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mass, litterfall and the nutrient fluxes in Chinese fir stands of different age in subtropical China 被引量:18
1
作者 马祥庆 刘春江 +2 位作者 Ilvesniemi Hannu Carl J.Westman 刘爱琴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5-170,250,共6页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a fast-growing, ever-green conifer tree with high yield and excellent qua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tree species of timber plantations in subtropical China. We inv...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a fast-growing, ever-green conifer tree with high yield and excellent qua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tree species of timber plantations in subtropical China. We investig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omass, litterfall and nutrient fluxes in the 8, 14 and 24 year-old stands, representing the young, middle-aged and mature stan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nese fir plantations in central Fujian province had high productivity, and the proportion of stem mass in total biomass was between 50%-70%. Chinese fir was low nutrient-return tree species with litterfall. Nutrient withdrawal from senescing needles was a strong age-dependence for nitrogen, phosphorous and potassium in Chinese fir. With a management system of such short-rotation and continuously pure-crop planting, harvesting timber can lead to great nutrient loss, which may be one of the causes for site degra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fir BIOMASS PRODUCTIVITY litter fall Nutrient flux
下载PDF
Litter production,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mineralization dynamics of Ochlandra setigera: A rare bamboo species of Nilgiri Biosphere Reserve, India
2
作者 Kuruvilla Thomas C.M. Jijeesh K.K. Seethalakshm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579-584,共6页
Litter production,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release dynam-ics of Ochlandra setigera, a rare endemic bamboo species of Nilgiri biosphere were studied during 2011-2012 using the standard litter bag technique. Annual l... Litter production,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release dynam-ics of Ochlandra setigera, a rare endemic bamboo species of Nilgiri biosphere were studied during 2011-2012 using the standard litter bag technique. Annual litter production was 1.981 t?ha-1 and was continuous throughout the year with monthly variations. Litterfall followed a tri-phasic pattern with two major peaks in November, 2011 and January, 2012 and a minor peak in July, 2011. The rate of decomposition in O. setigera was a good fit to the exponential decay model of Olson (1963). Litter quality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of the study site (maximum tem-perature, monthly rainfall and relative humidity) influenced the rate of decomposition. Nutrient release from the decomposing litter mass was in rank order N=Mg&gt;K=Ca&gt;P. Nutrient release from litter was con-tinuous and it was in synchrony with growth of new culms. Study of litter dynamics is needed before introduction of a bamboo species into degraded or marginal lands or Agroforestry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hlandra setigera litter fall litter decomposition nutrientrelease decomposition rate
