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U,Zr, Nb)C燃料制备技术与性能机理研究
1
作者 吴学志 魏国良 郭骁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4,共9页
多元(U,Zr, Nb)C燃料因具有熔点高、热导率高、低裂变气体释放率及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等优点,是目前大功率空间核推进反应堆选用燃料之一。本文采用碳热还原和液相烧结相结合的粉末冶金工艺制备多元(U,Zr, Nb)C燃料芯块,研究了工艺参数... 多元(U,Zr, Nb)C燃料因具有熔点高、热导率高、低裂变气体释放率及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等优点,是目前大功率空间核推进反应堆选用燃料之一。本文采用碳热还原和液相烧结相结合的粉末冶金工艺制备多元(U,Zr, Nb)C燃料芯块,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烧结芯块反应动力学、相结构、导热性能和微观结构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 800℃、50 MPa和1 h的烧结条件下,通过添加0.5%金属铀形成的液相烧结工艺制备得到芯块密度可达95.5%TD;当原料M/C(M为金属元素总量)摩尔比为1∶6.5时,可制备得到M/C比为1的正化学计量碳化物燃料;(U0.2,Zr, Nb)C的晶格常数比(U0.1,Zr, Nb)C的晶格常数略高;多元(U,Zr, Nb)C碳化物燃料芯块热导率与相成分、密度和温度均有关;芯块气孔分布较均匀,没有联通的开气孔存在,气孔尺寸在1~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 核推进 燃料 碳热还原 液相烧结
下载PDF
基于地球物理方法的典型DNAPLs污染场地精细化调查
2
作者 尹芝华 王水 +2 位作者 冯亚松 吕良华 王海鑫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48,52,共6页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ERT)和探地雷达(GPR)两种地球物理方法,结合膜界面探测(MIP)和钻孔采样分析手段,综合研究某典型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中DNAPLs污染分布情况。结果表明,ERT法和GPR法圈定的场地污染范围基本吻合,DNAPLs污染物主要分布在...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ERT)和探地雷达(GPR)两种地球物理方法,结合膜界面探测(MIP)和钻孔采样分析手段,综合研究某典型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中DNAPLs污染分布情况。结果表明,ERT法和GPR法圈定的场地污染范围基本吻合,DNAPLs污染物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和西南区域,污染深度分别达到4 m和9 m,视电阻率为0.3Ω·m~5Ω·m,呈带状低阻分布,MIP和钻孔采样分析结果也验证了地球物理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非水相液体 高密度电阻率法 探地雷达法 污染场地调查
下载PDF
船用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的液氢供氢系统数值仿真
3
作者 兰林柯 杜文海 +2 位作者 邹玉 巩宁峰 聂连升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相较于高压气态储氢、固态储氢等储氢方式,低温液态储氢具有有效储氢密度大、运输成本低、汽化纯度高和储运压力低等优势,因此对大功率燃料电池而言是最有潜力的一种储氢方式。利用Fluent软件对某船用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的液氢供氢系统进... 相较于高压气态储氢、固态储氢等储氢方式,低温液态储氢具有有效储氢密度大、运输成本低、汽化纯度高和储运压力低等优势,因此对大功率燃料电池而言是最有潜力的一种储氢方式。利用Fluent软件对某船用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的液氢供氢系统进行非定常计算,研究了使罐内液氢在给定时间内完全排出所需的最小气氢充注速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高温气氢充注到液氢罐过程中,由于热量聚集导致入口处存在局部高温,氢气进入液氢罐后沿水平方向流动,在重力与壁面作用下向下方流动,通过与罐内低温流体的对流换热作用,引起不同区域内的流体密度发生改变,从而使气氢与液氢分别产生涡旋;随着液氢罐气氢入口流速线性增加,液氢罐排空所需时间减小,但减小幅度随着入口速度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氢 燃料电池 数值模拟 两相流动 非定常流动
下载PDF
高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两相流数值模拟
4
作者 郭东旭 李娜 滕越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0-1826,共7页
随着氢能产业的进步与发展,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运行压力和功率密度不断提高。基于FLUENT程序包,采用非饱和流动理论(UFT)建立了梯形流道的PEMFC三维稳态非等温两相流数值模型,针对PEMFC运行压力特别是高压高功率密度工况下的... 随着氢能产业的进步与发展,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运行压力和功率密度不断提高。基于FLUENT程序包,采用非饱和流动理论(UFT)建立了梯形流道的PEMFC三维稳态非等温两相流数值模型,针对PEMFC运行压力特别是高压高功率密度工况下的两相流行为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表明,高运行压力会明显提高电堆功率密度、液态水冷凝速率、液态水饱和度以及膜水含量。随着压力和电流密度的提高,水的冷凝、电拖拽和反渗透会产生强烈的非线性变化,导致液态水的积聚位置向入口侧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高压高功率 两相流 数值模拟 液态水饱和度
下载PDF
Fuel Property Effects on Liquid and Vapor Penetrations of Evaporating Sprays
5
