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刘宝楠、刘恭冕《论语正义》校雠学论析
1
作者 孙靖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60-67,共8页
刘宝楠、刘恭冕父子皆是清代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父子接续而成的巨著《论语正义》二十四卷,对汉代《齐论》《鲁论》《古论》三家异文的考校颇具特色。刘氏的校勘以对校为基础,以理校为主要方法,能将其对小学的纯熟精妙地运用到校勘之中... 刘宝楠、刘恭冕父子皆是清代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父子接续而成的巨著《论语正义》二十四卷,对汉代《齐论》《鲁论》《古论》三家异文的考校颇具特色。刘氏的校勘以对校为基础,以理校为主要方法,能将其对小学的纯熟精妙地运用到校勘之中,从而判定异文差异的缘由。对于他书征引的文字,则能进行考证分析,推测异文来源。此外,篇章及作者问题的考证也是刘氏工作的重点。当然,刘氏的校勘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如列异文而少识断以及考证不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宝楠 刘恭冕 《论语》 《论语正义》 校勘
下载PDF
柳诒徵的图书馆民众教育思想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元斌 李杨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96,共6页
柳诒徵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后以学者的身份出任图书馆馆长,将其教育思想与方法移植到图书馆,以图书馆为基地培养了大量人才,开启了图书馆民众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 柳诒徵 图书馆 民众教育
下载PDF
柳诒徵与《国学图书馆年刊》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旎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13年第2期74-76,79,共4页
国学大师柳诒徵主持江苏省国学图书馆二十余年,精心治馆,整理旧籍,最早编辑出版了大图书馆馆藏总目,创办了《国学图书馆年刊》,名声大振,号称"江南之冠"。《国学图书馆年刊》是国内创刊时间较早、连续出版时间较长的图书馆馆... 国学大师柳诒徵主持江苏省国学图书馆二十余年,精心治馆,整理旧籍,最早编辑出版了大图书馆馆藏总目,创办了《国学图书馆年刊》,名声大振,号称"江南之冠"。《国学图书馆年刊》是国内创刊时间较早、连续出版时间较长的图书馆馆刊。论文就如何正确评价《国学图书馆年刊》在近代图书馆刊物中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剖析了《国学图书馆年刊》的特色,阐明了其价值和资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诒徵 国学图书馆 期刊
下载PDF
论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文玖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5-100,104,共7页
作为一门学科 ,中国史学史是在 2 0世纪 2 0年代提出的 ,至 4 0年代初步形成。中国史学史这门学科产生的学术背景 ,与“史界革命”、文化史的兴起、通史与专史关系的认识等有密切的联系 ;梁启超、朱希祖、李大钊、何炳松、柳诒徵等人 ,... 作为一门学科 ,中国史学史是在 2 0世纪 2 0年代提出的 ,至 4 0年代初步形成。中国史学史这门学科产生的学术背景 ,与“史界革命”、文化史的兴起、通史与专史关系的认识等有密切的联系 ;梁启超、朱希祖、李大钊、何炳松、柳诒徵等人 ,对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与形成有着开拓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学史 梁启超 朱希祖 李大钊 何炳松 柳诒徵
下载PDF
柳诒徵论中国传统史学的治史原则与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国利 徐焜尧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107,共7页
柳诒徵作为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史学大师结合西方新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史学做了大量阐述。他对中国传统治史原则和方法的阐述尤为丰富和精深,主要包括五方面:一、"治史之必本于德"的原则;二、国史书写的道德评判准则;三、... 柳诒徵作为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史学大师结合西方新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史学做了大量阐述。他对中国传统治史原则和方法的阐述尤为丰富和精深,主要包括五方面:一、"治史之必本于德"的原则;二、国史书写的道德评判准则;三、史识与史德、史法的关系和治史重在求取史识;四、注重史事普遍联系的史学记载和表述;五、正确看待考据在治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史学思想体现了柳诒徵史学通贯古今和兼融中西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诒徵 中国传统史学 治史原则 治史方法
下载PDF
纲纪天人 贯通古今——柳诒徵对中国传统史义的现代阐释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振红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1-157,共7页