下载PDF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动态的比较 被引量:90
3
作者 杨玉盛 郭剑芬 +2 位作者 陈银秀 陈光水 郑燕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25,共7页
对福建柏和杉木的凋落物分解和N、P、K养分动态进行了为期 75 0d的研究 ,结果表明 :两树种的落叶和落枝分解速率与时间呈指数关系 ,第 1年干重损失率分别为 83 4 7%和 19 4 3% (福建柏 )、6 0 78%和 2 5 0 2 % (杉木 )。落叶分解过程... 对福建柏和杉木的凋落物分解和N、P、K养分动态进行了为期 75 0d的研究 ,结果表明 :两树种的落叶和落枝分解速率与时间呈指数关系 ,第 1年干重损失率分别为 83 4 7%和 19 4 3% (福建柏 )、6 0 78%和 2 5 0 2 % (杉木 )。落叶分解过程中 ,P浓度增加 ,而K和C浓度下降 ;但落叶N浓度 ,福建柏的先升后降 ,杉木的则单调上升 ;落枝分解过程中各元素浓度均呈现 :N单调上升 ,K和C单调下降 ,P先升后降。落叶和落枝的元素分解速率均以K最大 ,其次为C和P ,N最小。福建柏落叶元素年分解速率 ,N、P和C比杉木的大 ,但K却比杉木的小 ;而福建柏落枝元素年分解速率C和N比杉木的大 ,而P和K却比杉木的小。福建柏落叶和落枝分解过程中N、P、K的年养分释放量分别为 2 6 30、0 16 2和 1 6 0 4g·m- 2 ,分别是杉木 (1 2 0 5、0 14 3和 1 12 9g·m- 2 )的 2 18倍、1 13倍和 1 4 2倍。与杉木林相比 ,福建柏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释放量高 ,且养分释放 归还比值亦大 ,表明福建柏林凋落物养分周转比杉木快 ,这对维持林地土壤肥力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杉木 人工林凋落物 分解 养分释放 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
下载PDF
森林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304
4
作者 郭剑芬 杨玉盛 +2 位作者 陈光水 林鹏 谢锦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3-100,共8页
系统评述森林凋落物的分解过程、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因素、分解研究的方法等。森林凋落物的分解既有物理过程,又有生物化学过程,一般由淋溶、自然粉碎、代谢作用等共同完成。凋落物分解过程先后出现分解速率较快和较慢2个阶段,... 系统评述森林凋落物的分解过程、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因素、分解研究的方法等。森林凋落物的分解既有物理过程,又有生物化学过程,一般由淋溶、自然粉碎、代谢作用等共同完成。凋落物分解过程先后出现分解速率较快和较慢2个阶段,元素迁移一般呈现淋溶-富集-释放的模式。凋落物分解主要受气候、凋落物性质、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影响,气候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常用实际蒸散(actualevapotranspiration简称AET)作为指标。凋落物分解速率呈明显的气候地带性,与温度、湿度等紧密相关。从全球尺度来讲,凋落物质量对分解速率的影响处于次要地位,但在同一气候带内因AET变化较小,则起了主导作用。N、P和木质素浓度、C/N、C/P、木质素与养分比值是常见的凋落物质量指标,其中C/N和木质素/N最能反映凋落物分解速率。凋落物化学性质对其分解的影响作用又与分解阶段有关。凋落叶中N、P、K初始浓度高使得初期分解较快,而后期分解放慢。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区系也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凋落物分解。尼龙网袋法(litterbagmethod)操作简单,是野外测定森林凋落物分解速率最常用的方法。除此之外,缩微试验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普遍采用的衡量凋落物分解速率大小的指标主要有CO2释放速率、凋落物分解系数(k值)及质量损失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数衰减、线性回归等模型来模拟凋落物分解过程。尽管对凋落物分解在森林生态系统C、N、P循环、土壤肥力维持等方面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未来研究应侧重以下方向:长期的定位观测;采用相对统一的研究方法,获得可比性强的数据进行综合;深化凋落物分解机理研究;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评价营林措施(如林分皆伐、造林、施石灰和肥料等)对凋落物分解与养分释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凋落物 分解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林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8
5
作者 张伟 刘淑娟 +3 位作者 叶莹莹 陈洪松 王克林 韦国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101,共9页
