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ep lingual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of tongue carcinoma with microcapsuled anticancer drug 被引量:3
1
作者 HE Hong1, HUANG Jian-qi1, PING Fei-yun1, CHEN Guan-fu1, ZHANG Su-zhan2 (1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9, China) (2Cancer Institute,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9, China)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04-708,共5页
Objective: Microcapsule chemoembolism is a promising treatment of tumors. We describe a deep lingual arterial embolization of tongue carcinoma with microcapsuled carboplatinum. Methods: Lingual artery cast specimens f... Objective: Microcapsule chemoembolism is a promising treatment of tumors. We describe a deep lingual arterial embolization of tongue carcinoma with microcapsuled carboplatinum. Methods: Lingual artery cast specimens from cadavers were microscopically examined, and 78 patients with tongue cancer were recruited and treated with the deep lingual arterial embolization therapy. Results: Microcapsule embolism occurred approximately at the fifth or sixth level of the deep lingual artery branches. The five-year survival rate was 88.5% (69 out of 78), and the ten-year survival rate 52.6% (41 out of 78). Conclusion: The deep lingual arterial embolization of tongue carcinoma with microcapsuled carboplatinum is an effective therapy to treat carcinoma in mid-margin or mid-body of the tong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ngue carcinoma artery cast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DEEP lingual ARTERIAL EMBOLIZATION ANTICANCER drug Carboplatinum
下载PDF
Macro-Micro-Anatomy of the Lingual Artery
2
作者 吴海燕 何光篪 陈尔瑜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0年第3期300-305,共6页
The macro-micro-anatomy of the lingual artery of 25 adult cadavers wasstudied.The origin of the artery is rather concentrated and the greater cornu of thehyoid bone can be used as the indicator.The entrance of the art... The macro-micro-anatomy of the lingual artery of 25 adult cadavers wasstudied.The origin of the artery is rather concentrated and the greater cornu of thehyoid bone can be used as the indicator.The entrance of the artery into the hyoglossusmuscle is almost constantly along the posterior border of the muscle,where the artery issuperficially located and easily to be exposed,and has a constant relationship with thevein and hypoglossal nerve.Thus the lingual artery can be used as the artery of a recipientarea in case of tongue reconstruction.The deep lingual artery has two types ofbranches;the short ones mainly supply the muscles of tongue while the long ones mainlysupply the mucosa by forming a submucosal network.In the muscles of tongue,minutearterioles run tortuously along the muscular fibers with abundant anastomoses betweeneach other,but no anastomosis is found to cross over the rnidline of the tongue.Be-neath the mucosa,there is an arterial network spreading all over the whole tongue notlimited to one side.The relationship of the arterial architecture to the structure and thefunctions of the tongue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gual artery deep lingual artery sublinguat artery ARTERIAL architecture macro-micro-anatomy
下载PDF
