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u Fang Yuan at The Huntington--An Overview
1
作者 Laurie Sowd(USA)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39,共4页
Liu Fang Yuan is a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the Garden of Flowing Fragrance, a most remarkable project in Huntington. This project was conceived by James Folsom. It is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enture, complex const... Liu Fang Yuan is a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the Garden of Flowing Fragrance, a most remarkable project in Huntington. This project was conceived by James Folsom. It is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enture, complex construction project, unique China-US collaboration, and center of cultural memory. Inspired by the centuries-old Chinese tradition of private gardens, Liu Fang Yuan combines the scenic beauty of nature with the expressiveness of literature to give deeper meaning to the landscape. True to the authentic nature of a Chinese garden, the design respects the site. It extends to adapting some of the traditional elements of Chinese garden design to meet local needs for seismic safety and wheelchair accessibility. Liu Fang Yuan is the only truly seasonal garden at the Huntington, emphasizing and symbolizing the progression of winter, spring, summer, and autumn. The visitor experiences more than the visual realm. The garden’s name, Liu Fang Yuan, has both literal and symbolic meanings refer to the scent of flowers and trees, also echoes the name of famed Ming dynasty painter Li Liufang. Liu Fang Yuan is truly a microcosm of The Huntington, bringing together botany, art and literature in a garden that will serve as a place of cultural memory and center for education about one of the great humanities traditions of the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芳园 园林设计 规划设计 设计方案
下载PDF
阮元“文”论在晚清民国的回响——兼论近代文学观念的建立
2
作者 普慧 周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170,208,共14页
清代中期阮元及其门人对“文”观念进行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分梳,反省古文及唐宋八大家的作品,以使文学摆脱“文以载道”的束缚,这促使了文学独立,并出现了文学史观的雏形。阮元及其门人关于“文笔”的考辨不仅在当时引发了对“... 清代中期阮元及其门人对“文”观念进行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分梳,反省古文及唐宋八大家的作品,以使文学摆脱“文以载道”的束缚,这促使了文学独立,并出现了文学史观的雏形。阮元及其门人关于“文笔”的考辨不仅在当时引发了对“文”观念的论争,而且影响了清末民初章太炎、刘师培等人的文学观。他们对阮元及其后学的观点进行选择性吸收和转化,甚至有批评阮元之处。同时,关于“文”的论争也引起其他近代学者对文学观念的关注和探析,为民国学者进行文学史撰写提供了材料资源和观点支撑,促成了清末民初“纯文学”观念的萌发,进而影响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写作和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论 阮元 纯文学 章太炎 刘师培
下载PDF
“南柳北陈”考论
3
