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the interfacial interactions in the molybdenite floatation system 被引量:15
1
作者 WANG Hui GU Guo-hua FU Jian-gang CHEN Li HAO Y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1期82-87,共6页
Interfacial interactions involving Van der Waals force, hydrophobic attractive force and hydration exclusive force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interfacial interactive free energy of a series of interfaces occ... Interfacial interactions involving Van der Waals force, hydrophobic attractive force and hydration exclusive force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interfacial interactive free energy of a series of interfaces occurring between minerals, water, collectors and bubble was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Van der Waals attractive force and a hydrophobic attractive force exist between each mineral and water interface. The hydrophobic attractive force between molybdenite and water is markedly weaker than the hydrophobic attractive force between gangue and water. The hydrophobic attractive force between collector molecules and water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that causes the collectors to become dispersed in the pulp. The strong hydrophobic attractive force between molybdenite and the bubble interface is the basic reason for the natural floatability of molybdenite. The Van der Waals force between molybdenite and the collectors is attractive in water solution, but it is not the cause of the main force between them. The main force that results in the collection effect is a hydrophobic attractive force caused by the Lewis acid-base interaction at the molybdenite surface. A floatation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adsorption intensity of the collector on the molybdenite surface is not the crucial factor for molybdenite floatation. Rather, the dispersing capability of the collector in the water phase and its selectivity for the various minerals in the floatation system are more import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YBDENITE FLOTATION interfacial interaction contact angle surface free energy
下载PDF
Interfacial coordination bonds accelerate charge separation for unprecedented hydrogen evolution over S-scheme heterojunction
2
作者 Chunxue Li Hao Lu +4 位作者 Guixiang Ding Tianyi Ma Shiyong Liu Li Zhang Guangfu Liao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2024年第10期174-184,共11页
Inspired by natural photosynthesis,fabricating high-performance S-scheme heterojunction is regarded as a successful tactic to addres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Herein,NH_(2)-MIL-125(Ti)/Zn_(0.5)Cd_(0.5)S/NiS(NMT... Inspired by natural photosynthesis,fabricating high-performance S-scheme heterojunction is regarded as a successful tactic to addres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Herein,NH_(2)-MIL-125(Ti)/Zn_(0.5)Cd_(0.5)S/NiS(NMT/ZCS/NiS)S-scheme heterojunction with interfacial coordination bonds i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through in-situ solvothermal strategy.Notably,the optimal NMT/ZCS/NiS S-scheme heterojunction exhibits comparable photocatalytic H_(2)evolution(PHE)rate of about 14876.7μmol h^(−1)g^(−1)with apparent quantum yield of 24.2%at 420 nm,which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recently reported MOFs-based photocatalysts.The interfacial coordination bonds(Zn–N,Cd–N,and Ni–N bonds)accelerate the separation and transfer of photogenerated charges,and the NiS as