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6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idi's Booming Local Tourism
1
作者 LIN GUANXING 《Women of China》 1998年第4期50-52,共3页
IN recent years, Xidi Village in Yixian County, Anhui Province has become a successful example of village-run tourism. With 340 households, a population of 1,020 and 10.7 square kilometer area, the village is home to ... IN recent years, Xidi Village in Yixian County, Anhui Province has become a successful example of village-run tourism. With 340 households, a population of 1,020 and 10.7 square kilometer area, the village is home to a rich reserve of ancient culture and architecture. In 1986, Tang Maolin, the former village Party secretary, took advantage of the large number of well-preserved ancient residences dating back to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1368-1911) and started a village tourism company. Ten years later, hav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Xidi’s Booming local tourism
原文传递
Huangshan Women Developing Local Tourism
2
作者 LIN GUANXING 《Women of China》 1998年第3期24-26,共3页
AN old saying goes: "Living by the mountain, eat from the mountain; living by the sea, eat from the sea." In Huang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tourism departments have become places of great interest for many ... AN old saying goes: "Living by the mountain, eat from the mountain; living by the sea, eat from the sea." In Huang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tourism departments have become places of great interest for many local young people. According to rough statistics, in Tunxi alone—where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is located—over 10,000 people m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angshan Women Developing local tourism
原文传递
Analysis of Local Features and Shaping of Rural Tourism in Kuandian of Liaoning Province
3
作者 Fei CAO Liang ZHAO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7年第9期9-10,15,共3页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local features and related concepts have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with the deepening of development. As one form of places,rural areas ha...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local features and related concepts have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with the deepening of development. As one form of places,rural areas have extraordinary significance,so the participation of local residents,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inheritance of local features should be fully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However,some local governments refuse to focus on local features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tourism planning,so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many places are similar and can't reflect the unique features of local culture. Therefore,this paper takes Kuandian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 in Liaoni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which has rich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unique features,and conducts research on the tourism planning with local features from local persp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tourism local construction Liaoning Province Small towns Rural tourism planning
下载PDF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Qianshan Scenic Spot in Liaoning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Theory
4
作者 Yang YU Liang ZHAO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7年第9期7-8,共2页
This paper first explains the local theoretical knowledge,and then analyzes the local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Qianshan scenic area,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 This paper first explains the local theoretical knowledge,and then analyzes the local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Qianshan scenic area,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Qianshan scenic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tourism local theory Liaoning Qianshan
下载PDF
旅游影响下的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转向:特征与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侯兵 李红缘 +1 位作者 余凤龙 张爱平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4,共14页