为了探明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的成因及其对养分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指示意义,该研究以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统计学和经典统计方法分析了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并探讨了其主... 为了探明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的成因及其对养分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指示意义,该研究以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统计学和经典统计方法分析了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并探讨了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的块金值/基台值较大,分别为49.9%和28.6%,表现为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全磷(TP)和全钾(TK)的块金值/基台值较小,分别为10.4%和2.9%,表现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说明随机因素对TP和TK的影响相对较小;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各环境因子对TK的方差解释最大,对SOC的方差解释最小。其中,土壤交换性Ca2+离子和凋落物中N含量是SOC和TN的主要控制因素,随着交换性Ca2+和凋落物中N含量升高,土壤SOC和TN积累增加;TP的控制因素比较单一,仅受凋落物中P含量影响。TK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除主要受交换性Ca2+控制外,凋落物N:P比、海拔高度和黏粒含量也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养分 空间异质性 交换性Ca2+ 凋落物
下载PDF
南亚热带6种人工林凋落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1
6
作者 卢立华 贾宏炎 +2 位作者 何日明 李吉良 覃书源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6-352,共7页
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在广西凭祥市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伏波实验场,采用塑料网框收集法对米老排、西南桦、红椎、火力楠、马尾松、杉木6种人工林分凋落物的凋落量及凋落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林分凋落物的动态变... 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在广西凭祥市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伏波实验场,采用塑料网框收集法对米老排、西南桦、红椎、火力楠、马尾松、杉木6种人工林分凋落物的凋落量及凋落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林分凋落物的动态变化规律不同,凋落量也各异。在6种林分中,叶、杂物的凋落量以米老排最高,分别达4748.23、1881.07kg·hm^-2·a^-1,西南桦最低,分别为2641.32、153.88kg·hm^-2·a^-1;枝凋落量以马尾松最高,达902.94kg·hm^-2·a^-1,杉木最低,仅149.93kg·hm^-2·a^-1。林分的年总凋落量也以米老排最高,达7095.76kg·hm^-2·a^-1,西南桦最低,仅3309.05kg·hm^-2·a^-1,米老排林分的年总凋落量是西南桦的2.14倍,而红椎、杉木、马尾松、火力楠4种林分的年总凋落量比较相近,为5555.61~5864.87kg·hm^-2·a^-1,相差不足6%。6种林分年总凋落量的差异极显著,多重比较显示,米老排与另外5个树种比较都达到了极显著差异,红椎和杉木与西南桦、火力楠、马尾松比较达极显著差异;火力楠、马尾松与西南桦比较达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热带 人工林 凋落物量 凋落节律
下载PDF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55
7
作者 杨玉盛 陈光水 +2 位作者 郭剑芬 何宗明 陈银秀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5-282,共8页
通过福建省中亚热带杉木观光木混交林 (CunninghamialanceolataandTsoongiodendronodorummixedforest)和杉木纯林 (PureC .lanceolataforest)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动态试验研究表明 ,凋落物各组分分解过程中干物质损失速率随时间而减... 通过福建省中亚热带杉木观光木混交林 (CunninghamialanceolataandTsoongiodendronodorummixedforest)和杉木纯林 (PureC .lanceolataforest)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动态试验研究表明 ,凋落物各组分分解过程中干物质损失速率随时间而减小 ,分解 1年时以观光木叶的干重损失最大。各组分分解过程中N、P元素浓度增加而K和C元素浓度下降。混交林中各组分的养分释放速率大小为观光木叶 >混合样品 (等重量的观光木叶和杉木叶混合 )>杉木叶 >杉木小枝。不同元素的释放速率与干重损失速率大小为 :K >C >干重 >N≈P。混交林凋落物的年养分释放量 (kg·hm-2 ·a-1)为N 17.92 1,P 0 .715 ,K 10 .315 ,分别是纯林的 2 .0 3倍、1.73倍和 1.34倍。与纯林相比 ,混交林较高的年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和养分释放量有利于促进养分的再循环 ,这对维持混交林的地力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观光木 混交林 凋落物 分解 养分释放
下载PDF
鼎湖山演替系列中代表性森林凋落物研究 被引量:137
8
