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5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星任务管控系统实战化检验分析与研究
1
作者 陈站华 李国勇 +2 位作者 高朝晖 余敬东 曹雁军 《计算机与网络》 2024年第2期144-149,共6页
随着航天系统运用由业务运行模式向作战使用模式转变,对卫星任务管控系统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的检验试验基于满足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条件单一、检验流程固定。为有效预防系统在使用中出现“不好用”“不实用”的现象... 随着航天系统运用由业务运行模式向作战使用模式转变,对卫星任务管控系统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的检验试验基于满足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条件单一、检验流程固定。为有效预防系统在使用中出现“不好用”“不实用”的现象,深入分析系统的实战化要求,构建了测试过程模型,提出了在上线前对系统进行全链路压测的测试方法。通过多角度想定系统应用场景,选取多样本数据,实现了最大限度地模拟实战环境,检验了系统的作战使用效能,为信息系统的实战化检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验模式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战化检验 任务管控系统 全链路压测 场景
下载PDF
2016至2020年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分析
2
作者 励晓涛 董杰 +2 位作者 凌霞 祝宏 吴丹霄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4期11-14,共4页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为本地区降低HIV经输血传播风险,制定有效献血者招募及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病原体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为本地区降低HIV经输血传播风险,制定有效献血者招募及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病原体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testing,NAT)对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杭州地区902847例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抗HIV-Ⅰ/Ⅱ抗体/抗原和HIVRNA检测。抗-HIV抗体/抗原或HIVRNA反应性标本送杭州市疾病控制中心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法和NAT进行确认。结果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杭州地区共检测HIV确证阳性103例,阳性检出率为0.01%,其中101例ELISA和NAT筛查均为阳性反应,2例ELISA筛查为阴性反应,NAT为阳性反应。103例感染者中,以男性(91.26%,94/103)、18~35岁(69.90%,72/103)、初次献血者(68.93%,71/103)为主。2016至2020年献血者HIV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7.181,P=0.007)。男女献血者HIV阳性率各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36,P=0.350;χ^(2)=0.653,P=0.957)。各年龄组献血者HIV阳性率各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378,P=0.173;χ^(2)=2.318,P=0.678;χ^(2)=5.284,P=0.259;χ^(2)=9.183,P=0.057)。结论近5年HIV感染在杭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呈低流行水平,但仍存在感染风险,应加强在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并且应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选择合适的检测策略,保证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HIV感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核酸检测
下载PDF
血清中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母润红 常明珠 +4 位作者 崔云鹤 李亭昱 李志萍 郭笑 朱建宇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20-225,共6页
抗体检测与核酸检测的联合诊断方式在新冠疫情早期流调溯源、感染确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产品的开发主要基于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免疫层析技术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研究,每种检测方法各有... 抗体检测与核酸检测的联合诊断方式在新冠疫情早期流调溯源、感染确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产品的开发主要基于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免疫层析技术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研究,每种检测方法各有优势与不足,在检测性能上也各有差异,相关检测产品相继问世并不断更新优化。本文介绍相关检测方法的检测性能、研究进展等,为临床方法选择、新型抗体检测产品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推进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产品的应用与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 抗体检测 酶联免疫 免疫层析 化学发光
下载PDF
AFDX网络配置测试技术研究
4
作者 陈芳 吕广喆 +2 位作者 林伟 侯溪溪 马春燕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4-520,共7页
终端系统作为AFDX网络数据传输的关键部分,其优劣决定着整个AFDX网络的通信性能。为了测试验证端系统功能,评估AFDX网络的传输性能,提出了一种AFDX网络配置测试方法。设计端系统的配置测试规范,建立端系统测试总体框架,对端系统的测试... 终端系统作为AFDX网络数据传输的关键部分,其优劣决定着整个AFDX网络的通信性能。为了测试验证端系统功能,评估AFDX网络的传输性能,提出了一种AFDX网络配置测试方法。设计端系统的配置测试规范,建立端系统测试总体框架,对端系统的测试响应机制进行研究,规范化测试流程,生成的配置文件作为算法设计的输入信息。设计激励数据生成算法,建立激励数据生成框架,对数据发送的约束条件进行形式化定义,利用SMT求解器,生成激励数据发送时刻表。激励数据发送时刻表作为输入,利用TestCenter网络测试平台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模拟当前AFDX网络配置在高负载数据流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DX网络 端系统 虚拟链路 自动化测试
