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景观格局的生态风险时空变化规律——以林甸县为例
1
作者 王婷婷 李继红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9-24,共6页
为探究大庆市林甸县的景观格局演变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该文以5期(2000年、2010年、2015年、2018年和2020年)遥感影像为数据基础,综合分析2000-2020年林甸县的生态风险等级分布。结果表明:耕地和草地为林甸县主要的景观类型,与其他景... 为探究大庆市林甸县的景观格局演变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该文以5期(2000年、2010年、2015年、2018年和2020年)遥感影像为数据基础,综合分析2000-2020年林甸县的生态风险等级分布。结果表明:耕地和草地为林甸县主要的景观类型,与其他景观类型转入、转出频繁,呈聚集性分布。研究区以低风险及较低风险区域为主,较高风险及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西部的沼泽地、盐碱地和东部的草地。各时期景观生态风险Moran's I指数大于0,反映出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值的空间分布呈正向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 景观异质性 林甸县 景观格局指数
下载PDF
黑龙江省林甸县奶牛养殖户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
作者 张长青 宋春鹏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3期132-135,共4页
奶牛是最为常见畜牧养殖产业中的养殖品种之一,近年,随着经济的进步和“奶业振兴”的发展,奶牛养殖场在林甸县市场逐渐扩大,奶牛养殖户也随之增多,奶牛数量增加明显。但是,奶牛养殖户的效益因为市场各种综合因素的制约而降低,让很多奶... 奶牛是最为常见畜牧养殖产业中的养殖品种之一,近年,随着经济的进步和“奶业振兴”的发展,奶牛养殖场在林甸县市场逐渐扩大,奶牛养殖户也随之增多,奶牛数量增加明显。但是,奶牛养殖户的效益因为市场各种综合因素的制约而降低,让很多奶牛养殖户束手无策。该文以“林甸县奶牛养殖户”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制约林甸县奶牛养殖户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林甸县奶牛养殖户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甸县 奶牛养殖户 发展问题
下载PDF
林甸鸡腹部脂肪组织发育规律探究
3
作者 刘捷 周迅 +6 位作者 韩雪 周世杰 李玉茂 栾鹏 李辉 王宇祥 冷丽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8,共8页
肉鸡生产过程中腹脂过度沉积会造成生产效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林甸鸡作为优质地方鸡种之一,产蛋、产肉性能优良,肉质鲜美,深受大众喜爱。为探究林甸鸡腹部脂肪组织发育规律,测定林甸鸡3~22周龄体重及腹脂重,观察并统计腹部脂肪细胞大... 肉鸡生产过程中腹脂过度沉积会造成生产效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林甸鸡作为优质地方鸡种之一,产蛋、产肉性能优良,肉质鲜美,深受大众喜爱。为探究林甸鸡腹部脂肪组织发育规律,测定林甸鸡3~22周龄体重及腹脂重,观察并统计腹部脂肪细胞大小和数量,分析脂肪细胞特性与腹脂沉积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林甸鸡在3~22周龄体重持续增长,腹脂重先升后降再升,腹脂率先降后升;3~10周龄脂肪细胞以增生为主,10~14周龄脂肪细胞以增大占优,19周龄后脂肪细胞增大和增生同时进行,但以增大为主。研究初步确定腹脂重与脂肪细胞特性回归模型,发现脂肪细胞体积对腹脂重的影响最大。试验结果为选育优质特色林甸鸡新品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甸鸡 腹脂 脂肪细胞 发育规律
下载PDF
林甸县生境质量时空演变模拟及预测
4
作者 张敬彤 李继红 《绿色科技》 2024年第6期66-71,80,共7页
以黑龙江省林甸县为研究区,利用2000年、2010年、2018年土地利用调查资料,采用PLUS模型、InVEST模型等方法,开展其生境时空演化与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林甸县土地利用主要是耕地,其次是草地,再次是建设用地,林地和水面的比例很低;②200... 以黑龙江省林甸县为研究区,利用2000年、2010年、2018年土地利用调查资料,采用PLUS模型、InVEST模型等方法,开展其生境时空演化与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林甸县土地利用主要是耕地,其次是草地,再次是建设用地,林地和水面的比例很低;②2000-2018年耕地、未利用地面积扩张分别为111.26、39.14 km^(2),林地和草地面积缩小分别为26.61、130.69 km^(2);③以2018年为基期,得到了2030年黑龙江省林甸县土地利用模拟情况。结果表明:Kappa系数为0.85,证明模拟精度较高,可以开展生境质量模拟研究。2030年情景模拟的成果显示: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模拟图存在显著差异,情景中的农地和水面建设用地的扩张,包括未使用土地在内的林地、水生植物地的面积也在下降,生境质量下降,生境地面临退化的危险,为黑龙江省林甸县的生态环境建设与绿色生态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PLUS模型 生境质量 林甸县
