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e New A-type Proanthocyanidin Trimer from Lindera aggregata(Sims) Kosterm. 被引量:3
1
作者 ChaoFengZHANG QiShiSUN +1 位作者 ZhengTaoWANG MasaoHATTOR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033-1036,共4页
One new A - type proanthocyanidin trimer, lindetannin trimer, was isolated from the stems of 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 Its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by spectral and chemical methods.
关键词 lindera aggregata LAURACEAE TANNIN lindetannin trimer.
下载PDF
基于UFLC-QTrap-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不同产地、不同部位乌药中核苷和氨基酸类成分分析
2
作者 罗益远 顾海燕 +5 位作者 谢叶菲 蒋新苗 王娟 蔡红蝶 马舒伟 陈宏降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80,共12页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UFLC-QTrap-MS/MS)同时测定乌药中11种核苷类和14种氨基酸类成分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部位乌药的质量。采用Waters XBridge Amide色谱柱(2....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UFLC-QTrap-MS/MS)同时测定乌药中11种核苷类和14种氨基酸类成分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部位乌药的质量。采用Waters XBridge Amide色谱柱(2.1 mm×100 mm×3.5μm),以0.2%甲酸水溶液(A)-0.2%甲酸乙腈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MRM)进行质谱检测;基于各成分的质量浓度,用方差分析(ANOVA)、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层次聚类分析(HCA)、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GRA),对不同产地、不同部位乌药样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测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4;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4.86%~106.47%,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4.55%。不同产地、不同部位乌药样品间存在一定的差异,HCA和PCA 2种方法均将样品分为3类。OPLS-DA模型分析通过VIP值共筛选得到6个差异性化合物,分别为尿苷、丙氨酸、胞嘧啶、黄嘌呤、腺嘌呤、鸟嘌呤。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乌药中核苷和氨基酸类成分的同时测定,为药材质量评价和综合利用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UFLC-QTrap-MS/MS) 乌药 氨基酸 核苷 不同产地 不同部位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乌药叶中6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3
作者 张煜炯 杨颖欣 +1 位作者 刘京骅 孙崇鲁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5期798-806,共9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PLC-MS/MS)同时测定乌药叶中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槲皮素、槲皮素-3-O-β-D-木糖苷、槲皮素-3-O-α-L-阿拉伯呋喃糖苷、山柰酚-3-O-(2″-反式-对-香豆酰基)-α-L-鼠李糖苷、山柰酚-3-O-(2″,4″...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PLC-MS/MS)同时测定乌药叶中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槲皮素、槲皮素-3-O-β-D-木糖苷、槲皮素-3-O-α-L-阿拉伯呋喃糖苷、山柰酚-3-O-(2″-反式-对-香豆酰基)-α-L-鼠李糖苷、山柰酚-3-O-(2″,4″-二-反式-对-香豆酰基)-α-L-鼠李糖苷6个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采用Kinete XB-C_(18)色谱柱(2.1 mm×50 mm, 1.7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0.5 min, 10%A;0.5~2 min, 10%→30%A;2~6 min, 30%→70%A;6~7min, 70%→90%A;7~8 min, 90%A;8~9 min, 90%→10%A;9~10 min, 10%A,流速为0.2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负离子扫描模式检测,结合熵权-TOPSIS法对10个产地的乌药叶进行分析评价。各化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加样回收率在98.15%~102.84%,RSD在0.60%~2.43%之间,经熵权-TOPSIS法分析评价,浙江天台产地乌药叶相对质量较好。该方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可为乌药叶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及内在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叶 UPLC-MS/MS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熵权-TOPSIS法
下载PDF
乌药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朝凤 孙启时 +1 位作者 王峥涛 丑桂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765-767,共3页
目的 :研究乌药叶的抗炎、抗菌的有效成分。方法 :柱色谱等进行分离 ,化学及波谱学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和 1个互变异构体的混合物 ,6 acetyllindenanolideB 1和B 2 (Ⅰ ) ,去氢香樟内酯(Ⅱ ) ,羟基香樟内酯 (Ⅲ ... 目的 :研究乌药叶的抗炎、抗菌的有效成分。方法 :柱色谱等进行分离 ,化学及波谱学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和 1个互变异构体的混合物 ,6 acetyllindenanolideB 1和B 2 (Ⅰ ) ,去氢香樟内酯(Ⅱ ) ,羟基香樟内酯 (Ⅲ ) ,乌药内酯 (Ⅳ ) ,山柰酚 (Ⅴ )和 β 谷甾醇 (Ⅵ )。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叶 倍半萜内酯 化学成分 抗炎作用 抗菌作用
下载PDF
基于GC-MS和UPLC-ESI-MS/MS法研究乌药化学成分 被引量:19
5
作者 邓桂明 向彪 +4 位作者 肖小芹 葛金文 陈镇 杨立平 魏凤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29-2236,共8页
