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佛大学馆藏《拍案惊奇》的价值
1
作者 于展东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4期167-172,共6页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的《拍案惊奇》来自齐如山,共36卷12册,为消闲居刻本。此书缺失4篇小说,盖有5种印,目录有36卷的回目,部分篇目有标点、评点。此书印刷不够精良,错别字多,保存不完善,多处字迹漫漶。但此本有一定的学术研...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的《拍案惊奇》来自齐如山,共36卷12册,为消闲居刻本。此书缺失4篇小说,盖有5种印,目录有36卷的回目,部分篇目有标点、评点。此书印刷不够精良,错别字多,保存不完善,多处字迹漫漶。但此本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及参考价值,其中不少文字比通行的其他版本更形象、准确、通俗,研究藏书人或读者对此本的标点和评点,可以获知此本的流传、接受情况,目前对于《拍案惊奇》的研究大都是以明代尚友堂刊本为底本的各种版本,对于此本的研究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努力发掘此本的价值,有效保护和整理利用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献,达到延长中国古籍生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濛初 《拍案惊奇》 哈佛大学 价值
下载PDF
《拍案惊奇》引《诗》的文化意蕴
2
作者 樊瑞婷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引《诗》是我国古代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中的很多语句就已在大量典籍中有广泛的征引。随着明代各种文学思潮的兴起,其《诗经》学研究逐渐侧重文学性与抒情性的阐发。凌濛初也不例外,他在《拍案惊奇》中,熟... 引《诗》是我国古代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中的很多语句就已在大量典籍中有广泛的征引。随着明代各种文学思潮的兴起,其《诗经》学研究逐渐侧重文学性与抒情性的阐发。凌濛初也不例外,他在《拍案惊奇》中,熟练地征引《诗经》中的语词与诗句,间接地体现了《诗》学的文化意蕴,也反映了明代诗学发展逐渐由经学向文学转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凌濛初 叙事功能
下载PDF
凌濛初小说创作与晚明哲学思潮 被引量:4
3
作者 冯保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1-146,共6页
晚明资本主义萌芽 ,王阳明心学、王学左派、李卓吾学说应运而生 ,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百姓日用是道、满街是圣人、有欲望乃人本性以及童心说 ,抨击伪道学 ,肯定私欲、经商赚钱的合理 ,指出男子之见未必尽长、女子之见未必尽短 ,在当时... 晚明资本主义萌芽 ,王阳明心学、王学左派、李卓吾学说应运而生 ,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百姓日用是道、满街是圣人、有欲望乃人本性以及童心说 ,抨击伪道学 ,肯定私欲、经商赚钱的合理 ,指出男子之见未必尽长、女子之见未必尽短 ,在当时蔚然成为一种思潮。凌初与这一新思潮的主将们多有瓜葛 ,并受其影响 ,在他的创作中 ,表现了与之一脉相承的关系 ,如为商业正名、歌颂女子见识、讴歌爱情、肯定正常情欲等。尤为重要的是 ,接受新思潮的熏染 ,还直接决定了凌氏创作上描绘世情人生的写实主义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蒙初 哲学思潮 泰州学派 小说创作 晚明时期 阳明心学 文学影响 人文思潮
下载PDF
晚明“常中出奇”的观念成因考论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刚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8-117,共10页
"常中出奇"是晚明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文学观念,它首先由李贽在思想领域中提出,随后又在小说、戏曲等领域中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本文首先对这一观念在晚明的发展历史加以梳理,其次从思想、党争以及小说戏曲观念这三个角度对... "常中出奇"是晚明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文学观念,它首先由李贽在思想领域中提出,随后又在小说、戏曲等领域中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本文首先对这一观念在晚明的发展历史加以梳理,其次从思想、党争以及小说戏曲观念这三个角度对"常中出奇"的形成原因加以解释,由此还原这一观念产生的历史语境,深挖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常中出奇 成因 李贽 凌濛初
下载PDF
“拍案”何以“惊奇”?——“二拍”传奇艺术论 被引量:2