饮食文化是地方文化生产的重要构成部分,旅游影响下,地方饮食文化生产发生了明显转向,基于文化生产逻辑的地方饮食文化生产从现象发生到机理分析亟须开展理论探索。文章从文化生产理论的视角,以淮扬菜主要发源地之一的扬州为例,运用访... 饮食文化是地方文化生产的重要构成部分,旅游影响下,地方饮食文化生产发生了明显转向,基于文化生产逻辑的地方饮食文化生产从现象发生到机理分析亟须开展理论探索。文章从文化生产理论的视角,以淮扬菜主要发源地之一的扬州为例,运用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和文献分析法等方法,揭示了旅游影响下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转向的特征和机制。研究发现:1)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转向的特征体现在4个方面,生产要素更加关注文献典籍与乡土文化中的饮食元素的挖掘与利用,生产场域从传统的限定性场域向着规模化场域及多元化场域转变,生产模式在技术和流程两个层面呈现出由厨房生产技术向舞台化炫技表演以及多场景技术组合递进的特征,结构形态旨在实现内容生产、符号生产和媒介生产三者的协调统一;2)旅游对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转向形成重要影响,受到核心因素和辅助因素的共同作用,进而形成生产主体响应机制、地方文化创新发展机制、文旅消费提质牵引机制以及主客协商机制等四重驱动机制;3)在传统文化守正与创新博弈中,旅游影响下的地方饮食文化生产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串联起各利益相关主体,有效利用生产资料,有机整合文化资源,这为文化生产理论提供另一种解释和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 地方饮食文化 生产转向 特征 机制
下载PDF
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钟栎娜 董英超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已经成为各地全域旅游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平台的持续使用一直是学术和行业界讨论的重点。文章以“游云南”平台为案例,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框架,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对地方智慧旅游公... 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已经成为各地全域旅游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平台的持续使用一直是学术和行业界讨论的重点。文章以“游云南”平台为案例,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框架,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对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进行研究,并提出“因素-感知-使用”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综合分析模型,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在地感知、地方依恋均能够显著提高游客对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感知信任和情感依恋,进而提高满意度。其中,平台情感依恋在提高平台持续使用意愿方面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具体而言,在地感知会通过信息拓展、形象匹配之机制,地方依恋会通过情感外溢、期待满足之机制促进平台情感依恋和信任的产生,并最终提高持续使用意愿。2)功能集群、享乐体验均能够显著提高游客对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信任,进而提高游客使用满意度,最终提高持续使用意愿。功能集群通过“信息全面、减少成本”之机制,享乐体验通过“逃离惯常、精美设计”之机制影响游客对平台的积极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智慧旅游服务平台 持续使用意愿 功能集群 在地感知 地方依恋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定位冷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元芳 李纲 《江苏商论》 2024年第1期49-54,共6页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文化和旅游回归本质的应有之意。文旅融合时代背景,对旅游人才培养是机遇也是挑战。专业人才是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旅游专业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与行业产业的特点、学科设置状况、专...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文化和旅游回归本质的应有之意。文旅融合时代背景,对旅游人才培养是机遇也是挑战。专业人才是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旅游专业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与行业产业的特点、学科设置状况、专业建设和人才成长自有规律等有关。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面对文旅融合的需要及各种困局,应理性思考破冰之策。论文提出,地方高校应精准锚定发展定位,遵循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守住专业阵地,有所为、有所不为,立德树人,提高学生专业所长,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地方高校 旅游管理专业 多维定位 冷思考
下载PDF
“文化+科技”发展下泰州地区旅游项目设计分析
8
作者 李冠楠 田力 姚晓燕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3-76,共4页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科技是文旅融合发展的联接手段,科学技术的创新运用能够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赋予新能量,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立足泰州地方经济发展,对泰州区域内有代表性的旅游景区、景点进行实证调查研究,为...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科技是文旅融合发展的联接手段,科学技术的创新运用能够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赋予新能量,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立足泰州地方经济发展,对泰州区域内有代表性的旅游景区、景点进行实证调查研究,为泰州地区旅游景区、景点运用高新技术实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出可操作性建议,使泰州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和发扬传承,促进泰州文化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科技赋能 地方文化 泰州地区 旅游品牌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提升研究
9
作者 谭启鸿 刘晓莉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77-179,共3页
地方本科院校是本科层次的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教学模式的系统化提升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国内学者对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不丰富。本文依据我国“双万计划”提出的建设要... 地方本科院校是本科层次的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教学模式的系统化提升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国内学者对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不丰富。本文依据我国“双万计划”提出的建设要求,总结了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在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及方法、实现条件、教学评价、教学反思与改进等七个构成要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系统化的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旅游管理类专业 核心课程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国家公园旅游对当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影响机制——以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为例
10