目的:研究湖南产乌药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和液相色谱-质谱(UPLC-ESI-MS/MS)对乌药中挥发油和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在GC-MS中,以HP-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为色谱柱,... 目的:研究湖南产乌药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和液相色谱-质谱(UPLC-ESI-MS/MS)对乌药中挥发油和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在GC-MS中,以HP-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为色谱柱,采用程序升温法,EI离子源,扫描质量范围为m/z 35~400 amu;在UPLC-ESI-MS/MS中,以Acquity UPLC BH C18(50 mm×2.1 mm,1.7μm)为色谱柱,采用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ESI源,扫描质量范围为m/z 100~1 200。结果:利用GC-MS法共鉴定了乌药中68个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单萜类物质。利用UPLC-ESI-MS/MS法在甲醇提取物中共鉴定出42个化合物,其中24个呋喃倍半萜及其内酯、10个生物碱、6个黄烷醇多酚及其缩合物、1个有机酸和1个甾醇类化合物。结论:系统研究了湖南产乌药中的化学成分,为湖南产乌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 化学成分 挥发油 GC-MS UPLC-ESI-MS/MS
下载PDF
乌药叶中黄酮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张朝凤 孙启时 +1 位作者 赵燕燕 王峥涛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74-276,共3页
为研究乌药叶的抗菌、抗炎有效成分 ,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化学及波谱学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从乌药叶中分离得到 6个黄酮醇及其苷类化合物和一个甾体类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槲皮素 (1 )、槲皮素 3 O 吡喃鼠李糖苷 (2 )、山奈酚 3 ... 为研究乌药叶的抗菌、抗炎有效成分 ,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化学及波谱学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从乌药叶中分离得到 6个黄酮醇及其苷类化合物和一个甾体类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槲皮素 (1 )、槲皮素 3 O 吡喃鼠李糖苷 (2 )、山奈酚 3 O L 吡喃阿拉伯糖苷 (3 )、槲皮素 3 O 吡喃半乳糖苷 (4 )、异鼠李素 3 O 葡萄糖 (6→ 1 ) 鼠李糖苷 (5 )、山奈酚 3 O α 葡萄糖醛酸 (6)和胡萝卜苷 (7)。其中化合物 1 ,2 ,3 ,4均为种内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 5 ,6为属内首次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叶 化学成分 黄酮醇类 中药
下载PDF
乌药叶中黄酮类成分研究(2)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朝凤 孙启时 +1 位作者 侴桂新 王峥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研究乌药叶的抗菌、抗炎有效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学 ,化学及波谱学等方法进行分离与结构鉴定。结果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 ,又从乌药叶中分离得到 4个黄酮类化合物和 1个倍半萜类化合物 :乌药醇 (5 ) ,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n... 目的研究乌药叶的抗菌、抗炎有效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学 ,化学及波谱学等方法进行分离与结构鉴定。结果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 ,又从乌药叶中分离得到 4个黄酮类化合物和 1个倍半萜类化合物 :乌药醇 (5 ) ,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nubigenol(1 ) ,山奈酚 3 O (6″ 反式 对 肉桂酰基 )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2 ) ,香叶木素 7 O β D 葡萄糖苷 (3 )和芦丁 (4 )。 结论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叶 樟科 化学成分 黄酮类
下载PDF
乌药叶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及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顾莉蕴 罗琼 +5 位作者 肖梅 吴兴新 何国庆 孙洋 陈婷 徐强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47-450,共4页
目的考察乌药叶总黄酮(LA-flavonoids)的抗氧化作用,初步探讨其抗氧化机制。方法在化学模拟体系中,利用总抗氧化能力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试剂盒评价LA-flavonoids抗氧化活性。利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目的考察乌药叶总黄酮(LA-flavonoids)的抗氧化作用,初步探讨其抗氧化机制。方法在化学模拟体系中,利用总抗氧化能力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试剂盒评价LA-flavonoids抗氧化活性。利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以血清转氨酶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为指标判断LA-flavonoids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肝组织中相关抗氧化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化学模拟体系中,随着LA-flavonoids浓度的增加,其总抗氧化活性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均显著增加。在CCl4肝损伤模型中,50~200mg/kg的LA-flavonoids均可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转氨酶的活性,显著增强总抗氧化能力和SOD活力,减少MDA释放;进一步研究发现,LA-flavonoids可显著提高受损肝组织中抗氧化相关基因thioredoxin(抗细菌硫氧还原蛋白)、hemeoxygenase-1(血红素加氧酶-1)以及peroxiredoxin-1(过氧化物酶-1)的表达。结论LA-flavonoids能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产生,从而保护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叶 总黄酮 抗氧化 四氯化碳 肝损伤
下载PDF