作者 赵博林 陈谦斌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18年第1期33-37,共5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uel properties on liquid and vapor penetrations in evaporating spray systems. A recently developed model, which can simultaneously account for the finite the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uel properties on liquid and vapor penetrations in evaporating spray systems. A recently developed model, which can simultaneously account for the finite thermal conductivity, finite mass diffusivity and turbulence effects within atomizing multi-component liquid fuel sprays, is utilized for the numerical predictions. Two different multi-component fuels with different boiling temperatures,densities and other thermal properties are implemented in the KIVA-3V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code to study the evaporation behaviors. A six-component surrogate fuel is used to emulate the relevant volatility property of the real diesel fuel, and a second bi-component fuel is chosen to represent a low boiling-temperature fuel. 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representative results are obtained.For a lower density and lower boiling temperature fuel, the liquid penetration length is shorter. However, the vapor penetration lengths are not affected by the fuel type in terms of fuel volatility.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are used for validation and appraisal of the multi-component evaporation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porating spray multi-component fuel fuel effects liquid length vapor penetration
原文传递
Nanosized cobalt-based catalyst prepared by supercritical phase condition for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6
作者 Jingmiao Li Jingchang Zhang Runduo Zhang Weiliang Cao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EI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25-330,共6页
A series of nanosized Co/Zn/Mn/K composite catalysts for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FTS) were prepared by supercritical fluid drying (SCFD) method and common drying (CD) method. The nanosized cobalt-based cataly... A series of nanosized Co/Zn/Mn/K composite catalysts for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FTS) were prepared by supercritical fluid drying (SCFD) method and common drying (CD) method. The nanosized cobalt-based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TEM and BET techniques.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s were tested in a slurry-bed reactor under FTS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drying and crystallization were carried out simultaneously during SCFD, therefore, the catalysts prepared by SCFD method have ideal structure and show the FTS performance superior to the others prepared by CD method. The FTS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were improved via adding Zn, Mn and K promoters, and less CH4 and CO2 as well as higher yield of C5+ products were achieved. The optimal performance of a 92% CO conversion and a 65% C5+ product yield was obtained over a catalyst with the component of Co/Zn/Mn/K = 100/50/10/7. Furthermore,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was