柳诒徵立足时代全面考察中国传统史义,指出中国传统史学以道德仁义为原则褒善贬恶,这既是建立人间基本秩序、维护人道的必然要求,又是受命于天的善善恶恶之人性的自然生成,故传统史义上承天命、下涵人道,既获得了超越的天道支撑又具有... 柳诒徵立足时代全面考察中国传统史义,指出中国传统史学以道德仁义为原则褒善贬恶,这既是建立人间基本秩序、维护人道的必然要求,又是受命于天的善善恶恶之人性的自然生成,故传统史义上承天命、下涵人道,既获得了超越的天道支撑又具有现实的人道依据;其次,中国传统史学在褒贬具体人事的过程中强调正义与不义相反相成、常义与变义相辅而行,呈现出灵活通变的辩证思维,故柳氏以与时俱变、与事俱变的"中庸之道"作为中国传统史义的实现模式;最后,柳诒徵又引入权利与义务等现代观念分析君臣伦理,揭示出中国传统史义的普适意蕴,奠定了中国传统史义的现代发展路向。柳诒徵对中国传统史学大义的阐释既饱含浓烈的家国情怀又富有冷静的理性思考,既坚持传统的治学方法又采取现代的学术研究路径,其新旧夹杂的治学风格与著作方式虽有助于传统史学的现代化但也存在一些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诒徵 《国史要义·史义篇》 中国传统史义 现代阐释
下载PDF
扶正抑瘤膏对结直肠癌辅助化疗后脾虚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闾艳 丑天舒 陈孟溪 《中医药导报》 2014年第5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扶正抑瘤膏对结直肠癌辅助化疗(mFOLFOX6方案)后脾虚证患者免疫水平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结直肠癌辅助化疗后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贞芪扶正颗粒;治疗组采用扶正抑瘤膏治疗;疗程均为4周。... 目的:观察扶正抑瘤膏对结直肠癌辅助化疗(mFOLFOX6方案)后脾虚证患者免疫水平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结直肠癌辅助化疗后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贞芪扶正颗粒;治疗组采用扶正抑瘤膏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检测其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2(IL-12)含量变化,根据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行中医脾虚证候改善疗效评价,并根据WHO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分级统计。结果:结直肠癌辅助化疗后脾虚证患者CD4+CD25+细胞含量较健康人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CD4+CD25+细胞含量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后A、B两组TNF-α及IL-12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治疗后两组3项指标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值较疗前均下降;治疗后化疗毒副反应两组较治疗前均明显减轻;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化疗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抑瘤膏对结直肠癌辅助化治疗后脾虚证患者的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中医证候改善、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减轻方面有较好疗效,且优于贞芪扶正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2 扶正抑瘤膏 贞芪扶正颗粒
下载PDF
柳诒徵的通史理论及其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先兴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6-29,35,共5页
 柳诒徵认为通史是了解历史事实、掌握历史知识的必要手段,其本质是天人合一、修身养性的手段,是历史有规律发展的反映,也是历史学家求同存异以类识物的方式。与断代史相比,通史可以跨越时空;与分类史相比,通史更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  柳诒徵认为通史是了解历史事实、掌握历史知识的必要手段,其本质是天人合一、修身养性的手段,是历史有规律发展的反映,也是历史学家求同存异以类识物的方式。与断代史相比,通史可以跨越时空;与分类史相比,通史更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但通史只是全史的一个方面。通史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文化史的方法,考察民族文化发展的共性与个性。柳诒徵的许多论著可以看做是通史性的著作,其特点在于文化史学的方法论和民族主义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诒徵 通史理论 实践
下载PDF
刘宝楠《论语正义》对《说文解字》征引论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黑学静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08-111,共4页