高血压综合干预对职业场所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评价
3
作者 单文萍 王馨 +4 位作者 胡真 张德娣 田野 王增武 张明芝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8-246,共9页
目的 评价在职业人群中开展高血压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2012—2015年在全国15个省份选择20个医疗机构作为分中心,每个分中心选择条件可匹配的2~4家职业场所,随机分成... 目的 评价在职业人群中开展高血压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2012—2015年在全国15个省份选择20个医疗机构作为分中心,每个分中心选择条件可匹配的2~4家职业场所,随机分成管理组(40家)和常规组(20家)。管理组实施职业场所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及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的综合干预策略,每位患者至少管理2年;常规组采用职业场所现行的管理方案,收集基线及2年后的资料。对最终入选的4 248例高血压患者(管理组3 254例和常规组994例)进行资料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为高血压生活质量问卷(MINICHAL)得分,干预效果为管理组随访前后的差值(均值)-常规组随访前后的差值(均值)。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影响MINICHAL得分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医疗资源配置、经济水平、吸烟、饮酒、运动、高血压病程和压力/紧张/易怒是职业场所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均为P<0.05)。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管理组患者MINICHAL总得分、精神维度得分和身体维度得分均优于常规组(均为P<0.01)。箱式图显示,管理组患者基线、12个月和24个月时MINICHAL总得分、精神维度得分和身体维度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经过干预后,基线收缩压高水平职工的MINICHAL总得分(β=-3.1×10^(-2))、精神维度得分(β=-1.0×10^(-2))和身体维度得分(β=-1.7×10^(-2))更低(均为P<0.05);血压得到控制的职工相较于未控制的职工MINICHAL总得分(β=-1.0)、精神维度得分(β=-0.3)和身体维度得分(β=-0.5)更低(均为P<0.01)。结论 在职业场所开展高血压综合干预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干预后血压得到控制的职工生活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职业场所 综合干预 高血压生活质量问卷
下载PDF
HLA-E基因多态性和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害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冷 付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2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HLA-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川崎病(KD)及KD并冠状动脉损害(CAL)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150例中国汉族健康儿童(对照组)及85例KD患儿组的HLA-E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 目的探讨HLA-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川崎病(KD)及KD并冠状动脉损害(CAL)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150例中国汉族健康儿童(对照组)及85例KD患儿组的HLA-E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可溶性HLA-E浓度(sHLA-E)。结果1.KD患儿组血浆sHLA-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KD患儿组中基因型为AA和GA的血浆HLA-E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基因型为GG的血浆HLA-E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35)。3.KD患儿组G型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OR=2.133,95%C I=1.452-3.132)。KD患儿组未并发CAL(NCAL)者中G型等位基因频率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OR=2.599,95%C I=1.719-3.929),且GG型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OR=2.973,95%C I=1.432-6.173),而GA型等位基因频率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结论川崎病的发病受遗传背景的影响,与HLA-E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并发症 冠状动脉损害 Hla-E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ABCD^(3)评分联合3D-ASL低灌注面积评估TIA患者短期发生脑梗死的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肖芳 陆芳 +9 位作者 张兆 王一媚 张千 陶带花 贤自强 尹家瑜 黄龙全 胡北泉 赵敬源 冯冬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6期677-681,共5页