5
作者 纪德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9-33,共5页
凌濛初创作“二拍”的主要用意之一,就是为了让读者“拍案惊奇”。为此,他有意选取那些“可新听睹、佐谈谐”的新奇之事来加以演绎,总是煞费苦心、千方百计地将发端于现实的故事传奇化,并且还有意通过叙述视角的变换或限知视角的采用等... 凌濛初创作“二拍”的主要用意之一,就是为了让读者“拍案惊奇”。为此,他有意选取那些“可新听睹、佐谈谐”的新奇之事来加以演绎,总是煞费苦心、千方百计地将发端于现实的故事传奇化,并且还有意通过叙述视角的变换或限知视角的采用等来增强叙事的吸引力。作者这种刻意求“奇”的创作精神,既与文人笔记、宋元话本以奇动人的创作传统一脉相承,同时又表现出以“教”驭“奇”和寓“教”于“奇”的个性特点,丰富了“奇”的思想意蕴,不过也使“二拍”之奇带上了失真之病和“诰诫连篇”之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漾初 “二拍” 传奇艺术
下载PDF
凌濛初的尚奇观与“二拍”之奇 被引量:2
6
作者 傅承洲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24,共4页
从“二拍”的书名、序言、小引以及小说中的议论可以看出,尚奇是凌初小说理论的核心内容,凌初主张小说写耳目之内、日用起居中的新奇之事,反对写耳目之外的荒诞不经之事,凌濛初的尚奇观在小说批评史上极富理论价值和创新意义。凌濛初认... 从“二拍”的书名、序言、小引以及小说中的议论可以看出,尚奇是凌初小说理论的核心内容,凌初主张小说写耳目之内、日用起居中的新奇之事,反对写耳目之外的荒诞不经之事,凌濛初的尚奇观在小说批评史上极富理论价值和创新意义。凌濛初认为“二拍”是一部奇书,“二拍”的新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题材的新奇,其次是情节的新奇,再次是观念的新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濛初 尚奇观 二拍
下载PDF
泰州学派与凌濛初 被引量:1
7
作者 熊恺妮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5-38,共4页
本文考证了凌濛初与泰州学派人物冯梦祯、汤显祖、耿定向和焦竑的直接或间接交游,以证明泰州学派对其影响。通过分析《二拍》中的人物形象,探讨凌濛初对人的合理物欲和情欲的肯定,以及对狂狷人格的赞叹。并从其哲学倾向出发,分析其小说... 本文考证了凌濛初与泰州学派人物冯梦祯、汤显祖、耿定向和焦竑的直接或间接交游,以证明泰州学派对其影响。通过分析《二拍》中的人物形象,探讨凌濛初对人的合理物欲和情欲的肯定,以及对狂狷人格的赞叹。并从其哲学倾向出发,分析其小说观:讲"真"、"出奇"、重视娱乐与教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学派 凌濛初 《二拍》
下载PDF
凌濛初戏曲小说中的侠义作品考释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永斌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8-122,共5页
本文主要考述了现存的凌氵蒙初戏曲小说中侠义作品的渊源。凌氵蒙初在创作或改编戏曲小说中侠义题材的作品时,十分重视吸取宋明笔记小说乃至民间传说中的素材,尤其重视《剑侠传》、《亘史》这两部著作。凌氵蒙初创作或改编了一些侠义题... 本文主要考述了现存的凌氵蒙初戏曲小说中侠义作品的渊源。凌氵蒙初在创作或改编戏曲小说中侠义题材的作品时,十分重视吸取宋明笔记小说乃至民间传说中的素材,尤其重视《剑侠传》、《亘史》这两部著作。凌氵蒙初创作或改编了一些侠义题材的小说和戏曲,并得到了行家们的好评,这在戏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濛初 戏曲艺术 明朝 小说 文学题材
下载PDF
凌刻本《东坡书传》考述
9
作者 倪永明 卞丽芳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89-92,共4页
从藏本著录的文字内容、钤印、避讳以及版心、字体等特征,可以得出江苏大学图书馆藏《东坡书传》一书为明末万历年间凌濛初刻本这一珍贵古籍的结论。
关键词 《东坡书传》 凌濛初刻本 考述
下载PDF
凌濛初套印本《陶靖节集》宋人批语辑考
10
作者 范子烨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7-167,192,共22页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明人凌濛初套印本《陶靖节集》集录了31家评语,共计89条,反映了他在陶渊明批评方面的宗宋倾向。这些零散的批语,客观上构成了一部具体而微的宋代陶渊明批评简史,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宋代以江西为...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明人凌濛初套印本《陶靖节集》集录了31家评语,共计89条,反映了他在陶渊明批评方面的宗宋倾向。这些零散的批语,客观上构成了一部具体而微的宋代陶渊明批评简史,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宋代以江西为核心的陶渊明批评的地域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以上31人中,江西籍贯的人最多,如王安石、欧阳修、黄庭坚、罗大经、杨万里、汤汉和洪刍等等,另如韩驹虽非江西人,却是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曾经任职于江西,祁宽则隐居于庐山,以隐逸终身。这一切似乎都在隐隐地回应着庐山脚下的隐逸诗人陶渊明。显然,文学创作的地域性与文学批评的地域性具有密切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濛初套印本《陶靖节集》 陶渊明批评 宋人批语 江西