studi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liquid-phase and supercritical phase slurry-bed, and C5+ product yield were 57.4% and 65.4%, respectively. In summary, better catalytic performance was obtained using the nanosized catalyst prepared by SCFD method under supercritical reaction conditions, resulting in higher conversion of CO, less CO2 byproduct, and higher yield of C5+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sized catalyst supercritical combined technique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supercritical phase liquid fuels
下载PDF
A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for quantitating total and unbound ceritinib in patient plasma and brain tumor 被引量:1
7
作者 Xun Bao Jianmei Wu +1 位作者 Nader Sanai Jing Li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20-26,共7页
A rapid, sensitive, and robust reversed-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and unbound ceritinib, a secondgeneration ALK inhibit... A rapid, sensitive, and robust reversed-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and unbound ceritinib, a secondgeneration ALK inhibitor, in patient plasma and brain tumor tissue samples. Sample preparation involved simple protein precipitation with acetonitrile.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was achieved on a 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 column using a 4-min gradient elution consisting of mobile phase A(0.1% formic acid in water) and mobile phase B(0.1% formic acid in acetonitrile), at a flow rate of 0.4 m L/min. Ceritinib and the internal standard([^(13)C_6]ceritinib) were monitored using 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ode under positiv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he lower limit of quantitation(LLOQ) was 1 n M of ceritinib in plasma. The calibration curve was linear over ceritinib concentration range of 1–2000 n M in plasma. The intra-and interday precision and accuracy were within the generally accepted criteria for bioanalytical method( o15%).The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assess ceritinib brain tumor penetration, as assessed by the unbound drug brain concentration to unbound drug plasma concentration ratio, in patients with brain tum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itinib REVERSED-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 FRACTION unbound in PLASMA FRACTION unbound in BRAIN tissue BRAIN tumor penetration Unbound brain-to-plasma partition coefficient
下载PDF
含气率对离心式航空燃油泵叶片压力脉动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子轩 李正贵 +2 位作者 王维军 王绮帆 徐洋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9-246,共8页
为研究含气率对某分流叶片式航空燃油泵叶片的压力脉动规律,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和Euler-Euler非均相模型,应用ANSYS CFX软件对航空燃油泵在不同含气率条件下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燃油泵的气相分布和叶片压力脉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气相... 