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核抗体谱阳性条带数量与患者体液免疫及肝功能实验室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邓爱红 黄泽棋 +2 位作者 董少文 何彩云 沈永坚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6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ti Nudear Antibody Profile,ANAP)阳性条带数量与患者体液免疫及肝功能实验室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门诊首诊接受ANAP检测的阳性患者,合计117例,研究对象按照...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ti Nudear Antibody Profile,ANAP)阳性条带数量与患者体液免疫及肝功能实验室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门诊首诊接受ANAP检测的阳性患者,合计117例,研究对象按照阳性条带数量不同分成5个组:①组(1条带)、②组(2条带)、③组(3条带)、④组(4条带)、⑤组(5条带73,.eA上),均检测体液免疫和肝功能实验室指标。ANAP检测采用线性免疫印迹法,检测体液免疫和肝功能实验室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法。结果:④组和⑤组IgC水平显著升高,补体c3,c4水平显著降低,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研究对象中肝功能实验室指标异常者58例,占49.57%(58/117),其中,肝酶升高者39例,占67.24%(39/58),总蛋白降低者15例,占25.86%(15/58),A/G倒置者34例,占58.62%(34/58)。结论:ANAP阳性条带数量与患者的体液免疫指标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4条带及以上阳性者有体液免疫功能紊乱;ANAP阳性患者肝功能实验室指标异常检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谱 线性免疫印迹法 体液免疫 肝功能
下载PDF
姬鼠型流行性出血热鼠间传播因素的调查研究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作者 张云 赵学忠 +3 位作者 窦蕊 张炳根 陈竞芳 吴光华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07-110,共4页
1989年12月,在江苏省姬鼠型疫区进行EHF鼠间传播因素调查,并用免疫转印技术对同一鼠窝中鼠螨分离的EHF病毒进行抗原多肽分子量测定,结果一致。以每窝鼠数、鼠皮肤破损数、鼠窝残留食物EHF抗原阳性数和革螨数为自变量,以鼠窝鼠EHF抗原、... 1989年12月,在江苏省姬鼠型疫区进行EHF鼠间传播因素调查,并用免疫转印技术对同一鼠窝中鼠螨分离的EHF病毒进行抗原多肽分子量测定,结果一致。以每窝鼠数、鼠皮肤破损数、鼠窝残留食物EHF抗原阳性数和革螨数为自变量,以鼠窝鼠EHF抗原、抗体阳性率和EHF总感染率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4个自变量和3个因变量的回归关系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进一步进行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表明,在姬鼠型疫区鼠间传播因素中,以皮肤破损为主要因素;鼠间密切接触和革螨叮咬为次要因素:而与食入EHF抗原污染的食物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姬鼠型 传播因素
下载PDF
不同检测技术检测抗核抗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黄燕华 王伟佳 马京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61-464,共4页
目的对不同检测技术检测抗核抗体(AN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中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52例,非SLE AID患者97例,非AID患者92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线性免疫印迹法(LIA)检... 目的对不同检测技术检测抗核抗体(AN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中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52例,非SLE AID患者97例,非AID患者92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线性免疫印迹法(LIA)检测ANA。结果 ELISA法与IIFA法检测ANA在3组受试者中平均符合率为78.8%。ELISA法与IIFA法检测ANA的检测结果呈正相关(r=0.598,P<0.05)。AID组及非AID组均存在ANA检测IIFA+LIA-者,荧光滴度分布均以1∶100为主。AID组及非AID组IIFA+LIA-者荧光模式均以核颗粒型为主,分别占67.44%和54.69%,2组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他核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IFA-LIA+组中AID患者占73.3%,比例高于非AID组,AID组IIFA-LIA+患者以SSA/Ro60、SSA/Ro52、SSB/La为主要阳性自身抗体,而非AID组IIFA-LIA+患者以anti-Sm、SSA/Ro52、SSB/La、CenpB为主要阳性抗体。结论临床上诊断AID时应注重多指标多方法联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间接免疫荧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线性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26例临床及免疫血清学特征回顾分析
4
作者 荆可 李锁 冯素英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3-509,共7页
目的总结线状IgA大疱性皮病(LABD)患者的临床、免疫血清学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2023年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诊断为LABD的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免疫血清学和治疗特征。结果共纳入LABD患者26例,女14例、男12例,年... 目的总结线状IgA大疱性皮病(LABD)患者的临床、免疫血清学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2023年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诊断为LABD的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免疫血清学和治疗特征。结果共纳入LABD患者26例,女14例、男12例,年龄[M(Q1,Q3)]为32(11,48)岁。26例患者中12例(46.2%)表现为典型的花环样红斑、水疱,14例(53.8%)表现不典型,即非花环样排列的红斑、水疱。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阳性率为73.7%(14/19)。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ss-IIF)检查阳性率为53.8%(14/26),均表现为IgA伴或不伴IgG沉积在表皮侧。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到IgA抗体阳性率为88.5%(23/26),18例(69.2%)患者血清IgA可识别相对分子质量120000的线状IgA抗原1(LAD-1),其中4例IgA同时识别BP180;1例(3.8%)IgA识别表皮提取物中相对分子质量约170000的蛋白;1例(3.8%)IgA识别表皮提取物中BP230和相对分子质量为140000的蛋白;1例(3.8%)IgA可识别相对分子质量为290000的Ⅶ型胶原。21例患者对氨苯砜治疗反应良好,1例疗效欠佳,1例不耐受,此2例使用托法替布亦不能达到完全缓解;3例使用米诺环素、秋水仙碱、柳氮磺吡啶等治疗有效。结论本组LABD患者中青年多见,LAD-1是最常见的靶抗原,免疫印迹实验检测IgA抗体的阳性率较免疫荧光检测法高,是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虽然LABD对氨苯砜反应良好,但仍需探索其他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疾病 水疱大疱性 免疫球蛋白A 印迹法 蛋白质 氨苯砜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
原文传递
线性IgA大疱病基底膜带自身抗体的靶抗原异质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学军 王再兴 +1 位作者 杨森 王培光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 了解线性 IgA大疱病基底膜带自身抗体( BMZ- Ab)靶抗原及其与其它表皮下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相关抗原的关系。方法 用热分离法提取真表皮抗原,免疫印迹检测 11例线性 IgA大疱病中 IgA型和 IgG型 BMZ- Ab靶抗原的分布情况。结果 1... 目的 了解线性 IgA大疱病基底膜带自身抗体( BMZ- Ab)靶抗原及其与其它表皮下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相关抗原的关系。方法 用热分离法提取真表皮抗原,免疫印迹检测 11例线性 IgA大疱病中 IgA型和 IgG型 BMZ- Ab靶抗原的分布情况。结果 11例线性 IgA大疱病患者中 9例血清中 IgA型 BMZ- Ab可分别与真、表皮抗原结合,其中 7例结合 97 000表皮抗原( LABD97), 2例同时结合 180 000抗原,另有 2例成人型线性 IgA大疱病分别结合 180 000或 230 000表皮抗原。 5例 IgG型 BMZ- Ab结合表皮 97 000、 145 000、 180 000、 230 000抗原,未见与真皮抗原发生反应。 结论 线性 IgA大疱病中 BMZ- Ab的靶抗原表现为异质性,除 LABD97以外,还可以是 BP180、 BP230等大疱性类天疱疮( BP)相关抗原。 LABD97可能是 BP180分子的降解产物,线性 IgA大疱病是否是一种独立疾病应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IgA大疱病 基底膜带自身抗体 靶抗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