ,知识含量丰厚 ,显示出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非 学者和作家 散文世界 创作风格
下载PDF
笛中飞燕 幽谷苍嵩——关于散文和散文家的话题
16
作者 苏伟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3-16,共4页
从《背影》到《离别》,两篇著名散文佳作引起的强烈反响,进而谈论散文家朱自清和林非,已是近年来文坛广为流传的佳音。《背影》和《离别》是在自然的气候中,生活的土壤里,经过作家心灵的栽培,真情地浇灌,从同一杆枝上生出的两杂奇葩。... 从《背影》到《离别》,两篇著名散文佳作引起的强烈反响,进而谈论散文家朱自清和林非,已是近年来文坛广为流传的佳音。《背影》和《离别》是在自然的气候中,生活的土壤里,经过作家心灵的栽培,真情地浇灌,从同一杆枝上生出的两杂奇葩。由于两文的作者都追求艺术的真实性,又是此管弦乐中的双重奏。林非在游记中引导人们在美丽的风景中,建设更加美丽的心灵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影》和《离别》 艺术的双重奏 林非 作家独创的游记
下载PDF
《林妈祖志全图宝像》中的妈祖形象探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劲 《莆田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阐释"妈祖形象"概念,指出妈祖形象具有鲜明地域特色。通过《林妈祖志全图宝像》一书中的天妃图像,分析妈祖故事及其灵异圣迹。认为该书作为妈祖圣迹题材中少见的民间传统美术作品,是一份妈祖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
关键词 林妈祖志全图宝像 天妃 图像 妈祖形象
下载PDF
林非散文的现代文化意识和思想力量
18
作者 李正西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02-108,122,共8页
作为学者与作家融合于一身的林非,其散文最重要的贡献莫过于现代文化意识的浓厚和思想力量的深刻。林非散文关于个性解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爱情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论述等,充满着理性的洞察力和超前的指导性,值得重视与... 作为学者与作家融合于一身的林非,其散文最重要的贡献莫过于现代文化意识的浓厚和思想力量的深刻。林非散文关于个性解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爱情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论述等,充满着理性的洞察力和超前的指导性,值得重视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非 新文学 个性解放 个人与社会 爱情观
下载PDF
晚唐的美丽智慧的芳香——浅析“前线诗人”的无题诗
19
作者 李素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0-22,27,共4页
20世纪30年代,在北平的现代派诗人群体中,被评论家李健吾称作"前线诗人"的废名、林庚、卞之琳、何其芳等曾掀起一股"晚唐诗热",对中国诗歌传统进行了一次独到的重新发掘与阐释。无独有偶,在这些少数的前线诗人中,... 20世纪30年代,在北平的现代派诗人群体中,被评论家李健吾称作"前线诗人"的废名、林庚、卞之琳、何其芳等曾掀起一股"晚唐诗热",对中国诗歌传统进行了一次独到的重新发掘与阐释。无独有偶,在这些少数的前线诗人中,废名、林庚、卞之琳都曾不约而同写下了若干无题诗,对应晚唐李商隐的无题诗,他们在自由表现其诗的感觉与理想中亦见出了他们的不同个性与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线诗人 晚唐诗热 无题诗 废名 林庚 卞之琳
下载PDF
读林非学术随笔自选集《人海沉思录》
20
作者 古耜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55-158,共4页
林非是当代文坛一位卓有建树的学者,其《人海沉思录》具有很高的学术品格,在大胆引入随笔这种“舶来”文体的同时,也自觉汲纳了此种文体所擅长的灶神思辨特点,从而将学术建设与思想言说有机地嫁接于一体,构成了思想对学术的引领与... 林非是当代文坛一位卓有建树的学者,其《人海沉思录》具有很高的学术品格,在大胆引入随笔这种“舶来”文体的同时,也自觉汲纳了此种文体所擅长的灶神思辨特点,从而将学术建设与思想言说有机地嫁接于一体,构成了思想对学术的引领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非 《人海沉思录》 文体 书评 学术随笔 散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