作者 张德强 叶万辉 +2 位作者 余清发 孔国辉 张佑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38-944,共7页
研究鼎湖山演替系列中代表性森林季风常绿阔叶林 (简称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简称混交林 )和针叶林 (或马尾松林 )的凋落物产量、组成特征和季节动态变化及其分解速率 ,结果表明 :其年均凋落物量 ( t/hm2 )分别为 8.2 8( 7.57~ 9.1 ... 研究鼎湖山演替系列中代表性森林季风常绿阔叶林 (简称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简称混交林 )和针叶林 (或马尾松林 )的凋落物产量、组成特征和季节动态变化及其分解速率 ,结果表明 :其年均凋落物量 ( t/hm2 )分别为 8.2 8( 7.57~ 9.1 2 )、8.50 ( 7.85~ 9.2 6)和 3.31 ( 2 .4 5~ 3.74 ) ;叶、枝和花果杂物的比例 ( % )分别为 61 :1 7:2 2、67:1 6:1 7和 78:4 :1 8;凋落物的凋落高峰出现在雨季初期和旱季前期 ;凋落物的年均分解速率 ( % )分别为 4 9.1 6、4 0 .85和 36.94 ,差异显著。不同森林凋落物分解速率差异显著的产生是在凋落物分解前期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 演替系列 代表性森林 凋落物
下载PDF
武夷山甜槠群落 凋落物的产量及其动态 被引量:28
9
作者 林益明 何建源 +3 位作者 杨志伟 刘初钿 林鹏 李振基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80-286,共7页
主要讨论了武夷山先峰岭甜槠(Castanopsiseyrei)群落1992~1995年4年凋落物的产量和季节动态.甜槠群落1992~1995年的凋落物产量分别为556.26、379.20、364.35、258.70g... 主要讨论了武夷山先峰岭甜槠(Castanopsiseyrei)群落1992~1995年4年凋落物的产量和季节动态.甜槠群落1992~1995年的凋落物产量分别为556.26、379.20、364.35、258.70g/m2,凋落物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4年的平均值为389.63g/m2,4年中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比为2.15∶1.1993年营养元素通过凋落物的归还量分别为:N3.645、P0.139、K1.282、Na0.057、Ca2.623、Mg0.548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槠群落 凋落物 武夷山 森林生态系统 产量
下载PDF
亚热带樟树-马尾松混交林凋落物量及养分动态特征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忠文 闫文德 +3 位作者 郑威 梁小翠 王光军 朱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707-7714,共8页
选取亚热带典型的针阔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从2009年至2011年每月进行凋落物的测定。结果表明:混交林年凋落物总量为(4634.723±337.1427)kg/hm2,且凋落叶(71.78%)>凋落枝(26.24%)>凋落碎屑(8.46%)>凋落果(3.23%)。凋落总... 选取亚热带典型的针阔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从2009年至2011年每月进行凋落物的测定。结果表明:混交林年凋落物总量为(4634.723±337.1427)kg/hm2,且凋落叶(71.78%)>凋落枝(26.24%)>凋落碎屑(8.46%)>凋落果(3.23%)。凋落总量的月变化趋势明显,在11月份达到了最大值1025.6 kg/hm2,而最小值出现在2月份138.606 kg/hm2。混交林凋落物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大量元素含量大小顺序:C>N>Ca>K>S>Mg>P,微量元素的含量大小顺序:Mn>Fe>Zn>Pb>Cd>Cu>Ni>Co。C/N的特征是:枝(66.96)>果(63.48)>叶(40.62)。森林凋落物养分的含量直接决定了其养分的归还量。樟树-马尾松混交林凋落物养分归还总量为80.936 kg/hm2。混交林凋落物各元素养分归还量大小顺序特征是:N>Ca>K>S>Mg>P>Mn>Fe>Zn>Pb>Cd>Cu>Ni>Co。各组分养分归还特征是:叶(67.469 kg/hm2)>枝(14.928 kg/hm2)>果(2.361 kg/hm2)。混交林中N的年归还量为40.964 kg/hm2,其中凋落叶的N归还量较大为34.877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凋落物 养分 亚热带 樟树 马尾松
下载PDF
我国中东部不同气候带成熟林凋落物生产和分解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2
11
作者 王健健 王永吉 +7 位作者 来利明 赵学春 王飞 申国珍 赖江山 鲁洪斌 赵春强 郑元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4818-4825,共8页
在大尺度气候梯度上研究森林凋落物生产分解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对于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寒温带的黑龙江呼中、温带的吉林长白山、暖温带的北京东灵山、北亚热带的湖北神农架、中亚热带的四川都江堰和浙江古田山,选... 在大尺度气候梯度上研究森林凋落物生产分解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对于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寒温带的黑龙江呼中、温带的吉林长白山、暖温带的北京东灵山、北亚热带的湖北神农架、中亚热带的四川都江堰和浙江古田山,选择典型地带性成熟林,设置72个样地。观测和研究各地点森林凋落物的产量、凋落动态和分解速率,分析三者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带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年产量为亚热带森林>暖温带森林>温带森林>寒温带森林。随纬度的增加,凋落物产量逐渐减少,凋落物产量与森林类型极显著相关,与年均温显著相关,而与年均降水关系不显著。凋落物生产动态表现为亚热带地区3个类型森林生态系统为双峰型,暖温带、温带、寒温带3个类型森林生态系统为单峰型。凋落物分解速率k表现出了与凋落物产量相似的变化趋势,即随着纬度的增加,分解速率k值逐渐降低,分解速率与年均温极显著相关,与年均降水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产量 凋落物动态 气候因子 凋落物分解