下载PDF
三种血清学方法和qPCR方法在鸡滑液囊支原体检测中的综合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婷婷 赵佳 +7 位作者 马爽 陈杨 樊鹏程 毕涛旭 楚电峰 郭梦娇 吴艳涛 张小荣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119,共7页
为评价不同方法对鸡滑液囊支原体(MS)活疫苗免疫和非免疫状态鸡群的监测效果,研究分别采用HI、SPA与ELISA三种抗体检测方法和qPCR方法同步对某养殖场A、B和C三组鸡群进行MS感染和抗体水平监测,其中A鸡群23日龄免疫MS活疫苗(MS-H株),B、... 为评价不同方法对鸡滑液囊支原体(MS)活疫苗免疫和非免疫状态鸡群的监测效果,研究分别采用HI、SPA与ELISA三种抗体检测方法和qPCR方法同步对某养殖场A、B和C三组鸡群进行MS感染和抗体水平监测,其中A鸡群23日龄免疫MS活疫苗(MS-H株),B、C鸡群不免疫MS疫苗。结果显示: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所测MS抗体阳性率趋势基本一致,HI抗体效价变化规律和ELISA抗体效价变化规律相似,但血清学方法相对于qPCR方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qPCR可以最早发现MS野毒感染,且在使用活疫苗免疫的情况下对疫苗和野毒进行鉴别检测。研究提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qPCR可以作为MS首选的监测方法;当检测条件受限时,上述三种血清学方法同样也可以用于评估MS野毒感染状况,但对结果的判断受母源抗体水平、疫苗免疫状况、野毒感染时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结果判断时应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滑液囊支原体 血凝抑制试验 血清平板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qPCR
下载PDF
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消能梁暗置侧向支撑设计
6
作者 骆顺心 刘旭东 +3 位作者 沈琪 彭林立 刘炳清 熊世树 《建筑技术》 2024年第18期2196-2200,共5页
在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中,针对钢结构住宅等建筑中不能接受常规消能梁侧向支撑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在消能梁段端部的楼板内设置型钢连接件及暗梁组成的暗置侧向支撑。有限元模拟分析表明,在规范规定的消能梁段下翼缘侧向水平荷载的作用下... 在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中,针对钢结构住宅等建筑中不能接受常规消能梁侧向支撑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在消能梁段端部的楼板内设置型钢连接件及暗梁组成的暗置侧向支撑。有限元模拟分析表明,在规范规定的消能梁段下翼缘侧向水平荷载的作用下,该消能梁暗置侧向支撑能显著减小消能梁的扭转变形和侧向弯曲变形;在考虑消能梁上局部楼板失效的情况下,暗置侧向支撑也能提供消能梁合适的扭转约束刚度。通过某工程的原位静荷载试验,验证了该暗置支撑对消能梁发挥的预期侧向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 装配式钢结构 消能梁 暗置侧向支撑 静载试验
下载PDF
不同品牌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8对比研究
7
作者 张梅 阳小凤 +2 位作者 饶忠美 余福勋 叶芝旭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741-744,749,共5页
目的 对比研究2种不同品牌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人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情况。方法 不同浓度聚肌胞苷酸(Poly I:C)刺激A549细胞10、24 h,收集细胞上清液,共获得40份样本,分为1~10组,每组4份。采用2种ELISA试剂盒(试剂盒A... 目的 对比研究2种不同品牌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人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情况。方法 不同浓度聚肌胞苷酸(Poly I:C)刺激A549细胞10、24 h,收集细胞上清液,共获得40份样本,分为1~10组,每组4份。采用2种ELISA试剂盒(试剂盒A、试剂盒B)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8水平,对比2个试剂盒检测得到的组间数据或同组数据的一致性或差异性。结果 2种试剂盒拟合曲线中相关系数值分别为:0.999 600、0.999 602,检测标准品结果相关性良好。试剂盒B检测样品1、2组中IL-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试剂盒A检测样品1、2组中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试剂盒检测样品8、9组及样品9、10组中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仅试剂盒B检测样品1、5组中IL-8水平明显低于试剂盒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品牌ELISA试剂盒均可用于检测IL-8水平,但检测结果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为避免实验误差,研究中应尽量选择同一个厂家生产的同品牌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上皮细胞 白细胞介素-8 细胞培养 实验室检测
下载PDF
电源柜可靠性增长试验方案制定研究
8
作者 谢强 李健 侯益杨 《环境技术》 2024年第8期64-72,共9页
在产品的研制阶段,可靠性增长试验是一种能够充分暴露产品的潜在缺陷以及薄弱环节的手段,然后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并验证改进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水平。本文旨在对电源柜的可靠性增长试验方案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电源柜薄... 在产品的研制阶段,可靠性增长试验是一种能够充分暴露产品的潜在缺陷以及薄弱环节的手段,然后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并验证改进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水平。本文旨在对电源柜的可靠性增长试验方案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电源柜薄弱环节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试验方案,提高电源柜的可靠性水平,确保其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运行。