作者 陈希亮 《镇江高专学报》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民国时期我国最有声誉的历史学家是在南方执教的柳诒徵和在北方执教的陈垣、陈寅恪,此即“南柳北陈”现象。“南柳北陈”说最早出现于蔡尚思1935年发表的《学问家与图书馆》一文中,初指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柳诒徵和陈垣。其后,... 民国时期我国最有声誉的历史学家是在南方执教的柳诒徵和在北方执教的陈垣、陈寅恪,此即“南柳北陈”现象。“南柳北陈”说最早出现于蔡尚思1935年发表的《学问家与图书馆》一文中,初指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柳诒徵和陈垣。其后,继40年代“部聘教授”和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评选后,“二陈”中陈寅恪的名气逐渐赶上并超过陈垣,使得“南柳北陈”说的含义发生变化。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经过钱穆、蔡尚思、苏渊雷、柳曾符、卞孝萱等人的评说,“南柳北陈”说逐渐由“指柳诒徵和陈垣”向“指柳诒徵和陈寅恪”演变,反映了新时代学术生态和学术评价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柳北陈”现象 柳诒徵 陈垣 陈寅恪
下载PDF
古邢台对刘秉忠设置元大都中心台的影响初探
4
作者 叶亚乐 武廷海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89,共6页
元大都设置“中心台”于都城四方之中,中心台规划一直以来是城市规划史上的一个谜题。通过文献解读和空间复原发现,金末元初邢州城中心有古邢台,处于山川测望线交汇点上,邢州城的台—城—山空间关系与元大都相似;元大都规划主持者刘秉... 元大都设置“中心台”于都城四方之中,中心台规划一直以来是城市规划史上的一个谜题。通过文献解读和空间复原发现,金末元初邢州城中心有古邢台,处于山川测望线交汇点上,邢州城的台—城—山空间关系与元大都相似;元大都规划主持者刘秉忠对邢州有深厚的故乡情结,对邢州的台、城、山及其空间关系有充分的认知。推测元大都中心台设置很可能参考了邢州城的古邢台,实现了古代山川定位技术方法的传承与发展,相关历史遗存是重要的规划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大都 刘秉忠 山川定位 规划方法 规划遗产
下载PDF
岭南医家刘渊《医学纂要》中风辨治探析
5
作者 王岳铭 张佛明 陈凯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501-505,共5页
清代岭南医家刘渊所撰的《医学纂要》是一本既言其验、又探其要的综合性医著。《医学纂要》对于中风的辨治既传承了张仲景与张景岳的理论与观点,又在遣方用药中体现了创新。刘渊在辨治中风时,从痰论治,调补脾肾;在仲景六经辨证的基础上... 清代岭南医家刘渊所撰的《医学纂要》是一本既言其验、又探其要的综合性医著。《医学纂要》对于中风的辨治既传承了张仲景与张景岳的理论与观点,又在遣方用药中体现了创新。刘渊在辨治中风时,从痰论治,调补脾肾;在仲景六经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证经验,创立了针对中风的六经证治;秉承标本分治的原则,治疗中风区分急缓,辨别急危重症。治疗中风用药时,继承张景岳“补虚不离桂附”之思路,或佐以肉桂与附子以追散失的元阳、生无根之气,或佐以桂枝与附子以通畅血脉,使寒邪自除;遣方用药多采用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白芍以补气养血,调补人体气血阴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医家 《医学纂要》 中风 从痰论治 调补脾肾 补气养血 刘渊 清代
下载PDF
浅析黄元御“一气周流,土枢四象”学术思想
6
作者 王远韬 刘毅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678-681,共4页
通过对清代著名医黄元御的代表作《四圣心源》中“一气周流,土枢四象”思想进行分析,结合其中具体的临床理法方药体系,进一步讨论以中土脾胃为轴、肝心肺肾为轮的动态圆运动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并与近现代受西方科学冲击所形成的“科学化... 通过对清代著名医黄元御的代表作《四圣心源》中“一气周流,土枢四象”思想进行分析,结合其中具体的临床理法方药体系,进一步讨论以中土脾胃为轴、肝心肺肾为轮的动态圆运动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并与近现代受西方科学冲击所形成的“科学化”的中医理论形成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圣心源 一气周流 土枢四象 黄元御
下载PDF
论元祐时期的武帅静边——以刘舜卿、刘昌祚事迹为中心
7
作者 田乐鹏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9-23,共5页
庆历以后文臣成为经略边疆主力,此后虽有武臣为帅,但多与战事相关。元祐时期,文帅难得,宋廷在吕大防的建议下任命刘舜卿、刘昌祚两位武臣为帅,靖绥边境。但在元祐息兵政策下,刘舜卿、刘昌祚权力受限,未能在御敌过程中有所作为。元祐党... 庆历以后文臣成为经略边疆主力,此后虽有武臣为帅,但多与战事相关。元祐时期,文帅难得,宋廷在吕大防的建议下任命刘舜卿、刘昌祚两位武臣为帅,靖绥边境。但在元祐息兵政策下,刘舜卿、刘昌祚权力受限,未能在御敌过程中有所作为。元祐党争背景下,前线帅臣人选成为宰执政治博弈焦点,武帅被迫卷入党争,成为政治博弈的筹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祐时期 刘舜卿 刘昌祚 武帅 息兵政策