下载PDF
文化交融视域下金朝官员卒葬礼俗探赜
5
作者 宋卿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96,F0003,共9页
金朝是由女真人、渤海人、契丹人、奚人、汉人等构成的多民族政权,在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文化样貌等方面呈现出多民族元素交融汇聚的特征。金朝立国之初,官员的卒葬习俗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但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不断深入,一方面... 金朝是由女真人、渤海人、契丹人、奚人、汉人等构成的多民族政权,在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文化样貌等方面呈现出多民族元素交融汇聚的特征。金朝立国之初,官员的卒葬习俗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但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不断深入,一方面,以马为赙赠、剺面哭丧、烧饭等女真旧俗在某种程度上得以保留,另一方面,辍朝致哀、天子临奠、赙赠之赐等中原丧葬之礼为统治者所继承并进一步发展,金朝官员的卒葬礼俗日益丰富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朝 文化交融 辍朝 临奠 赙赠 多元
下载PDF
优质家禽品种林甸鸡介绍
6
作者 李满雨 郑殿重 +3 位作者 刘玉峰 赵秀华 岳山 张元良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3年第6期18-21,共4页
林甸鸡起源于黑龙江省林甸县,具有产蛋性能好、适应性强、肉质鲜美和蛋质优良等特点,素有“北方小凤凰”的美誉,是我国北方高寒地区重要的肉鸡品种,深受消费者青睐。文章从优质家禽林甸鸡的品种特点、生长环境、养殖技术及市场前景等方... 林甸鸡起源于黑龙江省林甸县,具有产蛋性能好、适应性强、肉质鲜美和蛋质优良等特点,素有“北方小凤凰”的美誉,是我国北方高寒地区重要的肉鸡品种,深受消费者青睐。文章从优质家禽林甸鸡的品种特点、生长环境、养殖技术及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林甸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甸鸡 优质家禽 品种特点 养殖技术 市场前景
下载PDF
黑龙江林甸地热田热水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朱瑞杰 周学军 +8 位作者 詹涛 马永法 王旭 董俊领 刘玲 杨峰田 李栋 石宇佳 苏玉娟 《中国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67-1677,共11页
【研究目的】研究地热系统微生物群落组成有助于揭示地热流体地球化学演化和指示热储地球化学环境。已有研究显示,林甸地热田热水还原性强且富含甲烷,但关于微生物在甲烷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较少。本文旨在分析林甸地热田热水中微生物的群... 【研究目的】研究地热系统微生物群落组成有助于揭示地热流体地球化学演化和指示热储地球化学环境。已有研究显示,林甸地热田热水还原性强且富含甲烷,但关于微生物在甲烷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较少。本文旨在分析林甸地热田热水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并揭示其甲烷生成途径。【研究方法】在地热供暖季和非供暖季采集并测试了9个热水微生物样品,并对热水中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功能基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属水平上,林甸地热水中优势细菌主要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80%),与已有报道的地热系统有一定差异,而同油田热水相似;供暖季和非供暖季热水中细菌多样性差异较大,非供暖季细菌多样性高于供暖季,但古菌多样性基本不受开采影响;优势古菌以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产甲烷菌为主,地热流体中的甲烷气体主要源于H_(2)还原CO_(2)产甲烷途径,而甲基歧化产甲烷作用和H_(2)还原甲基化合物产甲烷途径次之。【结论】林甸地热田热水中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较为独特,与地层中有机质含量较高、地热开采扰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田 微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开采扰动 产甲烷作用 地热调查工程 林甸 黑龙江
下载PDF
航空重磁构造分层与新层系研究——以松辽盆地嫩江—林甸地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燕戌 赖燕玲 +5 位作者 曹安琪 高姗 王宁 孟维棣 杨冬红 王立杰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5-466,共12页