最后,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该试验方案的有效性,确保电源柜可靠性增长总体目标的实现,为后续电源柜提高可靠性水平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方案 可靠性增长 薄弱环节 加速试验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法与核酸检测技术在血站血液标本乙肝病毒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饶晓安 李丽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核酸检测(NAT)技术在血站血液标准乙肝病毒(HBV)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血站采集的血液标本12282份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接受ELISA、NAT检测,以电化学免疫发光法(ECLIA)检测结... 目的探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核酸检测(NAT)技术在血站血液标准乙肝病毒(HBV)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血站采集的血液标本12282份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接受ELISA、NAT检测,以电化学免疫发光法(ECLIA)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做一致性分析,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窗口期、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2、阳性率、漏诊率差异,比较不同HBV感染状态患者HBV-DNA阳性率差异。结果ELISA检测HBV的窗口期高于NAT(P<0.05),准确度、灵敏度低于NAT,漏诊率高于NAT(均P<0.05);ELISA、NAT检测HBV的特异度、阳性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大三阳的HBV-DNA阳性率均高于小二阳、小三阳(均P<0.05);小二阳、小三阳两者的HBV-DNA阳性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ELISA与NAT均可良好应用于HBV检测,且NAT具备更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和更低的漏诊率,可良好反映HBV的传染性,是ELISA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核酸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标本
下载PDF
柔性直流输电用干式直流电容器工况验证试验回路研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盖斌 贾华 +5 位作者 张腾 徐子萌 吴云翼 易承乾 陈炎 张波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24年第1期169-174,共6页
干式直流电容器作为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核心组件,尚未开展阀组级工况试验验证。通过对目前实验室条件下换流阀组件运行情况的调研,确定采用被试阀段与陪试阀段对拖运行的拓扑,以满足验证试验回路构建的要求。通过仿真分析和系统试验,... 干式直流电容器作为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核心组件,尚未开展阀组级工况试验验证。通过对目前实验室条件下换流阀组件运行情况的调研,确定采用被试阀段与陪试阀段对拖运行的拓扑,以满足验证试验回路构建的要求。通过仿真分析和系统试验,证明在满足经济性和实用性要求下,正常工作时回路各阀段至少需要5个子模块串联。考虑到该试验回路需要针对不同型号规格的电容器开展运行试验,叠层母排采用了特殊的设计,方便参数测量和电容器更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直流电容器 工况验证试验回路 子模块 仿真 输出电压波形 阀段间电流波形
下载PDF
白带常规检验中实施阴道炎五联检验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宋杨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8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白带常规检验中实施阴道炎五联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1例行白带常规检验的患者,患者均接受显微镜检验、阴道炎五联检验,观察其检验结果。结果与显微镜法相比,阴道炎五联检法在白细胞增多、阴道滴虫、乳酸杆菌检验方面比较,... 目的探讨白带常规检验中实施阴道炎五联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1例行白带常规检验的患者,患者均接受显微镜检验、阴道炎五联检验,观察其检验结果。结果与显微镜法相比,阴道炎五联检法在白细胞增多、阴道滴虫、乳酸杆菌检验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炎五联检法的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检出率比显微镜检法更高(P<0.05)。显微镜检法检出I度6例,Ⅱ度20例,Ⅲ度27例,IV度28例;阴道炎五联检法检出I度7例,Ⅱ度20例,Ⅲ度26例,IV度28例,两种检验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炎五联检验在白带常规检验中,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带常规检验 阴道炎五联检验 显微镜检法
下载PDF
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的XLPE不同尺度缺陷研究
12
作者 廉泽 李新禹 +2 位作者 俞华 冯阳 李盛涛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8,共9页
交联聚乙烯(XLPE)在生产、敷设、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产生不同尺度的结构缺陷,进而影响XLPE的电气性能。本文对XLPE电力电缆中常见的分子缺陷、聚集态结构缺陷与宏观气隙缺陷进行了重构,并结合X射线衍射测试(XRD)与太赫兹时... 交联聚乙烯(XLPE)在生产、敷设、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产生不同尺度的结构缺陷,进而影响XLPE的电气性能。本文对XLPE电力电缆中常见的分子缺陷、聚集态结构缺陷与宏观气隙缺陷进行了重构,并结合X射线衍射测试(XRD)与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的透射和反射模块对3种尺度的缺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太赫兹时域光谱的电压幅值、相位信息分别表现出关于极性分子与聚集态结构变化的敏感特性;通过太赫兹时域光谱透射与反射模块的联用技术,可精准识别并计算出内部气隙缺陷的位置及尺寸,实现对不同尺度缺陷的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太赫兹时域光谱 缺陷 无损检测