《论语正义》是清代扬州派学者刘宝楠父子一身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该作不仅体现了清代考据学的重要成果,对《论语》学的发展亦贡献卓著。运用统计、归纳、比较等方法对《论语正义》中释词时引用《说文解字》及其他字书、传注类训诂著作... 《论语正义》是清代扬州派学者刘宝楠父子一身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该作不仅体现了清代考据学的重要成果,对《论语》学的发展亦贡献卓著。运用统计、归纳、比较等方法对《论语正义》中释词时引用《说文解字》及其他字书、传注类训诂著作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有清一代虽然说文学昌明,但扬州派秉承皖派学者之优长,尊汉但不迷信汉,从而在《论语》诠释方面为后人留下了一部集大成之作。也印证了经过清一代学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的训诂、文字、音韵等学术已经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宝楠 论语正义 说文解字
下载PDF
柳诒徵图书分类思想与《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建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46-149,共4页
柳诒徵是我国现代一位出类拔萃的图书馆馆长。他以其学识、才干和勤勉 ,在全国首先编出了一流的图书总目 ,为改革图书分类。
关键词 《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 柳诒徵 图书分类思想 图书馆 改革
下载PDF
对刘益正负开方术的新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荣彬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28-35,共8页
刘益在中国古代数学史上最先引入系数可为负数的方程,并突破了方程首项系数必须为1的限制。以往人们认为有了增乘开方法,只要知道正负数的四则运算便可十分容易地推广到高次方程的数值解。因此,对增乘开方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而对... 刘益在中国古代数学史上最先引入系数可为负数的方程,并突破了方程首项系数必须为1的限制。以往人们认为有了增乘开方法,只要知道正负数的四则运算便可十分容易地推广到高次方程的数值解。因此,对增乘开方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而对刘益工作的意义未予足够的肯定。该文分析研究了刘益的直田演段问题,指出方程系数域的推广,蕴涵着观念上的革新,是中算家有关高次方程数值解法领域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益 正负开方术 议古根源 古代数学 清代
下载PDF
清代名医蔡宗玉生平考略
12
作者 谷峰 朱鹏举 陈士玉 《中医文献杂志》 2015年第3期52-54,共3页
本文对清代名医蔡宗玉的生平进行了考证,并对由此涉及到的陈修园与蔡宗玉的师生关系,《六经伤寒辨证》一书与蔡宗玉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蔡宗玉 医书汇参辑成 六经伤寒辨证 林昌彝 陈修园
下载PDF
柳诒徵赴日事迹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文阁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4,共4页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的柳诒徵 ,他早年的学术活动是其学术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早年并未留学日本 ,而是对日本进行过一次教育考察。这次教育考察的具体时间是在 1 90 3年初。这次考察可以说是柳诒徵进行现代教育与学术活动的...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的柳诒徵 ,他早年的学术活动是其学术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早年并未留学日本 ,而是对日本进行过一次教育考察。这次教育考察的具体时间是在 1 90 3年初。这次考察可以说是柳诒徵进行现代教育与学术活动的新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诒徵 事迹 史学家 中国近代 学术生涯 留学 起点 早年 具体 时间
下载PDF
“经世致用”与“为学问而学问”——柳诒徵“史学致用”论发微 被引量:3
14
作者 郝志景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7-84,共8页
在史学研究之中,"经世致用"与"为学问而学问"两种治学态度常被相提并论。孰是孰非,众说纷纭。一代史家柳诒徵高张"经世致用"之旗,明确反对"为学问而学问"。对其"史学致用"论潜研深探... 在史学研究之中,"经世致用"与"为学问而学问"两种治学态度常被相提并论。孰是孰非,众说纷纭。一代史家柳诒徵高张"经世致用"之旗,明确反对"为学问而学问"。对其"史学致用"论潜研深探,并与当时相关论说相互比较,则可发现"经世致用"与"为学问而学问"之争,层面有二:第一层面易有共识,第二层面则殊难调和。当代论者探讨两者之争,多将两个层面混而为一,益发淆乱。因此回顾柳氏"史学致用"之论,梳理二者之争,也就极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诒徵 经世致用 为学问而学问 求善 求真
下载PDF
郑玄“比兴”观浅释
15
作者 袁长江 《衡水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67-71,共5页
郑玄对《毛传》116个"兴也"的笺注就是对《毛诗序》"六义"中"兴"的诠释,而后人却把郑玄对《周礼》"六诗"的注释当做是对《毛诗序》"六义"的解释,由是混淆了用诗之兴与作诗之兴的区... 郑玄对《毛传》116个"兴也"的笺注就是对《毛诗序》"六义"中"兴"的诠释,而后人却把郑玄对《周礼》"六诗"的注释当做是对《毛诗序》"六义"的解释,由是混淆了用诗之兴与作诗之兴的区别。然而,由于后人对郑玄两种比兴观念的误解,把用诗之兴当作了作诗之比兴,把本来是作诗之兴又切割为比和兴,遂使毛公"六义"真正涵义不明,郑玄对《毛传》兴体的论述也被抛弃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郑玄 “比兴” 六义 六诗