本文聚焦盆地结构和新层系研究,基于最新采集的航空重磁综合测量数据和岩石样本物性数据,结合重点地区井震资料,对异常数据进行多尺度构造分层,构建了松辽盆地中北部浅—中—深三维空间结构格架;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系统分析了研究区上... 本文聚焦盆地结构和新层系研究,基于最新采集的航空重磁综合测量数据和岩石样本物性数据,结合重点地区井震资料,对异常数据进行多尺度构造分层,构建了松辽盆地中北部浅—中—深三维空间结构格架;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系统分析了研究区上白垩统底面、中生界底面、磁性基底顶面等深度以及上白垩统、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上古生界等厚度,为研究区域上古生界、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等含油气新层系、探讨盆地结构特征对油气的控制作用提供地球物理证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地段的上古生界残留厚度差异性显著,厚度变化范围在0~9300 m之间,西部和北东部残留厚度较大,北部和东部局部缺失;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厚度和埋藏深度在研究区北、南部明显不同,总体呈现南部较厚而且埋藏较深北部较薄而且局部缺失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重磁 构造分层 新层系 嫩江—林甸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西边界带深部构造:地电学证据 被引量:23
9
作者 刘财 杨宝俊 +5 位作者 王兆国 王典 冯晅 鹿琪 刘洋 王世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1-406,共6页
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综合研究了松辽盆地西、东边界的构造特征.在由广角地震波速分布所得到的认识基础上,本文利用松辽盆地西边界带附近新实施的大地电磁测深(MT)(约470 km 42个测点)剖面,经过数据处理的二维电性分布,更为详细地表达... 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综合研究了松辽盆地西、东边界的构造特征.在由广角地震波速分布所得到的认识基础上,本文利用松辽盆地西边界带附近新实施的大地电磁测深(MT)(约470 km 42个测点)剖面,经过数据处理的二维电性分布,更为详细地表达了西边界带深部构造特征.与满绥断面研究相近的结果是西边界带的断裂构造表现为作为盆地西边界的嫩江断裂,在地表附近与黑河贺根山缝合带断裂叠加在一起,于深几公里以下两条断裂分开,缝合带断裂西倾并穿过地壳,嫩江断裂东倾而且可能不超壳.本次研究与满绥断面研究不同点是两条断裂分开部位之下的构造表现.由于兴安微板块与松嫩微板块间碰撞、焊合以及边界断裂走滑等复杂区域应力场作用,留存的岩石圈残片被分割在嫩江断裂两侧.所建立的地质一地球物理解释模型提供了西边界带可能的构造地质作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西边界带 嫩江断裂 牙克石-林甸大地电磁(MT)剖面 深部构造 电性结构
下载PDF
林甸鸡绿壳蛋、隐性白、快慢羽性状的遗传基础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元良 王志鹏 +4 位作者 邱家维 冷丽 李玉茂 曹志平 李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11,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影响绿壳蛋、隐性白和快慢羽性状的SLCO1B3、TYR和K基因型在林甸鸡群中的分布情况。通过PCR和电泳技术分别对影响林甸鸡绿壳蛋、隐性白和快慢羽性状的SLCO1B3、TYR和K基因突变位点进行分型工作,发现产绿壳蛋的林甸鸡携带SLC... 试验旨在研究影响绿壳蛋、隐性白和快慢羽性状的SLCO1B3、TYR和K基因型在林甸鸡群中的分布情况。通过PCR和电泳技术分别对影响林甸鸡绿壳蛋、隐性白和快慢羽性状的SLCO1B3、TYR和K基因突变位点进行分型工作,发现产绿壳蛋的林甸鸡携带SLCO1B3-O等位基因,SLCO1B3-OO型占12.5%,SLCO1B3-Oo型占87.5%;林甸鸡中白羽个体基因型为TYR-cc,非白羽个体中有19.3%的鸡携带TYR-c等位基因,基因型为TYR-Cc;在林甸鸡中检测到慢羽型鸡占7.8%,快羽型鸡占92.2%。通过追溯试验群体的系谱结构,发现影响林甸鸡绿壳蛋性状SLCO1B3基因、隐性白性状的TYR基因和快慢羽性状的K基因的突变位点在上下代传递过程中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甸鸡 SLCO1B3基因 TYR基因 K基因
下载PDF
林甸鸡玫瑰冠、鱼腥味和矮小性状的遗传基础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邱家维 王志鹏 +4 位作者 张元良 冷丽 李玉茂 栾鹏 李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7-12,共6页
试验研究了影响玫瑰冠性状、鱼腥味性状和矮小性状的MNR2、FMO3和GHR基因突变位点在林甸鸡群中的分布情况。通过PCR对分别影响林甸鸡玫瑰冠性状、鱼腥味性状和矮小性状的MNR2和GHR基因突变位点进行分型,发现林甸鸡群玫瑰冠个体为MNR2-RS... 试验研究了影响玫瑰冠性状、鱼腥味性状和矮小性状的MNR2、FMO3和GHR基因突变位点在林甸鸡群中的分布情况。通过PCR对分别影响林甸鸡玫瑰冠性状、鱼腥味性状和矮小性状的MNR2和GHR基因突变位点进行分型,发现林甸鸡群玫瑰冠个体为MNR2-RS型;林甸鸡群中存在鱼腥味易感基因FMO3基因c.984A>T变异位点,25.4%鸡只携带T等位基因,其中TT基因型频率为4.3%,AT基因型频率42.2%;没有检测到影响矮小性状GHR基因第10外显子和3′UTR区1.7 kb缺失(c.1744_3516 del)突变位点。通过追溯试验群体的系谱结构,发现影响林甸鸡玫瑰冠型的MNR2基因、鱼腥味性状的FMO3基因和矮小性状的GHR基因的突变位点在上下代传递过程中与先前报道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甸鸡 MNR2基因 FMO3基因 GHR基因
