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心武小说城市书写探析 |
郭福霖
刘广远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2
|
文学的传播与经典的诞生——传播学视野中的《班主任》 |
李宗刚
田仁云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4 |
1
|
|
3
|
“新时期文学”的场域竞争——以刘心武小说为个案 |
夏正娟
吴文芳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4
|
“追兵来了”之时的“青春”:《懵懂集》及其他——文学记忆与过渡时期的知识分子 |
孙士聪
|
《文化研究》
CSSCI
|
2016 |
0 |
|
5
|
“治疗我们祖国健壮躯体上的局部痈疽”——《班主任》、《伤痕》精读 |
翟业军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6
|
三十年来刘心武小说研究述评 |
夏正娟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0 |
|
7
|
“秦学”方法谬误论——平议《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
汪大白
|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8
|
红学研究的学术空间与“公众共享”问题——兼评作家刘心武的《红楼梦》“揭秘” |
赵建忠
|
《闽江学院学报》
|
2005 |
0 |
|
9
|
困惑、想象与重构——以刘心武《栖凤楼》为例透视1990年代中国作家的文化心态 |
徐茜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0
|
展现教育问题的教育小说——重读刘心武的《班主任》 |
李定春
|
《湘南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1
|
现当代小说运用形神理论的成功典范 |
马汉钦
陈秀莲
|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
2007 |
0 |
|
12
|
“戏说”与“猎奇”——谈刘心武的“《红楼梦》研究” |
王金山
王青山
|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05 |
0 |
|
13
|
论“红楼梦”研究的学术规范——与刘心武先生商榷 |
王青山
王金山
|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05 |
0 |
|
14
|
“秦学”建构虚妄论 |
汪大白
|
《黄山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5
|
与刘心武争鸣的态度、原则和意义 |
郑铁生
|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6
|
刘心武红学之误源于周汝昌 |
郑铁生
|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7
|
青春的门槛:《风过耳》叙述者的安慰寻求 |
杨文忠
|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
2003 |
0 |
|
18
|
也谈《红楼梦》中的"樯木"——与周汝昌、刘心武先生商榷 |
邱华东
|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1
|
|
19
|
从伤痕文学看文学永恒的魅力 |
于启泓
|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