下载PDF
刘勰与元好问创作观的相似性析微——以《文心雕龙》和《论诗三十首》为考察中心
8
作者 杨秋萍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22,共5页
刘勰与元好问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文心雕龙》与《论诗三十首》亦震古烁今。生逢朝代更迭之际,二人皆有匡正文风之心,创作观亦存在相似之处。一则刘勰“修辞立其诚”观与元好问“以诚为本”观皆对创作者的道德、情感作出要求;二则刘勰... 刘勰与元好问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文心雕龙》与《论诗三十首》亦震古烁今。生逢朝代更迭之际,二人皆有匡正文风之心,创作观亦存在相似之处。一则刘勰“修辞立其诚”观与元好问“以诚为本”观皆对创作者的道德、情感作出要求;二则刘勰重道和宗经,元好问明辨正体和伪体,二人皆推崇合乎中庸的“雅正”风尚;三则刘勰与元好问皆力主骨峻风清、刚劲健直的“风骨”之美。使用联系与比较的方法探讨跨文体、跨时代的文论观,对刘勰研究、元好问研究及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皆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元好问 《文心雕龙》 《论诗三十首》
下载PDF
褚渊:从宋明帝的顾命大臣到齐高帝的佐命功臣
9
作者 王斐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9-114,共6页
刘宋时期出身高门士族的褚渊,父子两代联姻皇室,深受宋明帝的信任,被委以托孤之重任。但他却投靠权臣萧道成,辅佐萧道成灭宋建齐,由宋明帝的顾命大臣转变为齐高帝的佐命功臣。其客观原因是刘宋晚期政治腐败、积重难返,其主观原因则是当... 刘宋时期出身高门士族的褚渊,父子两代联姻皇室,深受宋明帝的信任,被委以托孤之重任。但他却投靠权臣萧道成,辅佐萧道成灭宋建齐,由宋明帝的顾命大臣转变为齐高帝的佐命功臣。其客观原因是刘宋晚期政治腐败、积重难返,其主观原因则是当时门阀士族普遍而浓厚的家族利益高于国家利益的观念以及褚氏家族利益至上的传统。褚渊在萧道成建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褚氏家族赢得了荣华富贵。但褚渊的行为与传统儒家忠君思想背道而驰,受到社会舆论的普遍讥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褚渊 宋齐嬗代 顾命大臣 佐命功臣
下载PDF
宋元之际名将刘整反宋降蒙的原因探讨——以南宋政治生态为中心
10
作者 翟禹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23年第1期115-128,共14页
关于刘整降附的原因,专门探讨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刘整降附事件是从事宋史尤其是南宋史、宋蒙(元)战争史(或称宋元关系史)以及四川地方史等领域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刘整反宋降蒙的直接原因,是因为他与当时的南宋权臣贾似道、将领吕文德... 关于刘整降附的原因,专门探讨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刘整降附事件是从事宋史尤其是南宋史、宋蒙(元)战争史(或称宋元关系史)以及四川地方史等领域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刘整反宋降蒙的直接原因,是因为他与当时的南宋权臣贾似道、将领吕文德、俞兴等人发生矛盾,导致其在恶化的南宋政治关系格局当中的处境愈加艰难。贾似道主政以后在各个领域实行了一系列新政,在地方军事防御区的将领和军队中推行“打算法”,即审查驻边大将和阃帅的军费开支问题,并追缴赃款。这一举措使得刘整更加惶恐,导致其最终选择降附蒙古。在南宋末年恶劣的政治生态下,刘整的反宋降蒙之举是不可避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战争 刘整 降附 贾似道 打算法
下载PDF
柳宝诒辨治伏气温病经验浅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焦媛 万小娟 +2 位作者 张若诗 刘舒悦 李志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1,55,共4页
晚清名医柳宝诒著有《温热逢源》《惜余医案》《柳选四家医案》等书,并提倡用养阴托邪一法治疗伏气温病,在温病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柳宝诒强调伏邪为病,认为“冬伤于寒”“冬不藏精”是导致伏气化温的原因。他驳斥其他医家... 晚清名医柳宝诒著有《温热逢源》《惜余医案》《柳选四家医案》等书,并提倡用养阴托邪一法治疗伏气温病,在温病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柳宝诒强调伏邪为病,认为“冬伤于寒”“冬不藏精”是导致伏气化温的原因。他驳斥其他医家“寒毒藏于肌肤”“鼎立三纲”等观点,引《黄帝内经》说明伏邪不伏别经而必伏少阴的合理性。辨证上柳宝诒以张仲景六经辨证为纲,兼参卫气营血,募原三焦等辨证方式。治疗上柳宝诒总以祛邪养阴为要,并根据肾气之亏虚分为三类:肾气始虚,泄热透邪;肾气虚甚,养阴托邪;肾阳虚馁,温托寒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气温病 温热逢源 惜余医案 六经辨证 柳宝诒