目的探讨ABCD^(3)评分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灌注成像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7 d、90 d发生脑梗死的价值。方法纳入77例TIA患者,所有患者2 h内进行ABCD^(3)评分,依据评分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所有患者48 h内进行... 目的探讨ABCD^(3)评分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灌注成像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7 d、90 d发生脑梗死的价值。方法纳入77例TIA患者,所有患者2 h内进行ABCD^(3)评分,依据评分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所有患者48 h内进行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依据灌注面积分为3组:低灌注最大面积>3 cm^(2)组,低灌注最大面积<3 cm^(2)组,无低灌注组。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7 d、90 d是否发生脑梗死。分析ABCD^(3)评分联合3D-ASL低灌注面积评估方法、单独ABCD^(3)评分评估方法或3D-ASL低灌注面积评估方法的预测价值。结果与低危组患者比较,中危组、高危组7 d、90 d内脑梗死发生率高,与无低灌注患者比较,低灌注面积>3 cm^(2)的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高。对于TIA患者7 d内、90 d发生脑梗死的评估,联合检测更优。结论ABCD^(3)评分中危组、高危组及低灌注面积>3 cm^(2)是TIA患者早期发生脑梗的风险因素,ABCD^(3)评分联合3D-ASL低灌注面积能更有效且准确预测TIA患者脑梗死的早期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ABCD^(3)评分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 卒中风险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舌瓣设计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5
6
作者 何尚宽 徐达传 +1 位作者 王增星 靳士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为外科舌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剥制25具(50例)成人舌动、静脉标本,制作7例(14侧)舌血管铸型标本,观察舌动脉和静脉分布的规律性。结果:舌主要由2条舌动脉供血;舌的静脉每侧有5个流向,多数静脉不... 目的:为外科舌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剥制25具(50例)成人舌动、静脉标本,制作7例(14侧)舌血管铸型标本,观察舌动脉和静脉分布的规律性。结果:舌主要由2条舌动脉供血;舌的静脉每侧有5个流向,多数静脉不与动脉伴行。结论:根据需要舌瓣的蒂部可设在舌体周围的多个部位,多数舌瓣由动脉网供血,但每个舌瓣可获得一个自然的静脉引流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动脉 舌静脉 舌瓣 解剖学
下载PDF
舌动脉的形态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7
作者 何尚宽 徐达传 +2 位作者 王兴海 王增星 靳世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为临床应用提供舌动脉的形态学资料。方法:对78例成人舌动脉剥制标本和铸型标本进行观察。结果:依据舌动脉变化最大的起始段形态,可分为上弓型(69.1%),下降型(9.1%)、与面动脉共干型(20.0%)和与甲状腺... 目的:为临床应用提供舌动脉的形态学资料。方法:对78例成人舌动脉剥制标本和铸型标本进行观察。结果:依据舌动脉变化最大的起始段形态,可分为上弓型(69.1%),下降型(9.1%)、与面动脉共干型(20.0%)和与甲状腺上动脉共干型(1.8%)四个类型。结论:舌动脉第一段的位置、形态个体差异很大,临床外科有关手术应予注意,第2~4段的位置和形态较为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动脉 类型 形态学
下载PDF
舌脉诊和舌瓣外科有关的动脉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何尚宽 王兴海 +3 位作者 王增星 钟世镇 靳士英 陈以师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8,共5页
观察了50侧舌动脉剥制标本和14侧舌动脉或动静脉铸型腐蚀标本.根据其走行,舌动脉应分为起始段、舌骨舌肌段、舌深动脉升段和舌深动脉水平段.舌根血供来自舌根动脉(平均2.3支)、腭升动脉和扁桃体动脉;舌体血供来自舌深动脉... 观察了50侧舌动脉剥制标本和14侧舌动脉或动静脉铸型腐蚀标本.根据其走行,舌动脉应分为起始段、舌骨舌肌段、舌深动脉升段和舌深动脉水平段.舌根血供来自舌根动脉(平均2.3支)、腭升动脉和扁桃体动脉;舌体血供来自舌深动脉发出的舌体动脉(平均25.1支);舌下动脉供应舌下腺、舌腹侧和口底组织;舌系带动脉由舌深动脉末端分支与面动脉颏下支吻合组成.舌两侧的舌根动脉和舌体动脉被舌中隔完全分开,仅有舌背面粘膜下动脉网越过中线;舌根、舌体中份背面和舌尖偶可见0.2mm左右的血管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动脉 舌诊 舌瓣 中医诊断 中医解剖
下载PDF
顺铂-白蛋白微球舌动脉导向治疗舌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昌美 李宏卫 +3 位作者 温玉明 傅风华 李龙江 王晓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4-137,I006,共5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平均粒径56.3μm的顺铂-白蛋白微球(CDDP-AMS)100mg(含CDDP13.6mg),经舌动脉灌注治疗舌部鳞癌患者11例,临床及病理观察,灌注后4周的病理标本已无癌巢及确切散在癌细胞,灌注后5... 采用自行研制的平均粒径56.3μm的顺铂-白蛋白微球(CDDP-AMS)100mg(含CDDP13.6mg),经舌动脉灌注治疗舌部鳞癌患者11例,临床及病理观察,灌注后4周的病理标本已无癌巢及确切散在癌细胞,灌注后5~6周临床肿瘤创面已消失,但因患侧舌体有纤维组织形成,难于判定肿瘤瘤体变化,通过4例在灌注后未行瘤体切除病例半年以上观察,肿块消失,舌体柔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白蛋白微球 鳞状细胞癌 舌肿瘤 栓塞疗法
下载PDF