下载PDF
南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贡献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9
12
作者 邓琦 刘世忠 +2 位作者 刘菊秀 孟泽 张德强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76-986,共11页
应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鼎湖山南亚热带3种主要类型森林土壤呼吸(S+L和S)进行长达31个月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季风常绿阔叶林(BF)、针阅叶混交林(MF)和马尾松林(PF)凋落物对土壤呼吸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7.82%、33.29%... 应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鼎湖山南亚热带3种主要类型森林土壤呼吸(S+L和S)进行长达31个月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季风常绿阔叶林(BF)、针阅叶混交林(MF)和马尾松林(PF)凋落物对土壤呼吸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7.82%、33.29%和36.35%,而且3个林型具有相同的季节动态特征,高峰期出现在雨季(4~9月),分别占全年贡献量的71.87%、61.89%和70.39%。土壤呼吸(S+L)与凋落物输入量的季节变化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0.001);土壤含水量与凋落物对土壤呼吸贡献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通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的关系并不明显;降雨天气凋落物对土壤呼吸贡献率分别为28.63%、38.20%和40.12%,显著高于晴朗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热带森林 土壤呼吸 凋落物 贡献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我国森林凋落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19
13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1 位作者 姜志林 郑发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05-410,共6页
介绍了我国森林凋落物研究概况 ,包括森林凋落物量及组成、凋落量动态、凋落物组成成份分析及养分动态、凋落物对土壤影响等 。
关键词 森林凋落物 森林生态系统 凋落物量 养分分解
下载PDF
济南市南部山区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价值评价 被引量:34
14
作者 李红云 杨吉华 +2 位作者 夏江宝 吕爱霞 鲍玉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2,共4页
在研究济南市南部山区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基础上,利用替代工程法对森林的涵养水源总量进行了价值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林地枯落物层的蓄水价值为57.83万元,林地土壤层的蓄水价值为5938.74万元,林地土壤增加枯水期水量的价值为4463... 在研究济南市南部山区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基础上,利用替代工程法对森林的涵养水源总量进行了价值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林地枯落物层的蓄水价值为57.83万元,林地土壤层的蓄水价值为5938.74万元,林地土壤增加枯水期水量的价值为4463.02万元,森林净化水质的价值为8950.10万元,森林涵养水源的总价值为19409.69万元。研究为该区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估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济南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 南部山区 森林 涵养水源功能 价值评价
下载PDF
福建九龙江口秋茄红树林凋落物年际动态及其能流量的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郑逢中 林鹏 +1 位作者 卢昌义 郑文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主要部分。通过对秋茄红树群落凋落物进行为期11a(1982~1992年)逐月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凋落物产量年际波动在651.2~1108.6g/m2a,11a平均为862.9g/m... 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主要部分。通过对秋茄红树群落凋落物进行为期11a(1982~1992年)逐月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凋落物产量年际波动在651.2~1108.6g/m2a,11a平均为862.9g/m2a,其中,叶占总量的63.3%,枝15.9%,果15.3%,花5.5%。不同年份凋落物量变化率(R)为1.7。1年中凋落物量以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凋落物能流量达12702~21664kJ/m2a,年际均值为16832kJ/m2a,其中春季3847,夏季6557,秋季4214,冬季2214(kJ/m2)。各组分能流量分别为:落叶10756,落枝2683,落花930,落果2453(kJ/m2a)。大量凋落物可为近海河口海洋生物提供可持续利用的有机物质和能量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秋茄 凋落物 能流 福建