乌药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肖梅 曹宁 +2 位作者 樊晶晶 沈燕 徐强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研究樟科山胡椒属植物乌药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和ODS反相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1H-NMR1,3C-NMR)鉴定结构。结果:从乌药叶中分离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O-L-鼠李糖苷(1)、山奈酚-... 目的:研究樟科山胡椒属植物乌药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和ODS反相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1H-NMR1,3C-NMR)鉴定结构。结果:从乌药叶中分离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O-L-鼠李糖苷(1)、山奈酚-3-O-L-鼠李糖苷(2)、山奈酚(3)、二氢山奈酚-3-O-L-鼠李糖苷(4)、槲皮素(5)、槲皮素-3-O-α-D-呋喃阿拉伯糖苷(6)、槲皮素-3-O-α-D-吡喃葡萄糖苷(7)、山奈酚-3-O-D-吡喃葡萄糖苷(8)。结论:化合物2、4和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叶 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乌药光合特性日进程与其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小伟 金则新 +2 位作者 柯世省 李建辉 熊能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0,共6页
用LCA-4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在自然条件下,于8月上旬的晴朗天气对乌药(Lindera aggregata)叶片光合作用日进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全光照环境下乌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日进程曲线呈双峰型,在午间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胞间CO... 用LCA-4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在自然条件下,于8月上旬的晴朗天气对乌药(Lindera aggregata)叶片光合作用日进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全光照环境下乌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日进程曲线呈双峰型,在午间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胞间CO2浓度的日进程基本与净光合速率相反,中午胞间CO2浓度增高,表明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暗呼吸速率日进程呈单峰曲线,中午最高。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得到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最优化方程为:Y=118.098 4+0.012 2X1-0.767 0X3-3.231 3X4(复相关系数R=0.987 3,F=38.488 7,显著水平P=0.006 8,剩余标准差S=0.689 7)。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和气温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有着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关系,是影响乌药光合速率主要的环境因子,影响大小的顺序为:气温>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 净光合速率 环境因子 逐步多元回归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乌药种子性状产地表型变异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丽华 姜景民 +1 位作者 栾启福 高国辉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2,共4页
对我国乌药自然分布区14个产地采集的乌药种子进行取样观测,分别测定其种子的长、宽、重,并进行播种试验,观测种子的出苗率;分析了乌药种子形态的产地差异、地理变异规律及种子形态对种子出苗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分析表明:乌药种子形... 对我国乌药自然分布区14个产地采集的乌药种子进行取样观测,分别测定其种子的长、宽、重,并进行播种试验,观测种子的出苗率;分析了乌药种子形态的产地差异、地理变异规律及种子形态对种子出苗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分析表明:乌药种子形态存在显著的产地差异,种子的大小存在一定的经向变异,种形指数(宽)与经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种形指数与苗期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性状 产地 种子形态 表型变异 种子出苗率 苗期生长 播种试验 指数 中国 差异
下载PDF
乌药水提液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Ghrelin、MTL、SP、Sec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肖小芹 舒圆月 +5 位作者 邓桂明 葛金文 杨立平 陈镇 欧阳林旗 向彪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乌药水提液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大鼠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胃动素(Motilin,MTL)、P物质(P substance,SP)、促胰液素(Secretin,Se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 目的探讨乌药水提液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大鼠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胃动素(Motilin,MTL)、P物质(P substance,SP)、促胰液素(Secretin,Se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采用单只孤养1周+番泻叶煎剂灌胃2周+慢性束缚应激1周造模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分别给予乌药水提液低、中、高剂量,匹维溴铵灌胃干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Ghrelin、MTL、SP、Sec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SP、Ghrelin、MTL水平显著升高,Sec水平降低(P<0.01),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乌药水提液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血清SP、MTL水平均明显降低,Se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乌药水提液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对Ghrelin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乌药水提液可能通过降低大鼠血清SP、MTL水平来改善IBS-D大鼠腹痛、腹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乌药 生长激素释放肽 胃动素 P物质 促胰液素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乌药幼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强 金则新 彭礼琼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47-455,共9页