下载PDF
凌濛初戏曲批评三题——以其《谭曲杂札》为研究的中心
11
作者 王辉斌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39-43,共5页
凌濛初的戏曲批评,以《谭曲杂札》最具代表。文章就凌濛初针对"何、王之争""沈、汤之争"所作之评论,以及其与众不同的"本色说"、以"尾声"为代表的"作法论",进行了较为具体之观照。... 凌濛初的戏曲批评,以《谭曲杂札》最具代表。文章就凌濛初针对"何、王之争""沈、汤之争"所作之评论,以及其与众不同的"本色说"、以"尾声"为代表的"作法论",进行了较为具体之观照。认为凌濛初于两场争论之所批所评,不仅皆持论客观、公正,而且颇具力度与深度,正当行者之所为,是其追求"元人风味"的戏曲认识观的具体反映。《谭曲杂札》之论"本色",不仅把"本色"与"当行"合而论之,而且还将通俗视为"本色"的内核,既机杼独出,又特色鲜明。而论"尾声",则着眼于"史"的角度,秉笔直书,融肯定与批评于一体,只眼别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濛初 《谭曲杂札》 戏曲批评
下载PDF
明末清初红拂剧改编考略
12
作者 白金杰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19-122,共4页
明末清初出现了多部红拂剧作,以张凤翼《红拂记》、凌濛初《红拂三传》、冯梦龙《女丈夫》及近年发现的曹寅《北红拂记》为代表,各剧本之间关联紧密。经比对分析可知,推陈出新是红拂剧改编的轨迹,不同的曲学主张和创作意图是红拂剧改编... 明末清初出现了多部红拂剧作,以张凤翼《红拂记》、凌濛初《红拂三传》、冯梦龙《女丈夫》及近年发现的曹寅《北红拂记》为代表,各剧本之间关联紧密。经比对分析可知,推陈出新是红拂剧改编的轨迹,不同的曲学主张和创作意图是红拂剧改编的原因。围绕红拂剧目的改编与评点,汤显祖、凌濛初、冯梦龙、吕天成、沈德符、曹寅、尤侗等曲作家、曲论家纷纷卷入其中,在曲辞、音律、情节架构、场上案头等方面表达了各自的曲学立场,从中可以窥见明末清初曲学界理论上的分歧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拂记》 《红拂三传》 《女丈夫》 《北红拂记》 凌濛初 曹寅
下载PDF
论凌初在“二拍”中的地域意识
13
作者 孙旭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77-81,共5页
 凌初的地域意识具有明确、深刻、独到、倾向的特点,这与其在艺术上富于个性与创见有关。
关键词 凌濠初 拟话本小说 地域意识 地域性
下载PDF
“二拍”中的深情男性形象析论
14
作者 刘育 《中原文化研究》 2019年第4期116-121,共6页
明中后期,尚情成为一种具有时代属性的社会思潮。俗文学作为折射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最为敏感和迅速地抓住了这一特征。与众多侧重刻画女性情感表现的相关作品不同,凌濛初在“二拍”中摹写出了一批情意深重的男性形象。作者... 明中后期,尚情成为一种具有时代属性的社会思潮。俗文学作为折射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最为敏感和迅速地抓住了这一特征。与众多侧重刻画女性情感表现的相关作品不同,凌濛初在“二拍”中摹写出了一批情意深重的男性形象。作者对传统负心汉故事模式的颠覆,既是明中后期风行于世的尚情思潮在文学文本中的一次典型映射,也清晰地反映出凌濛初本人在大时代变局下对情之真挚的深刻体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拍” 深情男性形象 凌濛初 尚情
下载PDF
试论凌濛初的小说创作及宿命论调——以《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为中心
15
作者 熊恺妮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62-65,共4页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四十卷《华阴道独逢异客江陵郡三拆仙书》讲述了古代士子考取功名的系列故事。考诸凌濛初生平经历和故事的创作时间,他将此作为《初刻拍案惊奇》的最后一篇,乃是在又一次经历了科考失利后,表达对前途失去信心...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四十卷《华阴道独逢异客江陵郡三拆仙书》讲述了古代士子考取功名的系列故事。考诸凌濛初生平经历和故事的创作时间,他将此作为《初刻拍案惊奇》的最后一篇,乃是在又一次经历了科考失利后,表达对前途失去信心、无比绝望之意。凌濛初的一腔愤懑与不平,都已包含其间。不仅如此,通过对比《初刻拍案惊奇》中其他主题的故事还可以发现,"功名命定"思想的由来渊源有自。深受佛家思想影响,凌濛初在金钱主题、婚姻主题、家庭主题的故事中,都表现出浓厚的宿命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濛初 《初刻拍案惊奇》 宿命论 科举
下载PDF
凌濛初的曲学“本色”论
16