cocatalyst can provide more catalytically active sites,which synergistically improve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Moreover,theoret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display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NMT/ZCS/NiS S-scheme heterojunction also optimize the binding energy of active site-adsorbed hydrogen atoms to enable fast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Photoassisted 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in-situ irradiatio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femtosecond transient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provide sufficient evidence of the S-scheme charge migration mechanism.This work offers unique viewpoints for simultaneously accelerating the charge dynamics and optimizing the binding strength between the active sites and hydrogen adsorbates over S-scheme heteroj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acial coordination bond S-scheme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tic H_(2)evolution Charge dynamics free energy barrier
下载PDF
Calculation of solid-liquid interfacial free energy and its anisotropy in undercooled system
3
作者 Ling-Kang Wu Qiu-Lin Li +4 位作者 Mo Li Ben Xu Wei Liu Ping Zhao Bing-Zhe Bai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7期543-553,共11页
The solid-liquid interfacial free energy and its anisotropy are crucial quantities in determining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However, most researches mainly concerned the solidliquid co... The solid-liquid interfacial free energy and its anisotropy are crucial quantities in determining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However, most researches mainly concerned the solidliquid coexistence at melting point. In this work, two methods, the critical nucleus method (CNM) and the capillary fluctuation method (CFM), were combined to get these quantities in undercooled system by molecular dynamics (MD) simulations. The melting point, Tolman length, interfacial free energy and its anisotropy were calculated, and good consistent results from these two methods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of interfacial free energy obtained by CNM and CFM are 103.79 and 102.13 mJ·m^-2, respectively, with the error 〈2%. Meanwhile, both of the methods provide the rank of interfacial free energy by γ7100〉 γ7120 〉 γ 7110 〉 γ112 〉 γ111.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are also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 and computational data in the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acial free energy Critical nucleusmethod Capillary fluctuation method Undercooled system
原文传递
纳米颗粒间相互作用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机制
4
作者 练燕菲 李玉秀 +2 位作者 陈颖 郑佳杰 郑丹菁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6,共8页
为了研究油-水界面上纳米颗粒的动态吸附过程及其对界面张力的影响,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纳米颗粒在油-水界面物理模型,研究单颗粒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及多颗粒相互作用对界面张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单颗粒在油-水界面的吸... 为了研究油-水界面上纳米颗粒的动态吸附过程及其对界面张力的影响,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纳米颗粒在油-水界面物理模型,研究单颗粒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及多颗粒相互作用对界面张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单颗粒在油-水界面的吸附分为自由扩散、界面吸附、动态平衡3个阶段;单颗粒吸附过程自由能变化远大于颗粒的动能,颗粒吸附可自发、快速进行,且吸附后能稳定在界面上;多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随颗粒间距离的增大而振荡衰减,这是由颗粒间的溶剂粒子所产生的溶剂化效应所致;当颗粒间相互作用为引力时,界面张力增大,当颗粒间相互作用为斥力时,界面张力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界面 纳米颗粒 界面张力 吸附 自由能