为研究含气率对某分流叶片式航空燃油泵叶片的压力脉动规律,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和Euler-Euler非均相模型,应用ANSYS CFX软件对航空燃油泵在不同含气率条件下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燃油泵的气相分布和叶片压力脉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气相主要分布在叶片的压力面,吸力面分布较少;随着含气率的增大,气相逐渐向长短叶片吸力面发展,并扩散至叶轮流道;在长叶片前段相对位置0~0.5处,气相体积占比随含气率的增大而增大,在长叶片压力面后段(相对位置0.5~1.0处)和短叶片压力面上气相占比几乎为100%,产生气液分离,在长叶片吸力面后端和短叶片吸力面上,气相占比较少,几乎为0;通入气相会使监测点压力脉动幅值变大,但含气率继续增大会降低燃油泵叶片压力脉动幅值;长叶片的中段和短叶片前段的主导频率受含气率的影响会发生改变,由于分流式叶片的设计结构,含气率对叶片压力脉动影响主要体现在流动最为复杂的长短叶片的交界面处即短叶片的进口位置;分流叶片在改善流动的同时,也会影响相应位置的压力脉动.研究结果可为分流叶片式燃油泵设计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泵 气液两相 长短叶片 数值模拟 压力脉动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YSZ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概述 被引量:17
9
作者 范宝安 朱庆山 谢朝晖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83,共9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类既能发电,又无噪声污染、高效清洁的能量转换装置. 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是应用最为广泛的SOFC电解质材料. SOFC制备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获得足够薄且不透气的YSZ电解质薄膜. 本文综述了几种不同的制备YS...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类既能发电,又无噪声污染、高效清洁的能量转换装置. 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是应用最为广泛的SOFC电解质材料. SOFC制备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获得足够薄且不透气的YSZ电解质薄膜. 本文综述了几种不同的制备YSZ电解质薄膜的方法,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讨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场合. 最后,对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YSZ薄膜制备方法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YSZ 电解质薄膜 制备 气相法 液相法 固相法
下载PDF
燃料空气炸药中铝粉与液相的反应特性(英文) 被引量:4
10
作者 邢晓玲 赵省向 +1 位作者 李文祥 方伟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57,共3页
为了研究燃料空气炸药中固相组分(铝粉)与液相组分(IPN和烃类燃料MC10)的反应特性,用高压DSC测试铝粉与IPN及MC10在氮气气氛中的分解过程。结果表明,在IPN分解之前存在MC10的氧化过程。与纯MC10液体相比,MC10在IPN存在条件下氧化过程更... 为了研究燃料空气炸药中固相组分(铝粉)与液相组分(IPN和烃类燃料MC10)的反应特性,用高压DSC测试铝粉与IPN及MC10在氮气气氛中的分解过程。结果表明,在IPN分解之前存在MC10的氧化过程。与纯MC10液体相比,MC10在IPN存在条件下氧化过程更明显,氧化温度更低,同时铝粉能够改变MC10的高温分解过程。Al/IPN/MC10三组分共存体系在高温条件下具有更稳定的状态,有利于提高燃料空气炸药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空气炸药 FAE 反应特性 铝粉 液相 高压DSC IPN MC10
下载PDF
高效液相催化电解葡萄糖制氢过程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琦 苏伟 +1 位作者 姚兰 孙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0-153,155,共5页
选取多金属氧酸盐(POM)为液相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利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解葡萄糖制取氢气,探究预处理过程中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溶液p H对加热诱导反应的影响。与传统电解法制氢不同的是采用POM作为液相催化剂和电荷转移体,而非... 选取多金属氧酸盐(POM)为液相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利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解葡萄糖制取氢气,探究预处理过程中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溶液p H对加热诱导反应的影响。与传统电解法制氢不同的是采用POM作为液相催化剂和电荷转移体,而非贵金属催化剂。结果表明,在加热温度为100℃、加热时间为4 h的条件下,反应前后调节溶液pH,电解葡萄糖制氢的效果最优,产氢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且产氢过程中电压稳定。当电流密度为0.2 A/cm^2时,产生1标准立方米H_2(Nm^3)消耗的电能是1.755 kWh,是电解水电能消耗的42.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 葡萄糖 燃料电池 液相催化 电解
下载PDF
液相加氢喷气燃料的贮存安定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光成 陈庆岭 +2 位作者 江磊 唐乳林 陶志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6-634,共9页
