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arly Cretaceous Climate Changes Recorded in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Color Index Variations of the Lower Liupanshan Group, Central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DAI Shuang ZHU Qiang +9 位作者 HUANG Yongbo DA SILVA Anne-Christine ZHAO Jie LIU Junwei KONG Li PENG Dongxiang LUO Lingling YAN Ningyun WANG Wenjie ZHANG Xi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011-1023,共13页
This study carried ou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sedimentology,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7of) and color data of the continental sediments of the Liupanshan Group in Central China so as to obtain climatic change info... This study carried ou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sedimentology,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7of) and color data of the continental sediments of the Liupanshan Group in Central China so as to obtain climatic change information during the 129.14-122.98 Ma interval.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Xlf and of the redness (a*), the se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egments: (1) 129.14-126.3 Ma, with the lowest Xlf values and strongly variable relatively high values of redness and (2) 126.3-122.98 Ma, with high Elf values and relatively low redness. Analysis of the lithology and facies as well as the magnetic minerals and their contents points to a detrital origin of the magnetic minerals and this allow us to interpr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variations and climate changes. Our study shows that the climate was significantly dry and hot during the whole studied interval although the interval between 126.3 Ma and 122.98 was a little bit cooler with increased humid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color index climate change liupanshan group Early Cretaceous
下载PDF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译者群体行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正栓 吕欣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3,112,共7页
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诗词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涌现出不同的译者群体。然而,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却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聚焦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一词,将翻译此词的译者视为同一... 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诗词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涌现出不同的译者群体。然而,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却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聚焦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一词,将翻译此词的译者视为同一译者群体,从翻译外和翻译内两个层次出发,全面地、客观地分析同一译者群体的不同译者在两个翻译层次上行为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提升这一理论的实践指导价值,以进一步指导和阐释翻译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六盘山》 译者群体 译者行为批评
下载PDF