下载PDF
《杂病源流犀烛》论治痿证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雅妮 胡华 +2 位作者 刘佳 丁泽惠 符馨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7期1294-1297,共4页
《杂病源流犀烛》是一部中医证治源流探析著作,对于痿证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颇有考究。从经脉、脏腑求因,脉法、兼证等论治,配以导引运功、饮食同调,汇集历代诸家观点,求其本源,洞幽烛微,创立经验方、自制方为后世医家提供用药参考,... 《杂病源流犀烛》是一部中医证治源流探析著作,对于痿证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颇有考究。从经脉、脏腑求因,脉法、兼证等论治,配以导引运功、饮食同调,汇集历代诸家观点,求其本源,洞幽烛微,创立经验方、自制方为后世医家提供用药参考,书中的理论思想对当今中医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病源流犀烛 痿证 沈金鳌
下载PDF
《医学纂要》中风相关诊治研讨
13
作者 田敏 蒋志宇 +1 位作者 李楠 张佛明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10期186-190,共5页
通过整理刘渊《医学纂要》中风的相关内容,分别从病因病机、治疗特点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刘渊认为中风病的病因为元阳衰弱,邪气乘虚而入,认识到中风的痰多为虚痰,应以健脾暖肾法祛痰,肢体的拘急或弛纵在于气血的变动,拘急为血虚,弛纵为... 通过整理刘渊《医学纂要》中风的相关内容,分别从病因病机、治疗特点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刘渊认为中风病的病因为元阳衰弱,邪气乘虚而入,认识到中风的痰多为虚痰,应以健脾暖肾法祛痰,肢体的拘急或弛纵在于气血的变动,拘急为血虚,弛纵为气虚。同时,刘渊以经络循行及脏腑的症状特点独创六经辨治中风,将中风病定位分型,治疗上喜用温补峻厉之剂,重视扶阳填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医学纂要》 刘渊 六经辨证
下载PDF
论元末明初诗人刘永之的“师古”倾向
14
作者 秦苗苗 辛昕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9-43,共5页
刘永之作为元末明初江右诗派的代表人物,创作大量交游唱和诗歌,歌咏隐居之乐和交游之趣,展现出清丽古雅的诗歌风格。刘永之诗歌思想受江右经学浸润,历经元末明初的社会变革,又得元代诗坛“宗唐得古”风气的影响,诗歌创作具有“师古”倾... 刘永之作为元末明初江右诗派的代表人物,创作大量交游唱和诗歌,歌咏隐居之乐和交游之趣,展现出清丽古雅的诗歌风格。刘永之诗歌思想受江右经学浸润,历经元末明初的社会变革,又得元代诗坛“宗唐得古”风气的影响,诗歌创作具有“师古”倾向。刘永之对前代文人诗歌进行创新性发展,是元代文学风气的延续,亦是明代文学风气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永之 “师古” 元末明初 江右诗派 “宗唐得古”
下载PDF
郭守敬“实学”文化窥略
15
作者 葛仁考 《邢台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9-37,共9页
蒙元统治者重视天文、水利、医药等实学,轻视儒学,中断科举八十年之久。元代知识分子“顺应天时”,专注于“实学”。北方地区以刘秉忠为首的“邢州术数家群”因“实学”成就非凡而备受器重,郭守敬可谓“实学”集大成者。在酌古宜今的利... 蒙元统治者重视天文、水利、医药等实学,轻视儒学,中断科举八十年之久。元代知识分子“顺应天时”,专注于“实学”。北方地区以刘秉忠为首的“邢州术数家群”因“实学”成就非凡而备受器重,郭守敬可谓“实学”集大成者。在酌古宜今的利国利民思维、水利综合治理、亲身实践、重器物及轻说教等方面,郭守敬都有“实学”文化体现。随着元代中后期继续开科取士及明清科举盛行,实学日趋式微,郭守敬不被推崇。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背景下,社会上大力推崇科学技术,“实学”文化大行其道,郭守敬再次声名鹊起。长时段考察郭守敬“实学”的文化影响力,有助于认知中国近世的文化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守敬 元代实学 刘秉忠 近世文化变迁
下载PDF
刘沅《诗》《易》恒解中的女性道德观
16
作者 李怀宗 周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3期1-5,共5页