按照3号喷气燃料国家标准对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液相加氢喷气燃料(LPHJT)进行全分析,考察了LPHJT的贮存安定性;并对其吸附洗脱出来的不安定性组分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测定,考察了其对喷气燃料热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1.... 按照3号喷气燃料国家标准对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液相加氢喷气燃料(LPHJT)进行全分析,考察了LPHJT的贮存安定性;并对其吸附洗脱出来的不安定性组分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测定,考察了其对喷气燃料热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1.5 a贮存时间内,与加氢前的喷气燃料原料(LPHJF)相比,未加添加剂的液相加氢喷气燃料,其赛式比色、总酸值、硫醇硫含量(或博士试验)、实际胶质含量、热安定性、水分离指数均得到改善且达到合格要求;而其热安定性和润滑性尽管达到合格要求,但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逐渐变差,压力降从0.10 kPa升至0.28 kPa,磨痕直径从0.78 mm升至0.83 mm。对于加入抗氧剂(AO)的液相加氢喷气燃料,其热安定性达到合格且持续稳定,压力降低至0.04~0.06 kPa;但其润滑性未得到改善。对于加入抗氧剂、抗静电剂(SDA)和抗磨剂(LIA)的液相加氢喷气燃料,其贮存期间各项质量指标全部达到合格且稳定,热安定性压力降维持在0.02~0.04 kPa,磨痕直径维持在0.6 mm。喷气燃料所含不安定性组分除少量含硫、含氮化合物外,主要为酚类、含有羰基的羧酸或酮的含氧化合物、重质芳烃类物质以及上述化合物的聚合物等;液相加氢使得喷气燃料所含不安定性组分减少了71%,不安定性组分使得贮存期间未加入添加剂的液相加氢喷气燃料热安定性趋向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燃料 溶氢 贮存安定性 液相加氢 添加剂
下载PDF
用改进液相还原法制备炭载Pd催化剂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滢 唐亚文 +3 位作者 高颖 刘长鹏 邢巍 陆天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85-988,共4页
研究了用改进液相还原法制备用作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的炭载Pd(Pd/C)阳极催化剂制备方法,研究发现在滴加还原剂NaBH4之前,在Pd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制得的Pd/C催化剂中Pd粒子的平均粒径和相对结晶度均比不加NaOH的小。而且Pd粒... 研究了用改进液相还原法制备用作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的炭载Pd(Pd/C)阳极催化剂制备方法,研究发现在滴加还原剂NaBH4之前,在Pd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制得的Pd/C催化剂中Pd粒子的平均粒径和相对结晶度均比不加NaOH的小。而且Pd粒子的平均粒径和相对结晶度与加入的NaOH溶液和PdCl2溶液的浓度比有关。在未加NaOH时制得的Pd/C催化剂中Pd粒子的平均粒径和相对结晶度分别为20.2 nm和6.29,当加入的NaOH溶液和PdCl2溶液的浓度比为10时得到的Pd粒子的平均粒径和相对结晶度适中,分别为6.7 nm和3.45,因此,制得的Pd/C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均要比其它NaOH溶液和PdCl2溶液的浓度比时制得的Pd/C催化剂要好。且该制备方法简单,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 炭载Pd催化剂 NAOH 液相还原法
下载PDF
燃料馏分油气-液相平衡常数的测定与关联 被引量:5
14
作者 方文军 雷群芳 林瑞森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1-275,共5页
实沸点蒸馏原油获得燃料馏分油。采用拟静态法测定不同沸程的22种燃料馏分油在系列温度下的泡点蒸气压,用Antoine方程关联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在泡点压力分别为10kPa、30kPa、50kPa、80kPa和101 325kPa时,按虚拟组分处理法计算了燃料... 实沸点蒸馏原油获得燃料馏分油。采用拟静态法测定不同沸程的22种燃料馏分油在系列温度下的泡点蒸气压,用Antoine方程关联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在泡点压力分别为10kPa、30kPa、50kPa、80kPa和101 325kPa时,按虚拟组分处理法计算了燃料宽馏分油中各虚拟组分的气 液相平衡常数,关联了气 液相平衡常数与虚拟组分的沸点以及相平衡温度、压力的关系,得到的表达式可以计算常压沸点范围在348 15K至623 15K间燃料宽馏分油的气 液相平衡常数,经180个数据点回归检验,平均误差为4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燃料 馏分 泡点 蒸气压 拟静态法 气-液相平衡常数
下载PDF
混合限制蒸发油束模型在准维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洁 王锡斌 蒋德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85-388,共4页
建立了一个基于混合限制蒸发的油束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喷嘴、燃料和缸内热力学状态对油束贯穿度的影响,并且考虑了燃料的蒸发过程和油束混合过程的关系。将此模型应用到柴油机的准维多区现象学模型中,通过对直喷式柴油机的模拟计算表明... 建立了一个基于混合限制蒸发的油束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喷嘴、燃料和缸内热力学状态对油束贯穿度的影响,并且考虑了燃料的蒸发过程和油束混合过程的关系。将此模型应用到柴油机的准维多区现象学模型中,通过对直喷式柴油机的模拟计算表明:与过去的油束模型相比,由于考虑了油束混合对燃料蒸发的限制,该模型模拟的示功图和燃烧放热率与实验结果更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限制蒸发 油束模型 准维模型 油束贯穿度 直喷式柴油机
下载PDF
液体燃料云团形成过程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珏 刘家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1-484,共4页