磁共振3D-Tricks技术在评估舌动脉解剖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忠平 李咏梅 +6 位作者 欧阳羽 吕发金 罗天友 陈璇 曾春 侯焕新 黄富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评价MR血管成像技术-三维时间分辨力对比剂动力成像(Three-dimenstionaltime-resolved imaging of contrast Kinetics,3D-Tricks)对舌动脉形态显示能力。方法纳入研究对象43例进行3D-Tricks序列扫描,其均无颈部和脑部血管性疾病;利... 目的评价MR血管成像技术-三维时间分辨力对比剂动力成像(Three-dimenstionaltime-resolved imaging of contrast Kinetics,3D-Tricks)对舌动脉形态显示能力。方法纳入研究对象43例进行3D-Tricks序列扫描,其均无颈部和脑部血管性疾病;利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强度投影(MIP)技术对舌动脉进行三维重建,观察舌动脉起源、形态、走行,并测量舌动脉起始点、舌骨大角段距颈动脉分叉距离以及舌动脉起始点距舌骨大角段的距离。结果 43例研究对象共显示86侧舌动脉,其中58侧直接起始于颈外动脉,27侧与面动脉、1侧与甲状腺上动脉共干且起始于颈外动脉。舌动脉在舌骨大角处较恒定,以颈动脉分叉为标志,舌骨大角段舌动脉位于颈动脉分叉上方45侧,平行于颈动脉分叉9侧,低于颈动脉分叉32侧。86侧舌动脉起始部内径为(2.88±0.46)mm,距离颈动脉分叉处为(1.33±0.62)cm,距离舌动脉舌骨大角段为(1.28±0.61)cm。结论 3D-Tricks技术能无创性显示舌动脉形态,并能获得活体的解剖学资料,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三维时间分辨力对比剂动力成像 舌动脉 解剖学
下载PDF
口外结扎舌动脉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大军 李鑫 +3 位作者 刘亚国 谭宏 刘兴国 雍刘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 :为口外舌动脉结扎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 30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上 ,对舌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段和各段的重要毗邻等进行解剖观测。结果 :舌动脉单独起于颈外动脉者占 6 6 .7% ,与面动脉共干者占 2 3 .3 % ,与... 目的 :为口外舌动脉结扎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 30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上 ,对舌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段和各段的重要毗邻等进行解剖观测。结果 :舌动脉单独起于颈外动脉者占 6 6 .7% ,与面动脉共干者占 2 3 .3 % ,与甲状腺上动脉共干者占 10 .1%。舌动脉起始处的外径为 (3 .4±0 .6 )mm。起点至颈总动脉分叉处的距离为 (1.1± 0 .5 )cm。舌动脉全程可分为 4段 ,即 :起始段、舌骨舌肌段、升段和水平段。舌骨舌肌段位置恒定 ,部位表浅 ,体表标志明确 ,血管周围无重要结构。结论 :舌动脉舌骨舌肌段是行口外舌动脉结扎最理想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动脉 动脉结扎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舌癌贯通口底切除的术式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海林 黄文孝 +6 位作者 陈杰 唐瑶云 包荣华 王俊琦 李晋芸 钟外生 谭平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95-99,共5页
目的分析舌癌口底区淋巴结转移分布的特点,探讨舌癌贯通口底切除的合理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行舌-口底-颈联合根治的舌癌病例,所有患者均行下颌骨舌侧骨膜与舌骨之间患侧口底组织贯通切除的手术方式,将口底区标本分成舌淋巴结和舌... 目的分析舌癌口底区淋巴结转移分布的特点,探讨舌癌贯通口底切除的合理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行舌-口底-颈联合根治的舌癌病例,所有患者均行下颌骨舌侧骨膜与舌骨之间患侧口底组织贯通切除的手术方式,将口底区标本分成舌淋巴结和舌动脉起始部淋巴结两组进行病理分析,观察术后口底瘘发生几率和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并对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舌淋巴结出现率23.1%(7/26);舌动脉起始部淋巴结出现率15.3%(4/26)。在出现舌淋巴结患者中转移率为71.4%(5/7);在出现舌动脉起始部淋巴结患者中转移率为50.0%(2/4)。术后口底瘘的发生率为7.7%(2/26)。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经口进食。随访期内4例患者发生对侧颈部或咽旁、咽后淋巴结转移,全部26例患者未见原发灶、患侧颌下、患侧舌骨区、患侧颈部复发。结论舌癌贯通口底切除术式符合淋巴引流规律,彻底清扫了口底淋巴引流通路及可能出现的舌淋巴结及舌动脉起始端淋巴结,经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肿瘤局部及区域转移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舌淋巴结 舌动脉起始端淋巴结 口底 贯通切除
下载PDF
经舌动脉药物灌注化疗的应用解剖及铸型观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殷学民 戴景兴 +3 位作者 余磊 李忠华 秦建强 钟世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7-499,共3页