通过盆栽模拟酸雨喷淋实验,比较了不同酸雨酸度(pH值分别为2.5、3.5、4.5和5.6(CK))下,乌药(Lin-dera aggregata)幼苗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膜脂过氧化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探讨酸雨胁迫对乌药幼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 通过盆栽模拟酸雨喷淋实验,比较了不同酸雨酸度(pH值分别为2.5、3.5、4.5和5.6(CK))下,乌药(Lin-dera aggregata)幼苗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膜脂过氧化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探讨酸雨胁迫对乌药幼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不同酸雨酸度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日均净光合速率随着酸雨酸度的升高而降低.随酸雨酸度的升高,乌药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相对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且pH 2.5处理的影响更为显著.酸雨处理降低了乌药的光饱和点(LSP),而pH 2.5、pH 3.5处理的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显著高于对照.Fv/Fm随着酸雨酸度的增加而减小,过氧化物酶活性(POD)、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透性随酸度的增加均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pH 4.5处理时显著升高,pH 2.5时显著降低,而pH3.5时与对照差异不大.总之,酸雨降低了乌药的光合能力,对其他生理指标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乌药 光合生理 膜脂过氧化 抗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乌药ISSR扩增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顾婧婧 金则新 +2 位作者 李钧敏 李建辉 毕泉鑫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97,共4页
为了确保ISSR分析的可靠性和重复性,有必要进行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以浙江省天台山乌药(Lindera aggregata)自然种群随机个体的基因组DN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反应体系中的Mg2+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用量、Taq DNA聚合酶用量、BSA... 为了确保ISSR分析的可靠性和重复性,有必要进行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以浙江省天台山乌药(Lindera aggregata)自然种群随机个体的基因组DN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反应体系中的Mg2+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用量、Taq DNA聚合酶用量、BSA浓度、引物用量进行筛选和优化,得出了适用于乌药ISSR分析的扩增条件:10μL PCR反应体积,1×Taq酶配套缓冲液(200 mmol.L-1Tris.HCl,pH 8.8,100 mmol.L-1KCl,1%Triton X-100,100 mmol.L-1(NH4)2SO4,20 mmol.L-1MgCl2),0.5U Taq DNA聚合酶,10 ng模板DNA,10 pmol引物,0.4mmol.L-1dNTP。利用优化反应体系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2个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引物对20个乌药个体的DNA进行扩增,共得到142个位点,其中,102个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1.83%,Nei指数为0.284 3,Shannon信息指数为0.415 3,乌药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 ISSR 优化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乌药茎中鞣质类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朝凤 贵新 +2 位作者 孙启时 王峥涛 服部征雄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目的 :从樟科药用植物乌药Linderaaggregata (Sims)Kosterm .的茎中分离鞣质类化合物。方法 :采用 60 %丙酮冷浸提取 ,通过反复SephadexLH 2 0和MCI gelCHP 2 0P柱层析从乌药茎中分离缩合鞣质类化合物 ,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常数进行结构... 目的 :从樟科药用植物乌药Linderaaggregata (Sims)Kosterm .的茎中分离鞣质类化合物。方法 :采用 60 %丙酮冷浸提取 ,通过反复SephadexLH 2 0和MCI gelCHP 2 0P柱层析从乌药茎中分离缩合鞣质类化合物 ,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常数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 6个缩合鞣质类化合物并确定其结构 :儿茶素(+ ) catechin(1) ;表儿茶素 ( ) epigallocatechin(2 ) ;epicatechin (4β 8,2 O 7) epicatechin(3 ) ;epicatechin (4β 8,2 O 7) catechin(4) ;表儿茶素 ( ) epicatechin(5)和epicatechin (4β 8) catechin(6)。 结论 :化合物 3 ,4和 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茎 鞣质类 化学成分 植物药 鉴定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乌药叶黄酮化合物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建军 钱俊青 范长春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0-534,共5页