针对液体燃料的爆炸抛撒问题 ,本文建立了物理数学模型来描述气液云雾形成的初期运动和发展过程。对于初期运动 (近场 ) ,建立一维气相运动模型 ,同时利用移动边界法处理气、液的接触边界。对于后期的气、液多相混合流动过程 (远场 ) ,... 针对液体燃料的爆炸抛撒问题 ,本文建立了物理数学模型来描述气液云雾形成的初期运动和发展过程。对于初期运动 (近场 ) ,建立一维气相运动模型 ,同时利用移动边界法处理气、液的接触边界。对于后期的气、液多相混合流动过程 (远场 ) ,建立二维多相流模型。对爆炸抛撒全过程编制了计算程序。数值仿真给出了云雾区内重要参数的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燃料 爆炸抛散 多相流 数值仿真 云雾区
下载PDF
液相加氢工艺在航空煤油生产上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周礼俊 宋永一 《当代化工》 CAS 2014年第1期111-113,158,共4页
介绍了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航煤液相加氢工艺在镇海炼化公司70万t/a航煤液相加氢装置工业应用情况,通过与采用常规气相循环加氢工艺的100万t/a航煤加氢装置工况、原料、产品质量、氢气利用率和能量消耗的对比,证明航煤液相加氢工... 介绍了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航煤液相加氢工艺在镇海炼化公司70万t/a航煤液相加氢装置工业应用情况,通过与采用常规气相循环加氢工艺的100万t/a航煤加氢装置工况、原料、产品质量、氢气利用率和能量消耗的对比,证明航煤液相加氢工艺成熟可靠,产品质量稳定,可以在较高空速下生产满足GB6537-2006 3#喷气燃料标准的航空煤油,同时采用航煤液相加氢工艺装置操作更简单,运行空速更高,氢气利用率高,能耗和单位生产成本低,拥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加氢 航空煤油 氢气利用率 工业应用
下载PDF
气/固/液三相混合物燃烧转爆轰过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蒋丽 白春华 刘庆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8-592,共5页
利用多相燃烧爆炸实验系统,通过高压喷粉/喷雾以及高能点火等过程,对化学当量比条件下3种典型燃料空气炸药,即硝基甲烷/铝粉/空气、硝酸异丙酯/铝粉/空气、乙醚/铝粉/空气三相混合物的燃烧转爆轰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根据实验结果对... 利用多相燃烧爆炸实验系统,通过高压喷粉/喷雾以及高能点火等过程,对化学当量比条件下3种典型燃料空气炸药,即硝基甲烷/铝粉/空气、硝酸异丙酯/铝粉/空气、乙醚/铝粉/空气三相混合物的燃烧转爆轰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根据实验结果对比了3种三相混合物的燃爆性能。得到了三相悬浮混合物燃烧转爆轰过程的宏观规律以及三相混合物燃爆性能随质量浓度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燃爆性能 燃烧转爆轰 气/固/液三相混合物 燃料空气炸药
下载PDF
进气总压对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爆轰影响的二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宝星 翁春生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2-618,637,共8页
为了研究两相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爆轰特性,基于二维守恒元和求解元的方法,对汽油/富氧空气为燃料的发动机爆轰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燃烧室内部流场结构和爆轰波传播特性,对不同进气总压条件下发动机的爆轰性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两相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爆轰特性,基于二维守恒元和求解元的方法,对汽油/富氧空气为燃料的发动机爆轰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燃烧室内部流场结构和爆轰波传播特性,对不同进气总压条件下发动机的爆轰性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入口处流场随着爆轰波传播呈周期性变化;爆轰波前的预混燃料层是形成稳定连续旋转爆轰的关键,当进气总压过小时,点火后入口处不能形成有效预混燃料层,致使爆轰熄灭;出入口处的压力、温度、密度均受到进气总压的影响;发动机的比冲与进气总压成正比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 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 内部流场 预混燃料层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气液两相流模型的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金龙 孙福龙 杜新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83-86,共4页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多孔介质中产生的液态水对其传质及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一维气液两相流模型。首先采用Matlab编程软件对燃料电池的阴极氧气分压进行求解;然后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得到所需图像。通...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多孔介质中产生的液态水对其传质及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一维气液两相流模型。首先采用Matlab编程软件对燃料电池的阴极氧气分压进行求解;然后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得到所需图像。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说明该模型具有可行性。最后,研究了不同的工作温度及操作压力对燃料电池输出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13-353K、0.2-0.4MP范围内,提高工作温度和操作压力有利于提升燃料电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液态水 气液两相流模型 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