六盘山群沉积物磁化率记录的早白垩世气候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戴霜 黄永波 +5 位作者 赵杰 朱强 刘俊伟 孔立 张明震 胡鸿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249,共8页
白垩纪气候环境研究对认识现今全球环境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白垩纪环境变化记录均来自海洋沉积物,本文通过对我国中部六盘山地区六盘山群地层沉积与岩石磁化率测量分析,获得了128.15~115.82Ma期间陆相沉积物记录的气候变化... 白垩纪气候环境研究对认识现今全球环境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白垩纪环境变化记录均来自海洋沉积物,本文通过对我国中部六盘山地区六盘山群地层沉积与岩石磁化率测量分析,获得了128.15~115.82Ma期间陆相沉积物记录的气候变化信息。结果显示磁化率值总体较低,以125Ma为界大致可以分为前低后高两个阶段;结合岩石磁学测量及沉积相、岩石中铁含量与磁化率变化关系分析,认为岩石磁化率主要与源区磁性矿物的种类及含量有关,据此揭示六盘山地区在该时间段气候总体为干热环境,并可分为128.15~125Ma间气候相对湿热和125~115.82Ma间气候相对温湿两个阶段。磁化率记录的这种气候转变与海洋沉积物记录的全球海平面温度变化趋势一致,但相对海平面温度由升高到降低的转折时间提前约1.7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 气候变化 六盘山群 早白垩世
下载PDF
陆地沉积物对大洋缺氧事件的响应:六盘山群黑色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戴霜 刘学 +5 位作者 赵杰 张明震 刘俊伟 孔立 朱强 黄永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5-259,共5页
通过对六盘山群中上部湖相沉积中一层黑色页岩年代(113.45~112.98Ma)及其下部泥灰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黑色页岩形成于干热而相对湿润气候背景下的缺氧还原环境中,与典型缺氧事件黑色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说明该黑色... 通过对六盘山群中上部湖相沉积中一层黑色页岩年代(113.45~112.98Ma)及其下部泥灰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黑色页岩形成于干热而相对湿润气候背景下的缺氧还原环境中,与典型缺氧事件黑色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说明该黑色页岩记录了六盘山地区对全球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OAE1b(约113~111Ma)的响应,可能指示该期大洋缺氧事件是一次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黑色页岩 缺氧事件 六盘山群 早白垩世
下载PDF
六盘山群火石寨剖面沉积物色度纪录的128.10~115.30 Ma气候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孔立 戴霜 +5 位作者 刘学 朱强 赵杰 张明震 黄永波 刘俊伟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49,55,共7页
通过对六盘山盆地火石寨剖面沉积物连续采样和色度测量,结合地层沉积及磁性地层年龄,获得128.10~115.30 Ma色度变化序列.发现在地表冲积扇—辫状河沉积环境亮度值低并呈升高趋势、红度黄度值高且逐渐降低,在滨浅湖环境色度值趋势性不明... 通过对六盘山盆地火石寨剖面沉积物连续采样和色度测量,结合地层沉积及磁性地层年龄,获得128.10~115.30 Ma色度变化序列.发现在地表冲积扇—辫状河沉积环境亮度值低并呈升高趋势、红度黄度值高且逐渐降低,在滨浅湖环境色度值趋势性不明显,波动幅度不大;亮度值与岩石胶结物有关,而红度值与赤铁矿质量分数有关.综合沉积环境、岩石及色度值变化分析表明:六盘山地区128.10~115.30 Ma气候变化分为128.10~125.00 Ma相对湿热阶段和125.00~115.30 Ma相对温湿阶段,基本与全球海平面温度变化趋势一致.气候转型以沉积相变化和色度值的渐变为特征,转型时间比全球海平面温度在123.30 Ma由高到低转变提前约1.70 Ma,说明陆地系统比海洋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度 气候变化 早白垩世 六盘山群
下载PDF
六盘山地区早白垩世磁性地层年代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胡鸿飞 戴霜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8-287,共10页
研究六盘山白垩纪盆地演化对于认识中国大陆白垩纪及现今构造-环境格局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六盘山地区火石寨剖面的沉积地层进行古地磁采样测量,初步获得六盘山群的磁性地层年代为100~130 Ma。综合古地磁测年结果、盆地沉积演化... 研究六盘山白垩纪盆地演化对于认识中国大陆白垩纪及现今构造-环境格局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六盘山地区火石寨剖面的沉积地层进行古地磁采样测量,初步获得六盘山群的磁性地层年代为100~130 Ma。综合古地磁测年结果、盆地沉积演化和构造事件分析,认为白垩纪六盘山盆地具拉张断陷性质,经历了早期拉张裂陷阶段(125.3~129.6 Ma)、中期扩张-稳定坳陷阶段(109.6~125.3 Ma)和晚期湖盆萎缩阶段(102.0~109.6 Ma)。盆地早期拉张裂陷和中期扩张坳陷阶段的时限与目前已确认的中国东部构造伸展转折的高峰期(110~140 Ma)相对应,是对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作用和构造体制转变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地层年代 早白垩世 六盘山群 构造意义