通过比较XDA-1,HPD-300,HPD-600,X-5,NKAII,D101,AB-8,HP-20等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乌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及解吸性能的影响,筛选出效果较好的HP-20树脂进行了分离纯化实验研究.实验表明,HP-20树脂能够有效地吸附和解吸乌药叶中黄酮... 通过比较XDA-1,HPD-300,HPD-600,X-5,NKAII,D101,AB-8,HP-20等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乌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及解吸性能的影响,筛选出效果较好的HP-20树脂进行了分离纯化实验研究.实验表明,HP-20树脂能够有效地吸附和解吸乌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并确定了其最佳的吸附和解吸工艺参数.采用最佳的工艺条件分离纯化乌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其含量由18%提高到71%,为进一步开展乌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纯化工艺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乌药叶 黄酮类化合物 纯化
下载PDF
乌药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来伟旗 朱染枫 +3 位作者 陈建国 梅松 付颖 王茵 《职业与健康》 CAS 2003年第12期78-80,共3页
目的 了解乌药经口毒性及致突变情况。方法 毒理学常规方法。结果 乌药经口LD50 >10 0g/kg体重 ;小鼠微核试验阴性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阴性 ;Ames试验阴性 ;3 0d喂养试验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相对增大 ,雌、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P <0... 目的 了解乌药经口毒性及致突变情况。方法 毒理学常规方法。结果 乌药经口LD50 >10 0g/kg体重 ;小鼠微核试验阴性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阴性 ;Ames试验阴性 ;3 0d喂养试验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相对增大 ,雌、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P <0 .0 5和P <0 .0 1,大鼠生长发育、血生化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等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 乌药属实际无毒 ,无致突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 毒性 致突变性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乌药叶中的黄酮类成分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云 侴桂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5-739,共5页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了乌药叶中的黄酮类成分。以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冰醋酸-水(体积比为2:4:2:1.5:6)为两相溶剂系统,在主机转速800r/min、流速2.0mL/min、检测波长280nm条件下进行分离制备。所得流分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了乌药叶中的黄酮类成分。以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冰醋酸-水(体积比为2:4:2:1.5:6)为两相溶剂系统,在主机转速800r/min、流速2.0mL/min、检测波长280nm条件下进行分离制备。所得流分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并经电喷雾电离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从乌药叶总黄酮粗提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槲皮素-5-O-β-D-葡萄糖苷(2)、槲皮素-3-O-β-D-呋喃阿拉伯糖苷(3)、槲皮素-3-O-吡喃鼠李糖苷(4)、山奈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5),其中化合物1,2,3和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黄酮类成分 乌药叶
下载PDF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乌药叶总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海丹 朱威 +1 位作者 赵波 顾霞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45-1549,1571,共6页
通过比较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乌药叶总黄酮的吸附分离性能,筛选出适合分离乌药叶总黄酮的树脂,并对其动态吸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101树脂对乌药叶黄酮有良好的吸附和分离性能,吸附量大,解吸率高,适合乌药叶黄酮的分离富集。该树脂分... 通过比较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乌药叶总黄酮的吸附分离性能,筛选出适合分离乌药叶总黄酮的树脂,并对其动态吸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101树脂对乌药叶黄酮有良好的吸附和分离性能,吸附量大,解吸率高,适合乌药叶黄酮的分离富集。该树脂分离乌药叶黄酮的工艺参数为:以2 BV/h流速上样,解吸前先用3BV水除杂,再用3BV、70%乙醇以2 BV/h的流速洗脱,解吸效果较好。经D101树脂吸附富集后,样品总黄酮含量达到了47.48%,是粗提物(11.05%)的4.3倍。D101大孔吸附树脂适合用于乌药叶黄酮的吸附分离,且其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叶 总黄酮 大孔树脂 吸附 分离
下载PDF
乌药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海丹 陈珍 顾霞敏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9期1405-1407,共3页
建立了AlCl3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乌药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研究表明,在弱酸性条件下,乌药叶提取液中总黄酮与AlCl3形成稳定的黄色配合物,在波长415 nm处测定显色液的吸光度确定总黄酮含量。以芦丁为标准品,样品总黄酮在0.002-0.020 mg... 建立了AlCl3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乌药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研究表明,在弱酸性条件下,乌药叶提取液中总黄酮与AlCl3形成稳定的黄色配合物,在波长415 nm处测定显色液的吸光度确定总黄酮含量。以芦丁为标准品,样品总黄酮在0.002-0.02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A=30.076C+0.006 5,R2=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101.0%,RSD=1.27%(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叶 总黄酮 ALCL3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