目的 :为临床经舌动脉药物灌注治疗舌癌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解剖观测 15具共 30侧成人头颅标本舌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 :舌动脉为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之一 ,其起点平舌骨大角尖处 ,至颈动脉分叉处距离为 (0 .... 目的 :为临床经舌动脉药物灌注治疗舌癌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解剖观测 15具共 30侧成人头颅标本舌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 :舌动脉为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之一 ,其起点平舌骨大角尖处 ,至颈动脉分叉处距离为 (0 .86± 0 .33)cm ,其起点外径为 (2 .4± 0 .3)mm。舌动脉行经舌骨舌肌深面后分为舌背动脉及舌深动脉终末支。左、右舌深动脉分别行于两侧的舌肌内形成舌粘膜下动脉网 ,不跨越舌正中纤维隔。结论 :舌动脉起点较固定 ,管径较粗 ,行程恒定 ,末梢血管形成舌粘膜下动脉网 ,有利于药物滞留 ,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动脉 动脉灌注化疗 应用解剖 血管铸型 舌癌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舌动脉CT成像测量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树华 石洪金 +4 位作者 吴大海 暴继敏 杨本强 董卫东 吴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间舌动脉CT血管成像(CTA)特点,为临床中线舌部分切除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对93例OSAHS患者进行舌咽区上呼吸道CT扫描和舌动脉CTA成像测量,比较不同舌腭关系分型的OSAHS患者组各项测量...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间舌动脉CT血管成像(CTA)特点,为临床中线舌部分切除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对93例OSAHS患者进行舌咽区上呼吸道CT扫描和舌动脉CTA成像测量,比较不同舌腭关系分型的OSAHS患者组各项测量参数的差异。结果 4组不同舌腭关系分型的OSAHS患者间年龄、AHI、LSaO2和舌宽无明显差别,但BMI、舌后区呼吸道截面积、舌宽、舌长和舌厚度存在明显差别。4组间舌动脉长度(mm)分别为93.6±15.84、95.9±16.39、99.6±15.19、110.0±12.16;舌盲孔区舌动脉深度(mm)分别为27.4±5.81、27.3±4.28、28.0±4.43、31.2±6.38;舌动脉间距(mm)分别为21.7±3.57、23.1±4.90、22.8±5.53、25.6±4.60,组间差异均显著。舌动脉深度和间距分别与舌厚和舌宽显著相关。结论不同舌腭关系分型的OSAHS患者间舌动脉走行和测量参数存在明显差别,差别的原因与舌体肥厚等解剖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舌切除术 舌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5- Fu经不同给药途径持续灌注后舌及下颌下淋巴结内浓度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易杰 黄桂林 +3 位作者 乔薪瑾 张霓霓 姚礼 胡晓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比较舌动脉及股静脉持续灌注5-氟尿嘧啶(5-Fu)后,不同时间点舌及区域淋巴结组织、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方法:16只健康家犬称重后随机分为A组(舌动脉给药)和B组(股静脉给药),2组均持续24 h灌注5-Fu。在6、12、18、24 h分别切取灌注侧... 目的:比较舌动脉及股静脉持续灌注5-氟尿嘧啶(5-Fu)后,不同时间点舌及区域淋巴结组织、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方法:16只健康家犬称重后随机分为A组(舌动脉给药)和B组(股静脉给药),2组均持续24 h灌注5-Fu。在6、12、18、24 h分别切取灌注侧舌体及下颌下淋巴结;在不同时间点采集对侧股静脉血浆样品。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r-HPLC)组织样品及血浆中的5-Fu含量。结果:在各时间点,A组置泵侧舌体及下颌下淋巴结内药物浓度明显高于B组(P<0.01)。给药2 h后B组血浆浓度均高于A组(P<0.05)。结论:5-Fu舌动脉持续灌注后,同侧下颌下淋巴结及舌组织中浓度明显高于全身灌注,血浆药物浓度低于全身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舌动脉持续灌注 舌及下颌下淋巴结 药物浓度
下载PDF
舌动脉解剖特点和化学栓塞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剑奇 杨明达 孙春晓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55-257,共3页
通过对3例新鲜男尸的舌动脉铸型研究和用自制抗癌药物微囊对8例舌癌病人的舌动脉栓塞治疗。结果表明,由于舌动脉解剖特点,微囊栓塞部位相当于舌深动脉第5~7级分支,且微囊易流向舌缘舌背。因此抗癌药物微囊舌动脉栓塞治疗较适宜... 通过对3例新鲜男尸的舌动脉铸型研究和用自制抗癌药物微囊对8例舌癌病人的舌动脉栓塞治疗。结果表明,由于舌动脉解剖特点,微囊栓塞部位相当于舌深动脉第5~7级分支,且微囊易流向舌缘舌背。因此抗癌药物微囊舌动脉栓塞治疗较适宜于位舌缘中部的舌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舌动脉栓塞 化学栓塞术 解剖 栓塞疗法
下载PDF
DSA介入狗舌动脉5-Fu和CBP灌注+栓塞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宁毅 王良忠 +3 位作者 王岩青 马霖 李子祥 王松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2-6,共5页
目的:研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介入舌动脉灌注及静脉注射抗癌药物后,血和局部组织中药物浓度,以及肝肾功能、血相变化,为临床介入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5只狗分为3组,第一组A、B2只狗,第二组C、D2只狗,第三组E1只狗,经股动脉... 目的:研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介入舌动脉灌注及静脉注射抗癌药物后,血和局部组织中药物浓度,以及肝肾功能、血相变化,为临床介入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5只狗分为3组,第一组A、B2只狗,第二组C、D2只狗,第三组E1只狗,经股动脉DSA介入舌动脉灌注5-Fu、卡铂各75mg,明胶海绵栓塞;另一组静脉注射等量5-Fu与卡铂,于10min、20min、30min至5天,检查舌、颊组织及血中药物浓度、肝肾功能、血常规,6周后处死,行舌动脉病理检查。结果:DSA介入舌动脉药物灌注+栓塞术后10min、20min、30min舌组织中药物含量是静脉注射药物的25、20、4倍,30min后血中药物浓度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肝肾功能、血常规两组差别不大,舌动脉经灌注后其内膜不完整,平滑肌细胞较多空泡样变。结论:DSA动脉介入灌注栓塞,可增加局部组织中抗癌药物浓度,提高药物的抗瘤性,对提高治疗效果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动脉灌注 静脉注射 介入治疗 舌动脉 血药浓度 动物实验 头颈部恶性肿瘤