下载PDF
甘肃平凉安国镇白垩系六盘山群的孢粉植物群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建国 杜宝安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8-513,共16页
对甘肃—宁夏交界处六盘山群一个露头剖面进行了孢粉分析,从和尚铺组、李洼峡组、马东山组和乃家河组中获得了孢粉化石。这些材料表明,六盘山群的孢粉植物群中白垩纪分子丰度高、分异度大,时代可能为晚Aptian—早、中Albian。孢粉反映... 对甘肃—宁夏交界处六盘山群一个露头剖面进行了孢粉分析,从和尚铺组、李洼峡组、马东山组和乃家河组中获得了孢粉化石。这些材料表明,六盘山群的孢粉植物群中白垩纪分子丰度高、分异度大,时代可能为晚Aptian—早、中Albian。孢粉反映当时的气候条件中性偏干,其中和尚铺组和乃家河组比李洼峡组和马东山组要更干一些。根据孢粉资料,六盘山群的和尚铺组至乃家河组的沉积可与盆地主体的志丹群的上部即泾川组对比,三桥组则可能相当于罗汉洞组。陕甘宁盆地西部边缘区缺少相当于志丹群宜君组至环河华池组的早白垩世早期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六盘山群 晚Aptian一早、中Albian
下载PDF
宁夏六盘山早白垩世一新科(昆虫纲,毛翅目) 被引量:3
8
作者 洪友崇 李镇宇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4-233,共10页
报道毛翅目 1新科宁夏石蛾科Ningxiapsychidaefam .nov .,化石标本采自宁夏早白垩世六盘山群乃家河组灰黄色页岩。根据乃家河组的层位及其乃家河昆虫组合的面貌与特征 ,可与我国京西盆地夏庄组等对比 ,系夏庄昆虫群区系范围向西延伸的部... 报道毛翅目 1新科宁夏石蛾科Ningxiapsychidaefam .nov .,化石标本采自宁夏早白垩世六盘山群乃家河组灰黄色页岩。根据乃家河组的层位及其乃家河昆虫组合的面貌与特征 ,可与我国京西盆地夏庄组等对比 ,系夏庄昆虫群区系范围向西延伸的部分 ,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 ,相当欧洲阿普特———阿尔必期 (Aptian AlbianStage) (K5 61)。根据新科脉序特征 ,Rc (Dc)、Mc室封闭 ,Tc室开放 ;CuP与CuA2 汇合形成CuP +CuA2 合并脉 ,之后 ,两脉不再分离 ,一直伸达翅端缘 ;中脉 4支 ,完整 (M1 M4)和叉室 5个 ,完整且直 (F1 F5) ;臀脉 2支 :A1、A2 ;翅面有完整的横脉和局部有原始、不规则且发达的辅脉。这些特征可与亚目内其他科尤其是与最相近的沼石蛾科(LimnophilidaeRambur,184 2r,190 3)等区别 ,故建立新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六盘山群 早白垩世晚期 乃家河组 毛翅目 昆虫纲
下载PDF
宁夏六盘山地区马东山组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对恐龙生活古气候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潘进礼 李振宏 +5 位作者 马杰 史保胤 谢非 马瑞赟 张奋发 张玉瑜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9-293,共15页
宁夏六盘山地区早白垩世马东山组河湖相沉积物表面保存有完整的恐龙足迹化石,赋存其中的孢粉是研究恐龙生活时代古气候信息的良好载体。对六盘山地区隆德县前庄村白垩系马东山组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赋存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孢粉研究,共鉴定... 宁夏六盘山地区早白垩世马东山组河湖相沉积物表面保存有完整的恐龙足迹化石,赋存其中的孢粉是研究恐龙生活时代古气候信息的良好载体。对六盘山地区隆德县前庄村白垩系马东山组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赋存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孢粉研究,共鉴定出孢粉类型41属63种。剖面自下而上分为Bisaccates-Jiaohepollis、Classopollis-Jiaohepollis-Cicatricos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Foraminisporis等3个孢粉组合带。孢粉组合特征反映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Aptian期-Albian期,恐龙足迹化石的建群植被经历了松柏类向掌鳞杉科,再向蕨类植物的转变,进一步研究认为该地区恐龙生活时代古气候经历了亚热带半湿润气候→亚热带温暖半干旱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变化。这与前人对六盘山地区白垩系马东山组沉积古气候环境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足迹化石 六盘山群 马东山组 孢粉 古植被 古气候 宁夏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东部炭山地区下白垩统砾岩层位归属及地层对比新认识
10
作者 李海峰 卢宗盛 +2 位作者 刘金科 郭合伟 海连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4期73-79,共7页
六盘山盆地早白垩世地层称为六盘山群,由下至上划分为三桥组、和尚铺组、李洼峡组、马东山组和乃家河组,其中三桥组由紫红色砾岩组成。位于六盘山盆地东部的固原炭山剖面是六盘山盆地白垩系重点研究剖面,该剖面下白垩统六盘山群下部含... 六盘山盆地早白垩世地层称为六盘山群,由下至上划分为三桥组、和尚铺组、李洼峡组、马东山组和乃家河组,其中三桥组由紫红色砾岩组成。位于六盘山盆地东部的固原炭山剖面是六盘山盆地白垩系重点研究剖面,该剖面下白垩统六盘山群下部含有一套厚度为28.0 m的砾岩,以往一直归为三桥组,但本套砾岩的基质或填隙物为灰绿色,与三桥组的砾岩的基质或填隙物为紫红色明显不同,通过结合地震剖面地层解释和沉积演化规律研究,新确定了炭山下白垩统剖面的砾岩层位为李洼峡组边缘相,本剖面缺失六盘山群下部的三桥组、和尚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盆地 早白垩世 六盘山群 地层对比