下载PDF
“经世致用”与“为学问而学问”---柳诒徵“史学致用”论发微
16
作者 郝志景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7-144,共8页
在史学研究之中,经世致用”与“为学问而学问”两种治学态度常被相提并论.孰是孰非,众说纷纭.一代史家柳诒徵高张“经世致用”之旗,明确反对“为学问而学问”对其“史学致用”论潜研深探,并与当时相关论说相互比较,则可发现“经世致用... 在史学研究之中,经世致用”与“为学问而学问”两种治学态度常被相提并论.孰是孰非,众说纷纭.一代史家柳诒徵高张“经世致用”之旗,明确反对“为学问而学问”对其“史学致用”论潜研深探,并与当时相关论说相互比较,则可发现“经世致用”与“为学问而学问”之争,层面有二:第一层面易有共识,第二层面则殊难调和.当代论者探讨两者之争,多将两个层面混而为一,益发淆乱.因此回顾柳氏“史学致用”之论,梳理二者之争,也就极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诒徵 经世致用 为学问而学问 求善 求真
下载PDF
刘瓛易学与宋齐之际易学的转型
17
作者 张轶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74-79,共6页
南朝刘宋时期,郑玄易学被官方舍弃,影响力衰微。而到南齐时,郑玄易学却出现复苏的迹象,这有赖于南齐官方的扶植,同时也与刘瓛对郑玄易学的传播有关。刘瓛易学体现了比较明显的宗郑的风格,所谓的"刘瓛承马、郑"的真实含义在于... 南朝刘宋时期,郑玄易学被官方舍弃,影响力衰微。而到南齐时,郑玄易学却出现复苏的迹象,这有赖于南齐官方的扶植,同时也与刘瓛对郑玄易学的传播有关。刘瓛易学体现了比较明显的宗郑的风格,所谓的"刘瓛承马、郑"的真实含义在于其易学中注重对郑玄易学中注重义理的解经体例的传承。这体现南朝时期学者对待郑玄易学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瓛 郑玄易学 南齐
下载PDF
《文心雕龙》与汉代诗学的渊源关系
18
作者 刘文忠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7,共7页
汉代的诗学,基本上是《诗经》学,而《毛诗序》就是汉代《诗》学的纲领与津梁。“温柔敦厚”的“《诗》教”与《毛诗序》融合以后,“四始”、“六义”,“美刺”、“比兴”,“风雅正变”,“吟咏情性”,“发乎情,止乎礼义”,“温柔敦厚”... 汉代的诗学,基本上是《诗经》学,而《毛诗序》就是汉代《诗》学的纲领与津梁。“温柔敦厚”的“《诗》教”与《毛诗序》融合以后,“四始”、“六义”,“美刺”、“比兴”,“风雅正变”,“吟咏情性”,“发乎情,止乎礼义”,“温柔敦厚”等重要的诗学范畴,形成了汉代《诗》学的体系,并对汉以后的诗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心雕龙》与汉代《诗》学有极深的渊源关系。刘勰的诗乐观与《乐记》和《汉书·礼乐志》的关系紧密。受《毛诗序》的影响,刘勰弘扬了“四始”、“六义”。在美刺比兴方面,刘勰发展了《毛诗序》及汉儒各家对比兴的解释。另外,《文心雕龙》还继承和发展了“温柔敦厚”的诗教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始六义 美刺比兴 风雅正变 吟咏情性 温柔敦厚
下载PDF
元稹墓志铭所涉追封制度考
19
作者 金沛晨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83-89,共7页
唐代追封制度影响到了士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士人仕进以及士人母系亲属的官职封号,除了士人自身向朝廷的请求外,还与朝廷的集体封赠活动有关。白居易所撰《唐故武昌军节度处置等使正议大夫检校户部尚书鄂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赠尚... 唐代追封制度影响到了士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士人仕进以及士人母系亲属的官职封号,除了士人自身向朝廷的请求外,还与朝廷的集体封赠活动有关。白居易所撰《唐故武昌军节度处置等使正议大夫检校户部尚书鄂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赠尚书右仆射河南元公墓志铭》(以下简称《元稹志》)载元稹母郑氏封号为陈留郡太夫人,记元稹散官官职为正议大夫。可是这两则记载均只见于《元稹志》,不见其他来源。实际上,《元稹志》背后涉及到复杂的唐代追封制度,不管是郑氏陈留郡太夫人的封号还是元稹正议大夫的散官官职,都来源于朝廷集体庆赠活动。郑氏被追封为陈留郡太夫人得益于穆宗朝的集体庆赠活动,元稹则经由敬宗朝的集体庆赠活动而获得散官官职的升迁,由通议大夫晋升为正议大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稹墓志 追封 陈留郡太夫人 正议大夫
下载PDF
《易》贵中正:刘沅《周易恒解》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均强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09年第4期22-25,共4页
《周易恒解》是清代中叶蜀中大儒刘沅的易学著作。刘沅认为,《周易》是一部贯穿"中正"主旨而以天理、性命、经世为内容的圣学全书。以此为基础,刘沅对"抑阴扶阳"阴阳观进行了修正,完善了刘氏家传的先天之学,并对汉... 《周易恒解》是清代中叶蜀中大儒刘沅的易学著作。刘沅认为,《周易》是一部贯穿"中正"主旨而以天理、性命、经世为内容的圣学全书。以此为基础,刘沅对"抑阴扶阳"阴阳观进行了修正,完善了刘氏家传的先天之学,并对汉以来在中世纪社会居于主导地位的"三纲"礼教作了重大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沅 周易恒解 中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