下载PDF
IVIM-DWI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及与常规DWI和ASL成像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黄珊 曾梦华 +3 位作者 唐小平 顾太富 尹建华 肖新兰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6-820,共5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常规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进行对照分析。方法:34例低级别胶质瘤和31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在术前行3.0T MR IVIM-DWI和ASL扫...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常规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进行对照分析。方法:34例低级别胶质瘤和31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在术前行3.0T MR IVIM-DWI和ASL扫描。数据经后处理获得肿瘤的慢扩散系数D、快扩散系数D~*、快扩散容积分数f、ADC和CBF值。比较各项参数值在高级别和低级别胶质瘤间的差异,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对肿瘤的D、D~*和f值与ADC和CBF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的D、f和ADC值均显著低于低级别组,CBF和D~*值显著高于低级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值取0.688×10^(-3)mm^2/s、D~*值取2.77×10^(-3)mm^2/s时,可作为高、低级别胶质瘤分级的参考阈值;D~*值的诊断效能最好(AUC=0.88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5%和73.5%。CBF、ADC、D、f及f×D~*值的AUC分别为0.844、0.796、0.796、0.745及0.587。肿瘤的ADC值与D、f值均呈正相关,与D~*值呈负相关(P<0.05);而CBF值与D~*值呈正相关,与D值呈负相关(P<0.05),与f值无显著相关性。结论:IVIMDWI对于胶质瘤术前分级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与DWI及ASL成像相比各有优势,三种检查可相互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a血清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及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庆娜 黄山 +6 位作者 许健 冯勤颖 张春阳 陈洁 田禾 刘志琴 王荣品 《贵州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HIF-1a血清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经双源CT检查诊断为无钙化积分和有不同钙化积分的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IF-1a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其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性能。结果 HIF-1a在对照组与... 目的探讨HIF-1a血清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经双源CT检查诊断为无钙化积分和有不同钙化积分的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IF-1a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其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性能。结果 HIF-1a在对照组与不同钙化积分疾病组之间、以及对照组与疾病组之间其血清浓度水平差异显著,疾病组中HIF-1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钙化积分与HIF-1a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HIF-1a其曲线下面积为0.826,诊断阈值为56.53pg/mL,诊断敏感度为73.30%,特异性为73.50%,Youden指数为0.517。结论 HIF-1a在对照组和疾病组中表达不同,与钙化积分呈正相关,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明显,对临床预防和早期诊断冠心病起到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a 冠心病 冠状动脉钙化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胎儿舌动脉结扎后舌血供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路彤彤 赵怡芳 张文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舌动脉结扎后舌的血液供应及其来源,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收集新鲜胎儿(6个月以上)尸体标本20具,随机采用以下方法之一进行实验:(1)氧化铅灌注血管造影;(2)甲基丙烯酸甲酯血管铸型及扫描电镜观察;(3)墨汁灌注透明及... 目的探讨舌动脉结扎后舌的血液供应及其来源,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收集新鲜胎儿(6个月以上)尸体标本20具,随机采用以下方法之一进行实验:(1)氧化铅灌注血管造影;(2)甲基丙烯酸甲酯血管铸型及扫描电镜观察;(3)墨汁灌注透明及组织学切片观察。结果舌动脉结扎后起自面动脉的舌下动脉、颏下动脉成为口底组织的血供来源,它们与起自舌动脉的舌下动脉存在吻合;舌下动脉与舌深动脉之间存在吻合。结论舌动脉结扎后,舌体组织可通过口底途径间接从颏下动脉或面动脉其它分支获得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供应 舌动脉 结扎 胎儿 解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