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 Variation of Different Provenances of Liriodendron chinense Sarg. at Seedling Stage
1
作者 惠利省 徐立安 王章荣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1期122-125,共4页
[Objective]The aim was to study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 variation of different provenances of Liriodendron chinense Sarg. at seedling stage and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work of provenance selection,pare... [Objective]The aim was to study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 variation of different provenances of Liriodendron chinense Sarg. at seedling stage and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work of provenance selection,parent selection of hybridizing breeding,genetic resource conservation of L.chinense Sarg.. [Method]With 13 provenances 1-year-old L.chinense Sarg. seedlings as tested materials,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 variation of different provenances were studied. [Result]The L.chinense Sarg. seedlings of different provenances ha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n),stomata conductivity (Gs)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The Pn of the highest provenance was 2.36 times the lowest. Majority seed sources light saturation point (LSP) were in 800-1 200 μmol photons/(m2·s). Gs,transpiration rate (Tr) and Pn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and the three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LCP). Pn,LSP and WUE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Conclusion]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L.chinense Sarg. had significant variation among provenances. Maybe Gs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leading to difference in Pn of L.chinense Sarg. seedlings. L.chinense Sarg. seedlings still need higher light intensity and more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riodendron chinense sarg. PROVENANC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n Ultrasonic Extraction Method of Total Flavonoids for Liriodendron chinense Sarg.×L.tulipifera L.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被引量:1
2
作者 Yi JIANG Xuqin REN +2 位作者 Gang LI Guoqing PAN Run ZHUO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5期132-135,共4页
With the leaves,bark and roots of Liriodendron chinense Sarg.× L.tulipifera L.as experiment materials,the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total flavonoids were optimized by response surface Box-Behnk... With the leaves,bark and roots of Liriodendron chinense Sarg.× L.tulipifera L.as experiment materials,the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total flavonoids were optimized by response surface Box-Behnken test design.Ultrasonic time and liquid-to-solid ratio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extraction amount of flavonoids from the leaves of L.chinense Sarg.× L.tulipifera L.;ultrasonic temperature and liquid-to-solid ratio had an interaction on the extraction amount of flavonoids;and the optimum ultrasonic time,temperature and liquid-to-solid ratio for the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leaves of L.chinense Sarg.× L.tulipifera L.were 19.82 min,28.60 ℃ and 9.48 ml/g,respectively.Ultrasonic time,temperature and liquid-to-solid ratio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extraction amount of flavonoids from L.chinense Sarg.