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6.6级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辉 张浪平 冯建刚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117,共8页
针对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发生的MS6.6地震序列,采用CAP(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了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及部分强余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6.6级主震最佳双力偶解节面Ⅰ走向189°,倾角51°,滑动角142°;节面Ⅱ参数走向... 针对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发生的MS6.6地震序列,采用CAP(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了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及部分强余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6.6级主震最佳双力偶解节面Ⅰ走向189°,倾角51°,滑动角142°;节面Ⅱ参数走向305°,倾角61°和滑动角46°,主震为逆冲兼走滑型,矩心震源深度均为7km;8次MS≥3.0余震震源机制解向NE倾的节面Ⅱ的优势倾角约为52°,表现出逆冲分量大的特性。结合震区的活动构造、余震及烈度分布,判定节面Ⅱ代表了相应地震的发震断层面,地震序列震源机制的特性反映了与临潭-宕昌断裂带相似的活动特征,分析认为,岷县漳县6.6级地震的发生与临潭-宕昌断裂的活动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CAP方法 岷县漳县6.6级地震 临潭—宕昌断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