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标本中MyD88通路分子预测HBV感染相关肝癌术后病毒再活化的诊断分析
1
作者 范雪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30-173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标本中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通路分子预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肝癌术后病毒再活化的价值,为预测患者术后病毒再活化风险及精准识别高风险人群提供参考并指导临床靶向干预。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信阳一五... 目的:探讨不同标本中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通路分子预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肝癌术后病毒再活化的价值,为预测患者术后病毒再活化风险及精准识别高风险人群提供参考并指导临床靶向干预。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信阳一五四医院收治的8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HBV感染相关肝癌患者,根据术后1个月病毒是否再活化分为再活化组、未再活化组,比较两组肝癌组织MyD88通路分子MyD88、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mRNA表达、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数及PBMCs和pDCs中MyD88通路分子表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不同标本中MyD88通路分子预测术后病毒再活化的价值。结果:两组肝癌组织中MyD88、IRAK1、TRAF6、TAK1、IRF7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外周血PBMCs、pDCs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活化组术前、术后PBMCs、pDCs中MyD88、IRF7 mRNA低于未再活化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PBMCs与pDCs中IRAK1、TRAF6、TAK1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DCs中MyD88 mRNA联合IRF7 mRNA的AUC大于术后PBMCs中二者联合的AUC。结论:PBMCs与pDCs中MyD88、IRF7 mRNA与HBV感染相关肝癌术后病毒再活化有关,二者联合可为临床预测病毒再活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标本 MyD88通路分子 hbv感染相关肝癌 术后病毒再活化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gG和补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强占荣 易彩霞 +6 位作者 刘颖 全冬梅 廖日斌 唐晓辉 张诚 李息友 龙先娥 《内科》 2016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疾病不同阶段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C4的变化特点。方法将80例慢性HBV感染者及20例健康体检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将80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慢乙肝组,肝硬化组,慢加急性肝衰竭组,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疾病不同阶段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C4的变化特点。方法将80例慢性HBV感染者及20例健康体检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将80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慢乙肝组,肝硬化组,慢加急性肝衰竭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3-CD19^+细胞(B细胞),采用免疫散射法测定血清IgG和补体C3、C4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慢乙肝组、肝硬化组、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顺序递减,B细胞百分比顺序上升,慢乙肝组、肝硬化组及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患者CD3^+T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低于较对照组,B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慢乙肝组、肝硬化组及慢加急性肝衰竭组血清IgG顺序升高,补体(C3、C4)含量顺序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体液免疫也发生明显改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gG和补体检测对于了解患者免疫状态,判断病情发展阶段以及预测预后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淋巴细胞亚群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IgG 补体(C3和C4)
下载PDF
非HBV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新发HBV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建议
3
作者 孙一博 《临床研究》 2019年第7期31-33,共3页
目的分析非HBV(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新发HBV感染的临床表现和预防建议。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97例非HBV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患者为本研究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分析非HBV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前以及术后... 目的分析非HBV(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新发HBV感染的临床表现和预防建议。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97例非HBV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患者为本研究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分析非HBV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前以及术后不同原发病(先天性胆道闭锁、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硬化或丙型肝炎硬化等)受体肝移植后乙肝表面抗原状况、受体抗HBs阳性与肝移植后乙型肝炎新发关系、受体抗HBc阴性与肝移植后乙型肝炎新发关系等。结果①不同原发病(先天性胆道闭锁、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硬化或丙型肝炎硬化等)患者的术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受体抗HBs阴性患者与受体抗HBs阳性患者术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受体抗HBc阴性患者术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受体抗HBc阳性患者(P <0.05)。结论非HBV(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存在新发乙型肝炎病毒风险,临床需加强预防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相关性肝病 肝移植 新发hbv 感染
下载PDF
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益生菌干预前后肠道菌群及免疫状态分析 被引量:41
4
作者 杨仁国 徐开菊 +1 位作者 周巧灵 杨兴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94-798,共5页
