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肝脏容积加速采集成像序列与增强CT检查在肝脏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效能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峰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4期147-149,共3页
目的:比较磁共振肝脏容积加速采集成像(MRI-LAVA)序列与增强CT检查在肝脏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40例肝脏结节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RI-LAVA序列、增强CT及病理检查。以病理... 目的:比较磁共振肝脏容积加速采集成像(MRI-LAVA)序列与增强CT检查在肝脏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40例肝脏结节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RI-LAVA序列、增强CT及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肝脏结节性病变的“金标准”,比较MRI-LAVA序列与增强CT检查在肝脏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效能,以及对直径≤3 cm病灶的检出率。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40例肝脏结节性病变患者中,恶性35例,良性5例;MRI-LAVA序列检查诊断恶性34例,良性4例;增强CT检查诊断恶性27例,良性3例;MRI-LAVA序列检查诊断肝脏结节性病变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增强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结果共检出病灶60处,其中直径≤3 cm病灶38处,>3 cm病灶22处;MRI-LAVA序列检查共检出病灶54处,其中直径≤3 cm病灶34处,>3 cm病灶20处;增强CT检查共检出病灶41处,其中直径≤3 cm病灶24处,>3 cm病灶17处;MRI-LAVA序列检查对直径≤3 cm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增强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LAVA序列检查在肝脏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效能和对直径≤3 cm病灶的检出率均高于增强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LAVA序列 增强CT 肝脏结节性病变 检出率
下载PDF
螺旋CT平扫与多期增强扫描检出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朱亮旭 李吉超 向学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5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平扫与多期增强扫描检出肝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对比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螺旋CT和多期增强扫描肝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图像,分别从对病灶的检出数目、图像显影质量和图像确诊优势这些方面比较两种检查。结果多期增强... 目的探讨螺旋CT平扫与多期增强扫描检出肝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对比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螺旋CT和多期增强扫描肝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图像,分别从对病灶的检出数目、图像显影质量和图像确诊优势这些方面比较两种检查。结果多期增强扫描图像对肝实质性占位性病灶的检出数目53个优于螺旋CT平扫的33个病灶,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螺旋平扫图像质量于多期增强扫描质量,对肿瘤具有增强信息的作用;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图像更能对实质性占位性病灶判断其性质,更有利于诊断。结论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显影图像质量可得到肝脏和肝脏典型病变多期图像表现特征,能够快速的做出诊断,提高对肝脏实质占位性病临床诊断率,避免误诊发生,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平扫 多期增强扫描 肝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
下载PDF
静脉超声造影检查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对肝局灶性病变的性质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会珍 马利亚 +1 位作者 夏俊来 陈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观察静脉超声造影检查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肝局灶性病变性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63例肝局灶性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均行静脉超声造影及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肝局灶性病变性质,以MRI结合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 目的观察静脉超声造影检查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肝局灶性病变性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63例肝局灶性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均行静脉超声造影及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肝局灶性病变性质,以MRI结合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静脉超声造影、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的病灶检出率、不同直径大小病灶检出率、良恶性病灶检出率的差异。采用ROC曲线法分析静脉超声造影、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在肝局灶性病变性质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的病灶检出率(97.87%)高于静脉超声造影(75.53%)(χ^2=10.243,P=0.001)。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的不同大小病灶检出率(<10 mm病灶:89.47%、10~30 mm病灶:100%、>30 mm病灶:100%)优于静脉超声造影(42.11%、81.97%、92.86%)(χ^2=3.845,P=0.017)。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的良恶性病灶检出率(良性病灶:100%、恶性病灶:94.59%)高于静脉超声造影(87.72%、56.76%)(χ^2=3.628,P=0.018)。与超声造影检测相比,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可对病灶周围微血管血流分布及病灶轮廓清晰显示,且在良性病灶病变中也可清晰显示。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88.09%、87.32%、84.27%)均高于静脉超声造影(74.38%、72.17%、70.71%)(P<0.05)。结论与单纯静脉超声造影检查比较,静脉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肝局灶性病变诊断中不仅有更高的病灶检出率、不同大小病灶检出率、良恶性病灶检出率,而且由于超微血管成像对肝局灶性病变的血流信号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在准确判定病变性质上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超声造影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 肝局灶性病变 病变性质 检出率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肝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方芳 蒋烈夫 张新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5期4761-4763,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在肝局灶性病变(FLL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张仲景医院收治的87例FLL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DCE-MRI扫描、DWI扫描检查。分析扩...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在肝局灶性病变(FLL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张仲景医院收治的87例FLL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DCE-MRI扫描、DWI扫描检查。分析扩散敏感系数(b值)为500 s·mm^(-2)时不同病变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及不同病变DCE-MRI参数[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下降斜率(MSD)、最大上升斜率(MSI)、信号增强率(SER)、峰值(PV)],并比较DCE-MRI检查、DCE-MRI联合DWI检查对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的检出率。结果b值为500 s·mm^(-2)时,肝血管瘤ADC值大于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且肝血管瘤患者PEI、MSD、MSI、PV均大于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患者(P<0.05);DCE-MRI联合DWI检查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肝转移癌检出率(95.83%、100.00%、93.33%)均高于DCE-MRI(72.92%、75.00%、53.33%)(P<0.05)。结论应用DCE-MRI联合DWI诊断FLLs,能有效反映病变性质,提高不同病变检出率,有利于临床早期明确病情,制定综合、合理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局灶性病变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检出率
下载PDF
腹部DSA不同参数造影对肝癌病灶检出的影响
5
作者 谭一清 张晓磷 +5 位作者 王俊 鲁际 亢德洪 向若谷 龚捷 秦桂林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2006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腹部DSA不同参数造影对肝癌病灶检出的影响,提高肝癌的病灶检出率.方法:对就诊的220例肝癌患者用不同参数行肝总动脉DSA检查,并对造影结果中检出病灶的大小及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0例病例中,140例在两种参数下造影检出... 目的:探讨腹部DSA不同参数造影对肝癌病灶检出的影响,提高肝癌的病灶检出率.方法:对就诊的220例肝癌患者用不同参数行肝总动脉DSA检查,并对造影结果中检出病灶的大小及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0例病例中,140例在两种参数下造影检出病灶数相同,80例出现病灶染色差异.对220例病人行RA共检出病灶562个,病灶直径最小0.8 cm;行LTLRA共检出病灶691个,最小0.3 cm.结论:经肝总动脉LTLRA较RA可大大提高病灶检出率,特别是对血供不丰富及较小病灶肝癌的检出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 肝总动脉 长时间低流率造影(LTLRA) 肝癌 病灶检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