作者 郑小雅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87-92,共6页
在晚明曲学命题“本色”内涵渐趋紧缩且日益流连于语言形式层面的理论背景下,凌濛初在其曲论阐述中由戏曲语言通达到语言之主体,一方面标举“古质自然”的语言风格,另一方面将“本色”与人物形象塑造联结起来,主张戏曲人物语言的性格化... 在晚明曲学命题“本色”内涵渐趋紧缩且日益流连于语言形式层面的理论背景下,凌濛初在其曲论阐述中由戏曲语言通达到语言之主体,一方面标举“古质自然”的语言风格,另一方面将“本色”与人物形象塑造联结起来,主张戏曲人物语言的性格化,为晚明曲学“本色”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突显出不同于其他文体“本色”论的本质特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濛初 本色 语言风格 人物个性
下载PDF
从凌濛初“二拍”看晚明士人群像
17
作者 王园园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64-71,共8页
《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明末凌濛初编纂的拟话本短篇小说集。"二拍"刻画的士人形象十分突出,是晚明士人在小说中的投影。小说中构建的士人多容貌英俊,人品端方但又不缺乏精明、圆滑,他们的治生方式、婚姻观与... 《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明末凌濛初编纂的拟话本短篇小说集。"二拍"刻画的士人形象十分突出,是晚明士人在小说中的投影。小说中构建的士人多容貌英俊,人品端方但又不缺乏精明、圆滑,他们的治生方式、婚姻观与对于科举的态度都具有鲜明的晚明时代特征。从小说中塑造的士人群体,可以管窥晚明传统规范受到冲击,新的秩序缓慢产生的社会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濛初 “二拍” 晚明 士人
下载PDF
论凌濛初的杂剧《宋公明闹元宵》
18
作者 王建平 《孝感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5-67,共3页
凌濛初是明代著名的小说家,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戏曲家,但很少有人对他的戏曲作品进行研究。 本文对他的杂剧代表作《宋公明闹元宵》展开初步分析,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关键词 凌濛初 杂剧 《宋公明闹元宵》
下载PDF
论文体视域下“二拍”对杂剧的改编
19
作者 王亚男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63-71,共9页
凌濛初的“二拍”中有一些作品是根据杂剧改编而来,比较文本之间的改编,可以看出拟话本小说与杂剧这两种文体特质的不同。改编之后,一人主唱的形式发生改变,故事的主叙事角色可非正面角色;同时在原故事基础上,增加了与叙事有关的情节或... 凌濛初的“二拍”中有一些作品是根据杂剧改编而来,比较文本之间的改编,可以看出拟话本小说与杂剧这两种文体特质的不同。改编之后,一人主唱的形式发生改变,故事的主叙事角色可非正面角色;同时在原故事基础上,增加了与叙事有关的情节或场景以延长叙事的长度,并删减一些审美场景和功能场景,从而使叙事节奏加快;叙事立场的变化也带来了叙事情绪与议论方式的区别。改编作者以对戏曲文体舞台性的脱落,对小说叙事日常化和流畅化的展现,以及创作者身份在作品中的凸显,表现了其对两种不同文体特质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濛初 “二拍” 杂剧 拟话本小说
下载PDF
《二刻拍案惊奇》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20
作者 王琦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31期18-21,共4页
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加之明朝统治者对人们思想控制力度的减弱,女性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并得以张扬。凌濛初在《二刻拍案惊奇》中塑造了大量的鲜明女性形象,其便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打破了人们对女性的传统认知。该文从大胆追求... 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加之明朝统治者对人们思想控制力度的减弱,女性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并得以张扬。凌濛初在《二刻拍案惊奇》中塑造了大量的鲜明女性形象,其便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打破了人们对女性的传统认知。该文从大胆追求自由真挚爱情,忠贞节烈、至死不渝,德才皆备、勇敢正义这3方面分析书中的女性形象,并与宋元话本中的典型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进而探讨女性形象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 女性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