× L.tulipifera L.;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any two of the factors,which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and the optimum extraction parameters for flavonoids in the bark were the ultrasonic time of 33.66 min,the ultrasonic temperature at 32.85 ℃ and the liquid-to-solid ratio of 11.39 ml/g.Ultrasonic time and liquid-to-solid ratio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root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ultrasonic time and liquid-to-solid ratio and between ultrasonic temperature and liquid-to-solid ratio;and the optimum extraction parameters for flavonoids from the roots of L.chinense Sarg.× L.tulipifera L.were the ultrasonic time of 32.38 min,the ultrasonic temperature at 25.0 ℃ and the liquid-to-solid ratio of 8.00 ml/g.The results of the three models were stable.The models are feasible and have good application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liriodendron chinense sarg.× L. tulipifera L. TOTAL FLAVONOIDS ULTRASONIC extraction
下载PDF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论证 被引量:26
3
作者 朱晓琴 马建霞 +2 位作者 姚青菊 郝日明 贺善安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5年第3期9-14,共6页
选择5个具有地理代表性的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种群,分析6种酶系统9个位点上27个等位基因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鹅掌楸种内保存较高的等位酶变异。遗传多样性的分布特... 选择5个具有地理代表性的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种群,分析6种酶系统9个位点上27个等位基因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鹅掌楸种内保存较高的等位酶变异。遗传多样性的分布特点与种群地理分布型式一致,鹅掌楸的种内分化主要表现为东、西部种群之间的差异,东部亚区的总的基因丰富程度低于西部亚区。同时,东部亚区内“岛”状隔离分布使其中的种群分化加深,种群间差异大于西部亚区中呈“带”状地理连续分布的种群间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楸 等位酶 遗传多样性 种群分化
下载PDF
利用RAPD标记分析北美鹅掌楸与鹅掌楸种间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44
4
作者 罗光佐 施季森 +2 位作者 尹佟明 黄敏仁 王明庥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13,共5页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鹅掌楸属 (LiriodendronL .) 2个现存种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 (Hemsl.)Sarg.〕和北美鹅掌楸 (LiriodendrontulipiferaLinn .)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2个种都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但北美鹅掌楸的遗...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鹅掌楸属 (LiriodendronL .) 2个现存种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 (Hemsl.)Sarg.〕和北美鹅掌楸 (LiriodendrontulipiferaLinn .)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2个种都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但北美鹅掌楸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鹅掌楸 ;鹅掌楸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地理种源内 ,而北美鹅掌楸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地理种源间 ;与美国密苏里和路易斯安娜的北美鹅掌楸相比 ,鹅掌楸的遗传距离更接近于南卡罗来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鹅掌楸 遗传多样性 RAPD 分子标记
下载PDF
杂种鹅掌楸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57
5
作者 张晓平 方炎明 黄绍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9-82,共4页
以杂种鹅掌楸为材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研究杂种鹅掌楸插条在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5种内源激素在插穗基部和叶内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少数下降。各种内源激素在叶内的含量远远... 以杂种鹅掌楸为材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研究杂种鹅掌楸插条在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5种内源激素在插穗基部和叶内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少数下降。各种内源激素在叶内的含量远远高于插穗基部。外源激素(300mg/kgNAA和100mg/kgIBA)处理提高了iPAs和IAA在插穗基部和叶内的含量,却降低了ZRs和ABA的含量,对GA1/3的作用有些不稳定。杂种鹅掌楸插穗内IAA的含量很低,而插穗和叶内ABA的含量却很高,这对不定根的发生很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鹅掌楸 扦插 内源激素
下载PDF
鹅掌楸种子和胚胎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樊汝汶 叶建国 +2 位作者 尹增芳 高捍东 尤录祥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2年第6期437-442,共6页
应用控制授粉、软 X-射线法、常规石蜡制片法和荧光检测等手段,研究了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胚胎发育和控制授粉与结籽率的相关性。控制授粉后2小时花粉萌发,6小时萌发率最高,柱头可授期持续30小时左右。花粉管借... 应用控制授粉、软 X-射线法、常规石蜡制片法和荧光检测等手段,研究了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胚胎发育和控制授粉与结籽率的相关性。控制授粉后2小时花粉萌发,6小时萌发率最高,柱头可授期持续30小时左右。花粉管借助于柱头毛之间的分泌物进入柱头沟,经花柱沟、珠孔塞和珠心冠原进入胚囊,行珠孔受精。授粉后2周,胚乳为2至3细胞厚的狭组织;第6周,胚乳充满胚囊腔,珠心随之解体殆尽;第7到8周,球形胚、心形胚发生;第14到16周,子叶形成;第22周种子或熟,胚乳丰富。单株自然授粉结籽率不足1%。控制授粉后,单个聚合果的最高结籽率可达39%,9个聚合果的平均结籽率为1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楸 胚胎发育 结籽率 种子