下载PDF
车载SerDes传输性能快速检测实现方案
13
作者 邵金兵 《电子质量》 2024年第8期22-29,共8页
图像感知系统与图像显示系统与人类视觉功能接近,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在车载ADAS/ADS中,图像感知系统与图像显示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高清数字摄像头和高清显示设备的应用,催生了新的高速链路传输技术,SerDes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被广泛采... 图像感知系统与图像显示系统与人类视觉功能接近,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在车载ADAS/ADS中,图像感知系统与图像显示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高清数字摄像头和高清显示设备的应用,催生了新的高速链路传输技术,SerDes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被广泛采用。芯片厂商提供了各种评价SerDes高速链路的传输性能的方案,其中Link Margin测试具有速度快,可操作性强,测试结果准确,容易实现现场测试等特点。介绍了一种简单易操作,可平台测试,也可实车测试的SerDes Link Margin测试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感知系统 图像显示系统 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自动驾驶系统 SERDES Link Margin测试 高速链路
下载PDF
换流阀用直流支撑电容器试验方法探讨
14
作者 贺满潮 魏玲艳 赵倩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24年第3期52-56,共5页
换流阀用直流支撑电容器在用电力电子电容器标准中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对电容器缺乏可供参考的参数;国内换流阀用直流支撑电容器电气性能按GB/T 17702标准规定条款要求进行的试验,由于国内生产是处于开始阶段,一... 换流阀用直流支撑电容器在用电力电子电容器标准中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对电容器缺乏可供参考的参数;国内换流阀用直流支撑电容器电气性能按GB/T 17702标准规定条款要求进行的试验,由于国内生产是处于开始阶段,一些厂家的生产试验设备也在完善中,不能完全满足标准方面的要求;金属化膜电容器在运行中存在电容量会随着时间的增加缓慢衰减,国内外无相关高压金属化膜电容器长时间运行的经验,要保证长时间可靠的运行等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主要讨论的试验项目有电容及损耗角正切测量、密封性试验、热稳定性试验、短路放电试验、破坏试验、外壳爆破能量试验、自愈性试验等,并提出笔者的见解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支撑电容器 换流阀 试验方法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5
作者 厍广庭 严进秋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6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究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疑似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行ECLIA、ELISA检... 目的:探究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疑似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行ECLIA、ELISA检验,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108例疑似乙肝患者经qPCR确诊79例。ECLIA灵敏度与准确率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验方法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0)。ECLIA乙肝E抗体(HBe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验方法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4)。79例确诊病例中HBsAg阳性42例。HBsAg 1.01~3.00 IU/mL时,两种检验方法HBsAg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 0.06~1.00 IU/mL时,ECLIA HBsAg检出率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LIA在HBV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优于ELISA,诊断效能及低水平HBsAg检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电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血清学检验
下载PDF
不同技术应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价值研究
16
作者 李旺胜 黄平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3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技术应用于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度怀疑乙肝感染患者5836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技术应用于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度怀疑乙肝感染患者5836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ELISA、CLIA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技术与qPCR检测的检测结果、诊断效能、对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检出率。结果5836例高度怀疑乙肝感染患者经qPCR检测后,确诊为阳性者3033例、阴性2803例。经CLIA检测诊断为阳性2903例、阴性2933例,其中仅有2790例确诊为乙肝感染患者;经ELISA检测诊断为阳性2921例、阴性2915例,其中仅有2731例确诊为乙肝感染患者。与ELISA相比,CLIA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的阳性检出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式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ELISA,CLIA应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效能更佳,且能够有效提升HBsAg、HBeAg阳性检出率,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DS90UB949A的车载大屏测试系统