下载PDF
电场对钢液/氧化铝夹杂物的界面能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王元浩 陈文 +1 位作者 薛俊海 杨鑫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29,共4页
文章利用高温电润湿研究了电场电压对钢液与Al_(2)O_(3)夹杂物两相间的界面自由能的影响,并通过杨氏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通过高温电润湿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钢液与Al_(2)O_(3)夹杂物两相间的接触角逐渐减小,当电压增加至20 V时... 文章利用高温电润湿研究了电场电压对钢液与Al_(2)O_(3)夹杂物两相间的界面自由能的影响,并通过杨氏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通过高温电润湿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钢液与Al_(2)O_(3)夹杂物两相间的接触角逐渐减小,当电压增加至20 V时(阈值),两相间的接触角不再变化。利用高温电润湿实验得到的接触角,通过杨氏方程可证明:随电压的增大,钢液与Al_(2)O_(3)夹杂物两相间的界面自由能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杂物 界面自由能 电场 接触角 杨氏方程
下载PDF
固体材料性质对生物垢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于瑞红 刘天庆 +2 位作者 李香琴 刘元帅 孙相彧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12-514,共3页
从固体材料表面性质入手 ,探讨了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表面自由能、界面能以及材料与生物垢之间的界面能对生物垢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 0 2 9~ 1 82 μm内 ,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越大越有利于生物垢的形成 ;在 11 7~ 38 3mN/m内 ,... 从固体材料表面性质入手 ,探讨了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表面自由能、界面能以及材料与生物垢之间的界面能对生物垢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 0 2 9~ 1 82 μm内 ,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越大越有利于生物垢的形成 ;在 11 7~ 38 3mN/m内 ,材料的表面自由能和固 -液界面能与生物垢形成之间没有简单、直接的关系 ;在 1 3~ 18 0mN/m内 ,固体材料与生物垢之间的界面能对生物垢的形成存在一个极大值 ,此时的界面能约为 3 4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材料 性质 生物垢 粗糙度 表面自由能 界面能 水处理
下载PDF
界面性质对气液传质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马友光 宋宝东 余国琮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7,20,共3页
界面性质对气液传质有重要影响。分子通过界面时需克服界面自由能,界面两侧的浓度不一致。
关键词 界面 气液传质 界面自由能 传质 热力学
下载PDF
秸秆粉的改性及其表面极性对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光照 姜洪丽 程文家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57,共5页
通过接枝苯乙烯对秸秆粉表面进行改性,采用毛细管上升法测定了秸秆粉、改性秸秆粉的表面接触角,依据Washburn方程和Owens法,求解2种秸秆粉的表面自由能及其极性和非极性分量,并通过电子拉伸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秸秆粉对木... 通过接枝苯乙烯对秸秆粉表面进行改性,采用毛细管上升法测定了秸秆粉、改性秸秆粉的表面接触角,依据Washburn方程和Owens法,求解2种秸秆粉的表面自由能及其极性和非极性分量,并通过电子拉伸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秸秆粉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秸秆粉的表面自由能为24.77 mN/m,体现分子色散力的非极性分量为19.79 mN/m;而秸秆粉的表面自由能为18.90 mN/m,其非极性分量为3.75 mN/m,说明接枝共聚可有效地改善秸秆粉的表面极性;与聚合物复合时,改性秸秆粉比秸秆粉具有更好的界面融合性,改性秸秆粉在基体中的分散性优于秸秆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接触角 表面自由能 界面融合 分散性
下载PDF
Pb-Al二元体系液-固界面自由能的热力学理论计算 被引量:4
9
作者 周生刚 竺培显 +2 位作者 黄文芳 杨秀琴 许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77-2180,共4页
以复杂的Warren二元及赝二元常规系统下的液-固界面自由能理论为基础,借助Pb-Al二元体系为例对其进行简化,获得了二元非混溶体系液-固界面自由能物理模型,然后对其热力学公式进行推导,得出只含两个参变量的理论公式,并对几种温度下液-... 以复杂的Warren二元及赝二元常规系统下的液-固界面自由能理论为基础,借助Pb-Al二元体系为例对其进行简化,获得了二元非混溶体系液-固界面自由能物理模型,然后对其热力学公式进行推导,得出只含两个参变量的理论公式,并对几种温度下液-固界面自由能(γSL)计算值及用多相平衡(MPE)法得到的实验值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物理模型及理论公式易于理解、计算简便,γSL的计算值取决于温度及Al原子分数的两个参变量,与实验值较好地吻合,证明了该模型具有结构简单、精度较高的优点,并可作为其它非混溶体系γSL的计算模型,为其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混溶 Pb-Al二元体系 Warren理论 多项平衡法 液-固界面自由能
下载PDF
一种致密的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叶玉花 刘成岑 窦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18-1321,共4页