下载PDF
鹅掌楸致濒的生态因素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贺善安 郝日明 汤诗杰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6年第1期1-8,共8页
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为古老残遗植物,该属植物在第三纪曾广布于北半球。由于第四纪冰川的压力,现存中国鹅掌楸局限星散分布于被称作“避难所”的长江流域以南亚热带山地,其种群大小和结构,受到与其共... 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为古老残遗植物,该属植物在第三纪曾广布于北半球。由于第四纪冰川的压力,现存中国鹅掌楸局限星散分布于被称作“避难所”的长江流域以南亚热带山地,其种群大小和结构,受到与其共存的优势树种的竞争压力及人为干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天然分布的鹅掌楸,其种群规模小,在原生境中往往种子饱满率偏低,尤其是位于分布区东部的种群,正处于非适宜的“濒危生境”中。如果物种陷入了因地质历史变化、种间竞争或其他灾难引起的“濒危生境”中,运用迁地保护手段,可有效地保护该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揪 种群 濒危生境 生态因素
下载PDF
杂种鹅掌楸插穗不定根发生与发育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45
8
作者 张晓平 方炎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15,共6页
从解剖学角度着手,对杂种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L.tulipiferaL.〕扦插过程中不定根的发生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鹅掌楸插穗内未发现潜伏根原基。扦插后,不定根原基起源于维管形成层区,属于诱导生根... 从解剖学角度着手,对杂种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L.tulipiferaL.〕扦插过程中不定根的发生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鹅掌楸插穗内未发现潜伏根原基。扦插后,不定根原基起源于维管形成层区,属于诱导生根类型。维管形成层恢复活动后,在不定根发生的部位附近形成1个明显的多薄壁细胞区域,在此区域不定根较容易发生。愈伤组织内没有发现根原基,愈伤组织在发育的过程中,内部细胞部分分化,并形成不规则的输导组织。大量的愈伤组织对不定根的发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杂种鹅掌楸插穗上不定根的发生可分为4个阶段:(1)维管形成层恢复活动,分裂出多层薄壁细胞;(2)维管形成层及附近的薄壁细胞脱分化,形成不定根原基发端细胞;(3)根原基发端细胞不断分裂成具有方向性的根原基,根原基穿过韧皮射线和皮层,向皮孔或下切口方向发展;(4)不定根从皮孔或下切口伸出,其内部的维管系统开始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鹅掌楸 插穗 不定根 发生 发育 解剖学
下载PDF
鹅掌楸花粉败育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34
9
作者 尹增芳 樊汝汶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7年第2期1-7,共7页
花粉败育是限制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生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败育多数发生在四分体形成之前,少数发生在小孢子形成以后,是由于花粉发育过程中存在异常现象造成的。异常现... 花粉败育是限制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生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败育多数发生在四分体形成之前,少数发生在小孢子形成以后,是由于花粉发育过程中存在异常现象造成的。异常现象有7个方面:(1)造孢组织解体;(2)小孢子形成过程中胼胝质的积累与降解异常;(3)绒毡层发育异常;(4)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异常;(5)小孢子解体;(6)生殖细胞败育;(7)药隔维管束韧皮部的伴胞解体。这些原因可引起花粉产量和质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楸 花粉 败育 生殖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不同纬度对鹅掌楸次生木质部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韩丽娟 林月惠 吴树明 《植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5-377,共3页
对生长在北纬 2 3至 32度的鹅掌楸 (LiriodendronchinenseSarg.)的次生木质部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观察的特征有 :导管分子的长度、直径、壁厚、梯状穿孔板横闩的数目 ;导管密度、纤维长度、直径、壁厚 ;射线的高度、宽度 ,单列射线... 对生长在北纬 2 3至 32度的鹅掌楸 (LiriodendronchinenseSarg.)的次生木质部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观察的特征有 :导管分子的长度、直径、壁厚、梯状穿孔板横闩的数目 ;导管密度、纤维长度、直径、壁厚 ;射线的高度、宽度 ,单列射线的比例 ,射线的密度等。结果表明 ,随着纬度的增加 ,导管分子变短变细 ,壁变薄 ,梯状穿孔板的横闩数目减少 ;纤维也变短变细 ,壁变薄 ;木射线变矮变窄 ,单列射线的比例和射线密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楸 次生木质部 纬度 解剖结构
下载PDF
中国鹅掌楸花芽分化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21
11
作者 樊汝汶 尹增劳 尤录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2期26-33,共8页
我们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的花芽分化,结果如下:(1)花芽通常于果熟后期开始分化。越冬的离心皮雌蕊原基仅在基部稍有卷合,子房与胚珠同时发育,每个子房具两枚悬... 我们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的花芽分化,结果如下:(1)花芽通常于果熟后期开始分化。越冬的离心皮雌蕊原基仅在基部稍有卷合,子房与胚珠同时发育,每个子房具两枚悬垂的倒生胚珠:厚珠心,双珠被,“之”字形珠孔;传粉期间又发育了承珠盘、珠孔塞和珠心冠原等衍生结构。蓼型胚囊,开花时为二核期。(2)雄蕊于造孢期越冬,腺质绒毡层,四分体形成为同时型,排列方式以十字交叉型和四方型为主;有少量缢裂现象,属中间型,向心发育,撤粉时为二细胞花粉。最后讨论了花芽分化中原始性状的意义以及结籽率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鹅掌楸 花芽分化 细胞形态学