下载PDF
松辽盆地林甸断陷白垩纪沙河子期盆地次级构造单元与沉积体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日辉 朱德丰 +1 位作者 王洪艳 王璞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3-798,共6页
松辽盆地林甸断陷是由2个次级断陷构成的复合断陷。次级断陷由斜坡-断阶带、凹陷带、断隆带构成。盆地的次级构造单元控制了物源区、水系和沉积区的分布,控制了沉积体系的发育与类型。断阶带控制砂体的发育与展布,陡坡断阶带发育冲积扇... 松辽盆地林甸断陷是由2个次级断陷构成的复合断陷。次级断陷由斜坡-断阶带、凹陷带、断隆带构成。盆地的次级构造单元控制了物源区、水系和沉积区的分布,控制了沉积体系的发育与类型。断阶带控制砂体的发育与展布,陡坡断阶带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而缓坡断阶发育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断陷内部的断隆带起到分水岭的作用,两侧分别发育河流-三角洲体系。断裂的下降盘不仅可以作为沉积区,而且可以作为沉积物的通道,由此沉积物可以输送到沉积中心区域。由单断凹或双断凹控制的凹陷带发育细粒沉积,为滨湖沼泽和浅湖所占据,成为生油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白垩纪 断阶 沉积体系 沙河子组 林甸断陷
下载PDF
松辽盆地林甸地区地温场特征 被引量:11
13
作者 施尚明 孙小洁 于清华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7-79,共3页
林甸地区是松辽盆地内热水井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为了弄清林甸地区地热源的形成机制,采用盆地模拟方法计算出大地热流值,划分出大地热流值分布高值区,总结出地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区内林甸构造具有高大地热流值、高地层温度和... 林甸地区是松辽盆地内热水井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为了弄清林甸地区地热源的形成机制,采用盆地模拟方法计算出大地热流值,划分出大地热流值分布高值区,总结出地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区内林甸构造具有高大地热流值、高地层温度和高地温梯度等热源特征.莫霍面、居里面埋藏相对较浅,深大断裂做为沟通深部热源与上部热储的通道,巨大的花岗岩地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林甸地区 地温场 地热 热源 地层温度
下载PDF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参数全局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丽华 苏小四 +2 位作者 孟祥菲 杜尚海 孟婧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2-97,共6页
地下水数值模拟在与地下水相关的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参数灵敏度分析能有效提高模拟结果的精度。最初的局部灵敏度分析方法只考虑了单个参数的影响,忽略了参数的共同作用;后期发展起来的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虽综合考虑了参数的共同作用... 地下水数值模拟在与地下水相关的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参数灵敏度分析能有效提高模拟结果的精度。最初的局部灵敏度分析方法只考虑了单个参数的影响,忽略了参数的共同作用;后期发展起来的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虽综合考虑了参数的共同作用,但在多参数、多水平条件下,抽样次数过多,对于数值模型来说可操作性差。将均匀设计法引入到黑龙江省林甸县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参数灵敏度分析中,选取模型中的7个参数进行研究,每个参数选取16个水平值,仅以16次抽样即达到了参数灵敏度分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参数 全局灵敏度分析 均匀设计 最大对称差准则 林甸县
下载PDF
林甸县地下水中氟的分布规律和水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锦 何克晶 +2 位作者 安永会 韩双宝 张徽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5期50-53,共4页