目的分析益生菌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继发感染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HBV-ACLF患者101例,分为HBV-ACLF组56例和HBV-ACLF继发... 目的分析益生菌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继发感染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HBV-ACLF患者101例,分为HBV-ACLF组56例和HBV-ACLF继发感染组45例,另选择健康人67例为对照组。HBV-ACLF组和HBV-ACLF继发感染组均给予1个月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新鲜大便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葡萄球菌、类杆菌和消化链球菌,收集外周血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HBV-ACLF患者肠道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IgA、IgG、IgM、NK、CD4^+和CD4^+/CD8^+显著降低(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葡萄球菌、类杆菌、消化链球菌、CRP、TNF-α、IL-6和IL-8显著升高(P<0.05)。与HBV-ACLF组比较,HBV-ACLF继发感染组患者肠道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IgA、IgG、IgM、NK、CD4^+和CD4^+/CD8^+显著降低(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葡萄球菌、类杆菌、消化链球菌、CRP、TNF-α、IL-6和IL-8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HBV-ACLF患者肠道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IgA、IgG、IgM、NK、CD4^+和CD4^+/CD8^+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葡萄球菌、类杆菌、消化链球菌、CRP、TNF-α、IL-6和IL-8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3组受试者的CD3^+和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ACLF继发感染的肠道菌群及免疫状态存在异常,益生菌有助于改善HBV-ACLF继发感染的肠道菌群及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益生菌 感染 肠道菌群 免疫状态
下载PDF
恩替卡韦初治慢性乙肝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敏基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初次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1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前均未接受过核苷类芗药物或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初次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1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前均未接受过核苷类芗药物或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后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樗标志物及HBVDNA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2周、4周、12周、24周、48周、96周时转氨酶复常率分别为:14.76%、75.24%、92.38%、96.19、99.05%、95.24%、98.57%。疗程结束时HBeAg阴转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6.83%及21.95%,HBVDNA降到检测线以下分别为:7.62%、38.57%、52.86%、75.24%、95.24%、98.57%。结论: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及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硬化及肝癌等患者均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病 恩替卡韦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胆囊超声的临床研究探讨中医“肝胆相照”理论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子宁 黄象安 +2 位作者 李安德 陈燕力 李文华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33-35,40,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胆囊异常的关系,深入探讨中医"肝胆相照"理论的病理基础和内涵。方法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进行肝胆脏超声检查,记录其胆囊的影像学表现,统计不同性别、年龄、患病年限之间胆囊异常...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胆囊异常的关系,深入探讨中医"肝胆相照"理论的病理基础和内涵。方法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进行肝胆脏超声检查,记录其胆囊的影像学表现,统计不同性别、年龄、患病年限之间胆囊异常率的差异。结果 (1)胆囊异常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胆囊疾病的出现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呈增加的趋势(P<0.05);(3)胆囊疾病的出现率与病程年限呈线性变化趋势(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胆囊疾病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病毒感染时间越长,胆囊异常的发生率越高;慢乙肝病患者胆囊病变体现了中医理论中肝与胆互为表里,久病相互传变的密切关系,符合"肝胆相照"理论。提示治疗慢乙肝除了疏肝法之外给予利胆药物可能会取得更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相照”理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胆囊异常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感染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春 叶云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944-948,共5页
目的分析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合并感染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HBV-ACLF合并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 目的分析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合并感染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HBV-ACLF合并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3)与研究组(n=53)。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肠道菌群(双歧杆菌、肠球菌、乳杆菌、肠杆菌)、免疫功能(CD4^(+)细胞、CD8^(+)细胞、CD4^(+)/CD8^(+))、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57%vs 73.58%,χ^(2)=5.194,P=0.023)。治疗前,两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肠球菌、乳杆菌、肠杆菌数量及CD4^(+)细胞、CD8^(+)细胞、CD4^(+)/CD8^(+)、AST、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肠球菌、乳杆菌、肠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研究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肠杆菌、肠球菌数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细胞、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8^(+)细胞、AST、AL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D4^(+)细胞、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CD8^(+)细胞、AST、AL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HBV-ACLF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调节患者肠道菌群,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继发感染 临床疗效 肠道微生态 免疫功能 肝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