刘沅(1768-1855)是生活于清中后期四川成都的一位大儒。他著述极丰,其思想被称作槐轩学说,博大精深,代表性著作为《十三经恒解》,《诗经恒解》《周易恒解》是其中两部。《周易恒解》中刘沅通过《易经》义理和六十四卦中相关卦爻——《... 刘沅(1768-1855)是生活于清中后期四川成都的一位大儒。他著述极丰,其思想被称作槐轩学说,博大精深,代表性著作为《十三经恒解》,《诗经恒解》《周易恒解》是其中两部。《周易恒解》中刘沅通过《易经》义理和六十四卦中相关卦爻——《坤》《家人》《姤》《归妹》的内外含义建构了其关于先天女性道德观。《诗经恒解》则是在其先天道德伦理范畴下具体阐释的女性道德观。刘沅关于女性道德伦理的阐释,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儒家知识分子对全社会女性道德的总体评价和认识。刘沅从周代王公贵族的后妃妇德、夫妇之德、晚辈女性之德,以及《诗经》中女性失德的反面事例阐释了他对女性道德的看法。这在当时思想文化环境下是一种认识上的突破,无疑具有进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沅 《诗经恒解》 《周易恒解》 女性道德观 儒家经学 槐轩学说
下载PDF
《文心雕龙·原道》篇之义蕴探微
17
作者 侯光耀 兰祥苹 《语文学刊》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历来对《原道》篇中“道”的内涵的解读呈现出一种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但仅仅将之归于一家之说的见解都是有失片面的。结合《文心雕龙》全书去细究刘勰的思想,其所说之“道”应更近于魏晋玄学兴起以来所形成的融合儒道于一家的新“易... 历来对《原道》篇中“道”的内涵的解读呈现出一种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但仅仅将之归于一家之说的见解都是有失片面的。结合《文心雕龙》全书去细究刘勰的思想,其所说之“道”应更近于魏晋玄学兴起以来所形成的融合儒道于一家的新“易”学。从文与道的关系看,刘勰主张文源于道、文道并重,这有别于重道轻文的“文以载道”说;从背景和目的看,刘勰主张原道,既是为了矫正当时绮靡的形式主义文风,也有着满足特定时期皇权政治需要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原道 内涵
下载PDF
艺术感受是强烈的、深远的——以越剧《祥林嫂》为例谈越剧音乐改革
18
作者 施王伟 《音乐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19-25,3,共8页
20世纪40年代的越剧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既包括艺术上的改革,也包括体制、机制上的改革。艺术上的改革,音乐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具体表现在:创立[尺调]和[弦下调]以及一系列板式变化,伴奏从原来的三四人增加到十几人,专人作曲,演员定... 20世纪40年代的越剧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既包括艺术上的改革,也包括体制、机制上的改革。艺术上的改革,音乐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具体表现在:创立[尺调]和[弦下调]以及一系列板式变化,伴奏从原来的三四人增加到十几人,专人作曲,演员定腔、定谱、定调。代表作品有《香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等。文章以越剧《祥林嫂》为例谈越剧音乐改革,分三个方面:一是袁雪芬如何塑造祥林嫂这一人物;二是刘如曾如何为越剧《祥林嫂》编曲;三是越剧音乐改革之我见。希望新时期的越剧,继续高举改革大旗,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新作品,奉献给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祥林嫂》 袁雪芬 刘如曾 越剧音乐改革
下载PDF
《续古今诗苑英华》考辨
19
作者 毛伟林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3年第2期96-100,共5页
文章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编撰者、编撰时间、书名、所续对象、选录时间范围、卷数、传播及影响等项,对诸家历史文献记载《续古今诗苑英华》的歧异信息进行考辨,考察造成歧异的原因,更正和补充已有研究成果的纰漏。
关键词 《续古今诗苑英华》 《诗苑英华》 《旧唐书·经籍志》 《新唐书·艺文志》 释慧净 刘孝孙
下载PDF
柳永《■海歌》考论
20
作者 伍大福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7,91,124,共9页
柳永名下有一首诗,或作《■海歌》,或《煮海歌》,或《鬻海歌》。《■海歌》最早见于元代大德戊戌(1298)《昌国州图志》。比勘各种相关文献,“鬻”实乃“■”之误,而“■”“煮”形异而音、义同,柳永在任晓峰盐场官时所作应该是《■海歌... 柳永名下有一首诗,或作《■海歌》,或《煮海歌》,或《鬻海歌》。《■海歌》最早见于元代大德戊戌(1298)《昌国州图志》。比勘各种相关文献,“鬻”实乃“■”之误,而“■”“煮”形异而音、义同,柳永在任晓峰盐场官时所作应该是《■海歌》。钱锺书易《■海歌》为《煮海歌》,利于广大人民阅读,其要言不烦的解题和注释揭橥《煮海歌》的独特认识价值,扩大了《煮海歌》的社会影响。将柳永相关诗词对读,柳诗与柳词,虽体面不同,然自有其内在组织结构的互文性,皆讲究声韵格律。《■海歌》是一首自具“柳氏家法”独创性的七言歌行体叙事诗,拓展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表现领域,我们理应维护柳永对《■海歌》的著作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海歌》 《煮海歌》 《鬻海歌》 大德《昌国州图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