下载PDF
黑龙江省帽儿山林区6种主要林分类型凋落物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张东来 毛子军 +1 位作者 朱胜英 周彪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对帽儿山林区水曲柳、落叶松等6种主要林分的年凋落量、凋落物组成及分解动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六种林分的年凋落量分别为水曲柳(5.57 t.hm-2)、蒙古栎(4.31 t.hm-2)、山杨(4.27 t.hm-2)、落叶松(4.08 t.hm-2)、红松(5.62 t.hm-2... 对帽儿山林区水曲柳、落叶松等6种主要林分的年凋落量、凋落物组成及分解动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六种林分的年凋落量分别为水曲柳(5.57 t.hm-2)、蒙古栎(4.31 t.hm-2)、山杨(4.27 t.hm-2)、落叶松(4.08 t.hm-2)、红松(5.62 t.hm-2)、樟子松(5.56 t.hm-2);(2)六种林分其叶的年凋落量占年总凋落量的比例明显大于其它组分,是其凋落物中的主要组成部分;(3)经过近1 a时间的分解,测得6种林分凋落叶分解速率依次为:水曲柳>樟子松>落叶松>山杨>蒙古栎>红松;经模拟研究表明,水曲柳凋落叶95%分解需3.5 a;蒙古栎需8.0 a;山杨需6.7 a;落叶松需6.6 a;红松需8.8 a;樟子松需4.4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帽儿山 森林生态系统 林分类型 凋落物
下载PDF
长白山四种森林类型凋落物动态特征 被引量:66
17
作者 刘颖 韩士杰 林鹿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1,共5页
2003年5月—2004年9月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垂直植被带的4种森林群落——阔叶红松林、红松云冷杉林、岳桦云冷杉林和岳桦林内,利用凋落物收集器法对4种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的凋落节律、年凋落物量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凋落物养分含量分... 2003年5月—2004年9月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垂直植被带的4种森林群落——阔叶红松林、红松云冷杉林、岳桦云冷杉林和岳桦林内,利用凋落物收集器法对4种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的凋落节律、年凋落物量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凋落物养分含量分析,计算了凋落物的年养分归还量。结果表明:长白山不同的森林类型有不同的凋落节律及其组成,虽然4种森林凋落节律均是单峰型季节变化,但是其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不同森林类型之间,以及相同森林类型的不同时间之间,凋落物的年凋落量及其组成明显不同;阔叶红松林的年凋落物量最大,约为490g.m-2,其次为红松云冷杉林、岳桦云冷杉林和岳桦林;森林年凋落物量与海拔高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长白山4种类型森林的凋落物营养物质归还量都是C>灰分>N>K>P,且养分归还总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凋落节律 养分归还量 长白山
下载PDF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凋落动态及组成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超 黄力 +3 位作者 高祥阳 齐猛 周侠 杨永川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从组成群落的主要树种角度研究森林凋落物生产与物候的关系,分析群落尺度上的凋落物产量、组成、季节动态、分布及主要树种的叶凋落节律,探讨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凋落物的基本特征和凋落高峰的形成原因,为其保护、恢复及管理经营提... [目的]从组成群落的主要树种角度研究森林凋落物生产与物候的关系,分析群落尺度上的凋落物产量、组成、季节动态、分布及主要树种的叶凋落节律,探讨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凋落物的基本特征和凋落高峰的形成原因,为其保护、恢复及管理经营提供科学参考,同时也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功能及维持生物多样性机制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研究地1 hm2常绿阔叶林群落固定监测样地为平台,通过均匀交叉布设173个凋落物收集器,每月对收集到的凋落物进行分类、鉴定、称量。[结果]表明:1)2013—2014年的年凋落量为5 310.52 kg·hm-2,其中叶凋落量(3 814.01 kg·hm-2)最多,占年总凋落量的71.82%(常绿树叶90.95%,落叶树叶9.05%),枝条占12.51%,花果等繁殖器官占8.74%,树皮碎屑占1.00%,杂物占6.04%。2)1 a内,凋落物收集器内共收集到36种树木的凋落叶,占样地内树种总数(43种)的83.72%。3)不同收集器之间凋落量存在较大差异,55个收集器中的凋落量在250 300 g,4个收集器的凋落量超过400 g;单个收集器全年最多可收集到24种树种的凋落叶,收到14种凋落叶种数的收集器最多(29个)。[结论]1)全年凋落量月动态呈明显双峰型,叶凋落量月动态与凋落总量变化相同。栲(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润楠(Machilus pingii(Oliv.)Hemsl)、薯豆(Elaeocarpus japonicus Sieb.et Zucc)三者落叶量之和为落叶总量的55.89%,是凋落叶的主要来源。2)主要树种均具有明显的叶凋落节律,根据其节律特点可分为2类:单峰型和双峰型。根据其出现时间可分为4类:在春末夏初和秋季均出现落叶高峰的常绿树;仅在春末夏初出现高峰的常绿树;仅在夏末秋初出现高峰的常绿树;以及在秋冬季出现高峰的落叶树。叶凋落高峰主要受物候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凋落物 动态 组成