作者 彭建 齐媛媛 杨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461-7475,共15页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当地社区居民是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利益主体,也是参与国家公园自然保护的重要力量,如何培育当地居民积极的自然保护态度对于国家公园...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当地社区居民是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利益主体,也是参与国家公园自然保护的重要力量,如何培育当地居民积极的自然保护态度对于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为例,基于刺激-有机体-反应(S-O-R)模型,引入地方依恋变量,构建了旅游影响感知、地方依恋和自然保护态度之间的结构关系模型,运用多群组嵌套结构方程模型(SEM)揭示了国家公园发展旅游对当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对其自然保护态度有显著的直接影响;(2)地方依恋在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其自然保护态度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3)在旅游影响感知、地方依恋和自然保护态度之间的结构关系上,参与旅游的居民和未参与旅游的居民之间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主要表现为前者对负面旅游影响的感知对其地方依恋感和自然保护态度均没有显著影响,而后者对负面旅游影响的感知对其地方依恋感和自然保护态度有显著影响。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引入地方依恋作为中介变量,揭示了国家公园旅游影响当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作用路径;二是通过参与旅游居民和未参与旅游居民两个群体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国家公园旅游影响当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群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旅游影响感知 地方依恋 自然保护态度 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
下载PDF
“双万计划”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金课”建设研究——以泰山学院为例
11
作者 董红霞 魏云刚 李秀 《科教文汇》 2024年第10期32-35,共4页
“双万计划”实施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内涵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金课”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也是高校专业建设普遍存在的短板和瓶颈。“金课”建设应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学目标为载体、以全脑教学为渠道、以现代技术为手段... “双万计划”实施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内涵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金课”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也是高校专业建设普遍存在的短板和瓶颈。“金课”建设应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学目标为载体、以全脑教学为渠道、以现代技术为手段的基本原则,构建“1+2+3”旅游管理专业“金课”的课程模块,通过自建与引进、建立专业联盟、打造资源平台等方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万计划 地方应用型高校 旅游管理专业 金课
下载PDF
近10年文化旅游研究进展——《Tourism Manage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旅游学刊》研究评述 被引量:143
12
作者 朱桃杏 陆林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88,共7页
论文通过对国外《Tourism Management》、《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及国内《旅游学刊》3大期刊近10年来发表的有关文化旅游的82篇文献进行研究方法的分类和分析讨论,从概念与综述、文化旅游地景观及其形象研究、文化旅游者及市场... 论文通过对国外《Tourism Management》、《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及国内《旅游学刊》3大期刊近10年来发表的有关文化旅游的82篇文献进行研究方法的分类和分析讨论,从概念与综述、文化旅游地景观及其形象研究、文化旅游者及市场研究、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研究、文化旅游环境与保护研究、文化旅游管理研究、文化旅游理论与方法研究7个方面对文化旅游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对近年来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的重点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 本土化 综述 社区参与
下载PDF
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传承地方文化探析
13
作者 俞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0期91-95,共5页
201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我国的文化事业进入了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 201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我国的文化事业进入了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地方综合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地方文化是人类社会在一定地域的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收集地方文献信息,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点之一。该文以连云港市图书馆为例,从打造地方文化阅读空间、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策划组织读者活动、开展地方文化研究等方面,论述了在文旅融合时代的大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传承弘扬地方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及由此带来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公共图书馆 地方文化 阅读推广 重要性 问题思考
下载PDF
旅游发展下江南古镇地方性感知与游客愉悦感的耦合关系--以上海朱家角古镇为例
14
作者 张琳 赵书涵 《住宅科技》 2024年第8期59-65,共7页
旅游古镇的地方性与原真性显著影响旅游者的情绪感知和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文章以上海朱家角古镇为例,通过问卷调研与数据分析,探索古镇地方性感知对游客愉悦感的影响,梳理古镇景观地方性感知过程,构建“地方性感知—愉悦感”的影响效... 旅游古镇的地方性与原真性显著影响旅游者的情绪感知和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文章以上海朱家角古镇为例,通过问卷调研与数据分析,探索古镇地方性感知对游客愉悦感的影响,梳理古镇景观地方性感知过程,构建“地方性感知—愉悦感”的影响效应模型。研究表明,旅游古镇的物质环境地方性、文化符号地方性与行为活动地方性是主要的地方性感知因素,对游客愉悦感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可以为江南古镇景观地方性的保护传承及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镇 古镇旅游 地方性 愉悦感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黑河市文旅深度融合赋能地方经济分析
15
作者 段新宇 王敬元 +3 位作者 张研 王姗姗 王颖 林庆娟 《农业展望》 2024年第2期52-58,共7页
黑河市作为中国最北的地级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有利于进一步统合地域资源,形成新支撑;释放发展潜力,产生新效应;做优文化供给,筑牢意识共同体;维护国防安全,促进边安业兴;增加边民收入,促进边强民富... 黑河市作为中国最北的地级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有利于进一步统合地域资源,形成新支撑;释放发展潜力,产生新效应;做优文化供给,筑牢意识共同体;维护国防安全,促进边安业兴;增加边民收入,促进边强民富。基于此,黑河市应立足区位及交通优势,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冰雪文化、“中俄双子城”和“极境寒养”等文旅元素内涵,通过产业融合、数字技术、创意设计、主体参与、宣传引导等方式赋能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以“四大新引擎”驱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以“优化供给”打造旅游品牌,以“政策组合拳”培育市场主体,以延链补链强链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产生“1+1>2”的效应,更能在铸牢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促进稳边固边兴边富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深度融合 地方经济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基于地方视角下的传统乡村开发研究——以镇江市槐荫村为例