17
作者 胡孙杰 《汽车电器》 2024年第7期71-73,75,共4页
文章首先阐述以DS90UB949A作为核心的HDMI转FPD-LinkIII视频传输原理,以及IIC远程透传功能的原理,最后详细介绍STM32F407单片机实现USB通信控制、IIC工作模式及数据配置、EDID参数设置、DS90UB949A工作模式配置和IIC透传触摸报点等功能。
关键词 STM32 单片机 FPD-Link 车载大屏 测试
下载PDF
比较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结果分析
18
作者 杨柳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8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上的结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就诊的10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均对就诊患者进行血清标本采集,并分别实行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以病理结...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上的结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就诊的10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均对就诊患者进行血清标本采集,并分别实行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结果ELISA法的乙肝两对半阳性率比化学发光法低,差异明显(P<0.05);ELISA法检测结果22例阳性,78例阴性;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69例阳性,31例阴性。化学发光法在乙肝两对半阳性抗体上的灵敏度、准确性和阳性预测值比ELISA法高(P<0.05),其特异度、阴性预测值较ELISA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两对半检测上选择化学发光法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更具有良好优势,而且化学发光法作为一种半定量检验,更具临床检测价值和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肝两对半
下载PDF
串行链路IBIS-AMI模型信号完整性分析及优化
19
作者 杨云普 王青 曾燕萍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4期882-891,共10页
为解决高速串行链路通信时由于均衡器未精细配置导致的信号完整性问题,通过研究IBIS-AMI模型均衡结构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使用田口试验法建立仿真试验,实现各均衡参数优化,解决了均衡器参数需要精细配置的问题。建立并分析一阶线性模型... 为解决高速串行链路通信时由于均衡器未精细配置导致的信号完整性问题,通过研究IBIS-AMI模型均衡结构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使用田口试验法建立仿真试验,实现各均衡参数优化,解决了均衡器参数需要精细配置的问题。建立并分析一阶线性模型,对最佳参数组合下的眼图做出预测,并将仿真值与预测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最佳参数组合的准确性。在最佳均衡参数下,发射端与接收端得到的预测值和仿真值最大偏差不超过6%,证明了该最佳参数组合是准确的。眼图扩张程度提升了25%,信号质量明显变好,为系统驱动程序设置与信号完整性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完整性 IBIS-AMI 田口试验 高速串行链路 眼图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乙肝的诊断价值研究
20
作者 张贵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1期78-81,共4页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诊断价值。方法66例乙肝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3例。常规组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诊断,研究组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诊断价值。方法66例乙肝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3例。常规组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诊断,研究组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血清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e抗体(HBeAb)、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检率及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的满意度。结果常规组患者阳性检出率为78.79%,研究组患者阳性检出率为96.97%;研究组患者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乙肝e抗原、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表面抗体、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12%、39.39%、12.12%、12.12%、60.61%,研究组患者乙肝e抗原、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表面抗体、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3.33%、66.67%、36.36%、18.18%、69.70%;研究组患者乙肝e抗原、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乙肝表面抗体、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检出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组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的总满意度为75.76%,研究组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的总满意度为96.97%;和常规组相比,研究组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的总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为乙肝患者实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诊断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降低检验误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临床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