论述大庆林甸县地下水中氟离子空间分布规律,并利用水化学统计分析和水化学模拟方法揭示其产生机理。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高氟地下水多为中等TDS的弱碱性水,其水化学类型以钠镁、钠钙水为主,氟含量与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成分配比有一定相... 论述大庆林甸县地下水中氟离子空间分布规律,并利用水化学统计分析和水化学模拟方法揭示其产生机理。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高氟地下水多为中等TDS的弱碱性水,其水化学类型以钠镁、钠钙水为主,氟含量与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成分配比有一定相关关系;②潜水中氟离子聚积成因主要跟阳离子交换和蒸发浓缩作用有关,而承压水中氟离子的形成机理主要为含氟矿物的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氟离子 化学特征 饱和指数 林甸县
下载PDF
秋季林甸停歇地白头鹤的食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建 郭玉民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79,共4页
为了了解和掌握白头鹤秋季在其迁徙过程中的食性,2011~2012年,连续两个秋季以粪便分析法,对在黑龙江省林甸迁徙停歇中的白头鹤进行了食性分析。共收集600余个粪便样本,分别采自于夜栖地、采食地和活动地。随机抽取各50份采自于三地的样... 为了了解和掌握白头鹤秋季在其迁徙过程中的食性,2011~2012年,连续两个秋季以粪便分析法,对在黑龙江省林甸迁徙停歇中的白头鹤进行了食性分析。共收集600余个粪便样本,分别采自于夜栖地、采食地和活动地。随机抽取各50份采自于三地的样品进行镜检分析。结果表明:白头鹤在秋季停歇地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其中玉米占主要部分(出现频率97.3%;相对密度47.9%);动物性食物次之,其中直翅目昆虫占主要部分(出现频率58.7%;相对密度28.8%)。该结果与实际观察到的秋季迁徙停歇的白头鹤的取食活动主要集中在采食地——玉米地相印证。秋季迁徙停歇中的白头鹤有赖于玉米种植,建议建立季节性保护地,设立人工投食点,为白头鹤提供充足的食物,以利于其恢复体力,继续南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鹤 食性分析 迁徙 林甸 玉米 直翅目昆虫
下载PDF
2005年林甸Ms5.1地震的震源深度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均亮 蒋鸿亮 +3 位作者 李忠权 李波 林春华 朱德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8-113,118,共6页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林甸地震 震源深度 时深转换 深大断裂
下载PDF
关于林甸县温泉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丹萍 尹德亮 魏延军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71,共2页
本文以林甸县温泉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林甸县温泉资源的储量、分布、质量及特征,结合当地文化及旅游资源现状,提出了林甸县温泉旅游综合开发利用模式。
关键词 温泉旅游 开发利用 林甸县
下载PDF
2005年7月25日黑龙江省林甸5.1级地震——地下流体前兆异常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孔令昌 王桂清 +6 位作者 王志敏 赵佳 赵宜 范义 史金平 缪祥财 李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6年第3期16-19,共4页
分析了2005年7月25日林甸5.1级地震和2005年2月23日富裕3.7级地震前,林甸1井大地微电流、林甸04井的氦气和大庆地震台的地温异常变化。大地微电流在这2次地震前具有明显的异常变化,其异常幅度达正常背景值的10-20倍。氦气在林甸5.... 分析了2005年7月25日林甸5.1级地震和2005年2月23日富裕3.7级地震前,林甸1井大地微电流、林甸04井的氦气和大庆地震台的地温异常变化。大地微电流在这2次地震前具有明显的异常变化,其异常幅度达正常背景值的10-20倍。氦气在林甸5.1级地震前具有明显前兆异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甸5.1级地震 大地微电流 氦气异常
下载PDF
利用物探方法研究林甸地震发震构造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9276-9280,共5页
利用物探方法,结合地震地质背景,剖析松深Ⅳ、松深-Ⅵ大剖面得出林甸地震震中位于孙吴-双辽断裂(大安-德都断裂)与滨洲断裂的交汇处。采用重、磁、电、震以及钻孔资料,求取其震源深度为13.84 km。滨洲断裂在松辽盆地形成过程中始终处于... 利用物探方法,结合地震地质背景,剖析松深Ⅳ、松深-Ⅵ大剖面得出林甸地震震中位于孙吴-双辽断裂(大安-德都断裂)与滨洲断裂的交汇处。采用重、磁、电、震以及钻孔资料,求取其震源深度为13.84 km。滨洲断裂在松辽盆地形成过程中始终处于活动状态,造成松辽盆地在滨洲断裂两侧沉降差异;北西向断裂的走滑性使滨洲断裂更易成为发震构造,加之历史上本区中强地震多发生在北西向构造,判断林甸地震的发震构造为滨洲断裂。本次研究是大庆历史上第一个面向天然地震发震构造研究方面的课题,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填补了大庆天然地震发震构造研究方面的空白,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积累了必要的天然地震研究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甸地震 物探方法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