制备了以聚脲为第一壁材、苯乙烯-二乙烯苯为第二壁材,以相变点在16℃左右的石蜡为芯材的相变储能微胶囊。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测试技术表征了制备的相变储能微胶囊的结构组成以及热性能;采用溶剂淋洗法研究了影... 制备了以聚脲为第一壁材、苯乙烯-二乙烯苯为第二壁材,以相变点在16℃左右的石蜡为芯材的相变储能微胶囊。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测试技术表征了制备的相变储能微胶囊的结构组成以及热性能;采用溶剂淋洗法研究了影响包覆率的因素。结果表明,相变储热微胶囊是复合相变材料,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好,致密性优良;通过对水油比、乳化剂及苯乙烯-二乙烯苯用量等各因素对微胶囊包覆率影响的讨论,得出在水与油质量比3.2,乳化剂相对于水的质量分数为2%时,加入苯乙烯与二乙烯苯质量比为10∶1混合液的质量分数为6.0%时,其包覆率达81.14%;制备的微胶囊能耐较高温度,在150℃以下无质量损失,且微胶囊储热能力高达80J/g。同时发现,储热能力与芯壁比有关,比值越大储热潜能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相变储能 微胶囊 界面聚合 自由基聚合
下载PDF
PSt/(SiO_2-PBA)复合粒子的设计与合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明 胡星琪 +1 位作者 李富生 董兆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100,共4页
采用Winzor提出的界面自由能计算方法对核壳型聚苯乙烯/聚丙烯酸丁酯复合粒子的四种常见形态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形成正向核壳复合粒子的界面自由能变化最小。定性地分析了硅溶胶粒子吸附在聚苯乙烯乳胶粒表面的可能性。采用种子半... 采用Winzor提出的界面自由能计算方法对核壳型聚苯乙烯/聚丙烯酸丁酯复合粒子的四种常见形态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形成正向核壳复合粒子的界面自由能变化最小。定性地分析了硅溶胶粒子吸附在聚苯乙烯乳胶粒表面的可能性。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二氧化硅-聚丙烯酸丁酯)复合粒子,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证实了最终合成的粒子形态,燃烧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乳液具有较好的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聚丙烯酸丁酯 核壳型 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 硅溶胶 阻燃性
下载PDF
医用涤纶材料表面类金刚石涂层的表面自由能参数对细菌黏附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进 潘长江 +6 位作者 李鹏 冷永祥 陈俊英 万国江 杨苹 孙鸿 黄楠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2-345,共4页
采用乙炔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技术(P III-D)在医用涤纶缝合环材料表面沉积了一层类金刚石(DLC)薄膜。细菌黏附实验的结果证明沉积了类金刚石薄膜后的表面对五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 taphy lococcus aureus,SA)、表皮葡萄球... 采用乙炔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技术(P III-D)在医用涤纶缝合环材料表面沉积了一层类金刚石(DLC)薄膜。细菌黏附实验的结果证明沉积了类金刚石薄膜后的表面对五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 taphy lococcus aureus,SA)、表皮葡萄球菌(S taphy lococcus ep iderm id is,SE)、大肠杆菌(E scherich ia co li,EC)、绿浓杆菌(P seudom onas aerug inosa,PA)和白色念珠菌(C and ida a lb icans,CA)的黏附均有明显的减少(P<0.05)。计算细菌与材料之间的黏附自由能ΔFadh表明:细菌对PET表面的黏附自由能为负值,而细菌对DLC表面的ΔFadh>0,因此细菌对DLC表面黏附过程难于发生,即使黏附也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黏附 黏附自由能 类金刚石薄膜 涤纶
下载PDF
用接触角法测量聚合物共混体系的表面性能 被引量:15
13
作者 何慧 沈家瑞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02年第1期1-2,6,共3页
利用接触角的方法研究了聚合物HDPE、PET及其共混物HDPE/PET的表面自由能。
关键词 接触角法 测量 聚合物 共混体系 表面性能 表面自由能 极化度 界面张力
下载PDF
玉米秸秆粉/HDPE复合材料表面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雅丽 付新 +1 位作者 高锦红 刘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8-160,共3页
采用毛细管上升法测定了不同探测液在未改性玉米秸秆粉和4%硅烷偶联剂改性玉米秸秆粉表面的接触角,依据Washburn方程,采用Owens-wendt-Kaelble途径,计算了未改性玉米秸秆粉和改性玉米秸秆粉的表面自由能及其分量。结果表明:未改性的玉... 采用毛细管上升法测定了不同探测液在未改性玉米秸秆粉和4%硅烷偶联剂改性玉米秸秆粉表面的接触角,依据Washburn方程,采用Owens-wendt-Kaelble途径,计算了未改性玉米秸秆粉和改性玉米秸秆粉的表面自由能及其分量。结果表明:未改性的玉米秸秆粉的表面自由能为28.88mJ/m2,体现分子极性的极性分量为22.20mJ/m2;而改性玉米秸秆粉的表面自由能为35.69mJ/m2,体现分子极性的极性分量为3.51mJ/m2。因此,在与热塑性塑料复合时,改性玉米秸秆粉有更好的界面相容性。玉米秸秆粉/HDPE复合材料的弯曲断面形貌进一步证实了改性玉米秸秆粉有更好的界面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粉/HDPE复合材料 接触角 表面自由能 界面相容性
下载PDF
鱼抗冻糖蛋白AFGP7-8的热滞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前忠 李宏 罗辽复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6期778-780,共3页
分析了鱼抗冻糖蛋白(AFGP7-8)的结构特点及在溶液中的特性,计算了AFGP7-8溶液的热滞,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较好地符合.
关键词 抗冻糖蛋白 热滞 界面自由能 抗冻蛋白
下载PDF
表面张力和表面吉布斯自由能的严格证明 被引量:3
16
作者 苗碗根 莫春生 《广东化工》 CAS 2008年第2期33-34,共2页