下载PDF
中国鹅掌楸天然群体与人工群体的生育力 被引量:32
12
作者 方炎明 尤录祥 樊汝汶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4年第3期9-13,共5页
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5个地点的群体与个体的生育力3年(1991~1993)研究结果表明:饱满翅果率为0.45~12.77%,饱满种子率为0.45~14.76... 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5个地点的群体与个体的生育力3年(1991~1993)研究结果表明:饱满翅果率为0.45~12.77%,饱满种子率为0.45~14.76%。不同群体间生育率有显著差异,同一群体不同年份间可塑性极大,在一个群体中个体间、聚合果间以及聚合果内不同部位间饱满翅果数的方差份量分别是49.46%、32.96%和17.58%;种于数的方差份量分别为44.52%、34.40%和21.08%。饱满翅果数与总翅果数之间不存在负相关,说明生育力不受资源限制,生育力低的原因可能是花粉限制,通过交配系统的进化与选择以及环境压力而起作用,结果限制了其生殖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鹅掌楸 生育力 群体
下载PDF
中国鹅掌楸混合芽的发生和形态建成 被引量:5
13
作者 樊汝汶 尹增芳 尤录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5-69,T002,共6页
本文继中国鹅掌楸花芽分化细胞形态学观察的研究之后,我们又系统观察了混合芽从发生至花器官建成的形态变化、芽的类型和分布以及芽端生长点的细胞形态学,试图为鹅掌楸属的系统学研究、植物性分化的生理学研究和种子品质的遗传学研究提... 本文继中国鹅掌楸花芽分化细胞形态学观察的研究之后,我们又系统观察了混合芽从发生至花器官建成的形态变化、芽的类型和分布以及芽端生长点的细胞形态学,试图为鹅掌楸属的系统学研究、植物性分化的生理学研究和种子品质的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鹅掌揪 混合芽 系统演化
下载PDF
马褂木不同种源苗期光合特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惠利省 徐立安 王章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22-3224,3233,共4页
[目的]研究马褂木不同种源苗期光合特性,为马褂木种源选择、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及遗传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3个种源马褂木1年生幼苗为试材,研究其光合特性种源差异。[结果]马褂木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与水分利用率在种源... [目的]研究马褂木不同种源苗期光合特性,为马褂木种源选择、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及遗传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3个种源马褂木1年生幼苗为试材,研究其光合特性种源差异。[结果]马褂木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与水分利用率在种源间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最高种源为最低种源的2.36倍;大部分种源光饱和点在800~1 200μmol photons/(m2.s);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三者均与光补偿点呈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马褂木种源苗木光合特性种源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气孔导度可能是导致马褂木净光合速率差异的重要因素,马褂木苗木的良好生长需要较高的光强和较充足的水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褂木 种源 光合特性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鹅掌楸抗寒性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陆畅 李斌 郑勇奇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31,共7页
对4℃和-30℃低温条件下引种自安徽大别山的1株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植株顶芽总RNA进行了数字基因表达谱构建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并对筛选出的抗寒性相关基因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总... 对4℃和-30℃低温条件下引种自安徽大别山的1株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植株顶芽总RNA进行了数字基因表达谱构建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并对筛选出的抗寒性相关基因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总RNA样品质量符合实验要求。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每个样品的质量控制后序列的总长度均在0.5 Gbp以上,碱基错误率为0.01%,Q20值超过99%,Q30值为96.99%~97.23%,GC含量为44.97%~47.06%,并且每个样品比对成功的序列条数占质量控制后序列总数的百分率均在90%以上。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结果显示:共发现9个与鹅掌楸抗寒性有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HSP、MYB、NAC、AP2、Zinc finger、WRKY、FAD、Phospholipase和β-amylase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这9个基因共有3种表达模式,其中,HSP和FA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少,表现为基因下调表达;AP2、NAC和Zinc finge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多,表现为基因上调表达;而β-amylase、WRKY、Phospholipase和MY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则表现为4℃时增加、-30℃时减少。从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来看,最大相对表达量超过5的基因有NAC和WRKY,介于2~5之间的基因有AP2、Zinc finger、β-amylase和MYB,低于2的基因有Phospholipase、HSP和FAD。结果显示NAC和WRKY基因可能在鹅掌楸的抗寒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楸 低温胁迫 抗寒性相关基因 数字基因表达谱 差异表达基因 相对表达量
下载PDF