下载PDF
凋落物去除/保留对杉木人工林林窗和林内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灿 江灿 +2 位作者 范海兰 林勇明 吴承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09,共8页
为探讨去除/保留凋落物对林窗内外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明确去除/保留凋落物条件下杉木人工林林窗内外土壤呼吸主要影响因子,改进经营管理措施和保持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在福州白沙国有林场内选取本底基本相同和经营措施接近... 为探讨去除/保留凋落物对林窗内外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明确去除/保留凋落物条件下杉木人工林林窗内外土壤呼吸主要影响因子,改进经营管理措施和保持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在福州白沙国有林场内选取本底基本相同和经营措施接近的12年生杉木人工林及其林窗,分别采用去除和保留凋落物处理,在每月晴好天气通过Licor-8100A对其凋落物量、土壤呼吸、土壤温度、湿度进行了1a(2014年3月—2015年2月)的定点观测,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凋落物输入量处理下杉木人工林窗内外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的动态特征、土壤呼吸和环境因子关系,结合方差分析等解释土壤呼吸的拟合模型,结果表明:1)杉木林林窗、林内土壤呼吸速率年平均值分别为2.47μmol m^(-2)s^(-1)和2.13μmol m^(-2)s^(-1);去除凋落物后,分别减少了22.89%、25.89%;林窗内外均是7月份出现最大值,去除凋落物后分别为(3.65±0.14)μmol m^(-2)s^(-1)和(2.85±0.08)μmol m^(-2)s^(-1);保留凋落物分别为(4.26±0.34)μmol m^(-2)s^(-1)和(3.61±0.34)μmol m^(-2)s^(-1);1月值最小,去除凋落物分别为(0.9±0.04)μmol m^(-2)s^(-1)和(0.83±0.03)μmol m^(-2)s^(-1),保留凋落物分别为(1.02±0.041)μmol m^(-2)s^(-1)和(0.92±0.05)μmol m^(-2)s^(-1)。2)土壤温度和湿度共同解释了杉木人工林林窗内外土壤呼吸68.63%—77.28%;3)林窗、林内去除和保留凋落物处理的土壤呼吸与土壤5cm深的温、湿度间显著相关;4)林窗、林内土壤温、湿度的双因素模型均比单因素模型能更好地解释土壤呼吸的动态变化。林窗、林内去除凋落物的土壤呼吸温度敏感系数Q10值分别为1.39和1.37,差异不显著(P=0.634);保留凋落物的Q10值分别为1.40和1.55,差异显著(P=0.010)。研究结果为揭示杉木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以及其驱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林窗 碳源 杉木
下载PDF
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分解特性与有机碳动态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金龙 吴志祥 +2 位作者 杨川 管利民 赖华英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8-705,共8页
通过网袋法,研究一年内6 a、12 a、20 a、28 a共4组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分解及有机碳动态变化的过程。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均表现为慢-快-慢的分解趋势,经1 a的分解,4组林龄组橡胶凋落叶残留率分别为28.33%、30.53%、3... 通过网袋法,研究一年内6 a、12 a、20 a、28 a共4组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分解及有机碳动态变化的过程。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均表现为慢-快-慢的分解趋势,经1 a的分解,4组林龄组橡胶凋落叶残留率分别为28.33%、30.53%、31.59%和33.89%。(2)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分解系数为1.376 2~1.608 8,平均值为1.498 2,大小顺序为6 a〉12 a〉18 a〉28 a,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分别为0.43、0.45、0.47、0.50 a和1.86、1.96、2.03、2.18 a。(3)林龄显著影响橡胶凋落物叶初始N含量、P含量、木质素/N比、C/P比与木质素/P比,但对C含量、木质素含量及C/N比影响不明显。(4)初始C/N比极显著影响橡胶凋落物叶分解速率,而初始P含量对凋落物分解影响不显著(5)4组林龄组橡胶凋落物叶有机碳浓度是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研究结束时,4组林龄橡胶凋落物叶有机碳分别释放了77.58%、79.41%、75.89%和75.02%,其动态变化过程显著符合一元多项式模型,决定系数(R2)在0.8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不同林龄 凋落物 分解速率 有机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