下载PDF
民和-六盘山盆地群旋卷构造特征浅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陶宏洲 《吐哈油气》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民和-六盘山盆地同处河西走廊构造带,同属华北古大陆的南缘,六盘山盆地是河西走廊诸盆地的东延部分,二者地处我国东部构造域和西部构造域的过渡带,都有着很好的石油地质条件,喜山期的旋卷构造,不仅产生了盆地群内盆地的轴向自北西向近... 民和-六盘山盆地同处河西走廊构造带,同属华北古大陆的南缘,六盘山盆地是河西走廊诸盆地的东延部分,二者地处我国东部构造域和西部构造域的过渡带,都有着很好的石油地质条件,喜山期的旋卷构造,不仅产生了盆地群内盆地的轴向自北西向近南北向的偏转,在盆地内也产生了相应的旋卷构造变形,早期的钻探都集中在靠近旋扭核部,都产生了"口口见显示,口口不流油"的现象。为此,钻探应避开旋卷核,相应地在永登坳陷和海原坳陷的北部进行目标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和-六盘山盆地 盆地群 旋卷构造 盆地轴向 中祁连 撒开部位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西南部下白垩统六盘山群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
12
作者 徐欢 刘望明 +1 位作者 南芷妍 赵明海 《矿产与地质》 2022年第6期1169-1175,共7页
研究区沉积盖层碎屑物组合可以很好地反映沉积环境,构造事件。下白垩统六盘山群李洼峡组长石石英砂岩广泛出露于华北克拉通(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文章报道了砂岩样品的碎屑锆石定年分析结果,发现碎屑锆石存在四期峰值年龄,反映华北克... 研究区沉积盖层碎屑物组合可以很好地反映沉积环境,构造事件。下白垩统六盘山群李洼峡组长石石英砂岩广泛出露于华北克拉通(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文章报道了砂岩样品的碎屑锆石定年分析结果,发现碎屑锆石存在四期峰值年龄,反映华北克拉通在2.5 Ga至1.8 Ga期间依次经历了克拉通化(~2.5 Ga)之后的裂解作用、2.2~2.0 Ga期间与裂解作用相关的岩浆事件、1.95~1.85 Ga期间沿着中部造山带及北部孔兹岩系发生的俯冲作用及与之伴生的变质事件,1.8 Ga之后进入后造山期,整个克拉通发生裂解。晚侏罗世开始,研究区快速隆升,沉积上侏罗统芬芳河组巨砾砾岩。晚白垩世至古近纪以来,研究区主要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形成以六盘山断裂带为主的一系列脆性构造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群 碎屑锆石 沉积建造 构造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六盘山群磁性地层年代 被引量:20
13
作者 戴霜 朱强 +5 位作者 胡鸿飞 唐玉虎 黄永波 刘俊伟 孔立 方小敏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六盘山群磁性地层年代研究是认识鄂尔多斯西缘逆冲带和我国现今构造—环境格局形成的关键途径之一。通过对六盘山盆地中北部火石寨剖面厚730m的沉积地层进行高分辨率的古地磁采样测量,发现了11个长的正极性柱和11个短的负极性柱,可与标... 六盘山群磁性地层年代研究是认识鄂尔多斯西缘逆冲带和我国现今构造—环境格局形成的关键途径之一。通过对六盘山盆地中北部火石寨剖面厚730m的沉积地层进行高分辨率的古地磁采样测量,发现了11个长的正极性柱和11个短的负极性柱,可与标准极性柱M3n至M—"3r"段进行很好的对比,并与已有的生物化石资料显示的年代对应,从而获得六盘山群的年代约为127—10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地层 早白垩世 六盘山群 鄂尔多斯 六盘山 甘肃
原文传递
六盘山地区下白垩统红色绿色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候环境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文防 戴霜 +5 位作者 刘海娇 陈世强 张永全 张莉莉 张瑞 汪禄波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36-1244,共9页
白垩纪是距今最近的"温室地球"时期,研究其气候演变对认识现今气候环境格局形成及演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六盘山地区下白垩统六盘山群李洼峡组中段红色、绿色泥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2种泥岩中大部分元素变异趋势相... 白垩纪是距今最近的"温室地球"时期,研究其气候演变对认识现今气候环境格局形成及演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六盘山地区下白垩统六盘山群李洼峡组中段红色、绿色泥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2种泥岩中大部分元素变异趋势相似;化学风化指数(CIA)相当(红色泥岩平均为66.3%,绿色泥岩平均为65.5%),反映中—低化学风化强度;A-CN-K图解显示源岩单一。利用CaCO3质量百分含量,(CaO+Na2O+K2O)/Al2O3,TFeO/Mn,Ti/Sr,Rb/Sr,Sr/Ba比值等指标分析显示泥岩颜色差异与气候背景有关,红色泥岩形成时气候较为稳定,表现为相对湿润且氧化的环境,而绿色泥岩形成时气候波动较大,表现为相对干旱且还原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颜色 元素地球化学 风化作用 气候环境 六盘山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