16
作者 陈广宇 易能 +4 位作者 周建涛 孙雪瑶 朱玥 陈燕 姜卫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102-106,共5页
传统村落地方性构建可破解“千村一面”“建设性破坏”“特色缺失”等问题,是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的重要途径。在厘清传统村落概念内涵及其景观、生产、文化和生态功能的基础上,以地方性构建理论为... 传统村落地方性构建可破解“千村一面”“建设性破坏”“特色缺失”等问题,是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的重要途径。在厘清传统村落概念内涵及其景观、生产、文化和生态功能的基础上,以地方性构建理论为路径对槐荫村开展规划研究。通过分析资源条件与发展现状,立足发展需求,围绕文化景观、产业以及生态地方性等策略对槐荫村的休闲旅游开展规划研究,以期实现乡村风貌和农旅产业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传统村落 休闲旅游 槐荫村
下载PDF
乡村非遗旅游活态传承的空间生产与地方认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江敏 张佳泋 郝婧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2,共11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充分发挥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对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大的精神引领作用,发展乡村非遗旅...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充分发挥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对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大的精神引领作用,发展乡村非遗旅游是实现传统文化活态性保护、乡村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与地方认同理论,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构建了乡村非遗旅游活态传承空间生产中主体地方认同“六维循环”生成机制,同时明确了乡村非遗旅游活态传承空间生产中主体地方认同生成的基础条件和生成表现,为乡村非遗的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提供了参考.研究发现地方认同是基于空间内部形成的人地关系的特殊表达,贯穿了整个乡村非遗旅游空间生产全过程.乡村非遗旅游活态传承空间生产涵盖了物理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是乡村非遗旅游活态传承主体地方认同生成的基础条件,而认知内容、情感倾向、行为意向是乡村非遗主体地方认同的生成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非遗 旅游活态传承 空间生产 地方认同
下载PDF
目的地原住民如何应对外来旅游从业者的群际威胁——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思考
18
作者 桑森垚 黄玲君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3-96,共14页
文章基于群际威胁理论和压力应对理论,实证探讨了原住民对外来旅游从业者的群际威胁感知如何影响其压力应对方式。结果显示:1)原住民的群际威胁感知是其感知现实威胁和象征威胁的综合,而原住民的压力应对方式则囊括了问题导向型应对、... 文章基于群际威胁理论和压力应对理论,实证探讨了原住民对外来旅游从业者的群际威胁感知如何影响其压力应对方式。结果显示:1)原住民的群际威胁感知是其感知现实威胁和象征威胁的综合,而原住民的压力应对方式则囊括了问题导向型应对、正向重塑和接纳、情绪导向和逃避型应对、寻求支持4种不同类型;2)现实威胁和象征威胁均对群际情绪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象征威胁的影响力大于现实威胁感知;3)原住民的群际情绪强度显著影响其压力应对方式,尤其是对情绪导向和逃避型应对的影响最为强烈;4)现实威胁感知只对正向重塑和接纳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对情感性发泄或逃离应对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象征威胁感知则对情感性发泄或逃离行为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研究还证实了群际情绪在群际威胁感知和4种压力应对方式之间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有助于深化理解目的地多元利益主体间群际关系,并为管理者构建和谐共融的旅游发展环境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际威胁感知 压力应对理论 群际情绪 原住民 外来旅游从业者
下载PDF
黄河流域乡村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研究 ——以泰安东平县为例
19
作者 问荣荣 孟欣慧 +1 位作者 李秀伟 王步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125-129,共5页
东平是黄河流域一个重要的地区,地理位置重要,生态功能突出,地方文化资源丰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双重背景下,东平县大力发展文旅融合,加强农业产业建设,以期促进两者协同互惠。在深入分析东平文旅融合发展推... 东平是黄河流域一个重要的地区,地理位置重要,生态功能突出,地方文化资源丰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双重背景下,东平县大力发展文旅融合,加强农业产业建设,以期促进两者协同互惠。在深入分析东平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阶段性成果的现状基础上,深刻挖掘困境背后的原因,并从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体验项目、文创产品开发方面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建议,推动东平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文化 文旅融合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典型街区旅游美食地方性指标体系建构与实证评价——基于网络数据挖掘的研究
20
作者 孙晋坤 白洋颍翔 +3 位作者 郭秋琪 戴靖怡 安红敏 孙平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97,共14页
地方美食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要素之一,但近年来,各地旅游美食的地方性危机逐渐凸显。文章从宏观视角出发,以城市典型街区为研究对象,以美食店铺为基本单元,采用网络数据挖掘的方法,以地理距离和我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评价标准的... 地方美食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要素之一,但近年来,各地旅游美食的地方性危机逐渐凸显。文章从宏观视角出发,以城市典型街区为研究对象,以美食店铺为基本单元,采用网络数据挖掘的方法,以地理距离和我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评价标准的核心参照,构建了旅游美食地方性的指标体系,进而对中国主要城市典型街区的旅游美食地方性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主要有以下结论。1)旅游美食地方性的指标体系由3个二级指标和7个基本指标构成。2)目前,我国主要城市典型街区的旅游美食地方性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其中,环境地方性和服务地方性的缺失问题尤其突出。3)各城市典型街区中旅游美食地方性高分店铺数量和比例表现较好,大理大理古城、西安北院门、成都宽窄巷子、福州三坊七巷和杭州清河坊的高分店铺较多。4)区域旅游美食地方性与人文地理区划存在一定关联,中国西南一带少数民族聚集区相对较高。该研究在研究视角、旅游美食地方性指标体系构建以及网络数据挖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美食 旅游美食地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典型街区 网络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