鹅掌楸属树种种源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16
作者 李火根 陈龙 +1 位作者 梁呈元 黄敏仁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5期13-16,共4页
以木兰科鹅掌楸属的2个种,即中国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的17个种源试验林为材料,分析了各种源12a生时的生长量。结果表明:生长量在两个种间差异明显,北美鹅掌楸明显优于中国鹅掌楸;同时,生长量在种内不同种源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而种源内个... 以木兰科鹅掌楸属的2个种,即中国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的17个种源试验林为材料,分析了各种源12a生时的生长量。结果表明:生长量在两个种间差异明显,北美鹅掌楸明显优于中国鹅掌楸;同时,生长量在种内不同种源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而种源内个体间差异不显著。对中国鹅掌楸12个种源的生长量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鹅掌楸的生长量有从南至北逐渐增加的趋势,呈现出渐变群的地理变异模式;而生长量与气候因子相关不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中国鹅掌楸12个种源分为两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鹅掌楸 北美鹅掌楸 种源 地理变异 鹅掌楸属树种 试验研究 气候因子 生长量 个体间差异 种间差异
下载PDF
杂种马褂木插穗扦插生根过程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尹增芳 方炎明 樊汝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7-30,共4页
从解剖学的角度观察了杂种马褂木插穗不定根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杂种马褂木1~2年生插穗茎内无潜伏根原基,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诱生根原基源于初生射线与维管形成层交汇处细胞的分裂分化。(2)愈伤组织内有些细... 从解剖学的角度观察了杂种马褂木插穗不定根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杂种马褂木1~2年生插穗茎内无潜伏根原基,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诱生根原基源于初生射线与维管形成层交汇处细胞的分裂分化。(2)愈伤组织内有些细胞分化为具螺纹加厚的厚壁细胞,在愈伤组织内未发现根原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 马褂木 不定根 插穗 解剖学
下载PDF
中国鹅掌楸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樊汝汶 尹增芳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2期31-36,共6页
用超薄切片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中国鹅掌楸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发现胞间层的溶解、胼胝质的沉积、染色质的凝集和细胞质、细胞器的降解改组是同步发生而又相伴发育的。核分裂过程与被子植物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是相似的。胞质分裂... 用超薄切片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中国鹅掌楸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发现胞间层的溶解、胼胝质的沉积、染色质的凝集和细胞质、细胞器的降解改组是同步发生而又相伴发育的。核分裂过程与被子植物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是相似的。胞质分裂属同时型和连续型之间的过渡类型。胞质分裂是由异型和同型缢裂沟完成的,并伴随胼胝质壁的向心生长,没有观察到细胞板的形成。最后提供了减数分裂异常的种种图象。探讨了花粉败育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鹅掌楸 花粉 母细胞 减数分裂
下载PDF
峨眉山珍稀植物鹅掌楸组培过程中的膜脂过氧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仲芳 路承香 +1 位作者 高彦明 余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1-954,共4页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是中国特有珍稀树种。鉴于目前还鲜有野生鹅掌楸组培过程生理生化变化的相关报道。本研究以峨嵋山野生鹅掌楸茎尖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并对其继代培养再生过程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是中国特有珍稀树种。鉴于目前还鲜有野生鹅掌楸组培过程生理生化变化的相关报道。本研究以峨嵋山野生鹅掌楸茎尖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并对其继代培养再生过程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植物体中O2-和MDA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这表明在连续继代培养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会积累,引起膜脂过氧化。H2O2含量呈"S"形曲线变化,并随着再生芽的分化而上升,因此,H2O2不仅参与了膜脂过氧化过程,还可能作为一种细胞信号物质参与诱导细胞分化和再生芽的形成。该研究也为进一步用组织培养法保存峨眉山珍稀植物鹅掌楸种质资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楸 组织培养 膜脂过氧化 组织培养法 峨眉山
下载PDF
鹅掌楸雌配子体败育对生殖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秦慧贞 李碧媛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6年第3期1-5,共5页
胚珠和雌配子体败育是限制鹅掌楸生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东部和西部鹅掌楸种群在雌配子体发育的各阶段上的败育程度有差异,以西部种群的发育较好。西部分布区较合适的生境促进了胚囊的发育,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可以活化珠心细... 胚珠和雌配子体败育是限制鹅掌楸生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东部和西部鹅掌楸种群在雌配子体发育的各阶段上的败育程度有差异,以西部种群的发育较好。西部分布区较合适的生境促进了胚囊的发育,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可以活化珠心细胞输送营养物质供给雌配子体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 败育 雌配子体 鹅掌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