表面张力和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是界面现象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表面张力定义为垂直作用在单位长度界面上的力,而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是定温定压条件下,增加单位表面积引起系统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实际上它们是从不同角度观察表面现象的同一... 表面张力和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是界面现象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表面张力定义为垂直作用在单位长度界面上的力,而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是定温定压条件下,增加单位表面积引起系统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实际上它们是从不同角度观察表面现象的同一物理量,但各教材中基本上没有详细的论述。文章从吉布斯自由能的实际意义角度对两者同一性进行严格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张力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 界面现象 同一性
下载PDF
植物生长、发育、演化动力学过程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鉴君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169,共9页
自20世纪中叶开始,在生物学,物理学,力学,数学的边缘领域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数学生物学,它将生物系统视为一个复杂的动力学系统,从应用数学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其研究课题目前已远远超出人们熟知的生物力学领域.这门学科... 自20世纪中叶开始,在生物学,物理学,力学,数学的边缘领域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数学生物学,它将生物系统视为一个复杂的动力学系统,从应用数学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其研究课题目前已远远超出人们熟知的生物力学领域.这门学科的迅速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古老的,以观察、分类、实验为特征的传统生物学的面貌.本文旨在探讨数学生物学中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与实际意义的课题方向:植物系统生长、发育、演化动力学过程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在这一方向的研究动态;并说明在对此课题的研究方法上, 动力学数学模型与统计学模型以及计算机模拟的根本区别.进而提出以植物根系生长过程的研究为突破口,说明若将生长系统处理成一个热力学开放系统,从不可逆过程热力学、植物细胞学与植物生理学原理出发,结合植物内部组织的微观结构的确立,人们有可能建立起一套合适的描述系统内部物质、能量与信号输运的控制微分方程;再通过运用强有力的非线性科学、应用数学的方法求解所得微分方程式,并将理论预测与实验观察结果进行比较,人们可深入探索与更好地理解根系对土壤中的水分与营养物质吸收机制和根系生长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生物界面不稳定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系统动力数学模型 不可逆过程热力学 能量 物质 信号的宏观运输过程 吉布斯自由能与“水势” 植物根系的生长与发育 生物生长界面的稳定性与分岔
下载PDF
液滴在不互溶液体表面上的相对界面自由能曲面及Neumann三角形的导出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正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25-528,共4页
根据系统的界面Helmholtz自由能自发地趋于最低的热力学原理,以浮在不互溶液体(2)表面上透镜状液滴(3)在气(1)、液_2、液_3三相交界处,气-液_3、液_2-液_3界面各自和气-液_2界面通过液滴内部的夹角θ_1、θ_2为变量(0°≤θ_1≤180&... 根据系统的界面Helmholtz自由能自发地趋于最低的热力学原理,以浮在不互溶液体(2)表面上透镜状液滴(3)在气(1)、液_2、液_3三相交界处,气-液_3、液_2-液_3界面各自和气-液_2界面通过液滴内部的夹角θ_1、θ_2为变量(0°≤θ_1≤180°,0°≤θ_2≤180°),证明出3个界面张力γ_(12)、γ_(13)、γ_(23)各种可能组合情况下液体_3稳定时的θ_1、θ_2值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导出Neumann三角形;并按照计算数据绘出几种类型相对于气相中圆球形液滴的界面自由能曲面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自由能曲面 接触角
下载PDF
一种测量金属固-固相界面自由能的新方法
19
作者 安兵 张同俊 +1 位作者 袁超 崔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4-646,共3页
采用零蠕变法测量Si(111)单晶片上沉积的TiAl Al多层膜界面自由能。其实验方法为 :采用基片曲率法测量TiAl Al多层膜升温退火过程中的应力变化 ,分别在 35 0℃、4 0 0℃、4 5 0℃和 5 0 0℃保温 ,发现 5 0 0℃时多层膜达到平衡状态 ,最... 采用零蠕变法测量Si(111)单晶片上沉积的TiAl Al多层膜界面自由能。其实验方法为 :采用基片曲率法测量TiAl Al多层膜升温退火过程中的应力变化 ,分别在 35 0℃、4 0 0℃、4 5 0℃和 5 0 0℃保温 ,发现 5 0 0℃时多层膜达到平衡状态 ,最终的平衡应力为 0 5 7MPa ,计算TiAl Al的界面自由能γint为 0 19J 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零蠕变法 固-固相 界面自由能 金属 TiAl/Al多层膜 力学性质 沉积 曲率
下载PDF
聚合物溶液对油相弯曲界面的携带作用
20
作者 崔万军 贾振岐 +1 位作者 陈静 刘俊德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4,共5页
通过室内柴油界面的携带实验,运用界面热力学和高分子热力学知识探讨了聚合物溶液对柴油界面的携带作用,分析了柴油弯曲界面附加压力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低界面张力和较大的剪切速率条件下,水溶液极限剪切应力产生的界面摩擦力不能... 通过室内柴油界面的携带实验,运用界面热力学和高分子热力学知识探讨了聚合物溶液对柴油界面的携带作用,分析了柴油弯曲界面附加压力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低界面张力和较大的剪切速率条件下,水溶液极限剪切应力产生的界面摩擦力不能克服柴油弯曲液面产生的附加压力,无法携带柴油运移;聚合物溶液能使柴油以曲率半径更小的界面运移形成油丝,增加的柴油界面自由能是由聚合物溶液自由能转化生成的;热力学应力破坏了原有的柴油弯曲界面压力的平衡;聚合物溶液动力学法向应力值越大,越能使柴油界面以更小的曲率半径运移形成油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自由能 附加压力 界面张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